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12章 顺理成章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12章 顺理成章

作者:你很会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5:58 来源:小说旗

因为百姓的生命全赖他所给予的这一餐。

这一切皆顺理成章。

这是他从小耳濡目染、接受并运用的规则。

他对此深信不疑。

朱元璋用个人的观念构建了他的帝国。从一个贫民的角度看,幸福不过是温饱,再进一步则是安居乐业,再进一步则是食禄无忧,而这便是世间最大的福祉。

即便在他自己看来,他也是一个相当仁慈的君王。

毕竟历史上有几个皇帝如他这般关心黎民衣食?又有几个皇帝如他这般为维护治安绞尽脑汁?

只是他忽略了。

幸福并非仅限于温饱,还有其他需求。

而这些他从未想过,也不会考虑。

他追求的是朱家的万世基业。

不过夏白疑惑的是,为何朱元璋的性格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未登基前,因地方百姓助其北伐,他曾多次减免赋税;李文忠麾下士兵若敢掠夺百姓,他会勃然大怒,严惩不贷,整顿军纪;对于官员剥削百姓的行为,他也痛心疾首,并始终告诫部下不得扰民。

这一段历史中鲜有记载能让民众欢欣鼓舞的**,为何他登基仅十几年,便面目全非,令人难以置信。

朱元璋背着手站在那里,背对着夏白。

“你是我见过最有志气、最富血性的书生,可也是我最厌恶的书生。书生怎懂治国?又怎能明白坐稳江山的不易。”

“但我是从贫农出身,不但坐稳了江山。”

“还让大明千秋万代。”

“万世长青。”

“我知道我创立的大明有不少问题,但只要后代子孙按我的《大诰》行事,朱家的江山就能世代相传。我不需要他们多做什么,也不奢求变化,那都是*的源头,我就是要彻底杜绝。”

“让百姓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家的江山就能永远延续。”

“万世长青。”

朱元璋双臂展开,眼中满是激动与兴奋,似乎已经看到了他所建立的大明帝国将永世传承,他的子孙也能长久享有这份遗产。

夏白转身面对朱元璋,看着那满脸得意的皇帝,冷然摇头:“你的想法很美好,可惜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朱元璋的笑容瞬间冻结,急切地盯着夏白:“什么?”

“你会死!!!”

---

朱元璋恶狠狠地瞪着夏白,脸色冰冷至极,厉声质问:“你竟敢说这种话?!”

夏白毫不退缩,直视着朱元璋,从容镇定地道:“我说,你!会!死!”

“放肆!”朱元璋眼中寒光四射,仿佛要用目光将夏白吞噬。

这一个“死”字,深深刺痛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经,他对这个字愈发忌惮和恐惧。

他同样畏惧死亡。

对死有着深深的不安。

自从马皇后去世后,朝野上下几乎无人再敢提及此事,但夏白的回答却让朱元璋又恼又惧。

他恼的是夏白竟敢在他面前提及死字,而惧的则是另一件让他夜不能寐的事情。

他忧虑自己为大明所做的一切是否会随着他的离去而付诸东流。

因此,他极为注重孝道。

为了使后世子孙不敢违背他制定的规则,他希望百官和百姓都遵循《大诰》所载,按其意愿行事。这是他推行《大诰》的目的所在,也是他最忧虑的事情。他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传播《大诰》,就是要将其确立为不可更改的律法,不容任何人违反,以确保大明江山永固。

然而,当夏白的一个“死”字出口,却让他多年的隐忧暴露无遗。

朱元璋震惊了,仿佛被触及了最敏感的神经。他死死注视着夏白,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寻找蛛丝马迹,证明这一切不会发生。他的大明帝国绝不会重蹈覆辙,他的子孙也绝不会违背他的规定。夏白分明是在挑衅,企图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没错,一定是这样!

夏白望着朱元璋的脸色变幻莫测,心中叹息,抬头看向龙椅,轻蔑一笑:“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无人能逃避,你也不例外。”

“你终将死去!”

