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37章 年纪不大,花样倒不少嘛!

他这才意识到,自家堂妹退婚一事背后,竟有如此深远的谋划。

“馨月,你要明白,这朝堂如同一片幽暗的森林。”

“无论你是否觊觎什么,只要你冒出头,就会被人盯上。”

“谁知道你是真无意还是假无意?你自己或许无心,但你的亲朋故旧呢!”

“朝堂之上,看的是能力、手段、心性、本事,甚至还要看运气。”

“缺了一样,别说往上爬,连命都保不住。”

“运气好的,丢官罢爵,终老家中;运气差的,全家上刑场,顷刻丧命。”

说到这里,胡惟庸略微迟疑,还是稍微透露了些许实情。

“尤其是咱们这位陛下,雄才大略不假,但国之重器岂容他人染指?”

“丞相这位子,谁坐谁死!”

“若非我因病早早退下,且态度恭顺、老实本分,咱们一家怕是早已埋骨荒冢,坟头草都一丈高了。”

“丞相之位不好坐,那些野心勃勃之辈,也得躲远点。”

“馨月,以后啊,伯父希望你能放宽眼界,别只盯着那些一门心思往上爬的才俊。”

“反倒是那些安分守己的殷实人家,日子过得才真正舒心。”

“至于你这逆子……将来若能科举中第,找个清闲的衙门,混个平安一生吧!”

“至少,还能保住性命。”

胡仁彬和胡馨月被胡惟庸这番话深深震撼。

他们从未想到,胡惟庸对朝堂、对陛下的看法竟是如此。

这与他们所了解、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但他们并不怀疑胡惟庸会害他们,只是有些难以相信。

原来如此……

胡仁彬和胡馨月看着胡惟庸脸上残留的胭脂痕迹,陷入了沉思。

果然,胡惟庸平日里的行为都是伪装。

什么钓鱼赏花,什么纵情声色,都只是他的保护色而已。

父亲(伯父)真是太不容易了。

胡仁彬和胡馨月心中感慨万千。

(本章完)

就在胡惟庸忙着在家中教训不肖子孙和侄女时,府试的榜单终于揭晓。

解缙毫无悬念地夺得魁首,他满脸笑容,双手背在身后,显得颇为得意。

而方孝儒的脸色却阴沉下来。

该死!

真是气人!

他差点就榜上无名!

只差那么一点点,他就落榜了。

看着自己的名字,竟然悬挂在榜单的末尾,几乎是与落榜擦肩而过。

这让方孝儒感到万分委屈。

这仅仅是府试啊!

想想他方孝儒,自幼启蒙、一路苦读,还有名师指导,在江南一带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才子。

结果,应天府这一战,差点连府试都没能通过。

这简直让人无地自容。

但是,无论是沾沾自喜的解缙还是一脸愁容的方孝儒,都没有忘记次日之约。

毕竟那栖霞寺的约定,早已说定。

一想到明天的会面,方孝儒的脸色愈发难看。

那两位十有能中,难不成还能比自己更差?

这真是颜面尽失。

都怪胡惟庸!

在心里再次咒骂一顿胡惟庸后,方孝儒默默地离开了放榜处。

次日清晨,胡惟庸还未吃完早餐,就被闻讯赶到他家的胡馨月拉着出了门。

胡惟庸想到此事就觉得郁闷。

自己怎么就没管住嘴呢,

不小心让侄女得知了此事。

于是,那位为婚事愁白了头的胡馨月一大早便来找胡惟庸。

她也要去栖霞寺,再求一次姻缘。

看着侄女那几乎要哭出来的可怜模样,胡惟庸别无他法,只能答应。

这个小姑娘如今最在意的就是这件事。

毕竟,退过婚的女子总是比其他人矮一头。

能嫁到个好人家已是万幸,但哪个女子没有自己的梦想呢。

所以她怎能不焦急!

一路悠闲地来到栖霞寺,胡馨月直奔前殿,无需胡惟庸多言,带着随从和丫鬟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胡惟庸轻轻叹了口气,缓步走到上次相聚的空地旁,坐下石凳,目光凝视着那座古朴的佛寺,神情有些恍惚。

不久后,解缙和方孝孺先后抵达。

尽管上次相聚已过去许久,但这些读书人依旧恪守约定。

“陈兄,抱歉,让你久等了!”解缙的声音依旧热情洋溢,远远地便开始高声招呼。

当胡惟庸的目光落在方孝孺身上时,不禁吃了一惊。

上次见面时,方孝孺还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模样,虽然性格有些木讷古板,但至少带着一股傲气。

然而如今,他却显得憔悴不堪,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

若不是深知这二人的秉性,胡惟庸差点以为方孝孺最近是在青楼里度过了。

三人互相谦让了一番,分别落座后,胡惟庸直截了当地问道:“孝孺,你这是遇到什么难事了?若不是你的面相和身形没太大变化,我还以为自己认错人了呢!你这样子,变化也太大了!”

