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09章 桓范事败伏诛

白话三国志 第109章 桓范事败伏诛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桓范,字元则,出身于世代显贵的家族。建安末年,他进入丞相府任职。延康年间,被任命为羽林左监。由于他擅长文学,便与王象等人一同负责编纂《皇览》。魏明帝时期,桓范担任中领军尚书,后又升迁为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并被授予使持节之权,都督青、徐诸军事,治所设在下邳。在任职期间,他与徐州刺史郑岐因争夺房屋产生矛盾,盛怒之下,桓范竟拿出符节,想要斩杀郑岐。郑岐不甘示弱,向朝廷上奏此事。经过朝廷审查,桓范此举并不占理,因此获罪被免职,回到家中。

后来,桓范又被任命为兖州刺史,但他心中郁郁不得志。不久后,他又听闻自己即将转任冀州牧。当时,冀州归镇北将军统属,而镇北将军吕昭凭借才能和政绩得到晋升,原本地位在桓范之后。桓范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不满,对妻子仲长氏抱怨道:“我宁愿在诸位公卿面前下跪,也不愿向吕子展(吕昭字子展)低头!”他的妻子劝说道:“你之前在东部任职时,就因想要擅自斩杀徐州刺史而获罪,众人都觉得你难以与人相处。如今又因不愿屈从吕昭而心生不满,这样既难以与人共事,又难以服众啊。”桓范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她戳中了自己的痛处,顿时恼羞成怒,竟拿起刀环撞击妻子的腹部。当时他的妻子怀有身孕,遭此重击后,不幸流产而死。此事过后,桓范称病,拒绝前往冀州赴任。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此前,他在尚书台任职时,就以通晓事务而闻名;担任大司农后,又因清廉节俭受到众人称赞。桓范还曾摘抄《汉书》中的各类杂事,并按照自己的见解进行分析和整理,撰写了一本名为《世要论》的书籍。

太尉蒋济与桓范曾在社下聚会,当时众多公卿列座,有好几人在场。桓范怀揣着自己撰写的《世要论》,本想展示给蒋济,认为蒋济定会虚心观看。他先将书拿给身边的人看,众人传阅后递给蒋济,可蒋济却不肯看。桓范心中十分恼恨。在谈论其他事情时,桓范终于忍不住发怒,对蒋济说道:“我祖上或许德行浅薄,可你们这些人又做得如何呢?”蒋济性格刚强坚毅,但也深知桓范的脾气,只是斜眼看了他一下,没有回应,这场聚会便不欢而散。

桓范与曹真同属沛郡人,在仕途上,他的资历仅次于曹真。当时曹爽辅政,因桓范是同乡中的老臣,在九卿之中对他格外敬重,但两人关系并不十分亲近。司马懿发动兵变,关闭城门时,考虑到桓范通晓事务,便派人指名征召他,想要让他统领中领军。桓范本想应召前往,可他的儿子却劝谏道,皇帝此时在城外,不如往南出城去投奔皇帝。桓范犹豫不决,他的儿子又不断催促。

而司农丞吏们却纷纷劝阻桓范不要出城。桓范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强行闯出,来到平昌城门。此时城门已经关闭,负责看守城门的门候司蕃,曾是桓范举荐的官吏。桓范大声呼喊司蕃,举起手中的笏板给他看,假称:“有诏书征召我,你赶紧开门!”司蕃要求查看诏书,桓范大声呵斥道:“你难道不是我的旧部吗?怎敢如此!”司蕃无奈,只好打开城门。桓范出城后,回头对司蕃说:“太傅(司马懿)图谋叛逆,你跟我一起走吧!”司蕃因徒步而行,跟不上桓范,便躲到了一旁。

桓范向南奔去,见到曹爽后,极力劝说曹爽兄弟带着皇帝前往许昌,征召四方兵马,以增强自身实力。曹爽听后,心中犹豫不决,曹羲也沉默不语。桓范焦急地对曹羲说:“事情已经很明显了,你平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如今你们曹家大祸临头,家族都要衰败了!”可曹爽兄弟依旧沉默。

