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7章 赤红江畔

爱恨无情 第7章 赤红江畔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两河场的滚滚浪花,恰似一群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般奔腾而下百余里。它们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张牙舞爪地舞动着身躯,三面环绕着汉城。随后,又似一条蜿蜒的长蛇,在群山之间穿梭,与沙河交汇,共同构成了一片宽广的江面,这片江面被人们美誉为宕水。每逢暴雨季节,上游汹涌澎湃的洪水,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裹挟着泥沙,呈现出赤褐色,故而它又有了赤江的别称。而到了寒冬腊月,宕水则在鹿鸣山下悠悠流淌,水面仿若一面硕大的宝镜,将两岸的青山与湛蓝的天空清晰地倒映其中,令人陶醉。宕水一路奔腾,与从西北面奔腾而来的红江汇合,从此便有了“赤红江”这一响亮的名号。

江水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巨龙,日复一日地向东流淌,冲刷出一片肥沃的平坝,独特的两江三地地貌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渡船和索桥宛如两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它们是连接两岸村庄与集镇的重要纽带。索桥的木板在风中摇曳,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岁月的吟唱,诉说着悠悠往事。这里便是赤红坝,一个位于赤红江畔的场镇。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比两河场大了许多倍,平日里总是散发着宁静而祥和的气息,但今天,这里注定要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江面上渐渐泛起朦胧的雾气。雾气弥漫,如轻纱般笼罩着整个江面,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雄国兵犹如忠诚的猎犬一般紧紧跟在牛紫才身后,沿着江边的小路如疾风般快步前行。他们的脚步轻快而坚定,仿佛踩在时间的琴弦上,每一步都弹奏出充满节奏感的旋律。牛紫才的脸上虽带着几分岁月的风霜,犹如被雕琢过的艺术品,但他的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他微微侧头,压低声音对身后的士兵们说道:“前面就是赤红坝,大家都小心点,千万别露出破绽。”雄国兵用力点了点头,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步枪,那步枪在他们手中宛如钢铁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他们这一行人,身着团丁的制服,宛如变色龙一般,打算冒充是从两河场回来的巡逻队。

赤红坝的守军稀稀拉拉,少得可怜,而那索桥宛如一条狭窄的咽喉要道,是进入镇子的唯一通路。只要能成功掌控这索桥,赤红坝就如同探囊取物般轻而易举。索桥的栏杆在夜色的笼罩下,若隐若现,恰似一条藏匿在黑暗中的庞然大物。桥头的岗哨里,几个团丁正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牛紫才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前,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兄弟们,我们是两河场来的巡逻队,快开门啊,这天儿冷得就像掉进了冰窖!”岗哨里的团丁先是如遭雷击般愣了一下,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惊得魂飞魄散,随即有人战战兢兢地回应道:“你们来干啥?”牛紫才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语气轻松得如同夏日里的微风,说道:“上头临时决定的,说是赤红坝最近有些不太平,让我们来支援。”

团丁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犹豫的光芒。雄国兵见状,犹如绵阳扑食般迅速上前,轻轻地拍了拍其中一个团丁的肩膀,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亲切地笑道:“兄弟,辛苦了,赶紧回去休息吧,这儿就交给我们。”团丁们见他们身着团丁制服,说话又如和风细雨般柔和,便不再有丝毫疑虑,纷纷颔首示意,转身如飞鸟般离开了岗哨。索桥的栏杆宛如沉睡的巨龙,缓缓升起,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牛紫才见状,当机立断,果断地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们犹如脱缰的野马,如离弦之箭般迅速穿过索桥,顺利进入了赤红坝。

赤红坝的街道上,红旗如火焰般在夜风中烈烈飘扬,似乎在向人们呐喊着新的时代即将来临。雄国兵率领着一队人马,犹如钢铁洪流般直奔镇中心的地主大院。地主大院的门紧闭着,里面时不时传来阵阵如狼嚎般的狗吠声,仿佛是在对这些不速之客发出最后的警告。牛紫才毫不迟疑,犹如一头猛虎,猛地一脚踹开大门,声如洪钟地喊道:“都不准动。打土豪,分田地!”“乡亲们,出来领粮食了!” 雄国兵站在街上,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其声音如雷贯耳,响彻云霄。镇上的贫苦农民们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喊声,纷纷如潮水般从家里涌出来,他们的脸上既洋溢着惊喜,又流露出惶恐。惊喜的是终于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惶恐的是长期被奴役的生活让他们对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感到难以置信。

雄国兵如猛虎下山般带着人冲进地主家的粮仓,将一袋袋粮食如流水般搬出来,分发给围观的农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双手颤抖着如同风中残烛般接过一袋粮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这…… 这真是给我们的?”雄国兵笑着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如阳光般温暖和如磐石般坚定:“大爷,这是咱们苏维埃政府的政策,以后大家都有地种,有粮吃!”老汉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夺眶而出,他连连道谢,声音中满是如海浪般汹涌的感激之情。镇上的孩子们围绕着红旗欢呼雀跃,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仿佛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和新的希望在向他们招手。

