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69章 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69章 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那位以符号计数的文吏首先开口:“一府八县的数据已重新核对完毕,总计:五十一万两千三百八十九斤。”

然而,这个精确的数字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自从“五十”二字出口后,如潮水般的声音迅速席卷了整个应天府。

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尤其是在先前短暂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后,这股声浪显得更加热烈喧嚣,几乎震耳欲聋。

夏白抬起头。

初升阳光映照下的红云紫雾,在这震天的欢呼中,似乎变得更加耀眼夺目。

夏白目光坚毅地说道:“民心便是天意。”

茶馆之上,夕阳映照着夏白的身影,练子宁等人唯有仰视与深深的敬畏。

他们深知,

一位巨人正在悄然挺立。

------------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夏白伫立于木台之前,眺望那无尽的人海,心中亦涌起豪情万丈。

壮志虽燃,却需步步前行,不可急功近利。

眼下仍须以生产为先。

待四周喝彩声渐弱,夏白再度登台,向着百姓与街边的商家深深一礼,他缓缓说道:“我夏白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既然四方认可此数据。”

“我自当信守不移。”

他踮足伸手,夺过文吏手中的白布。

在数百双注视的目光中,夏白用力撕下了那满载数字的白布。

哗!

他将白布抛向天空,高声道:“五十万斤的计划,在万千百姓与商户的努力下已成事实,这束缚民众利益的白布再无意义。”

“我夏白郑重宣告。”

“京都盐业应天府从此以后,细盐每斤最高限价十五文。”

“永不再涨。”

“天地万物皆为见证。”

“好!”有人附和。

“苍天有眼啊,夏状元,你真是为民着想,请受晚辈一拜。”人群中的老者面露赤色,声音微颤,身躯跪地。

夏白急忙跃下高台,扶起老者。

他承受不起这一跪。

夏白苦笑:“前辈,您这般客气实在让我难堪。”

“世间唯有晚辈跪长辈,岂有长辈跪晚辈之理?”

“我不过行分内之事,担不起如此厚礼,况且*后还有诸多事务未竟,怎敢轻易消受。”

“您若真心盼我平安,不如起身罢。”

然而周围并未几人认同。

“夏大人,你是官,百姓向官跪拜,理所当然。”

“你们替我省下了多少花费。”

“你简直就是活菩萨啊。”

“。”

夏白稳住老丈,面向众人正色道:“这份厚礼,我真的受之有愧。这不是客套,而是实话。我做生意是为了谋利,并非纯粹的献身之举。”

“这片土地从不讲究平等。”

“只看重对等。”

“君与臣不对等,父与子不对等,兄与弟亦然不对等,但各类礼仪规矩却严格要求对等。”

“儒家圣人对此格外重视。”

“君需仁,臣需忠;父需慈,子需孝;兄需友,弟需敬。”

“华夏向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我行事也有准则。”

“我做生意,卖的是货物,求的是钱财。”

“你们出钱买盐,我收钱卖盐。”

“这都是各取所需,始终是对等的。”

“别抬高我,也别捧得太高。你花钱买盐,无话可说;我收钱无异议,这笔买卖便已完成,说不上我帮了你们什么。我只是做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罢了。”

“仅此而已。”

“再者。”

“经商是为民服务。”

“为官也是为民服务。”

“二者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

“当然,我也明白为何你们如此激动。天下困顿,百姓生计艰难。”

“新朝已立十八年,但多年战乱留下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残元势力依然觊觎天下,沿海倭寇扰不断,西南边疆也不安宁,百姓日子依旧不易。”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普遍现象。”

“尤其在新旧交替之际,地方动荡黑暗,百姓生活难有好转。”

“民生艰难,每分必争。”

“盐是你们必需之物。”

“但最近寿州、滁州洪水泛滥,盐价攀升,又临近秋收和新一年的赋税,本来就过得紧巴巴,自然难以负担更高的盐价。京都盐铺的出现,缓解了许多家庭的困境,大大削减了日常开销。”

“让许多家庭看到了希望。”

“你们感激的不该是我,而是你们自己。”

“自助者,天助之!”

夏白开口说话,顿时全场一片寂静。

他的言语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令许多人满脸疑惑。

走出人群后,他再次登上高台,将铜喇叭贴近唇边,说道:“与世上大多数人相比,我多读了些书,知晓的天下事也多些。我不知道世人如何看待此事,但据我所知,朝中不少大臣曾经对此嗤之以鼻。”

“商人自古就不被重视。”

“而我以官员身份经商,自然免不了遭受他人的讥讽。”

“然而,这些我都不在意。”

“商人逐利,这是他们的本性。”

“但在我看来,官员经商虽也是为了获利,却更应顾及民生。”

“实际上,商贾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为了生活谋利。”

“这种商人多是在市井间穿梭的小贩。”

“第二种是为了家族谋利。”

“这类商人大多是天下的大富商,算是比较纯粹的商人。”

“唯利是图。”

“第三种则是为了国家和民众谋利。”

“这才是商界的至高境界!”

