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9章 心有余悸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9章 心有余悸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当时儿臣泪流满面,询问父皇缘由,连母后也质问,父皇只令宦官取荆条一根。”

“亲手将荆条刺拔净,任其鲜血淋漓。”

“父皇言,这满是荆刺的条子恰似皇权,儿臣心慈难握,所以他先行清理,将一片安稳江山交付予我。”

“那时儿臣着实惊惧。”

“连续几夜噩梦连连。”

“母后多次安抚,即便今日想起,儿臣依旧心有余悸。”

“然而现在,儿臣想对父皇说,儿臣看待荆条的态度有了变化。那些带刺的荆条虽然难以握住,可一旦儿臣抓住了,就绝不会放手。”

“至于那些被父皇亲手拔去了所有尖刺、染上了父皇鲜血的荆条,也许正因为没了刺,反倒更加滑腻,儿臣反而真的抓不住了,甚至可能弄丢了。”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猛然转向朱标:“老大!够了!你太过分了!我要你闭嘴!”

朱标也站起身来,直视朱元璋,双目充血,倔强地说道:“儿臣还想说!若今日不说出来,儿臣恐怕以后再也没勇气开口了。”

“而且是父皇您让我讲的,讲完您又发怒,我原本不想说的,您偏要我说,说了您却总是如此!”

“但这次,儿臣抗命了。”

“父皇,您事事为儿臣考虑,事事为儿臣提前谋划,儿臣也处处顺着您。”

“可是父皇,既然您什么都安排好了,什么都规划妥当了,那为何还要让儿臣学习这些呢?难道不是为了让我与您的意见相左,故意顶撞您,然后被您否定,陷入痛苦之中吗!”

“父皇,您一直在告诉我,儿臣是大明的太子,是未来的储君,是大明的继承人。”

“可父皇,您又常以一个农民、布衣、和尚、乞丐的身份教导我,提醒儿臣。”

“人不能忘本。”

“父皇,您过去或许是农民布衣,但儿臣不能学您去做农民的儿子,儿臣也不能成为布衣之子。”

“儿臣是太子!”

“是父皇您这个皇帝的儿子!”

“住口!我叫你住口!”朱元璋眼眶泛红,愤怒至极,高举手掌,但看到朱标那固执且痛苦的模样,竟无法下手。

最终,他攥紧拳头,将青筋毕露的手藏到背后。

朱元璋望着既害怕又固执地仰头注视自己的朱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和失落。

他轻叹一声,平复情绪,伸手抹去朱标脸上的泪痕,语重心长地说:“老大,我知道你怨我恨我,但我也快五十八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我的时日无多了。”

“我能为你做的已经不多了,我答应过你娘,要让你做个太平*,我不能失信。”

“父皇……”朱标抽泣着。

朱元璋摆摆手阻止朱标继续说下去:“别说了。”

\"出去走走吧。\"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身形微微佝偻,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宫殿。

他边走边开口:\"大儿子啊,你将来一定会比朕更出息,更有本事。你娘要是看到你现在这样子,估计每天都会在我耳边夸你了。\"

\"朕老了啊。\"

\"可朕终究还是这个皇帝,必须替整个朱家,还有我大明的千秋万代操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

朱元璋离去,背影透着几分孤寂。

看着朱元璋落寞的身影,朱标心中五味杂陈,鼻子一酸,眼眶再次湿润。

朱元璋的话他听进去了。

其实他原本不想表现得这么情绪化,只是此刻一时冲动,将这些年积压的情感全盘托出。

确实没顾忌到父皇的感受。

朱标默默反思:\"父皇,孩儿并没有怨恨您的意思,只是您从前对我太严厉了。\"

\"孩儿快要承受不住了。\"

\"这次确实是孩儿考虑不周了。\"

\"是孩儿错了。\"

朱标立于殿中,凝视着空荡荡的大殿,陷入长久的沉思。

朱元璋背着双手,在宫里漫无目的地踱步,心中烦闷不已。

他向来脾气暴躁,若刚才控制不住情绪,那一巴掌可能已经甩过去了,虽然没真动手,但他仍感到愧疚。

会不会把大儿子吓到了?

大儿子可是太子,怎能和其他几个皇子相提并论?平时训斥两句就够了,怎么能真的动粗呢?