桓范又对曹羲说:“你的别营就在皇宫南边不远处,洛阳典农的治所也在城外,随时都能召集兵马。如今前往许昌,只需中途住一晚就能到达。许昌的府库中,足够提供物资。我们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不过大司农的印章在我身上,粮食也不成问题。”但曹羲兄弟还是默不作声,没有听从桓范的建议。

直到半夜五更时分,曹爽突然将刀扔在地上,对随行的群臣说:“我揣摩太傅的心思,他也不过是想让我们兄弟向他低头罢了。我只是有些地方让他不满意而已!”随后,他进宫对皇帝说:“请陛下下诏免去我的官职,以此回复皇太后的命令。”桓范知道曹爽一旦被免职,自己因倡议抵抗司马懿,也必定会获罪。他无奈地叹道:“我今天要因你们兄弟而被灭族了!”

曹爽等人被免职后,皇帝回宫,下令让桓范随行。当走到洛水浮桥北时,桓范远远望见司马懿,便下车叩头,但却无话可说。司马懿喊着桓范的姓氏说道:“桓大夫,你这是为何呢!”皇帝回宫后,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桓范前往皇宫,上奏章谢恩,等待朝廷的批复。

然而,此时司蕃前往鸿胪寺自首,将桓范出城时所说的话和所作所为详细告知了司马懿。司马懿听后,愤怒地问道:“诬陷他人谋反,按照法律应该如何处置?”主管官员回答道:“按照法律规定,诬陷者应承担与被诬陷者相同的罪名。”于是,司马懿派人在皇宫阙下逮捕了桓范。当时抓捕桓范的人十分急迫,桓范却对抓捕他的官员说:“别着急,我也是忠义之士。”随后,他被押送到廷尉处。

《世语》记载:起初,曹爽梦到两只老虎衔着雷公,雷公像一个两升容量的碗,被放在庭院中。曹爽心中十分厌恶,便找占梦者解梦。灵台丞马训说:“此梦预示着你将为兵事担忧。”马训退下后,告诉他的妻子:“曹爽将因兵事而灭亡,不出十天。”

《汉晋春秋》记载:安定人皇甫谧在正始九年冬天,梦到自己来到洛阳,从太庙出来后,看到众多车骑,有人拿着东西进太庙禀报说:“要诛杀大将军曹爽。”皇甫谧醒来后,将此梦告诉了同乡。同乡说:“你难道是想做和曹人一样的梦(暗指不切实际)吗?如今朝廷中又没有公孙强(暗指没有引发祸乱的人),而且曹爽兄弟手握重兵,又掌管尚书事务,谁敢图谋他们呢?”皇甫谧说:“曹爽没有像叔振铎那样的贤能,一旦失去时机,就会众叛亲离,他又怎能依靠权势呢?昔日汉朝的阎显,倚仗着太后的尊位,掌握国家大权,可谓权势滔天,可最终被十九个宦官杀害,更何况曹爽兄弟呢?”

《世语》记载:当初,曹爽出城时,司马鲁芝留在曹爽府中。得知兵变的消息后,鲁芝率领营骑砍开津门,出城去投奔曹爽。曹爽被诛杀后,鲁芝被提拔为御史中丞。曹爽解下印绶,准备出城时,主簿杨综劝阻道:“您挟持着皇帝,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一切,走向刑场吗?”曹爽没有听从。有关部门上奏说杨综引导曹爽谋反,司马懿说:“他只是各为其主罢了。”于是赦免了杨综,还任命他为尚书郎。鲁芝,字世英,是扶风人。后来他在仕途上不断升迁,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杨综,字初伯,后来担任安东将军司马昭的长史。臣裴松之按:夏侯湛为鲁芝撰写的铭文以及干宝的《晋纪》都记载,曹爽被诛杀后,司马懿立即提拔鲁芝为并州刺史,任命杨综为安东参军。这与《世语》的记载有所不同。

嘉平年间,朝廷为了延续功臣的世系,封曹真的族孙曹熙为新昌亭侯,食邑三百户,让他继承曹真的香火。(《干宝晋纪》记载:蒋济认为曹真功勋卓着,他的后代不应断绝祭祀,所以让曹熙作为曹真的后人。蒋济又因自己对曹爽失信而感到愧疚,最终发病去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