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国凶案笔记 > 第82章 河北吴桥“鸡窝藏刀”凶案2

吴桥县刑警队的越野车在青石板路上急刹,扬起的灰尘混着血腥味钻进张建国的领口。他扯下警服领带,别在腰间的手电筒随步伐撞击着胯骨——凌晨十二点零七分,这个北方小城的夏夜正被暴雨前的闷热笼罩,连蚊蝇都显得格外躁动。

“队长,现场保护完好。”片警老陈举着强光手电迎上来,光束扫过紧闭的院门时,张建国注意到门闩的铁环上缠着半根断绳,纤维在手电光下泛着灰白,像是被利刃割断的。他踩上石阶翻墙而入,胶底鞋在墙头上碾过几片新鲜的碎砖,落地时带起的泥土里嵌着半截运动鞋印,鞋尖朝向北房。

北房客厅的荧光屏在黑暗中明灭,《乡村爱情》的对白声忽大忽小——电视机没关,遥控器掉在木质茶几旁,旁边是半杯凉透的茉莉花茶,杯壁上还沾着口红印。张建国的手电光束掠过卧室门,门框上挂着件粉色吊带睡衣,衣摆垂落地面,像是主人仓促间扯下的。

“老王,先看卧室。”他侧身避开地上凌乱的拖鞋,手电筒停在床头。充电插头空着,数据线不翼而飞,床头柜上的台历摊开在8月18日,日期旁用红笔写着“妈带孩子走”,字迹工整得像是刻意提醒。床尾的地板上,一枚清晰的运动鞋印正向床下延伸,纹路呈菱形网格,边缘沾着少许红土。

床下铺着条蓝色褥子,边角整齐地塞进床架,与床上凌乱的被子形成刺眼对比。张建国蹲下身,指尖划过褥子表面——没有褶皱,没有灰尘,甚至带着淡淡的樟脑味,显然是今天刚铺的。“死者丈夫说,孩子平时在地上玩,褥子都收在衣柜最上层。”技术员小李举着物证袋,“这褥子叠得太规整了,不像临时铺的。”

南院传来法医老王的低咒。张建国穿过厨房时,眼角扫过刀架——缺了把常用的菜刀,刀座的凹槽里积着薄灰,唯独中间位置光亮如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潮湿的泥土味扑面而来,手电光束撞上半截裸露的手臂时,他的呼吸猛地顿住。

女尸呈俯卧状,背部皮肤青白,泥土只盖住到腰部,露出的双腿肌肉紧绷,脚趾甲涂着剥落的红色指甲油——正是崔秀琳的。她的右手向前伸展,指甲缝里嵌着湿润的泥土和几丝布料纤维,左手腕扭曲成不自然的角度,腕骨处有道浅红勒痕,像是被数据线缠绕过的印记。

“窒息合并失血性休克。”老王用镊子夹起颈部皮肤,伤口处的皮肉外翻,“勒痕在甲状软骨上方,呈水平状,边缘有皮下出血,说明是生前遭受压迫。锐器伤在勒痕下方,切口整齐,深及气管,应该是菜刀之类的单刃利器。”他指向旁边的铁锹,木柄上凝结的血痂已呈暗褐色,“凶器可能就是这个,但铁锹是死者家中物品,指纹被刻意擦拭过。”

张建国蹲下身,手电筒贴近女尸头部。死者右耳后方有块淤青,呈手掌大小的圆形,像是被人从后方控制时按压所致。“她反抗过。”他指着死者断裂的指甲,“指缝里有皮肤组织,应该是抓挠凶手时留下的。”视线转向南院围墙,墙头的爬山虎被踩断几枝,露出下方潮湿的墙土,那里有枚清晰的鞋印,与卧室里的完全一致。

“死亡时间?”他问。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和尸僵情况,”老王看了眼手表,“不超过两小时,也就是23点左右,和报警人说的电话惊叫时间吻合。”

技术组的小周突然轻呼:“队长,床脚有血迹!”

卧室里,床尾地板上有几滴点状血迹,颜色较浅,呈喷溅状分布——不是颈部大动脉出血,更像是口鼻出血。张建国盯着血迹走向,发现它们延伸到窗边,那里有扇半开的木窗,窗台上积灰完整,没有攀爬痕迹。

“凶手没从窗户进来。”他皱眉,“院门从内侧闩死,防盗门损坏,凶手只能翻墙入院,再从正门进入。”走到客厅门前,他注意到木门的插销完好,但外侧的防盗铁门根本没锁——死者丈夫说过,这锁坏了半年,妻子平时只插木门,甚至经常忘记。

南院的鸡窝传来窸窣响动,值班民警正用竹竿翻动稻草。张建国刚要过去,小李抱着物证袋跑来:“卧室提取到六枚鞋印,其中两枚有明显蹬踏痕迹,像是从床下爬出来时留下的。鞋底纹路比对数据库,是款常见的男士运动鞋,42码,近期销量不错。”

