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8章 嗤之以鼻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8章 嗤之以鼻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若不是我,这些百姓还将在元人的铁骑下苟延残喘。若不是我恢复中华,这锦绣江山恐怕早已崩塌。”

“如今我大明朝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我已立下子孙后代不得加税的家规,百姓怎会反对我?”

朱元璋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朱标也说道:“父皇的功绩,外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流言蜚语终究不堪一提。”

“只会让人发笑。”

“不过,此人确实与众不同。他在文章中对父皇的功绩做出了评价。”

“称父皇对天下的统治为洪武之治,可与历史上其他的盛世媲美。”

听到此话。

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动。

“洪武之治?”朱元璋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嘴角扬起一丝满意,“这个名字很好听。”

即便遭受诸多非议,他自知建立的功绩是铁铮铮的事实,连那些叛逆之人也不能否认。

朱元璋满心欢喜。

哪怕有人一直与他作对,也必须认可他对天下的贡献。这样的称赞,尤其来自对手,更令他感到愉悦。

朱标欲言又止,最终把‘这些都是假的’咽了回去,转而提到他对百姓如奴隶般驱使、对官员像对待雇工一样苛责,以及只专注于农兵的策略。

听到这些话,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笑容从他的脸上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愤怒与恐惧。他瞪大了眼睛,仿佛要将说话者生吞活剥。

似乎自己的私密想法被揭露了一样。

朱元璋怒不可遏,双目充血,犹如一头暴怒的雄狮,咆哮道:“胡说八道,我何时做过这种事?!”

“荒谬至极。”

“毛骧!”

“立刻给我滚进来。”

“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去找到写下这叛逆文章的人,我要亲眼看着他被当街摔死!”

“妄议于我,必死无疑。”

朱元璋此刻宛如一头被激怒的猛兽,怒火遮蔽了天日,目光中杀机四溢,即使朱标站在几丈之外,也感受到一股窒息的压力。

毛骧战战兢兢地进入大殿。

朱标则向他递了个眼色,示意不要轻举妄动,随后强压住内心的恐惧,开口道:“父皇。”

“儿臣认为不应如此草率行事。”

“父皇为天下尽心尽力,这是那些人所不能理解的,父皇的英明决断,也是他们无法体会的。”

“若就此*,儿臣觉得对他们来说未免太过轻松,若消息传出,反而会损害父皇的声誉。”

“恐怕他们会认为父皇是因恼羞成怒才急于灭口。”

“儿臣想将其召入宫中,当面对质,让他死得心服口服,同时也让他明白父皇为天下做了多少事情。”

“而且,若是他孤身一人,早杀晚杀并无差别,若能在临死前意识到自己想法的错误,儿臣以为这比直接杀了他更有意义。”

“这不仅能澄清事实,为父皇正名,也为大明正名,大明不容许这些小人再这般诋毁。”

“倘若他还有同党……”

四十有一

“纵使他嘴硬似铁石,为儿亦能寻得法子,探出其党羽,一举剿灭此辈乱臣贼子,以示惩戒。”

“天罗地网虽疏,然无漏网之鱼。”

“身为长子,儿断不可坐视父王受此羞辱。”

“恳请父王恩准。”

朱元璋面色阴沉,双目紧锁朱标,许久未语。

待情绪稍定,朱元璋目光变幻,冷然说道:“咱自战火中杀出,何惧风雨坎坷?区区言语,又何足挂齿?”

“咱岂会在意那些闲言碎语?”

“但既是你在意,那就暂且留他性命,将此卷呈上,咱倒要看看,是何方狂徒如此大胆。”

朱标身子微颤,毫无迟疑,双手奉上试卷。

嗤!

一声轻响,原本遮掩得密不透风的署名处豁然显现。

夏白!!

------------

朱元璋稳坐椅中,手指紧紧扣住“夏白”三字,待阅毕这封“逆书”,面色已是铁青。

他冷冷扫向毛骧,挥手示意退下。

毛骧忙道:“臣告退。”

待毛骧退出殿外,朱元璋将试卷重重掷于案上,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

“咱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竟只是这般形象?一个只会征战的莽夫,一个不懂治国的愚人?”

“标儿,你来说说。”

“咱真的治不好国吗?”

朱元璋双眼圆睁,气势逼人,虎视眈眈地看着朱标,令人生畏。

朱标闷哼一声,脸色苍白。

他拱手道:“父王明鉴,儿臣不敢妄议父王。在儿臣看来,父王之英明睿智,远胜汉文唐宗。”

“父王自起兵以来,便始终关怀黎民疾苦,每占一地,即刻命人复耕,奖赏开垦,救济民生。”

“为平衡区域差异,消除南北鸿沟,大力推行移民屯垦与军屯制度,还多次发动农民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建国之初,便效仿历代先例,迁富济贫,抑制豪强,多次下令释放奴隶,减税免税,严惩*。”

“如此丰功伟绩,天知地晓,绝非那些文人墨客所能诋毁诬蔑。”

“天理自在人心,若是我父皇真的如此人所言那般无能,又怎能在十五年间稳固江山,令天下愈发安康太平?”