大儿子也是,平时总是避之不及,为何这次不躲了呢?

而且这都是自己让他讲的,怎么又能自己生气呢?

朱元璋暗自责备着,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太庙,看着自己为朱家祖先修建的太庙,迈步走了进去。

------------

太庙内的长廊挂着白灯笼,除了四周巡逻的士兵,再无他人,显得格外空旷冷清。

气氛并不显得阴森。

而在供奉灵牌的殿堂外,有两尊气势雄浑的石龙,正威严地俯视着来人,仿佛在提醒这里是亡者的安息之所。

朱元璋轻车熟路地步入大殿。

殿内悬挂着一排排白色灯笼,还摆放着一个个灵牌,每一个他都记得名字。

朱元璋就这样站在殿内,目光逐一扫过这些灵牌。

时光如潮水般将他的心绪冲回遥远的往昔,那时他尚且年少,家中困窘至极,饥饿与寒冷几乎吞噬了一切。父母下葬时竟连一席薄布都无法备齐,兄弟们一个个因饥寒交迫而亡,为了填饱肚子,什么都愿意尝试。

朱元璋沉溺于这段回忆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些许满足与喜悦,也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前方的一块灵牌之上。

“妹妹。”

“咱们的大哥如今愈发出色了,不仅比我们预想的更聪慧、更有远见,还敢于反驳我们的意见,这定是你教给他的。”

“我们从未教过他这些。”

“哈哈哈。”

“但我们并未因此责怪他。”

“他有自己的见解是一件好事,但最让我们担忧的是,我们的后代是否会忘记根本。”

“我们经历过苦难,也是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深知那种日子的艰难,也明白每一粒粮食的重要性。”

“难道我们不清楚自己对农业生产的严格把控吗?难道我们想要这样?只是身不由己罢了,我们清楚得很,知道那些官员是什么德行。”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监督他们,可这些人依然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如果我们分心去做别的事,恐怕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惨状又要重现了。”

“我们可以这样做吗?”

“活着有多难,有饭吃是多么不容易,以前有多少人活不下去。”

“如果我们不重视耕作,这些*污吏便会把底层百姓的粮食榨取殆尽。”

“我们是从蒙古人手中夺来的江山,那些蒙古人是什么人?他们只懂得享乐,只知道征收赋税。正是他们一次次增加税负,害死了我们的父母,害死了我们的兄长。”

“他们会关心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生死吗?”

“在那些蛮人的残害之下,多少良田荒芜,多少人被活活饿死,没有人种地,没有人开垦荒地,天下哪里还有粮食可吃?”

“我们出身贫农确实不假,朝廷里的许多人私下议论,说我们因为这个出身,嫉妒读书人,怨恨当官的。”

“可现在我们已经是皇帝了,为什么要仇视他们呢?”

“但我们从不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也不在乎,更不介意所谓的面子。”

“我们要什么面子?只要百姓生活安定,能吃饱穿暖,我们可以丢掉尊严,但我们害怕这个天下会因为人性的贪婪而变成空中楼阁,成为坟墓中的枯骨……”

“所以我们必须为标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得确保把天下交给标儿的时候,天下不会再有人因饥饿而死,我们必须为标儿把好这一关,做好农业。”

“农业乃国家根本,根本稳固则国家安宁。”

“只有农业发展好了,标儿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也只有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我们的大明江山才能长久稳固。”

“稳稳地坐下去。”

“我们重视农业,并非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让大明江山拥有千秋万世的基础。只要农业的基础不被破坏,我们的大明就能永远屹立于世。”

“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布满皱纹,曾经充满辛酸、自责、苦涩等复杂情感的表情,现在已转变成一种新的神态——傲然。

朱元璋背着手,走向太庙外,边走边说:“我们宁可其他方面停滞甚至倒退,也必须让天下官员以农业为本。”

“既然我做了皇帝,就绝不会允许那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而且我早就有过明确的态度。”

“大明江山不仅是我个人的财产,也是整个朱家家族的共同财产。”

“这是我们的天下!”

朱元璋心中紊乱的情绪终于平息下来,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只是朱标还无法理解他的做法,他决定不作解释。

他相信。

总有一天,朱标会明白的。

离开太庙时,朱元璋皱眉想起殿内朱标那既委屈又害怕的模样,不由叹了口气。

“唉。”

“老大也是为我们考虑,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我当时为何如此沉不住气呢?”

