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36章 世事便如此讽刺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36章 世事便如此讽刺

作者:爱吃葡萄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1:26:00 来源:小说旗

胡惟庸的一封《告学子书》,彻底平息了府试后引发的种种纷争。

然而,胡惟庸却感到极不满意。

你们怎么就不再闹了,不再骂了呢?我明明已经指着你们的鼻子骂,说你们是一群滥竽充数的废物了,你们居然还能忍得住?真是的,你们不闹,我的名声怎么能变差呢?

其实,胡惟庸高估了这群学子。

在他看来,既然他们之前敢站出来骂自己、弹劾自己,那么自己现在如此嚣张地站出来打脸,对方肯定会反击。

然而,他忘记了“文人十年不成”这句话。

这些士子中,九成九都是软骨头。

对他们来说,胡惟庸作为前丞相、现任恩科主考官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要不是府试考得实在太痛苦,让不少人希望破灭,他们还真不敢那么大声抱怨。

也就是那些自暴自弃、认为本届科举彻底无望的学子们带头,才跟着骂了几句。

可偏偏杨宪的那场弹劾,直接撞到了朱元璋的枪口上。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虽然没有,但明昭天下的圣旨以及革除功名、永不叙用的罪名,无疑是在诛心。

这相当于在一众学子头上不仅悬挂了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还先砍了几只上蹿下跳的鸡,以儆效尤。

于是,本就胆小的学子们,自然就怂了。

而胡惟庸的《告学子书》,终究还是写得太过冠冕堂皇。

如果他真的敞开了骂街,或许还能引来几个暴脾气的回应。

胡惟庸终究是借礼部之手将事平息,自然少不了一个体面的借口。

在胡惟庸眼中,此举无异于再次将学子们羞辱了一番。

但学子们却认为,胡惟庸此举反倒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台阶。

世事便如此讽刺。

胡惟庸在礼部理清这些事端后,无奈摇头,转身踏上回府的马车。

罢了!

还是回家与小儿玩些游戏更有趣味。

尤其是他发明了麻将后,家中愈发热闹。

毕竟,上辈子只能在电脑上玩的擦边游戏“爆衣麻将”,如今终于能玩真人版了,他没兴致才怪。

不过,一进府门,胡大老爷的第一目标并非后院,而是祠堂。

这是惯例。

若需去礼部当差的日子,中午便不便回来教训胡仁彬。

因此,这每日一抽便改到了傍晚归府后。

今日的“父爱套餐”结束后,胡仁彬忽然噗通一声跪下,开口道:

“父亲,孩儿有一志向,恳请父亲成全!”

见胡仁彬一脸郑重,胡惟庸倒也生出一丝兴趣。

别看他抽胡仁彬时毫不手软,似乎对其恨铁不成钢。

但事实上,胡仁彬如今还未满二十岁。

放在后世,正是最叛逆、最能折腾的年岁。

见他如今似乎有正经念头,胡惟庸倒也不介意听听。

毕竟……来都来了,是吧!

“行,你说吧,为父听着。”

胡仁彬咽了口唾沫,悄悄抬头看了眼胡惟庸,这才低声说道:

“父亲,孩儿近日枯守于祠堂,整日与经史典籍、四书五经为伴,除了背书就是抄书,再无其他事情可做。”

“可这么一路折腾过来,孩儿忽然觉得,若孩儿能坚持下去,终有金榜题名之日。”

“因此,孩儿恳请父亲成全,孩儿要考科举、光耀门楣!”

胡惟庸闻言,嘴张得老大。

啥?

这混账说啥?

考科举?

这逆子居然要考科举?

再次确认胡仁彬的念头后,胡大老爷不禁老怀甚慰,微微颔首。

胡仁彬啊,你有这样的抱负,为父心里很是安慰。

“这段日子打断的三根藤条,看来也没白费力气!”

“好!”

胡仁彬差点没忍住翻个白眼。

这也能算您的功劳?

但转念一想,他无奈地低下头。

好吧,要不是他爹每天盯着他、打他,他可能还真不会想到自己也能走科举这条路。

胡惟庸对胡仁彬选择科举确实感到非常欣慰。

毕竟这个时代,不说光宗耀祖那些虚话,想要体面地活下去,就不能是个普通百姓。

说白了,就必须当官!

要是一无所有,后半辈子可就难了。

不过,在胡惟庸看来,科举虽是科举,但混个进士和官位就够了。

只要皇帝还是朱元璋,官就不能做得太大。

最好是担任那些有品级却无事可做的闲职,在清闲衙门混日子最合适。

想到这儿,胡惟庸眼皮一抬,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儿子,语气复杂地问道:

“仁彬啊,如果你科举能中,对官场有什么打算?”

胡仁彬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科举这种事,就是先苦后甜的苦差事。

图的不过是一朝中举,在东华门外被唱名的那一刻。

“孩儿觉得,作为胡家长子,应该先在翰林院埋头苦干几年,积累声望的同时结交同科好友。”

“然后借助父亲的门生故旧关系下放到地方,执掌民生和俗务。”

“等一路升到知府之位后,再回到京城部堂熬资历,最终目标是像父亲一样在朝堂上执掌天下!”

