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95章 张燕张绣传

白话三国志 第95章 张燕张绣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起初,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作为公孙恭的质子,留在洛阳。他得知公孙渊夺取了公孙恭的位置后,就预感到公孙渊迟早会惹出大祸,多次向朝廷上表,希望朝廷能出兵讨伐公孙渊。魏明帝考虑到公孙渊当时已经掌握了辽东的大权,为了稳定局势,只是安抚公孙渊,并没有采取行动。等到公孙渊公然反叛,公孙晃也受到牵连,被囚禁起来。公孙晃虽然之前提醒过朝廷,但他心里明白,自己身为公孙渊的兄长,公孙渊一旦兵败,自己也难逃一死。当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洛阳时,公孙晃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和儿子相对而泣,场面十分凄惨。当时,魏明帝本想饶公孙晃一命,可大臣们认为公孙晃与公孙渊是骨肉至亲,罪不可赦,最终公孙晃还是被处死了。

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常山真定有个名叫褚燕的年轻人。当时,黄巾起义的烽火燃遍大地,天下陷入一片混乱。褚燕看着百姓在战火中受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在山林湖泽间四处转战,劫富济贫,很快就聚集了一万多人。他们的队伍所到之处,官府为之头疼,百姓却暗暗称快。

与此同时,博陵的张牛角也拉起了一支队伍,他自称将兵从事,在当地颇有威望。张牛角听闻褚燕的事迹后,觉得两人志同道合,便带着自己的人马与褚燕会合。两支队伍合在一起,力量大增。褚燕敬重张牛角的为人和谋略,便推举他为统帅。

不久后,他们决定攻打瘿陶城。在激烈的攻城战中,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张牛角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却被一支飞箭射中,身受重伤。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弥留之际,他把众人召集到身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尊褚燕为帅,继续带领大家!”张牛角死后,众人遵照他的遗愿,一致拥戴褚燕为统帅。为了纪念张牛角,褚燕决定改姓为张,从此,他便以张燕的身份带领着这支队伍。

张燕为人剽悍勇猛,行动敏捷迅速,远超常人。在战场上,他总是一马当先,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让敌人防不胜防。因此,在军中,大家都称他为“飞燕”。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燕的名声越来越大,各地的小股势力纷纷前来投奔。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的山谷之间,都有他的势力活动。像孙轻、王当等小帅,各自带着部众加入了张燕的队伍。渐渐地,张燕的人马发展到了百万之众,他们占据着黑山一带,被世人称为“黑山军”。

黑山军的势力日益壮大,让东汉朝廷头疼不已。汉灵帝多次派兵征讨,却都无功而返。河北诸郡的百姓深受其害,生活苦不堪言。张燕看着百姓们在战火中挣扎,心中也有所触动。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派人前往京都,向朝廷请求归降。朝廷见张燕主动请降,便封他为平难中郎将,希望以此来安抚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后来,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天下各路豪杰纷纷起兵,逐鹿中原。张燕深知这是一个乱世,想要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盟友。袁绍与公孙瓒为了争夺冀州,打得不可开交。张燕觉得公孙瓒是个值得结交的盟友,便派部将杜长等人率领军队前去援助公孙瓒。然而,袁绍的实力太过强大,在战场上,黑山军被袁绍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这一战,让张燕的人马损失惨重,队伍也开始逐渐分散。

曹操崛起后,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有了平定冀州的势头。张燕审时度势,他知道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跟着曹操或许能有更好的出路。于是,他主动遣使向曹操表示,愿意协助曹操的军队,为平定冀州出力。曹操见张燕识时务,心中大喜,便封他为平北将军。张燕带着自己的部众来到邺城,向曹操表示忠心。曹操为了嘉奖他,封他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

在曹操的麾下,张燕兢兢业业,为曹操立下了不少战功。他的一生,见证了东汉末年的乱世风云,从一个山贼首领,到成为朝廷的官员,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后来,张燕去世,他的儿子张方继承了他的爵位。张方去世后,他的儿子张融又继承了爵位。时光流转,到了西晋时期,张燕的曾孙**在朝中任职,担任门下通事令史。然而,**却卷入了赵王伦的叛乱之中。在这场叛乱中,**虽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官至尚书令、卫将军,还被封为郡公,但很快就被赵王伦杀害。

