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51章 金华同时间遇害案1

中国凶案笔记 第51章 金华同时间遇害案1

作者:喜欢八棱瓜的储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5:12:00 来源:小说旗

第一章:窒息的厨房

2008年12月17日,凌晨两点十七分,金华市刑警队的电话铃刺破冬夜的寂静。接警员刚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便炸开东北口音的嘶吼:\"我儿子李浩然去金华找对象,五天没音信了!你们快去看看啊!\"

电话那头的男人叫李强,辽宁鞍山钢铁厂的钳工,声音里混着铁锈味的焦虑。根据他提供的地址,刑警队副队长陈默带上法医周琳、痕检员小张,三人踩着积雪奔赴案发地——老城区槐花巷3号楼602室。

陈默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晃过自己微凸的鬓角。这月他刚满40岁,警服下的毛衣磨得发毛,袖口还沾着女儿昨天蹭的番茄酱。副驾上的周琳抱着法医箱,黑色长发用皮筋随意束起,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箱体,发出闷闷的响。

\"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的案子不少,\"陈默打破沉默,\"但拖五天才被发现的...\"

\"尸僵早该缓解了。\"周琳打断他,声音像手术刀般冷静,\"如果真是中毒,现场不该有煤气味。\"

车窗外,路灯在雪雾中晕成模糊的光斑。槐花巷是八十年代的老小区,砖墙上的爬山虎只剩枯藤,602室的窗户透出惨白的光,电视荧光在窗帘上投出晃动的影子。陈默皱眉:\"灯和电视开了五天?\"

破门而入的瞬间,陈默被热浪扑了个踉跄。屋内暖气开得十足,混合着甜腥的腐味,像块发馊的奶油蛋糕。小张立刻捂住口鼻,手电筒光束扫过玄关——地上摆着两双拖鞋,男款是灰蓝色安踏,女款绣着粉色郁金香,鞋尖都朝向屋内。

\"温度28c,湿度65%。\"周琳掏出温湿度计,\"刻意调高温度,加速**?\"

陈默没搭话,目光被厨房方向吸引。电磁炉上倒扣着一只烧熔的不锈钢水壶,壶底结着黑炭般的硬块,电线蜷曲如蛇,插头处焦黑一片。\"水烧干至少十小时以上。\"他蹲下身,指尖蹭过炉面,粉末状的氧化物簌簌掉落。

厨房角落,两具尸体呈诡异姿态:年轻女性仰躺在瓷砖上,穿白色珊瑚绒睡衣,领口敞着,露出青紫色脖颈;男性单膝跪地,上半身前倾,右手握拳抵在胸口,像在做最后的祷告。两人之间相距半米,周围散落着几片陶瓷碎片——似乎是从墙面脱落的瓷砖。

\" Livia,过来看看。\"周琳用英文名唤法医助理,镊子夹起女性死者的手腕。死者指甲缝里嵌着暗褐色物质,凑近能闻到淡淡铁锈味。\"尸斑呈樱桃红色,符合co中毒特征。\"她翻开眼睑,结膜下有针尖状出血,\"但口鼻有血性泡沫,可能伴随肺水肿。\"

\"死亡时间?\"陈默问。

\"角膜中度浑浊,尸僵完全缓解,\"周琳捏了捏死者肘部,肌肉松弛如棉絮,\"结合室温,至少死亡72小时以上。\"

小张在旁记录,钢笔尖突然顿住:\"陈队,你看这鞋印。\"

玄关到厨房的地板上,清晰印着一串女性足迹。鞋底花纹是细密的方格纹,推测码数37,鞋尖沾着潮湿的泥土,颗粒中混有少量煤渣。奇怪的是,足迹只有从门口到厨房的单向轨迹,却没有离开的痕迹。

\"门窗完好,无撬动痕迹。\"小张举着紫外灯,\"防盗网间距8厘米,成年人无法进出。\"

陈默蹲在足迹旁,用放大镜观察:\"泥土里有煤渣,附近有锅炉房?\"

\"巷尾有个大众浴池,\"小张翻着笔记本,\"但案发时是深夜,浴池早该关门了。\"