“到那时候,哈哈,孩儿年纪也大了,最好能妻妾成群,多生几个儿子。”

“到时候孩儿也要像父亲管教孩儿一样,狠狠地管教他们。”

“多生几个儿子,到时候想打哪个打哪个,不信他们不成才,不信他们不成器!”

听着胡仁彬这番“宏伟”的计划,胡惟庸气得牙关紧咬。

当官?

打儿子?

老子巴不得脱身,你小子居然还想往上凑?

看来还是打得不够!

随即,胡惟庸默默地举起手中的藤条,气沉丹田,一声怒喝:

“逆子,找死!”

看着迎面而来的藤条,胡仁斌彻底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怎么还要挨打?

(本章完)

------------

这一夜,胡惟庸难得地开始感慨人生。

没办法,上辈子虽然经常被人叫爸爸。

但那时候要么是宿舍里的“狗儿子”,要么是收了钱的姐。

这两种都不需要他负责,一个只要顺便带个饭,一个只要钱给到位,就都搞定了。

可胡仁彬不同。

他身上的血脉,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那里。

抹不掉、毁不了!

除非胡惟庸能大义灭亲,想办法把这混账小子弄死。

否则,只要这混账惹出什么麻烦,最终都会拉着胡惟庸一起完蛋。

原本,胡惟庸以为,只要把胡仁彬关在家里老老实实读书,慢慢就能熬过去。

可他终究低估了这十来岁的小子。

娘的,梦想?

听到这个词时,胡惟庸先是茫然,随后暴怒。

那种被人揭开真面目的暴怒。

娘的,老子都不谈梦想了,你小子倒开始跟老子谈这个了?

淦!

脸呢!

你有什么资格谈梦想?

你的梦想,搞不好要用老子的命来买单!

胡惟庸整整郁闷了三天。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这混账似乎皮实了。

居然不怕揍了。

哪怕藤条抽在身上嗷嗷叫,可即使到了涕泪横流的地步,仍旧喊着“梦想”!

看着自家那蠢儿子死不悔改的样子,胡惟庸莫名叹了口气,扔下藤条转身走了。

“逆子,跟过来!”

胡仁彬摸着身上被抽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听到胡惟庸的吩咐,本能地一抖,随后懵头懵脑地起身跟上。

他也不知道自家老爹怎么了。

明明自己长进了、立志了,可老爹反倒更生气了,打得更狠了。

要不是为了心里那点坚持,他早扛不住了。

其实梦想不梦想的,胡大少爷根本无所谓。

他只是想向父亲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父亲的手段却愈发严厉了。

唉……最让他困惑的是,父亲究竟为何发怒,他至今仍一头雾水。

想到这里,胡仁彬无奈地抓了抓头发,然后忍着疼痛,赶紧跟上了已经走远的胡惟庸。

胡惟庸带着胡仁彬来到家中的书房。

这里平日里是胡惟庸独处的空间。

以前他担任要职时,这地方更是严禁外人进入,最多只让胡义进来伺候一下。

因此,看到父亲带自己来这里,胡仁彬的腿不由得开始发抖。

老天,父亲该不会是要……吧?不然为何选在这种地方谈话?

好在,刚一坐下,父亲便吩咐胡义去叫堂妹胡馨月过来。

这让胡仁彬稍微松了口气。

既然叫上了堂妹,那肯定不是……了,还好还好!

胡惟庸若是能读懂儿子的心思,恐怕当场就会送上一份“慈父大礼包”。

等到胡馨月也到了,胡义奉上茶水后默默退到门外守着,胡惟庸这才缓缓开口。

“仁彬,你知道为什么我支持你考科举为官,却反对你执宰天下吗?”

“孩儿不知道!”胡仁彬的语气充满了委屈,他怎么可能知道原因。

胡惟庸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转向胡馨月问道:“馨月,你知道为什么李善长刚一上门提起退婚,我便同意了?”

胡馨月虽为女子,但头脑十分清醒,尤其在胡府这段时间,她学了不少治家之术和人心善恶的道理。

面对在场最亲近的人,她也没有隐瞒,稍作思考后轻声答道:“伯父,馨月以为,可能是伯父察觉到韩国公府将有大难,而李相前来退婚,正好给了伯父一个与韩国公府彻底划清界限的机会。”

胡惟庸略带惊讶地看了胡馨月一眼,随后满意地笑着称赞:“不愧是胡家的贵女,这份见识远超一般女子十倍。”

再转头看向一脸茫然的胡仁彬,他顿时怒火中烧。

“逆子,好好想想馨月的话,再看看你自己!”

“你觉得,就凭你这脑子,能在朝堂上存活下去?”

“你死活与否,为父并不在意,但你别拖累我啊!”

胡仁彬欲言又止,最终默默低下头,满心委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