“你现在的反应并非因为恐惧死亡本身,你出身于战场,经历过无数生死,早已炼就一副冷硬心肠。”

“即便死亡降临,或许会让你感到惊讶愤怒,但如今你更担忧的是,你一生的努力会随着你的离去而付诸东流。”

“你为大明、为朱家筹划的万世基业,可能毁于那些不肖子孙之手。”

“最终导致大明*!”

“闭嘴!”朱元璋眼中怒火升腾,宛如受创的猛兽扞卫最后的领地与尊严。

自大明开国以来,他从未如此愤怒,也从未有如此强烈的杀意,就连对付胡惟庸时也没有这般浓烈。

“你在害怕?”夏白双手背负,嘲讽地看着朱元璋。

“害怕?我们怎么会害怕?可笑!”朱元璋冷笑,眼神依旧冰冷,言语间毫不退让。

“我们有何可畏惧的?”

“我是皇帝。”

“这天下的主宰。”

“从来只有别人惧我,从未有我惧他人。”

“你以为这些言语能够触动我?我这一生经历何事?刀架颈间也非第一次,我会惧怕吗?”

“我的后代,我是了解的,皆为孝顺之辈,我所设下的规矩,他们怎敢违背?”

“其他家族我不敢妄言,但我自家的,我还是有信心的。”

朱元璋笑着说道,他对自家子弟向来重视教化,尤其注重孝道的培育。

他坚信无人敢于违逆。

因此,他还特意颁布《大诰》,遍及全国,希望日后有官员监督,使众人不敢轻举妄动。

夏白放声大笑。

“你为何而笑?”朱元璋冷冷地问。

夏白答:“我在笑你自欺欺人太久,或者听惯了阿谀之词,竟真的将那些奉承视为真实。”

“你家的子弟真的如此顺从?”

“这话你也信?”

“如今你还活着,分封在外的藩王尚且对你的话置若罔闻,任其发展,待你离世之后,谁还会真正将那堆毫无意义的文字放在心上?”

“活人不会被死人束缚。”

“哪怕你是*。”

“至于你的另一套约束手段,就是将《大诰》公之于众,让官员与百姓学习,等到后世*出现过错时,让这些官员和百姓手持《大诰》进行裁决。”

“你不觉得这想法太过天真了吗?”

“一本由你亲自编纂的书籍,就能起到尚方宝剑的效果?况且陛下似乎忘了,这剑属于皇室。”

“它反噬主人,你不怕吗?”

“再者,你真的会给官员这样的权力吗?你连御史的劝谏都不愿听取,也不将百官当回事,百官又怎么会冒死劝谏呢?”

“更何况你理想中的官员不过是替你治理天下的管家,这些人是朱家的仆役,哪里会有这样的骨气和勇气。”

“至于百姓,更是荒唐。”

“你颁布《大诰》,设想的情景是百姓在受到欺压时,可以凭借《大诰》直接捉拿欺压一方的士族进京控诉,沿途各部门还要派人护送。”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地方*屡禁不止,你惩治的*一批接一批,可有一个百姓顶着《大诰》来京城告状?”

“他们连告发*污吏的路都没有,还能去告皇帝?你自己难道不觉得这些念头非常不现实吗?”

朱元璋脸色阴沉。

夏白摇了摇头,严肃地说:“你对天下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吸取了元朝*的教训。”

曾经有人言,看元朝*,败在太过宽容。昔日秦国因残暴而失天下,汉朝则以仁慈补之,宽猛相济,才得长久。

如今元朝失于过宽,故而你欲以严厉治之,力求宽猛适中。

元朝的所谓宽厚,实非真正的宽,而是其治理方式不同于中原其他王朝。

在你看来,元朝覆灭的原因在于未能继承传统,施行强有力的*集权,仅靠松散且有限的统治,必然导致天下大乱,终致帝国崩塌。

而你从中汲取了教训。

元朝宽政,导致文教停滞;元朝轻刑,致使法度不彰;元朝放权,使君*威受损。

登基后,你全力强化集权。

只不过你心中的理想集权,并非以往各朝代的模式。

而是成为地主!

