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110章 连云港烧尸悬案10

中国凶案笔记 第110章 连云港烧尸悬案10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2015年4月20日,春末的夜风卷着槐花香气灌进刑警队办公室,陈立军的台灯在卷宗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他捏着物证袋,透明塑料袋里躺着小芳的手机,锁屏界面停在3月28日凌晨2:17——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时刻,大多数人已经入睡,或是在互道“晚安”后放下手机。

屏幕上的时间像道凝固的伤疤。陈立军输入密码(0315,张大东给小芳转首笔三万块的日期),相册里突然跳出张照片:小芳穿着酒红色假发,对着镜子比剪刀手,床头歪挂着那幅“家和万事兴”十字绣,绣线在灯光下泛着毛边。往下翻,是无数张儿子的照片,幼儿园运动会、期末成绩单、戴着红领巾的入队仪式,每张照片下都有备注:“明明今天说想妈妈”“老师夸明明作文第一”。

草稿箱里的“我们不合适”静静躺着,发送按钮是灰色的。陈立军盯着输入框,想象她在凌晨两点的出租屋里,指尖悬在屏幕上的样子——或许刚接完张大东的电话,对方说“明天把存折带来,首付还差五万”,或许她刚删掉另一个男人发来的“宝贝,在干嘛”,最终打下这句没勇气发送的话。手机壳内侧贴着张字条,用口红写着“明明生日:2010.5.20”,边缘被磨得起毛,像被无数次触摸过。

窗外传来值班民警的对讲机杂音,陈立军翻开张大东的手机搜索记录,从“如何起诉民间借贷”到“焚尸后怎么处理现场”,中间只隔了127分钟。浏览器历史里还躺着婚恋网站的登录记录,最后上线时间是3月28日凌晨3:05,用户名“麦田守望者”——他想起张大东卧室里的塑料发财树,想起他说“她喜欢麦穗,说扎根了就能有家”。

法医报告的复印件在桌上沙沙作响,死亡时间凌晨4点,机械性窒息合并颅脑损伤。陈立军盯着“合并”两个字,突然想起现场勘查时,卧室墙面上有两处撞击痕迹:一处是死者前额留下的弧形凹陷,一处是指甲抓挠形成的平行线。或许在勒住她脖子前,他曾用乳胶漆桶砸向她的头,墙漆飞溅在酒红色假发上,像撒了把碎雪。

物证室的灯还亮着,刘建军正在给银耳坠拍照。银饰的麦穗纹路在镜头下清晰得可怕,陈立军突然想起王秀芳的话:“她爸说麦穗要扎根在地里,可现在的地,全是钢筋水泥。”那个在足浴城给客人捏脚的女人,白天要对着“老板下次再来”的笑脸,晚上躲在出租屋给不同男人发“想你”,手机里存着二十多个备注不同的“哥哥”,却在给儿子打电话时说:“妈妈在保险公司上班,很快就能接你来了。”

凌晨一点,陈立军开车经过城郊废品站。月光下,张大东的面包车像头死去的野兽,车脚垫缝隙里的墙灰已被提取,那里曾沾着死者指甲的碎屑。他想起审讯时张大东反复摩挲的木质手串,那是小芳送他的“定情信物”,其实是十元店的批发货,绳子上还缠着几根酒红色假发——她从没用过真感情,却让他当了真。

手机在兜里震动,是技术组发来的修复数据:小芳的微信聊天记录里,3月27日晚11:58,她给“东东哥”发了条语音,两秒后撤回,修复出来是压抑的哭声。而张大东的语音回复停留在12:03:“明天把存折给你,别生气了,我再去借点。”没人知道那两分钟里发生了什么,或许她听着他瘸腿走路的声音,突然觉得愧疚,又或许想起网贷平台的催收短信,最终删掉了那句“我们分手吧”。

回到办公室,陈立军翻出所有嫌疑人的资料:张大海车尾的耳坠、何大刚给女网友煮的面、李小辉伪造的“公公”电话、刘小涛的崭新冰柜。这些碎片曾让案情扑朔迷离,如今却拼成同一个图案:孤独的人在网络里寻找温暖,却在现实的裂缝里摔得粉碎。张大东的笔记本里夹着张车票,3月12日去徐州的冻品市场,他算着“卖冻肉每月赚三千,就能给她买学区房”,却不知道她抽屉里的网贷单早已超过二十万。

法医补充报告里有个细节:死者胃里的西红柿鸡蛋面,盐放得格外多,或许是他手抖着撒了一把又一把,想讨好她却适得其反。而他永远不知道,她那天来其实是想提分手,草稿箱里的话写了又删,最后停留在“我们不合适”——不是因为他瘸腿,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她知道自己的谎言即将败露,网贷像潮水般要淹没所有人。

凌晨三点,陈立军在结案报告上签完字,最后一行写着:“本案因网络婚恋引发,嫌疑人与受害者均在虚拟社交中暴露情感与经济缺口,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他关掉台灯,月光照亮墙上的锦旗,“雷霆破案”四个金字在暗处泛着微光,却照不亮卷宗里那些破碎的人生。

走出办公楼时,天空飘起细雪,四月的槐花混着雪花落在警车顶上。陈立军摸出手机,锁屏是女儿的照片,备注“朵朵晚安”。他突然想起小芳手机里未发送的消息,想起张大东搜索“焚尸灭迹”时的鼠标点击声,想起所有在深夜对着屏幕期待“晚安”的人——他们不知道,有些晚安永远等不到回复,有些谎言在按下发送键前就已致命。

物证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锁屏时间跳转到4:00,正是法医鉴定的死亡时刻。陈立军盯着屏幕,仿佛看见那个春夜的平房里,乳胶漆的气味混着汽油味,墙皮下的血指纹渐渐凝固,而窗外的月亮,正照着秸秆堆里渐渐冷却的躯体。远处传来狗吠,像在哀悼两个在网络里迷路的灵魂,他们终究没等到天亮,没等到那句说不出口的“晚安”。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卷宗,陈立军看见小芳的手机壳脱落,露出内侧的另一行字,用蓝色水笔写的:“明明别怕,妈妈很快就来”。字迹被泪水晕开,像朵开败的花。他突然明白,这场悲剧从来不是始于网恋,而是始于两个孤独的人在现实里的千疮百孔,他们以为网络是解药,却成了最后的致命伤。

春末的风还在吹,带着槐花的甜和焚烧后的焦苦。陈立军把手机放回证物柜,那些未发送的消息、未实现的约定、未愈合的伤口,终将在法律的卷宗里定格,成为对所有人的警示:当我们在屏幕前摘下现实的面具,以为握住了温暖的手,却可能抓住了燃烧的火,烧尽所有的希望与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