“这样的商人世间罕见,我愿意称他们为企业家。”

“我主动请求以官员身份经商,就是为了探索第三条道路。”

“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

“如今天下生产尚未兴盛,经历了长久的战乱,许多领域仍未恢复,尤其是在关乎民生的问题上。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艺在战乱中遗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人坚持使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我并不反对家庭作坊。”

“但在十余年的战乱中,许多人家破人亡,大量的技术和工艺变得支离破碎,尽管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有所恢复,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大多数都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

“可百姓无法承受这样的折腾。”

“民生原本就艰难,我们必须尽全力恢复生产。”

“所以我选择经商,目的是打破天下的旧有观念。”

“推动工商业的技术共享,促进团结合作,尽可能迅速地恢复生产,甚至提高生产力。”

“一方面让工商业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能改善民生。”

“我并无强制要求。”

夏白的目光掠过茶楼,续道:“近来,许多人暗中探寻京都盐铺为何能这般迅速产出盐,且质量绝佳,我可告知你们缘由,因我引入了新技术,并采用新型取卤机械。”

“想必不少人都已听闻此事。”

“那机械名唤蒸汽机。”

“我并无保留之意。”

“接下来数日,我会公开蒸汽机的设计图,包括初版与改良版,供工商界人士研究讨论。”

“同时也会分享一些可行的构思与建议,供他人参考。”

“我坚信无疑。”

“未来几十年将是蒸汽机的时代。”

“而以往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也将逐渐被更为先进、更具组织性的企业体制所替代。”

“此转变不会拖延太久。”

“我能给予的唯一忠告,便是彼此协作,莫再孤军奋战。这三个月间,我已招募众多工匠,并可借助朝廷工部的力量。若有技术难题或创新思路,尽可找我,我会尽力协助。”

“再者,若对京都产业中的某些技术感兴趣,希望通过技术交流实现目标,同样欢迎。”

“总而言之。”

“京都盐业对所有人敞开大门。”

“只要手中有技艺、有想法,渴望持续进步,便可成为京都盐业的伙伴。”

“我夏白言而有信。”

“与同行共享的技术,仅用于京都盐业自身发展,绝不会外流。”

“我的想法十分单纯。”

“旨在提升手工行业的生产效能。”

“增强民间的生产能力。”

“改善民众生活。”

“商人获利,百姓得利,社会得益,何乐不为?”

“若只顾自身狭小天地,只想自给自足,就别怪新生事物浪潮席卷而来时,让你们毫无喘息余地。当时代遗弃你们时,痛苦定会格外剧烈。”

“天下需要进入大规模生产的时期!”

夏白的话语如波涛般向四方扩散,然而四周寂静无声。

没有任何回响,唯有漫长的沉默。

这番话对盐商影响最大。

他们是权威所在,也是最弱势的一群人。

**、张远等人满心的不甘、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他们不得不承认,夏白所言属实。当夏白动手时,他们完全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被瞬间剥夺,毫无反击的能力。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速且疯狂。

(本章结束)

---

“工艺交换?”

“夏白真的愿意拿出蒸汽机?”

“家族做生意有问题吗?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

夏白的话,对于街头的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触动。他们并不清楚具体在讲什么。他们唯一了解的是,夏白认为现在做得还不够,还想做更多。对此,他们表示支持。

然而,楼上的工商业者却对此不屑一顾。技术是他们家族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维持生计的关键。他们怎能因为几句话就把这些技艺拱手相让?这样做既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族人。

只有极少数人露出警觉神色。

他们深知**等盐商的遭遇,根本毫无反抗能力,从一开始就落入别人的圈套。而且正如夏白所说,他手下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工匠,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如果真要施压,恐怕许多技术都会暴露,更为重要的是,夏白本身是个官员。

他可以强行夺取!

尽管看起来不像是那种人,但谁能保证呢?

众多商人心怀各异。

夏白没有再继续多言,他只是开了个头。

等到时机成熟,这些人自然会明白他的意图。

不过,他送出蒸汽机图纸的决心是坚定的。

蒸汽机相关的分支系统繁杂多样,他虽然有一些工匠,还能借助工部的力量,但仅靠自身力量就想建立完整的蒸汽机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也负担不起那么大的开销。

有时,

必须借助他人之力。

真正懂得制造蒸汽机的人不多,但一旦图纸广泛流传,肯定会有人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进来。他正是打算利用这些人一步步推动蒸汽机体系的完善。

同时,悄然推广数字化和标准化的理念。

当然,如果真有人打算制造蒸汽机,他也正好可以趁机出售些煤炭赚点钱。

目前,他的煤矿全靠盐场的补贴才能勉强维持。

经营实在不易。

煤炭这种东西,价格昂贵,运输不便,相比普遍被接受的木柴,并不受大众青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