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71章 迎接战友

爱恨无情 第71章 迎接战友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六月的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连这高原河谷也未能幸免,被热气紧紧笼罩。这股热气并非仅仅来自于自然,它还融合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热血与希望,使得整个雅江流域都如同被点燃一般,热浪滚滚。

红四方面军的全体官兵们,经历了数月的精心准备和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红二六军团的亲密战友。早在他们进入雅江河谷之际,便连续控制了雅江、得荣、石渠、瞻化等地,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二六军团的到来。

当雄国兵和姜亭富接到准备迎接二六军团的命令时,整个红军驻地仿佛瞬间被激活,一场充满热情与期待的准备工作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雄国兵和姜亭富深知此次迎接任务的重要性,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站在驻地的高处,雄国兵和姜亭富极目远眺,目光穿越周围的山川,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友的思念与期待。他们迅速组织起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到紧张的纺线制衣工作中。

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制作衣物所需的材料成为了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首要难题。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战士们听从总经理部传下来的指示,将目光投向了山间的山羊和牦牛。这些动物身上的毛发,虽然粗糙且杂乱,但却是制作衣物的宝贵资源。于是,战士们在郑部长和党明光等人的示范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收集山羊毛和牦牛毛,每一根都显得格外珍贵。

收集到足够的毛发后,接下来就是揉毛的过程。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这些未经处理的毛发不仅粗糙,还夹杂着许多杂质,战士们的手常常被扎得生疼。张先阳与吴部长在战士们中间揉制羊毛,手也常常被扎,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更没有一个人喊累,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为远道而来的红二方面军战友们送上一份温暖的礼物。

揉好的毛被纺成线,这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技巧的工作。许广义和战士们坐在简陋的纺车前,双手熟练地转动着纺轮,毛线在他们的指尖一点点变长,仿佛是他们对战友们的思念在不断延伸。一捆一捆的线再上到织布机织成粗糙的毛线布,看似厚厚的毛线布,稍微用力则能扯成看得到亮光的鱼网状,成片的洞洞眼眼。就是这样粗糙的毛线布也是十分珍贵,远比藏民披蓑衣戴斗笠强多了。

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制衣的过程同样充满挑战。没有先进的设备,李明禾化亦与战士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针一线地缝制。每一针都缝得那么认真,每一线都饱含着深情。他们想象着战友们穿上这些衣服时的温暖模样,疲惫感便一扫而空。更多的毛线是直接用手工编织成毛衣毛裤毛袜子,几乎每个红军战士都用慈竹削成圆圆的长长的竹签,拿在手里一针一线地编织起来,心灵手巧的女战士多是一边自己快速地编织,一边指导男兵们“打毛衣”。

与此同时,驻地的其他战士们也在忙碌着。他们把院子和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灰尘弥漫中,战士们的身影忙碌而坚定。他们希望用整洁的环境迎接远方的战友,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肖英和康大姐也在紧张地做着迎接二方面军的准备。她们穿梭在驻地之间,组织着各项工作,协调着各方资源。

肖英的眼神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散发出无比的坚定和自信。她站在人群中央,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各项任务的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被她考虑得周全细致,以确保整个迎接过程毫无差错。

与此同时,康大姐则在一旁耐心地安抚着战士们的情绪。她用温和的话语鼓励大家保持最佳状态,以最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战友们。

在甘孜的大街小巷,处处都弥漫着迎接的热烈氛围。墙壁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欢迎红二方面军!”和“红军一家亲!”这些标语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红军之间深厚的情谊。

不仅如此,红旗如林般地插满了各个房顶,它们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向远方的战友们招手示意。每一面红旗都鲜艳夺目,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壮观的画面。

街道两旁,一队队整齐排列的战士们嘴里唱着欢迎的歌曲。那歌声悠扬而欢快,如同一股清泉在空气中流淌。歌词中唱道:“八月桂花遍地开,二六军团万里来,织件毛衣送亲人,兄弟握手友谊在。”这歌声传递着战士们内心的喜悦和对战友们的热切期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战士们的面庞被灿烂的笑容所覆盖,仿佛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一般,熠熠生辉。他们的眼眸中透露出对会师的热切期盼,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渴望,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

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如涓涓细流般在人群中涌动,这便是军民鱼水情。甘孜白利寺的一位活佛,听闻红军即将迎接二六军团,心中涌起一股对红军的敬意。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大量的粮食,跋涉而来,抵达红军的驻地。活佛不仅带来了珍贵的食物,还主动提出要帮助医治红军的伤病员。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医疗条件异常简陋的年代,活佛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红军在丹巴、甘孜、金川等地,共有三千多名伤病员。他们身处艰苦的环境中,与伤痛进行着顽强的抗争。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许多伤病员的治疗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活佛不辞辛劳,犹如一位播撒爱心的使者,一家一家地寻找伤病员。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慈悲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他的双手犹如神奇的魔手,熟练地为伤病员包扎伤口、喂药。在他的帮助下,许多伤病员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宛如黑暗中闪耀的星辰。