东汉末年,武威祖厉,这个地处边陲的小城,因一个人而在乱世中掀起波澜,此人便是张绣。张绣出身将门,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当时,边章、韩遂在凉州发动叛乱,战火迅速蔓延,金城的麹胜趁机袭杀了祖厉长刘隽。年轻的张绣,身为县吏,目睹这一切,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他暗中寻找机会,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成功刺杀了麹胜。这一义举,让他在郡内声名大噪,人们纷纷对他的勇气和正义之举赞叹不已。此后,张绣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召集了一群热血少年,成为了当地的豪杰。

随着董卓之乱爆发,天下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张济与李傕等人联合起来,为董卓报仇,与吕布展开激战。张绣跟随张济四处征战,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屡立战功,凭借着出色的表现,逐渐升迁至建忠将军,并被封为宣威侯。

后来,张济驻军弘农,由于当地粮食匮乏,士兵们饥肠辘辘。为了生存,张济决定率军南下攻打穰城。然而,在激烈的攻城战中,张济不幸被流矢射中,当场身亡。张绣临危受命,接过了张济的军队,驻军宛城,并与荆州牧刘表联合,试图在这乱世中谋求一席之地。

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中,将目光投向了张绣所在的宛城。他亲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宛城。张绣见曹操大军压境,自知难以抵挡,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决定率众投降。曹操顺利进入宛城,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让张绣极为愤怒的举动——纳了张济的妻子。张绣觉得这是对自己家族的羞辱,心中恨意顿生。

曹操察觉到张绣的不满,担心张绣日后会成为自己的隐患,便暗中谋划着除掉张绣。但曹操的计划不慎泄露,张绣得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听从谋士的建议,精心策划了一场突袭。曹操毫无防备,被张绣打得措手不及,军队瞬间溃败。在这场混乱中,曹操的二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不幸战死,曹操本人也险些丧命。张绣则率领军队退回穰城,凭借着坚固的城防,抵御曹操的进攻。

此后几年,曹操多次攻打张绣,但都未能攻克。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在宛城上空。

官渡之战前夕,天下局势风云变幻。曹操与袁绍两大势力即将展开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此时,张绣的谋士贾诩向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建议他再次归降曹操。张绣听取了贾诩的建议,率领军队再次向曹操投降。

曹操见到张绣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气度。他亲自握住张绣的手,与他欢宴庆祝,还为儿子曹均迎娶了张绣的女儿,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张绣被曹操的举动所打动,决心为曹操效力。

在官渡之战中,张绣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他率领军队冲锋陷阵,为曹操击败袁绍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曹操论功行赏,张绣因功升迁为破羌将军。后来,张绣又跟随曹操在南皮击败袁谭,再次为曹操的霸业添砖加瓦。曹操为了嘉奖他,给他增加了食邑,使他的食邑总数达到了二千户。在当时,由于战乱频繁,天下人口锐减,十户仅存一户,其他将领的封邑都没有超过千户,而张绣的封邑却格外多,可见曹操对他的重视。

之后,张绣又跟随曹操出征乌丸,前往柳城。然而,在行军途中,张绣却突然去世,谥号定侯。张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乱世中崛起,历经多次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亲眼看到曹操统一北方的那一天,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张绣死后,他的儿子张泉继承了他的爵位。但不幸的是,张泉后来卷入了魏讽谋反案,最终被诛杀,张绣的封国也被废除。

东汉末年,沛国丰地,一个名叫张鲁的人,在历史的舞台上悄然崭露头角。张鲁,字公祺,他的家族与道教渊源颇深。其祖父张陵,曾客居蜀地,在鹄鸣山中潜心钻研道术。张陵一心想在这乱世中寻求解脱之道,他精心撰写道书,四处宣扬教义,吸引百姓前来追随。不过,入道之人需缴纳五斗米,因此,世人都称他们为“米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