“建国之初,固然有人对大明心存疑虑,不愿入仕,然而在父皇治下十八年,此次参加科考的举子竟达两万之众。”

“这般文治盛景,历史上又有几回?!”

“自大明立国以来,即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这可是中华遗失了四百余年的旧土。”

“三征北元,彻底击溃了蒙古人南侵的势头,又陆续平定了西部,攻取云南,降服大理,开拓疆域,彰显国威,现今万国来朝,天下归心。”

“这样的军功岂容他人置喙?”

“此人对父皇的功绩一知半解,却在此肆意诋毁,如此狂妄无礼之徒,实在令人震怒。”

“身为儿子,我定要除之!”

朱标眼中闪过锐利的寒光,态度坚定无比。

朱元璋并未言语,只是冷冷注视着朱标,似乎想要从这张满是惶恐不安的脸上探寻些什么。

过了很久。

朱元璋再次坐下,重新拿起那份试卷细细端详,朱标低垂着头,默然不语。

“唉。”

朱元璋一声叹息,语气充满失落与沉重,“标儿,你是我的儿子,你从小到大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你的心思我清楚得很。”

“在我面前,别玩这些小伎俩了。”

“我不喜欢。”

“我更希望你能坦诚相见,把内心的想法直言相告。”

“儿臣没有。”朱标神色慌乱,连忙跪倒在地。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底怒火隐现,可看到朱标瑟瑟发抖的模样,心中又泛起一阵怜惜。

他起身走近御座,扶起朱标,整理了他的衣裳,负手说道:“我们是父子。”

朱元璋凝视着朱标,略作迟疑后改口问道:“这份反书你也看过,我且问你。”

“假设我是那样的人,你会如何?”

朱标面色骤变,低头颤声说道:“父皇……”

朱元璋转身背对着他,目光投向殿外,冷冷道:“你是我的儿子,你的那些小心思,不用猜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

“既然你敢有此念头,为何不把真实想法说出来?难道我会害你不成?”

“既然你不肯开口,那就由我来说。这话没错,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自从起兵那天起,我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外人皆不可信赖。”

“能依赖的只有自家兄弟。”

“若真到了大明危难之时,你以为这些臣子会为大明拼命?谁坐这个位置还不是一样。”

“都是臣子,在哪里都是当差。”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皇家血脉,没有退路,一旦出事,能救我们的只有朱家的人。”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荣辱与共,比那些大臣可靠得多。”

“我们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对。”

朱元璋目光凌厉,充满不容置喙的威严。他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风雨,很多时刻都是靠义子和侄子们撑过来的。

当年生活困苦时,也是家中亲族施以援手,然而他礼贤下士时却屡遭士人的轻视和嘲笑。

这也让他对外人彻底失去了信任。

朱标脸色数次变幻,他怎会不知父皇的想法?

这些年,父皇一直有意削弱兵权,将弟弟们安排到边军,让义子们掌控禁军,使朝中武将形同虚设。

但父皇毕竟是国家之主,非一家之长。

这么做只会加剧他对朝廷大臣的猜疑,长此以往,君臣互不信赖,如何治理国家?

朱标抬起头,不敢直视父皇的目光,只是一咬牙说道:“既然父皇希望我说出心里话。”

“今天我就豁出去了。”

“作为儿子,此人这般放肆,确实该死,好让其他人引以为戒。可我是大明储君,陛下的儿子,不得不考虑得更周全。”

“如果此人真有大才,我定会重用他!”

“常言道忠言逆耳。”

“他虽未涉足朝堂,却能从细微之处看出诸多问题,可见其见识非凡。”

“而且我也觉得,父皇对农业过于重视,行事又太独断专行。”

“父皇说过大明不能只守半壁江山,可为何只关注兵农之事,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支持呢?”

“我知道。”

“如今北元仍在,对我大明构成威胁,天下也有不少反明复元者,或者怀念陈友谅、张士诚之人,大明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十有四

“昔日我们能够正面击溃他们,如今我大明国力更强,怎能因此束缚自己?”

“儿臣以为此乃不妥之举。”

--------

话音落下,朱标仿若卸下重负,凝视着朱元璋,笃定言道:“儿臣以为有误。”

“父皇废除*体制,加重自身政务,皆为强化皇权,此点儿臣皆能明白。”

“亦认同。”

“是以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承揽额外事务,唯独父皇对农事太过执着。”

“父皇早年耕作于田间,年少未有机会读书,故而为了让儿臣等皇子免于‘文盲’之名,不惜耗资巨万,在宫内建起大本堂。”

“聚古今书籍于其中,聘请名儒,如宋濂、詹同、吴中四杰等,教导我等皇子四书五经,传授治国之理。”

“同时,也让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功臣,如徐达等武将,教习我等武艺。”

“如此一来,我辈朱氏子孙便文武兼备,通晓古今。”

“为此,父皇在各地办学,改革科举,意在削减他族才子潜力,使天下全才仅出朱门,以固我朱氏江山。”

“这些儿臣尽知。”

“往昔儿臣也曾劝谏父皇,却换来怒斥与责罚,最终只得默许。”

“此后再未提及。”

“胡惟庸案发时,父皇命儿臣处置此案,本无意牵连过多,可父皇执意不肯。”

“一朝屠戮数万生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