厨房餐桌上,两份外卖盒敞开着,分别是鱼香肉丝和番茄炒蛋,米饭只吃了几口。旁边是个方形蛋糕盒,奶油上的草莓已经溃烂,巧克力牌上的\"生日快乐\"只剩\"日快\"两字。陈默用镊子夹起蛋糕叉,叉齿上有半枚模糊的指纹。

\"胃内容物应该和这些食物吻合。\"周琳指着尸体,\"但男性死者口腔有血性液体,女性没有,可能和体位有关。\"

陈默点头,目光扫过液化气罐。阀门拧得死死的,压力表显示\"0.5mpa\",正常范围内。他突然皱眉:\"不对,燃气软管呢?\"

通常液化气罐会连接软管到灶台,但此刻灶台上干干净净,只有一圈积灰的圆形痕迹。陈默趴在地砖上,用手电筒照亮柜子下方——软管被整齐地卷成两圈,塞在角落,接口处缠着透明胶带,像是刻意拆解下来。

\"有人动过燃气设备。\"他掏出证物袋,\"把软管和阀门都送去化验。\"

客厅里,老式cRt电视还在播放购物频道,主持人亢奋的声音刺破死寂。陈默关掉电视,视线落在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保护是对情侣在海边拥吻,男生穿着灰蓝色卫衣,正是玄关那双安踏的主人。

电脑没设密码,聊天软件自动登录着。陈默点开最近对话,置顶的头像是个穿职业装的女性,备注\"沈某\"。最新消息停留在12月14日上午十点:\"浩然,蛋糕我收到了,晚上早点来,我们好好谈谈。\"

往下翻,有段三天前的对话:

沈某:\"刘姐又在背后说我了,这次晋升名单要是有她...\"

李浩然:\"别管她,你业绩比她好十倍。对了,我买了燃气报警器,明天带过去。\"

再往上,是陌生男性的留言,每条都带着灼热的温度:

\"阿沈,今天见你穿那件蓝色衬衫,心跳漏了半拍。\"

\"听说他要来?你们根本不合适,只有我懂你。\"

最后一条是12月13日深夜两点:\"你会后悔的。\"

陈默记下这个Id:\"李某斌\"。转头看见周琳站在身后,脸色凝重:\"怎么?\"

\"刚接到局里电话,\"周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1楼门市房今天也报了起猝死案,死者叫魏某,32岁,外地来探亲的。家属以为是心梗,已经送去火化了,但辖区民警留了血样...\"

\"co中毒?\"陈默脱口而出。

周琳点头:\"初步检测呈阳性。死亡时间...和这对情侣同一天。\"

窗外突然刮起北风,窗框发出吱呀声。陈默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冷空气裹着细微的气味涌进来——不是煤气味,而是更复杂的味道,混合着燃煤的硫黄味、下水道的潮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

\"陈队!\"小张在厨房惊呼。

陈默转身时,看见小张踉跄着后退,脸色煞白。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液化气罐旁的墙面裂开三道细缝,缝隙里渗出暗褐色液体,在灯光下泛着油光。周琳用棉签蘸取液体,凑近闻了闻,瞳孔骤然收缩:

\"是煤焦油。\"她说,\"这下面...可能通着下水道。\"

时钟指向凌晨四点十七分,陈默的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李强\",接通后却没人说话,只有电流声滋滋作响。他刚要开口,听筒里传来模糊的低语,像从井底传来的呜咽:

\"...下水道...小心...\"

话音未落,电话挂断。陈默皱眉回拨,却提示\"用户已关机\"。

周琳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手里攥着张纸条:\"在卧室垃圾桶里找到的,看样子是死者写的。\"

纸条皱巴巴的,字迹被水晕开,只能勉强辨认后半句:

\"如果我死了,一定和——有关\"

最后那个字被洇成墨团,像滴在雪地上的血。陈默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突然想起刚才的煤焦油味——那不是来自液化气罐,而是更深处,来自地底的黑暗管道,像某种生物的呼吸,正透过裂缝,渗入这间窒息的厨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