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50章 遵义发粪池尸骨迷案5

中国凶案笔记 第50章 遵义发粪池尸骨迷案5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第五章:化粪池下的真相

2014年10月18日,刘泰明的供述笔录长达27页。他坐在审讯室里,面前的白纸被钢笔尖戳出一个个小坑,仿佛在挖掘记忆深处的黑暗。

“那天是腊月廿四,我从遵义打工回来……”他停顿许久,钢笔在“腊月廿四”四个字上洇开墨团,“推开房门就闻到烟味,是男人抽的旱烟。阿芬躺在床上,头发乱得像鸡窝,床头柜上有个陌生的搪瓷缸。”

陈林盯着他颤抖的指尖:“你确定是别的男人?”

“不是男人,她哪会突然对我笑?”刘泰明突然提高声音,“她平时连正眼都不瞧我,那天却凑过来摸我脸,说‘泰明,咱们好好过’……”他突然干呕起来,“我看见她脖子上有红印子,是男人掐的!”

根据供述,冲突始于阿芬的“背叛”指控。刘泰明声称自己在床底发现半盒火柴,上面印着“红星录像厅”的字样——那是阿芬常去的地方。争吵中,阿芬突然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刺中他的右手前臂,而他则在失控状态下冲进厨房,抓起菜刀砍向对方头部。

“前两刀她还在骂,第三刀下去就没声了……”刘泰明的钢笔划破纸张,“血溅在墙上,像她以前穿的红裙子。”

涪江打捞现场,潜水员在泥沙中找到一块碎骨。李薇戴上手套,将其与阿芬的颅骨拼接——虽属同一人,但骨头上的切割痕迹显示,凶手曾试图将尸体分解为更小的部分。

“他先把尸体扔进饲料池,三个月后发现池子里的水快干了,才想到转移颅骨。”陈林望着泛着泡沫的江面,“但其他尸骨呢?”

“可能顺着水流漂到下游了,也可能……”李薇欲言又止。根据刘泰明的供述,他在移颅时已无法分辨尸体部位,只能凭颅骨特征辨认,其余部分则被随意丢弃。这种混乱的抛尸方式,既暴露了他的恐惧,也暗示了作案后的心理崩溃。

回到警局,技术队复原了刘泰明的手机通讯记录。2003年1月,也就是阿芬失踪后的半个月,他曾频繁拨打一个屠宰场的电话。当陈林带着警员闯入那家早已倒闭的屠宰场时,看门老人指着荒废的沼气池说:“早年常有散户来扔死牲口,后来沼气炸了,就没人敢靠近了。”

潜水员再次下水,这次捞出的不是骨头,而是一枚锈迹斑斑的菜刀刀柄——经比对,与刘泰明家厨房缺失的刀具型号完全一致。

审讯室里,刘泰明开始讲述他的童年:父亲醉酒后常殴打母亲,而他作为长子,从小就学会了用沉默应对暴力。“有次我妈被打断肋骨,他还笑着说‘女人就得打服’。”他扯了扯袖口,露出小臂上的旧疤,“这是十二岁时,我爸用烟头烫的,就因为我偷拿了邻居家一个鸡蛋。”

这种成长环境塑造了他扭曲的情感观:一方面渴望被女性掌控,另一方面又对强势女性充满恐惧。当阿芬以“大姐头”的姿态出现在他生命中时,他既沉迷于她的“母性”,又痛恨自己的软弱。

“她总说我不如她前夫,说那男人能扛两百斤稻谷,说我连液化气罐都搬不动……”刘泰明的眼神空洞,“有次她喝醉了,吐在我身上,还说‘你就是个废物,我随便找个男人都比你强’。”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长期的情感打压导致刘泰明的自卑演变为病态控制欲。他试图通过暴力确立自己的“男性权威”,却在阿芬的反抗中感受到更深的挫败,最终引发“激情杀人”——但现场证据显示,他在作案后冷静地清理了血迹,并分阶段抛尸,说明这并非完全失控的行为。

2014年11月5日,旧厕改造工程重启。工人们在化粪池底部发现一块碎布,经鉴定是阿芬失踪时穿的红棉袄。陈林蹲在坑边,看着挖掘机铲起十年前的秽物,忽然想起老王第一次捞出编织袋时的表情——那是种看见深渊的恐惧。

“队长,你说人为什么会把秘密埋在这种地方?”小张递来一瓶水。

“因为他们以为,恶臭能掩盖罪恶。”陈林拧开瓶盖,水流进坑底,冲散了一团黑色淤泥,“但真相就像这水,总会把脏东西翻上来。”

当天下午,刘泰明被正式批捕。在押解途中,他忽然对着警车窗玻璃笑了:“你们知道吗?那化粪池十年才掏一次,我本来想着,等我死了,秘密也就跟着烂掉了。”

玻璃上的倒影扭曲变形,他的脸与阿芬的颅骨重叠,仿佛两个被困在时间里的灵魂,终于在警笛声中得到解脱。

案件审结当天,陈林来到阿芬哥哥陈强的家中。墙上挂着老人的遗像,相框边缘还贴着阿芬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她还没去江苏,穿着碎花衬衫站在堤坝上,嘴角叼着狗尾草,眼神里满是对远方的向往。

“我爸到死都以为她在外面过得好。”陈强摸了摸相框,“其实我早该想到,她那么要强的人,怎么会连封信都不写?”

陈林没有说话,将结案通知书轻轻放在桌上。窗外传来教堂的钟声,十二下,敲碎了十年的沉默。

在案件分析会上,李薇播放了一段刘泰明的审讯录音:“有时候我真羡慕那袋牛骨,至少它们不用被人记住。”这句看似无关的话,却道破了所有暴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既渴望被看见,又害怕被审判,最终在自我欺骗中越陷越深。

“阿芬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错。”陈林总结道,“但如果我们能在冲突升级前多一点理性,在控制欲萌芽时多一点反思,或许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散会后,他独自来到堤坝。涪江水依旧浑浊,远处的旱厕已被填平,种上了整齐的草坪。一只白鹭从水面掠过,惊起一圈涟漪,仿佛在水面写下“天网恢恢”四个字,又很快被流水冲淡。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小张发来的消息:“刘泰明在看守所里写了忏悔书,说下辈子想做个温柔的人。”

陈林望着暮色中的县城,想起阿芬的人生轨迹——从叛逆少女到暴力受害者,从强势大姐到化粪池里的颅骨。她和刘泰明,终究都成了时代洪流下的牺牲品。

风从江面吹来,带着些许寒意。陈林裹紧外套,听见远处传来施工的声音——那是新的公厕正在建设,地基打得很深,仿佛要彻底掩埋过去的罪恶。而在更深的地下,十年前的血与泪,终将在时间的冲刷下,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