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恨无情 > 第127章 重回巴山

爱恨无情 第127章 重回巴山

作者:金沙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18:18:23 来源:小说旗

1950 年的元旦,寒风凛冽,如泣如诉,裹挟着细雪,在赤江县的山川河谷间肆意肆虐。党家院子的土墙在狂风的拍打下,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在颤抖。党明金蹲在灶台前,灶膛里的枯枝在熊熊燃烧,噼啪爆裂的声音不绝于耳,火光映照在他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显得格外沧桑。

十五年了,时光如白驹过隙,但灶台上那道被红军伤员的药碗烫出的凹痕依然清晰可见,就像深深嵌进他记忆里的一道烙印。这道凹痕见证了太多的故事,也承载了他对红军的深深思念。

“听说了吗?”妻子黄天秀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她挎着竹篮,脚步匆匆地闪进厨房。篮底压着半块发霉的红薯,那是他们家仅有的一点食物。黄天秀的话音未落,党明金便猛地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火星四溅,有几颗迸溅到了他那布满冻疮的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十五年前也分过田地,结果呢?”党明金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怒,“红军一走,还乡团回来,连红军家属的祖坟都刨了!我们二弟跟他们走了,这么多年吃的苦还不够吗?”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过去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仿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党明金心头一紧,他迅速掀开草帘,一股冷风夹杂着雪粒猛地灌了进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在寒冷的傍晚,一队解放军战士踏着积雪,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走过。他们的身影在雪地中显得格外高大,而为首的女军官更是引人注目。她的短发齐耳,英姿飒爽,臂章上“赤江县解放委员会”的红字在暮色中格外刺目。

黄天秀突然紧紧攥住身旁人的胳膊,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你看那个女的……像不像当年的羊排长?”

听到这句话,党明金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的目光迅速落在那位女军官身上,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倒流。记忆的闸门被打开,1935年的春天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时,红军排长羊文菊就是这样立在雪地里,腰间别着一把小手枪,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党明金永远记得那双手——粗大却滚烫,临别时紧紧握住他的手,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多则三五年,红旗一定再插回来!”

如今,解放委员会的办公室里,一盏煤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将羊文菊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她缓缓展开那张泛黄的《赤江县红军联络图》,图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标记,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在她的记忆深处,“党家院子”这个名字早已深深烙印。那里,曾经是她组织碾米磨面的地方,也是她与战友们共同奋斗的地方。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充满了希望和信念。“必须找到当年的红军家属!”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威严。她的指尖重重地戳在地图上,仿佛要将那片区域戳出一个洞来。

“反动派正在山区集结,他们比我们更清楚——谁家藏过红军伤兵,谁给游击队送过盐!”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敌人的了解和对局势的担忧。警卫员站在一旁,似乎有话要说,但看到她严肃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报机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滴答声,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她快步走到电报机前,迅速解读着最新的情报。“国民党残余势力正策划一场针对土改干部的暗杀。”她的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深夜,党家院子里一片静谧,只有风雪在呼啸。羊文菊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木门在风雪中发出吱呀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积雪已经没过了她的脚踝,她艰难地迈步走进院子。堂屋的墙上,一幅残破的列宁像歪斜着,画像的边缘有着明显的火烧痕迹,那焦黑的印记让人触目惊心。羊文菊走进堂屋,阴影中,党明金握着砍柴刀的手青筋暴起,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们……真是当年的红军?”

羊文菊没有立刻回答,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褪色的布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布包层层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半块刻着五角星的铜烟盒。那铜烟盒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久远的历史。“党明金,我是当年的羊排长,在你们党家院子碾米磨面两年多,你不记得我了……”羊文菊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但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感慨。

黄天秀突然捂住嘴,那呜咽声仿佛在寒夜里被摔成了无数冰晶,清脆而又凄厉。她的声音发颤,仿佛风中残烛:“遭孽哦!十五年了。你们是咋过来的?我们可是遭了大罪啊!”党明金手中的柴刀当啷落地,他那佝偻的背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突然挺直,浑浊的老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混夹着飘飞的雪花,汹涌地淌进那如沟壑般深邃的皱纹。黄天秀继续数落着,那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刺向人们的心脏:“刘阎王他们隔三差五就派款派捐,拿不出来就把聋子他们两爷子抓去做苦工,背粮背盐背棉花,修路修桥修机场。稍不注意,那枪托就像雨点般砸下来,哎…”

说曹操曹操到,说鬼神鬼神来!就在人们谈论着赤江县最大的地主刘阎王的时候,他竟然真的出现了。只见刘阎王身着一身华丽的衣裳,脚蹬锃亮的皮鞋,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冷的寒光。他身后紧跟着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丁,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党家的院子。

一进院子,刘阎王便毫不客气地将一张泛黄的地契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然后瞪着羊文菊,怒声吼道:“羊政委!我刘家可是三代良民啊,你们凭什么要把我划成‘地主反动派’?”

羊文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她不紧不慢地拿起那张地契,对着桌上的煤油灯举了起来。刹那间,地契的纸背透出了暗红色的血手印,那手印仿佛是被鲜血浸染过一般,触目惊心,宛如凝固的控诉。羊文菊面沉似水,直视着刘阎王的眼睛,缓缓说道:“1936 年‘清乡’的时候,你不就是带着保安团,逼迫那些无辜的老百姓按下这些血手印的吗?”

她怒不可遏地猛拍桌子,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桌上的搪瓷缸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猛地跳了起来。她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来人!立刻给我把后山的‘无主坟’通通挖开!”