“而且老大并没有说错什么,让他表达想法也是我的要求,我又何必和他生气呢?心平气和地教导不是更好吗?”

“这个小家伙,性格倒是跟我一样倔强,但有自己坚持的固执,也挺不错的。”

朱元璋低声嘟囔了几句,他当然不会真的对朱标生气,而是将所有不满指向了夏白。

都是这个人闹出来的!

我被人责骂了一顿,心里不痛快,结果也让老大无辜受了牵连。

朱元璋满脸阴沉,他看了眼不远处等待的毛骧,冷声道:“你现在带上锦衣卫的人,去把这次科举中的夏白给我抓来。”

“我只给你一天时间,一天之内我要看到这个人站在我面前。”

“我不管他是已经逃了,还是畏罪潜逃了,还是怎样了,我只要求一件事。”

\"不见其人,死亦须见骨!\"

话音刚落。

朱元璋拂袖而去。

毛骧抱拳受命,但心中一片茫然,夏白是谁?不过是个参加科考的书生罢了,怎会让陛下震怒至此?

尽管满腹疑惑,他也丝毫不敢怠慢,已经听出了此事非同小可,这人恐怕真的犯下了*,甚至可能已畏罪潜逃或……

若真是如此,抓捕起来必然棘手。毛骧不敢掉以轻心,立刻下达命令,准备全城搜寻夏白。

不到半个时辰。

毛骧便得到消息,夏白已被找到,在秦淮河边一家客栈里。

听到这个消息,毛骧微微一怔,这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此人竟然没逃走?随即冷哼一声,既已犯事,还敢如此淡定,分明是没把锦衣卫放在眼里。

毛骧毫不迟疑,带着大队人马直奔夏白所在的客栈。

秦淮河边。

顿时一片混乱。

锦衣卫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这样的惊扰。

这次又是为何而来?又将牵连多少无辜之人?

围观者无不好奇,却又不敢靠得太近,唯恐被殃及池鱼。困在风悦客栈里的人更是焦虑不安。

\"锦衣卫办案,闲人回避!\"

嘈杂的街道上,传来更为霸道的声音,此话一出,四周顿时鸦雀无声。

砰!

厚重的木门应声而碎,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客人吓得面色惨白,浑身哆嗦。

毛骧迈着大步闯入。

他冷冷扫视全场,对上前询问的店伙计置若罔闻,只转向一边的左千户:\"人在哪?\"

左迁拱手回禀:\"大人,那人就在二楼,态度十分嚣张,仿佛早知我们会来,早已开门等候。\"

\"确定没找错人?\"毛骧眉头微蹙。

左迁答道:\"绝无差错。\"

毛骧点头,抬头望向二楼的方向,又吩咐左迁带路,前往夏白的房间。

二楼,左八间。

这是夏白的房间。

当毛骧来到门前时,房门大开,一位眉清目秀、气质文雅的青年正坐在椅子上。

毛骧步入屋内,谨慎地环视四周,房间普通,没有藏匿的凶器,但依然保持警觉,右手始终未离剑柄,冰冷的眼神直视夏白,厉声问道:“我是来盘查的,你可是此次应试的举人,夏白?”

毛骧的目光咄咄逼人。

这样一个举人,竟惹得陛下与殿下震怒,绝非等闲之辈。他对眼前之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多年为官生涯,毛骧协助陛下处理诸多事务,见识过无数平凡外表下隐藏着惊世手段的人,这些人看似温和无害,实则心狠手辣,手段毒辣。

稍有疏忽,便可能招致灾祸。他深知不能轻视任何人,更不会重蹈覆辙。

夏白站了起来,并未正面回应毛骧的问题,径直走向门口,语气平淡地说:“走吧。”

毛骧眼皮微颤,握剑的手青筋暴起,更加用力地攥紧剑柄,确认此人正是他们追寻的目标——夏白。

毛骧犹豫片刻,抬手示意,身旁的锦衣卫迅速领会意图,三四人同时上前,按住夏白双肩,为其套上沉重的镣铐。

左迁亲自上前检查夏白全身,随后向毛骧摇头,未发现任何可疑物品。

毛骧点点头,脸色稍显平和,冷声说道:“看来你早有准备,带回去审问。”

“陛下要见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