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凌霄与尘共安生 > 第135章 像是命中注定

凌霄与尘共安生 第135章 像是命中注定

作者:述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6:42 来源:小说旗

两种矛盾的想法在心中激烈碰撞,如同冰与火在丹田里翻涌,将他苦心经营三百年的道心搅得支离破碎。

夜风卷起离青殷发间的雪松香,洛愁鬓忽然想起半月前的晨课,他握着少年的手腕纠正剑诀时,离青殷骤然加快的心跳几乎要透过脉搏传进自己掌心。

那时他笑着说修行需静心,此刻才惊觉,真正乱了心绪的人从来都是自己。

“修行之路,贵在坚守本心。”

这句曾无数次说与弟子的训诫,此刻却像一记耳光重重扇在自己脸上。

洛愁鬓望着天边摇摇欲坠的残月,三百年前在祖师像前立下的誓言与怀中少年滚烫的体温在记忆里重叠。

若遵循宗门规矩,他要亲手掐灭离青殷眼中的光,将那份炽热的情感永远封存在师徒名分之下。

但若顺从内心渴望,等待他们的将是千夫所指的深渊,是违背天道伦常的骂名。

山风渐息,四周陷入死寂。

洛愁鬓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蛾,每一次挣扎都让丝线勒得更紧。

他想起藏经阁里那些泛黄的卷宗,记载着往届修士因情堕魔的惨状——有人剜心明志,有人自毁元神,更有师徒相残的悲剧。

这些画面与离青殷笑着递来桃花酿的模样交替闪现,让他胃部泛起阵阵痉挛。

“师父?”

少年带着鼻音的轻唤如同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凝滞的时空。

洛愁鬓低头,看见离青殷仰起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猩红眼眸里倒映着自己模糊的身影。

喉结滚动间,所有的挣扎都化作一声叹息:“嗯。师父带你回去。”

掐诀的指尖微微发颤,剑光划破夜空时,洛愁鬓恍惚看见十八岁的自己在雷劫中穿行。

那时的他以为,只要熬过九重天雷就能勘破生死,却不知最痛的劫数,是要在法理与情爱上撕扯自己的灵魂。

彼岸峰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

双脚踏上熟悉的青石板时,晨雾正悄然漫过石阶。

洛愁鬓笨拙地抱着比自己矮半头的弟子,看离青殷有意识地往他颈窝蹭了蹭,温热的呼吸扫过皮肤激起细密的战栗。

洛愁鬓的身体没有停留,脑子的思绪却乱做一团。

将人安置在寝殿榻上时,少年下意识攥住他的衣袖,呓语般呢喃。

“别走...”

这句话像根细针,直直扎进他千疮百孔的心脏。

回到独居的主阁,洛愁鬓倚着冰凉的门框,望着掌心残留的温度发呆。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恍惚间竟像是离青殷练习符咒时洒下的金粉。

更漏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洛愁鬓数着滴水声,看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

他想起离青殷初入门时,连结个最简单的引火诀都要失败数十次,却总是红着眼眶说‘弟子再试一次’。

如今那个倔强的孩子,竟成了他修行路上最大的执念。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戒指。

突然想起,离青殷的手上也有这个。

是一对的。

晨光如利剑般劈开厚重云层的刹那,洛愁鬓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缓缓迈向寒潭。

白色衣摆扫过铺满晨露的青石板,惊起几只蜷缩在暗处的蟋蟀,窸窣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晰。

三百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师尊身姿挺拔,就在此处亲手将《九霄清心诀》的奥秘倾囊相授。

彼时的寒潭澄澈如镜,倒映着师徒二人意气风发的面容,师尊眼中的期许与少年的壮志豪情,都定格在那片波光粼粼之中。

而今,潭边彼岸疯长,枯黄的叶片在晨风中摇曳,凝结其上的水珠悄然坠落在他肩头,寒意顺着肌肤渗入骨髓。

洛愁鬓望着水面,冰凉的池水漫过脚踝,刺骨的冷意顺着经脉一路蔓延,仿佛要冻结他沸腾的思绪。

水波轻漾间,他看见水中那张熟悉的面容,三百年的岁月似乎未曾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却又在眼角刻下细微的纹路,随着波光忽隐忽现,像是时光无声的嘲讽。

恍惚间,向寒鸯飞升那日的情景又浮现在洛愁鬓眼前。

同样清冷的晨光里,老人家的身影却已渐渐透明,即将融入天地之间。

临别之际,她说万事靠自己。

但第一次回来,向寒鸯将离青殷与鱼沫施的郑重交给他,眼中满是看透世事的慈悲。

那声叮嘱犹在耳畔,如今却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时只道是师长对弟子的殷切期望,却不知命运早已悄然埋下伏笔,将他与离青殷的羁绊编织得如此错综复杂。