“查购买记录。”张建国接过物证袋,里面装着从床头找到的白色绳子,“农用尼龙绳,全县只有镇东农资店卖。”绳子有新鲜剪断痕迹,断口处的毛边还带着木纤维,像是用家用剪刀剪的。他突然想起厨房缺少的剪刀——平时就放在刀架旁,此刻也不知所踪。

法医老王的解剖报告初稿送来时,张建国正在院角抽烟。打火机的火光映出他眉间的深纹:死者胃内容物显示,最后一餐是面条,消化程度约两小时,符合22:30左右进食,与酒店监控里她下班时间吻合。“她回家后煮了面,洗完澡准备睡觉,结果在换衣服时遇袭。”他碾灭烟头,鞋跟在地上碾出个浅坑,坑里的泥土颜色较深,混着少量煤灰——和卧室鞋印里的红土不同。

“队长,墙外人行道发现拖拽痕迹!”技术员在院外呼喊。张建国跑过去,借着手电筒看见泥地上有几道平行的拖痕,从墙根延伸到三米外的槐树旁,那里有片被踩扁的牵牛花,花瓣上沾着新鲜的血迹。

“凶手把尸体拖到南院掩埋时,经过这里。”他顺着拖痕回到院内,南院的浅坑呈不规则圆形,坑边的泥土翻卷,显示是用铁锹仓促挖出的。坑底散落着几片碎瓦,其中一片边缘沾着肉末状组织——老王说,那是死者颈部被切割时带下的皮肤。

最让他在意的,是死者的衣物状态:内衣整齐地叠在沙发上,外套搭在椅背上,拖鞋摆在床边,像是正常的睡前准备。凶手显然是在她脱衣到半裸时动手的,或者更早就在屋里潜伏,看着她完成洗漱、换衣、煮面、看电视的全过程,直到那通电话成为导火索。

“张队,死者丈夫到了。”片警老陈领着脸色苍白的陈建军走来。男人的眼睛通红,盯着南院的白布时,身体突然摇晃,老陈赶紧扶住。张建国递过纸巾,视线落在陈建军的手腕上——那里有道浅红的抓痕,像是被利器刮过。

“昨晚视频时,她还说新买了防蚊液。”陈建军的声音沙哑,“说等孩子回来,要把院子里的杂草除干净……”他突然注意到张建国手中的绳子,“这不是我家的,秀琳最讨厌尼龙绳,说有怪味。”

这句话让张建国心头一震。他转向小李:“把绳子送检,重点查是否来自凶手家中。还有,”他看着院墙上的鞋印,“查酒店所有男性员工的鞋码,尤其是案发当天请假的人。”

凌晨三点,暴雨终于落下。张建国站在屋檐下,看雨水冲刷着南院的血迹,却冲不掉那些清晰的鞋印。床下整齐的褥子、消失的数据线、厨房的菜刀,还有死者指缝里的皮肤组织——这些碎片像拼图般在他脑海里重组,渐渐勾勒出一个轮廓:凶手熟悉死者的生活规律,知道她独居,甚至了解门锁的状况,他提前潜入,在床下等待数小时,只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劫案,却在电话惊叫后失控杀人。

而此刻,在县城南郊的出租屋里,李树林正对着镜子涂抹碘伏。三道抓痕从手腕延伸到小臂,疼得他吸气。他盯着床头柜上的菜刀,刀鞘里渗出的血渍已染红床单——那是他从鸡窝取回的,原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没想到警方这么快就找到。

窗外的雨声渐大,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手机,崔秀琳的锁屏照片刺痛他的眼。相册里最新的照片是三天前,她蹲在院子里给孩子扎辫子,身后的鸡窝刚打扫过,稻草堆得整整齐齐。李树林突然想起,她总说“鸡窝要常清理,不然招虫子”,却没想到,自己会把凶器藏在那里。

雨声中,他听见远处传来警笛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兜里的尼龙绳,那是今天下午从家里偷的,母亲问他拿绳子做什么,他说“修鸡笼”。现在,绳子的断口处还留着他的指纹,而他脚上的运动鞋,鞋底还沾着死者院外的红土。

暴雨冲刷着墙面,将他翻墙时留下的鞋印渐渐模糊,但卧室床下的褥子,却像一块永远干不了的血迹,深深烙在这个夏夜的记忆里。张建国在勘查笔记上写下最后一行字:“凶手不是临时起意,他铺好了褥子,准备好了凶器,甚至知道死者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他就在死者身边。”

雨点打在笔记本上,晕开墨水字迹,却让他的思路更加清晰。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雨幕时,他盯着现场照片中那截露出泥土的手臂,突然意识到:凶手以为埋掉尸体就能掩盖罪行,却不知道,每一个细节,每一件物证,都在替死者诉说着最后的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