赤红江畔,毛浴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紧挨着赤红坝下游,此时依然被夜色温柔地包裹着。这个素有“小重庆”美誉的水码头,平日里船只穿梭如织,繁忙异常,仿佛是一条流动的银河。街上商铺林立,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犹如繁星点点,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恰似一场盛大的庆典。码头上,一盏孤灯如孤独的舞者,在风中摇曳,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凄清。一个年迈的船夫犹如一座沉默的雕塑,静静地坐在岸边,望着波涛滚滚的赤红江,嘴里喃喃自语:“上边赤红坝,好像出事了……”他的话音未落,江中由上而下飘来一只木船,伴随着“哐”的一声,稳稳地停在码头,恰似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木船刚一靠岸,犹如离弦之箭般跳下几十个拿刀背枪的红军,牛紫才和雄国兵身先士卒,走在前头,他们的身影如同钢铁铸就般坚定而有力。两人带领着红军如同一股洪流迅速分散到街头巷尾,仿佛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即将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第二天,毛浴镇上的老百姓富户马能武像往常一样推开门,眼前的景象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他惊呆了。只见街头巷尾红旗如火焰般飘扬,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早先的镇公所已经杳无人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招牌:**赤江县委、赤江县苏维埃政府。青石板铺成的街道狭窄而幽长,从空中俯瞰,毛浴镇恰似一条巨龙伸出的舌头,伸展于水面,所以它又名“龙舌坝”。

在主街龙舌街上,依次悬挂着川陕工农总医院、列宁小学、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政治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招待所的标牌,它们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历史的长街上。南北走向的街道两旁民居,皆是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外墙和木门均涂成了棕红色,犹如一幅古朴的画卷,充满了岁月的韵味。曾经人来人往、繁华热闹的商街,如今已被神情严肃、行色匆匆的红军官兵所取代,仿佛是时间的洪流冲散了昔日的喧嚣。马能武惊诧不已,他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连忙对着屋里大声喊道:“快起来,变天了。”闻声而起的雄国民赶紧前来问道:“马大伯,什么事?”马能武用手指向街道,雄国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红旗如火焰般飘扬,熙熙攘攘的红军遍布街头。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犹如被磁石吸引一般,不由自主地往外走去,想要一探事情的究竟。一队红军迈着矫健的步伐整齐地走过来,雄国民眼神锐利,犹如鹰隼一般,一眼就认出了雄国兵,但又不敢高声呼喊,只能压低声音,轻声呼唤道:“哥,哥。”雄国兵听到喊声,如闻天籁,循声望去,不禁喜出望外,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弟弟,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在赤红坝读书吗?”说着,他急忙奔过去,紧紧拉住雄国民的手。雄国民回答道:“去年我们学校老师走了,没人教我们,我就来同学家帮马老伯看铺子记账了。哥,你们这是……”雄国兵胸膛挺得笔直,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自豪地说:“我们就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红军队伍,我已经是两河场的苏维埃政府主席,刚刚协助朱书记把赤北县苏维埃政府建立起来,上级又派我来协助牛连长成立赤江县苏维埃政府。”

马能武如雕塑般呆呆地看着他们,雄国民的同学马少奎亦如鬼魅般飘到面前,轻声呢喃道:“去年我们魏老师走的时候说过,可能这里要来新队伍闹红,没想到,竟然来得这么快?老师还说,闹红的队伍来了,我们就应该去帮他们。”“我们不晓得能够帮到什么?” 马能武满脸疑惑,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对对对,我也听老师悄悄地说过,当时懵懵懂懂。哥,我们能够帮到什么?” 雄国民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切地问道。牛连长听到他们的对话,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声如洪钟地说道:“红军要在这里建立穷人的政府,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都需要人。只要你们愿意,就到赤江县里去登个记吧。”

“好,去登记了!” 雄国民和马少奎这两个半大小子,犹如被点燃的火箭一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扯开嗓门大声喊道。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未来那如星辰般璀璨、充满意义的人生,即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与红军并肩作战,为了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拼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红军的队伍,赤江县的闹红运动如燎原之火般蓬勃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如破晓的晨曦,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曙光,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充满希望的篇章。在红军雄国兵、牛紫才等人的坚定领导下,赤江县的各项工作如行云流水般有序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如春风拂面,让农民们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如春花绽放般幸福的笑容。

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浪潮中,红军战士们犹如春风般耐心地向农民们吹拂着政策的温暖,帮助他们明晰自己的权益。农民们起初犹如惊弓之鸟般充满疑虑,但在红军如暖阳般的真诚和如黄牛般的努力下,逐渐卸下了心中的防备。一位名叫李大叔的农民,曾经像那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一般,被地主霸占土地,生活苦不堪言。当他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地契时,双手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紧紧握住地契,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他紧紧拉住红军战士的手,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的残叶,说道:“谢谢你们,谢谢红军,我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

川陕工农总医院的建立,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为百姓们的健康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生病无医。医院里,医生们忙碌的身影如同蜜蜂在花丛中穿梭,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在医院得到了精心的治疗。他的伤势逐渐好转,他感激地对医生说:“是你们让我重新有了站起来的希望,我一定要尽快康复,回到战场上,为革命事业继续奋斗!”

列宁小学的开办,让孩子们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一个叫小花的女孩,以前从未上过学,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老师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像红军叔叔婶婶一样!”

在红军的不懈努力下,赤江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社会秩序日益稳定,人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集市上,农民们怀揣着自己辛勤劳作的农产品,如蜜蜂般纷至沓来进行交易,脸上绽放着如春花般灿烂的丰收喜悦。手工作坊里,工匠们犹如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为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红军更是犹如春风般,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牛紫才和雄国兵目睹着赤江县的日新月异,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充满了无尽的成就感。他们深知,这仅仅是革命事业的冰山一角,未来的路犹如漫漫征途,道阻且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