寒风凛冽,如刀子般刮过人们的面庞。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那些手持铁锹的人们,他们毫不犹豫地将铁锹插入冻土之中,伴随着“咔咔”的声响,一锹锹的冻土被掘起。

当第一具白骨从土中露出时,原本寂静的现场突然像炸开了锅一样,围观的百姓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随着更多的尸骨被挖掘出来,人们惊讶地发现,每具尸骨的腕骨上都缠着一条褪色的红布条。

“这……这是当年赤江游击队的标识啊!”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人们的耳边炸响。刹那间,现场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些白骨和红布条上。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悲怆的哭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瘫倒在地,他满脸泪水,泣不成声地喊道:“是我儿啊!我的儿啊……整整十五年了啊……”

刘阎王站在一旁,脸色惨白如纸,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当他看到那些朽烂的红布条时,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怎么也想不到,十五年了,人们还记得这些“无主坟”十多年的游击队员竟然还没有腐烂成泥?

最终,刘阎王被战士们押走了,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的皮鞋在雪地上拖出了两道歪斜的痕迹,仿佛是他罪恶的见证。

夜幕降临,寒风依旧呼啸着。党明金佝偻着背,脚步蹒跚地带着羊文菊钻进了自家的地窖。地窖里弥漫着一股霉烂的气息,稻草已经腐烂,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味道。在那堆霉烂的稻草下面,藏着一个铁皮箱。箱子的表面布满了锈迹,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党明金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掀开了箱盖。

就在箱盖掀开的瞬间,一面褪色却完整的赤江县苏维埃红旗赫然展现在眼前。尽管五角星的红绸边缘已经磨损,但那鲜艳如血的颜色依然让人感到震撼。

“当年红军走时,我们连夜把这埋在了猪圈底下……”党明金那犹如老树皮般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旗面,仿佛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还乡团来搜查那天,也是一无所获……”羊文菊宛如一位温柔的母亲,轻轻按住老人那颤抖得如同风中残叶般的手,目光坚定如磐石:“现在,该让红旗重新飘扬在赤江了。”

土改工作队进村的第七天,山里突然传来枪声,犹如夜枭的嘶鸣,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马三刀——当年保安团的刽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巴山救**”的匪首,带着两百多名如饿狼般的土匪,趁着夜色如幽灵般摸下山。他们腰间缠着子弹带,嘴里叫嚣着“夺回土地”,那寒光闪闪的马刀在月光下泛着冷芒,仿佛是死神的獠牙。

暗夜激战,羊文菊接到情报时,正在油灯下整理分田名册,那微弱的灯光,犹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枪声由远及近,如阵阵惊雷,在她耳边炸响。她迅速抓起驳壳枪,如猎豹般敏捷,对警卫员喊道:“通知民兵连,按三号方案布防!”党明金不知何时如鬼魅般出现在门口,腰间别着把生锈的老套筒,仿佛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羊政委,让我带几个后生守村口!”

村口的青杠树下,土匪的喊杀声如滚滚惊雷,越来越近。党明金站在树下,手紧紧握着那把陈旧的老套筒,掌心早已被汗水浸湿,微微颤抖着。他的双眼却死死地盯着前方那片漆黑的夜幕,仿佛要透过那无尽的黑暗,看清敌人的一举一动。

突然,一颗子弹如同流星般急速划过,擦着党明金的耳边飞过,带起一阵灼热的风。他的身体猛地一颤,但随即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老套筒发出一声怒吼,火舌喷涌而出,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在硝烟弥漫中,党明金的思绪被瞬间拉回到了十五年前。那时他的儿子光铭还是个懵懂的少年,躲在羊排长的身后,惊恐地看着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地挡住了土匪的枪林弹雨。羊排长高大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她手中的步枪不断地喷吐着火焰,为身后的战友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而此刻,羊文菊正带领着主力部队,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土匪的侧翼。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那面鲜艳的红旗,猎猎作响。战士们的冲锋号声如同一股洪流,穿透了夜空,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马三刀骑在高头大马上,满脸狰狞,挥舞着手中的砍刀,疯狂地大喊:“给我杀!杀光这些共军!”他的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如同闪电般疾驰而来,精准地击中了他的眉心。马三刀的身体猛地一僵,然后直挺挺地从马上栽落下来,溅起一片猩红的血花。

破晓时分,战斗终于迎来了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赤江县的黄土塬上时,硝烟与晨雾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朦胧的画卷。党明金伫立在村口,凝视着战士们抬走土匪的尸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羊排长曾经说过的话语:“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那般轻松,它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只要百姓能够填饱肚子,这鲜血就没有白流。”羊文菊静立在土坡之上,展开那面珍藏多年的苏维埃红旗,宛如展开一幅历史的画卷。晨风轻拂,褪色的旗面如凤凰涅盘般重新扬起,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当年红军战士们高举的旗帜完美重合。远处,分田的锣鼓声如雷贯耳,老百姓们手捧着地契,脸上挂着泪与笑,宛如盛开的花朵。

党明金步履蹒跚地走上前,粗糙的手掌如同触摸着珍贵的宝物一般轻轻触碰红旗:“羊排长,你看……红旗真的插回来了。”羊文菊凝视着老人那张写满沧桑的面庞,郑重地说道:“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今往后,赤江的天空,将是属于老百姓的蓝天。”

“可是,我二弟党明光他……”党明金喃喃自语,又似是问询羊政委。羊文菊敏感地问:“他怎么啦?”“已经被折磨得快死了!还不敢出来!”羊文菊着急地说:“快带我去找他!他可是有贡献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