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36章 明帝第五章

白话三国志 第36章 明帝第五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而在京邑,也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个无名之人,食量惊人,一顿能吃下十个人的饭,久而久之,竟胖得无法行动。他的父亲曾在远方担任长吏,后来搬家到了这个县。当地的故旧出于情义,轮流供给他食物。可这一供,就是一两年,一个乡的人都因此变得节俭起来,生活也越发拮据。

另外,太原也传来一则奇闻。有人挖开一座坟墓,打开棺材后,竟发现里面有个活生生的妇人。众人惊讶不已,将她带出与她交谈,发现她确实是个活人。人们把她送到京师,可询问她的身世时,她却一无所知。再看那坟墓上的树木,估摸已有三十年的树龄。这妇人究竟是在地下活了三十年,还是突然出现在棺材里,恰好被挖墓之人撞见?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此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春二月乙未日,天象出现异常,太白星竟然侵犯了荧惑星。这一罕见的天象,让人们心中隐隐不安,仿佛预示着即将有大事发生。癸酉日,曹叡看到刑罚过于严苛带来的弊端,下诏道:“鞭刑本是用来惩戒官员的怠慢,但近来却有许多人无辜丧命。从今往后,减轻鞭杖之刑的惩处力度,并将其明确写进法令之中。”曹叡希望通过此举,让刑罚更加公正合理,避免无辜之人受罚。

三月庚寅日,一则沉重的消息传来——山阳公刘协去世了。曹叡听闻后,立刻换上素服,为山阳公发哀。他深知山阳公的地位特殊,于是派遣使者持节,前去主持办理山阳公的丧事。己酉日,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曹叡下诏大赦天下,希望以此为国家带来祥和之气。

然而,祸不单行。夏天四月,一场可怕的瘟疫在魏国蔓延开来,百姓们深受其苦,街头巷尾弥漫着痛苦的呻吟和悲伤的气息。与此同时,崇华殿也遭遇了一场大火,熊熊烈火将这座宫殿吞噬,化为一片废墟。曹叡痛心不已,丙寅日,他赶忙诏令有关部门,用太牢之礼祭祀文帝庙,祈求祖先庇佑,消弭灾祸。曹叡还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下令按照汉朝的礼仪安葬他。

曹叡身着素服,带领群臣为山阳公痛哭哀悼。他派遣使者持节,让司徒太常和洽前去吊祭,又命大司空大司农崔林监护丧事。曹叡下诏说:“五帝的事迹已经太过久远,但孔子极力称赞尧、舜那伟大的功绩,认为禅让是大圣之人才能成就的美事。山阳公深知汉朝的天命已尽,于是禅位给文皇帝,顺应了天命。先帝让山阳公沿用汉朝的历法,用天子之礼祭祀天地祖先,上奏事情不用称臣,这就如同舜侍奉尧一样。从前尧去世的时候,天下人都像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停止一切音乐活动,彰显出丧葬之礼与王者相同。可如今,有关部门上奏说山阳公的丧礼比照诸侯王的规格,这哪里是古代的遗制,又怎能是先帝的本意呢?现在,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

曹叡又让太尉用太牢之礼祭祀文帝庙,祭文里写道:“我听闻,礼就是要追本溯源、遵循古制,不能忘记最初的根本。所以前代的君主,都尊崇尊贵之人,亲近亲族。如今山阳公卧病不起,最终离世,有关部门建议按照诸侯王的规格办理丧礼。但我想到,山阳公当年知晓天命已不在汉朝,便将皇位禅让给我朝先帝,尊奉我朝先帝为天下之主,这是如同尧帝禅让般的美德。黄初年间,先帝接受禅让后,让山阳公在其封国沿用汉朝正朔,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乐制度也都依照汉朝旧制,这也是舜、禹时期的大义。追溯过往,皇位传承有序,先帝的谦让美德无人能及。为人子者,继承先人的志向和教诲就是孝;为人臣者,顺应天命、恭敬地传承先帝的旨意就是忠。所以《诗经》里说‘不是急于施行自己的谋略,而是追行孝道’,《尚书》里也说‘前人接受天命,后人不能忘记其大功’。我怎敢不遵循这些美好的典制,来告慰皇考的在天之灵呢?如今,追谥山阳公为孝献皇帝,册封并赐予玺绂。命司徒、司空持节吊祭并监护丧事,光禄、大鸿胪为副手,将作大匠、复土将军负责营造陵墓,设置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礼仪,全部依照汉朝的旧例办理;丧葬所需的费用,都由大司农负责供给。让山阳公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继承山阳公之位,以延续汉朝的统绪,使其永远作为魏国的宾客。”