远处传来弟子们晨课的声浪,混着此起彼伏的剑鸣,如碎玉投壶般在山谷间激荡回响。

洛愁鬓望着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演武场,缓缓抬起颤抖的手,紫竹箫应声出现在掌心。

这把曾随他穿透幽冥、荡平魔窟的法器,此刻却重得仿佛被万钧锁链缠绕,指腹抚过箫身凸起的云纹,那里还残留着向寒鸯和朱雀当年摩挲时留下的温度,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

他下意识望向寒潭对岸的清云殿旧址,那里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再没有那扇永远为他敞开的雕花木门,也听不见那句带着笑意的‘乖徒,进来’。

山风掠过耳畔,恍惚间竟似裹挟着熟悉的呼唤,洛愁鬓喉间泛起酸涩,对着虚空轻声呢喃。

“师父...我......”

尾音消散在晨风里,像一片被揉碎的枯叶。

十二岁那年的雷劫突然在眼前重现——乌云压顶,紫电如蛇,他浑身浴血地倒在劫云之下。

是师尊以元神为引,用本命精血为他续回三魄。

老人家苍白的手掌抚过他额头,带着药香的气息叮嘱。

“修行之人,最难得是问心无愧。”

此刻这句话如同淬了毒的银针,反复扎刺着他千疮百孔的心。

问心无愧?

他扪心自问,若顺从内心对离青殷的情愫,如何对得起宗门戒律?

若狠心斩断这份羁绊,又怎能面对少年眼底炽热的赤诚?

箫身贴着胸口,洛愁鬓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紊乱的心跳。

他想起向寒鸯毕生秉持的刚正不阿,想起藏经阁中那些因情堕魔的先例,想起离青殷昨夜颤抖着拥抱他的模样。

三种思绪在脑海中疯狂交织,化作一张越勒越紧的罗网,将他困在道德与情感的夹缝中,连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腥甜。

寒潭泛起细碎涟漪,将洛愁鬓倒映的面容揉成破碎的光斑。

远处传来的晨课声渐渐模糊,他机械地摩挲着紫竹箫上的云纹,指腹传来的触感却唤不起半点心绪。

离青殷的身影如附骨之疽盘踞在脑海,那个黑夜抱着玉佩瑟瑟发抖的孩童,那个为求一句认可在剑场力竭吐血的少年,都化作无形的藤蔓,将他的道心缠得生疼。

他记得分明,离青殷抄写《符咒精要》时,总爱在空白处画些歪歪扭扭的小狐狸。

“这就是冷着脸训人时的样子!”

少年举着书卷皱着眉,眼底盛满纯粹的烦躁。

潭水漫过膝盖,刺骨寒意顺着经脉游走。

洛愁鬓忽然想起向寒鸯飞升前那句。

“莫要被规矩困住了心”。

此刻这句话却像荒诞的讽刺。

戒律堂的铜钟在记忆里轰然作响,石碑上‘师徒相恋,天理不容’的训诫字字灼目。

十五岁的誓言犹在耳畔,那时的他跪在祖师像前,掌心贴着冰凉的青砖,发誓要护佑宗门千秋万代。

而如今,这个曾被他视作璞玉悉心雕琢的弟子,竟成了他修行路上最大的桎梏。

“不过是孺慕之情。”

洛愁鬓对着虚空喃喃,声音被山风撕成碎片。

他强迫自己回忆教导其他弟子时的坦然,却发现唯独面对离青殷时,连一句寻常的训诫都带着莫名的踌躇。

那孩子望向他的眼神太过滚烫,如同盛夏的烈日,灼得他不得不避之不及。

可越是躲避,少年就越像执着的飞蛾,用笨拙的方式将满心依恋扑簌簌抖落在他周身。

箫身突然在掌心发烫,洛愁鬓惊觉自己竟将法器攥出了汗。潭水漫过腰际,倒映的身影扭曲变形,恍若他此刻千疮百孔的道心。

他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却也绝不能任由这份错位的情感继续蔓延。

离青殷是他肩上的责任,是师尊托付的未来,而绝非......他猛地甩头,试图将那些危险的念头甩出脑海,却只惊起寒潭一群游鱼,涟漪层层荡开,将他最后的清明也搅得支离破碎。

“洛小茶还未回来......”

洛愁鬓望着潭边在晨风中起伏的彼岸,枯黄的叶子扫过水面,荡开细碎的涟漪。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反复摩挲箫身的指尖竟带着几分颤抖——原来心底深处,还存着渺茫的侥幸,盼着那个鬼灵精的小鸟能带回只言片语,像从前替他化解难缠的符箓谜题般,轻巧解开这场困局。

可山风卷着寒意掠过脖颈,理智如重锤敲在心头:有些路一旦踏错,便再无回头的可能,就像向寒鸯飞升时化作点点星光的背影,任凭他在原地呼喊至声嘶力竭,也只余空荡荡的回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