解缙显然是个爱凑热闹的人,来时的路上看到方孝孺这副模样,就已经忍不住想开口问了。

不过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方孝孺无论年纪、体型还是力气都比自己大,便一直忍着。

现在有了胡惟庸带头,他自然不再客气,一张嘴便停不下来:“方兄,你这是被哪位佳人迷了心窍,弄得这般颓废啊?瞧你这模样,要说你没在青楼里待个四五天,我可不信!说说,到底是哪个楼里的姑娘,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方孝孺本就不白的脸色瞬间涨红,最后几乎变得紫红。

可惜,他不擅长辩论,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下,干脆直接站起来,狠狠地捶了舛缙几拳,然后气呼呼地坐回石凳上,说道:“陈兄莫怪,小弟这气色不佳,不过是最近忧思过重罢了。

我方孝孺原本自认为四书五经无所不通,自命不凡、志得意满。

可如今只是参加了一场府试,便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实在不甘心啊!”

舛缙一听这话,顿时沉默了下来。

毕竟他是府试的榜首,此时若是多言,反倒显得像是在嘲讽对方。

他无奈地把目光投向了胡惟庸。

“陈兄,你府试结果如何?”

“还行吧,勉强过了。”

胡惟庸没有多说,言多必失,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饰。

这样含糊其辞,至少还能应付过去。

毕竟应天府下辖六县,每届科举参考和上榜者众多,竞争激烈。

听到胡惟庸的回答,方孝儒松了口气。

他早已知道解缙的成绩,若是这位写出《临江仙》的陈近南再高中榜首,他恐怕会无地自容。

三人相聚,若只有他一人名落孙山,岂不尴尬?

如今看来,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题目实在太难。

想到这里,方孝儒转向解缙问道:“大绅,你最后一题是不是按照胡大人那封告学子书中的思路破题的?”

解缙毫不迟疑地点头。

“没错!”

“其实这道题只有这一种破题方法。”

“关键在于记忆力要极好,能迅速默背全书,理清思路。”

“一旦找到思路,写一篇锦绣文章并不难。”

听了解缙自信满满的话,方孝儒苦笑摇头。

“你觉得不难,可我当时绞尽脑汁才勉强想到一句。”

“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选了那句。”

“可惜,还没等我理清思路,时间就不够了。”

“现在看来,还是我基础不够扎实啊!”

“不然我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想到这种破题方法呢!”

“唉……”

看着叹息的方孝儒和一直沉默的“陈近南”,解缙忽然灵光一闪。

“两位兄台,我们干坐着也没意思,既然今天没事,不如一起去青楼听曲?”

(本章完)

------------

“哟,大绅,你平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年纪不大,花样倒不少嘛!”

“看来平时没少去啊!”

胡惟庸的调侃直击要害。

这调侃不仅针对解缙,也像是在说他自己。

瞧瞧现在的解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十五岁左右的年纪,个头比自己矮了整整一个头。

可就是这么个小家伙,居然兴致勃勃地拉着自己去青楼?

这算哪门子的黑色幽默?

不过,仔细想想,像解缙这样家境优渥的少年才子,到了这个年纪,去青楼还真不算什么稀奇事。

就像上辈子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有的已经拉着同学去KtV聚会了。

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十五岁已经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年纪了。

去青楼,似乎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解缙看了胡惟庸一眼,对他的调侃毫不在意,笑着说道:

“还是陈兄懂我!”

“小弟我,平日里除了读书,也没啥其他可干的了。”

“这科举之路,家父暂时又不让咱踏踏实实走,只能偶尔试一试。”

“如此一来,小弟除了偶尔去青楼找点乐子,还能干什么?”

“去青楼总比去赌坊之类的地方强多了!”

胡惟庸听了,一时无语。

他实在没法跟这个时代的人讨论和大保健,哪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更大这个话题。

但转念一想,反正不是自己的崽,想那么多干嘛?

最重要的是,胡惟庸摸了摸下巴,忽然琢磨起一件事儿来。

你别说,来大明也有一段时间了!

可自己还真没见识过大明的青楼到底是啥模样呢!

前身的记忆里确实有,可一则并不能太过感同身受。

另一个嘛,毕竟有上辈子经验在,自己还真想去看看“文娱行业基层从业人员”在不同世界的业务水平有什么差别。

嗯,这是个挺不错的课题。

咱是去做学问的。

想到这,胡惟庸没有半点客气的点点头。

“行啊!”

“为兄自然奉陪!”

“你不在意科举之事,其实为兄我也不甚在意。”

“这科举于我而言便是鸡肋。”

“家里亲朋好友之中为官者甚多,压根不缺我一个官身,家里的产业也还打理得不错。”

“所以为兄,还真不介意乐呵乐呵!”

“今儿大绅伱带路,为兄买单,哈哈哈,如何?”

解缙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半点客气的意思都没有。

首次遇见陈近南时,他打量对方的衣着便知,此人远比自家阔绰得多。

随后,两人商议去考察大明文娱行业基层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却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一旁沉默的第三人。

“方兄,你一直在旁听着,却不作声,是何意?”胡惟庸对方孝儒这类人颇有调侃的兴趣。

在他眼中,这种人要么是假正经的伪君子,要么是坚守原则的卫道士。

无论哪种,面对时的反应,都让人颇感趣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