在你眼中,地主是最稳定、最持久且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因此你能毫无顾忌地将官员视作仆役,任意责打甚至杀害,将百姓当作奴仆,肆意剥削压迫。

你自认为给予百姓生存之道,他们理应对你感恩戴德,贡献一切,乃至生命。

你所谓的爱民如子,不过是地主对待自家工具与牲畜的关怀,你对地方的严加控制,只为防范另一个朱元璋的崛起。

然而,你错了。

并非是你给了底层百姓活路,恰恰相反,是百姓支撑着你的帝国。

百姓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

朱元璋气得浑身颤抖,手指着夏白,怒斥道:“胡说八道!”

“朕乃天子。”

“怎能称作百姓之子?!”

“天下岂有此理?朕百思不得其解,朕为天下做了诸多大事,为何你总揪住朕的一点私心、一点任性不放?”

夏白面色冷峻,厉声质问:“揪住不放的人是你。”

“你为何总是抓住百姓的口粮不放?让他们多吃一口饭,在你眼里竟成了*。”

“百姓究竟做错了什么?”

“他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却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徭役,缴纳不断攀升的赋税。”

“你同样出身贫寒,为何今日成了这般模样?难道非要让黎民百姓跪地为奴,不得做人?”

“我也曾提笔。”

“得国正道,无过于明。”

“这天下是你亲手打下,皇位并非篡夺,你也不是前朝叛臣。”

“你没有李渊李世民那样的世家背景,也不似赵匡胤出身武将家族,不过是个曾受*污吏欺压、被地主乡绅剥削的放牛娃罢了。”

“你当初投身义军,是因为饥饿难忍,实在无路可走。加入义军后,也始终关心百姓疾苦。”

“我不认为你是圣人。”

“世上本无圣人。”

“人皆有错,无需苛责。你确实让许多人活了下来,更对大元怀有雄心,誓言驱逐外敌,复兴中华。”

“你确实做到了!”

“乱世终结后,你勤勉理政,抚平战乱创伤,弥合南北裂痕。”

“这些功业,无论换作哪位君主,都能流芳百世,配得上‘千古一帝’的赞誉。”

“若非贫贱出身,天下无人能指摘你。但偏偏你出身低微,注定无法效仿其他*。”

“你与士人、乡绅、贵族始终格格不入,因出身卑微,深受底层百姓爱戴与信赖。”

“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因赢得民心,你才能稳固江山,因绝大多数百姓拥护你、支持你。”

“因此,历朝历代棘手的功臣、政治、经济势力集团,在你手中轻易瓦解,未见反弹,反而赢得赞誉。”

“这一切并未撼动你的根本。”

“然而登基之后,你渐渐改变,开始忘却自己的农民本质,试图凌驾于众人之上。”

“建国初期,你大力推行的大诰运动,虽一度广泛施行,让底层百姓摇身成为治安监督者。”

“彼时你似欲构建一套以法律、道德治国的新体系,超越士大夫的特权。”

“可惜后来你变了,彻底脱胎换骨,以至于无人识得你的真实面目。”

“你已蜕变成为超越以往任何一位的暴君,却仍大谈特谈爱民之心。”

“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罢了。”

“全然为了自身私欲,而非天下苍生。”

“你将百姓的日常生计计算得滴水不漏,还担心他们某一天觉醒自我意识。”

“你篡改孟子学说,推行八股取士,大力鼓吹自己的治国理念,企图将民众驯化成任人宰割的牲畜。”

“然而,你也深知杀鸡取卵不可取,竭泽而渔亦不可为,因此对部分地区采取有限度的休养生息政策。”

“期望各地如同韭菜一般,不断割之又生,持续不断地为朱家提供无尽的资源。”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大的地主,甚至是唯一意义上的地主,你定会严厉反腐,重拳出击,因这些人侵占的都是你的家财。”

“可你不曾察觉,你所做的一切愈发显得庸俗不堪了吗?”

“有时你的行为倒像是一介农夫,与黄鼠狼和老鼠斗智斗勇,又似那个提防家奴偷窃鸡蛋面粉腊肉的地主。”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你今日如何对待百姓,他日百姓便将以何等姿态回报你的后代,甚至加倍奉还。届时百姓食不果腹,而朱家子孙个个养尊处优。”

“你已完全背弃了自己的子民。”

“你的罪孽深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