一位年轻的伤病员,腿部受伤严重,行动不便,仿佛被折断翅膀的鸟儿。活佛得知后,亲自带着粮食和药品,如春风般来到他的住处。他耐心地为伤病员清洗伤口,上药包扎,轻声安慰他:“孩子,别怕,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伤病员看着活佛慈祥的面容,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他紧紧握着活佛的手,仿佛那是他生命的支柱,说道:“谢谢您,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活佛。”

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犹如风中残烛,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急需一种稀有的草药百年灵芝来延续他的生命之光。活佛闻此消息后,心急如焚,宛如热锅上的蚂蚁,不顾路途遥远,亲自踏上那崎岖难行的山路采药。山路宛如蜿蜒的巨龙,陡峭险峻,但活佛的脚步却如磐石般坚定有力。他在茂密的山林中苦苦寻觅,仿佛在寻找失落的珍宝,终于找到了那株珍贵的百年灵芝。当他带着灵芝如获至宝地回到驻地时,已是疲惫至极,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量,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刻为重伤员熬制那救命的汤药。在他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重伤员终于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重获新生。

在等待二六军团到来的日子里,红军战士们的心情犹如被点燃的火焰一般,愈发炽热。他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不断完善着各项准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只为了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远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二六军团即将抵达甘孜!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红军队伍,战士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期待。

红军战士们早早地来到城外,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地排列成整齐的队列。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有的是用彩纸折成的花朵,有的是用树枝编织的花环,还有的是写满祝福话语的卡片。这些礼物虽然简单,但却饱含着战士们对二六军团战友们的深情厚意。当二六军团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时,欢呼声如雷贯耳,响彻云霄。战士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在翻腾。他们大声呼喊着:“欢迎战友!”“红军万岁!”这激昂的口号声在山间回荡,久久不散。

二六军团的战士们也被这热烈的欢迎场面所感染,他们加快了步伐,迈着坚定的脚步,向着迎接的队伍走来。双方的战士们终于在甘孜城相遇,他们紧紧相拥,彼此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夺眶而出。那是重逢的喜悦,如久旱逢甘霖般珍贵,那是战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体现,似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雄国兵和姜亭富将精心制作的毛衣,宛如冬日里的暖阳,送到二六军团战友的手中。他们紧紧握着战友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同志们,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二六军团的战士们接过毛衣,如春风拂面般温暖,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情谊,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谢谢你们,让我们在这艰苦的长征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肖英和康大姐也忙着与二六军团的女战士们交流,分享着艰苦征战中的点点滴滴,她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红军战士们的坚韧与乐观。

甘孜会师,不仅是两支红军队伍的会合,更是革命力量的汇聚。会师大会上,二六军团的首长和四方面军的首长坐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新剧团文艺兵们在李团长的指挥下,演唱了一支又一支欢庆会合的歌舞,引来台下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欢迎战友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主持会议的李政委说,红军首长要我告诉大家:“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今天在甘孜胜利会师了。这是两大主力红军历经半年时间,艰苦转战万多里,跨过江河十多条,翻越雪山二十多座,消灭敌军万多人,宣传动员群众几十万,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中国革命的大事件。中革军委首先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对万里征战历尽千辛万苦的红二六军团指战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慰问!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从今以后红二六军团正式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辖原红二军、红六军,红三十二军。由贺总指挥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

会场响起激烈的掌声和锣鼓声。主持人又请出总指挥继续说:“红军首长还说两支主力会师仅仅标志着红军已经冲破了国民党军和川军滇军黔军的围追堵截,但是,新的更艰巨的历史重任又落在了我们红军身上,那就是抗日救国。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东三省,又在华北大量驻军,杀我同胞,抢我物资。所以,我们红军必须北上,到抗日的前线,勇敢地担当起抗战的历史使命。为我们的民族独立而战,为我们的人民解放而战。大家有没有信心?”台下异口同声回答:“有!有!有!”程军长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众人一齐响应,连呼三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主持人示意大家暂停,尔后继续讲道:“红军首长还说两军会师以后,这里不是我们的落脚点,而是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因此要求大家一是做好物资补充,准备立即开拔北进;二是加强团结合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三是执行命令听党指挥。”

听闻两军会师后,就要启程北上,格达活佛当夜亲往红军驻地送行,已与红军政委、军长和红军首长亲切交谈过数次的格达活佛,深受教益,久久不愿离去。临别前恭恭敬敬请首长们给他留下墨宝,以作纪念。政委和军长互相看看,看着那熟悉的字迹,的确是红军首长的真迹。那红缎上写的“红军朋友,藏人领袖”刚劲有力。政委又拿出红军首长的八角军帽送给格达活佛,对他说:“这顶帽子留给你,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红军。少则五年,多则十五年,红军一定会回来。”

当红军离开甘孜北上时,格达活佛站在白利寺前,遥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动情地将他新写的诗句朗声诵读出来:

“**出现在天空

红旗布满了大地

未见过如此细雨

最后降遍大地

啊,红军,红军

今朝离去

何日再归

啊,红军,红军

藏族民众的亲人

为了祖国的强盛

你们历尽艰辛

愿佛主保佑你们

盼你们早日功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