于是,曹叡颁布册封诏书,诏书中写道:“唉,从前汉朝遭遇灾祸,董卓这个逆臣作恶多端,烧毁京城,劫持天子。当时天下大乱,各路奸雄纷纷崛起。汉献帝从西京长安出发,辗转多地,一心想平定天下,最后到了洛阳。后来又听从贤能之人的建议,迁都许昌,依靠着武皇帝曹操。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八年,历经多年征战,曹操率领的军队消灭了各路敌人,天下终于太平。汉献帝感激曹操的功劳,就给魏国加封土地。到了文皇帝曹丕的时候,他圣明睿智、品德高尚,远近的百姓都归附他,不同风俗的人也都向往正义。文皇帝顺应天命,继承皇位,一切都符合规矩,也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后来,文皇帝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上皇位。现在我继承了这份大业。听说以前尧帝,在任用了贤能的八元、八恺之后,还没有处置那些坏人,直到让舜掌管百事,才使得百事顺利进行,国家内外都安定了下来。尧帝把皇位禅让给舜,自己退位,所以他的品德在众多帝王中是最高尚的,功劳也被后人铭记。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了很多朝代,时间过去了很久,如今大汉和大魏顺应天命,完成了朝代的更替。我想到汉献帝寿命不长,我要遵循先帝的遗愿,根据古代的典章制度,追封他一个尊贵的谥号,来彰显他的美德,让这份荣耀流传千古。如果汉献帝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唉,真是让人悲痛啊!”

八月壬申日,是山阳公下葬的日子。葬礼在山阳国举行,陵墓名为禅陵,还专门设置了园邑。曹叡亲自为其送葬,他身着锡衰弁绖之服,哭得悲痛万分。在这场葬礼之后,刘康正式嗣立为山阳公,继续延续着山阳公这一脉在魏国的特殊地位。

就在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斜谷,在渭南屯兵扎营。一时间,局势剑拔弩张,魏国上下皆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紧张气息。曹叡得知消息后,即刻诏令司马懿率领各路大军前去抵御。在诏令中,曹叡胸有成竹地说道:“卿只需坚守营垒,凭借坚固的防御挫败蜀军的锐气。他们前进受阻,后退又寻不到战机,长久停留粮草必然耗尽,四处掳掠又一无所获,届时必定退兵。待其退兵之时,我军以逸待劳,乘势追击,此乃全胜之道。”

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守不出,心中焦急,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他多次派遣使者送去书信,不仅言辞挑衅,还送去了巾帼妇人的服饰,试图以此激怒司马懿,引他出战。司马懿果然被激怒,心中燃起熊熊怒火,当即就要点兵出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辛毗手持符节赶来,宣读曹叡的诏令,严令司马懿及军中将士不得出战。司马懿无奈之下,只得强压怒火,放弃出战的念头。

待心情稍平,司马懿见到诸葛亮的使者时,并未询问军事情况,而是关心起诸葛亮的日常生活。他问道:“诸葛公平日里饮食如何?每日事务可繁忙?”使者回答道:“诸葛公每日早起晚睡,军中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务,他都要亲自过问,而每日进食不过数升。”司马懿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说道:“诸葛公如此操劳,身体怕是支撑不住了,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五月,天空中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太白星竟然在白昼现身。这一异常现象让百姓们惶恐不安,纷纷猜测这是上天的某种警示。与此同时,孙权也不甘示弱,亲率大军进驻巢湖口,目标直指合肥新城。他还派遣陆逊、孙韶各率领一万多人,分别向淮河、沔水一带进军。一时间,魏国的东部边境也陷入了危机之中。

六月,征东将军满宠得知敌军来犯,迅速进军抵御。满宠深知合肥新城的困境,他向曹叡建议放弃新城的防守,将敌军引至寿春。然而,曹叡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说道:“昔日汉光武帝派遣军队长途奔袭,占据略阳,最终成功击败隗嚣。先帝在东边设置合肥防线,南边坚守襄阳,西边巩固祁山,敌军每次来犯,都在这三座城下铩羽而归,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即便孙权全力攻打新城,也必定无法攻克。朕已下令让诸将坚守,朕将亲自率军出征。待朕赶到之时,孙权恐怕早已逃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