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10章 何晏伏诛

白话三国志 第110章 何晏伏诛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何晏,乃是何进的孙子。他的母亲尹氏,后来成为曹操的夫人。何晏自幼在宫廷中长大,又迎娶了公主,年少时便凭借出众的才华崭露头角,闻名于世。他对老庄学说有着浓厚的兴趣,潜心研究,撰写了《道德论》以及诸多文赋,着述共有数十篇。

何晏,字平叔。据《魏略》记载:曹操担任司空的时候,纳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当时秦宜禄的儿子阿苏也随母亲住在曹操家中,他们都像公子一样受到宠爱。阿苏就是秦朗。秦朗生性谨慎,而何晏却无所顾忌,他的服饰常常仿照太子的样式,因此魏文帝特别厌恶他,每次都不称呼他的姓名,而是叫他“假子”。

何晏娶了公主后,又生性好色,所以在黄初年间一直没有得到重要的官职。等到魏明帝即位,他也只是担任一些闲散的官职。直到正始初年,何晏因迎合曹爽,又确实有些才能,曹爽便任命他为散骑侍郎,后来又升迁为侍中、尚书。何晏之前因为娶公主的缘故,被赐爵为列侯。加之他的母亲在宫中,何晏生性自恋,无论行动还是静止,都不停地用粉和白巾修饰面容,走路时还常常顾影自怜。

何晏担任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事务,那些与他往日有交情的人,大多都得到了提拔。《魏末传》记载:何晏的妻子金乡公主,是他的同母妹妹。公主贤良淑德,她曾对母亲沛王太妃说:“何晏作恶越来越多,他要怎么保全自己呢?”母亲笑着说:“你该不会是嫉妒何晏吧!”不久之后,何晏便死了。

他有一个儿子,年仅五六岁,司马懿派人来抓捕他。何晏的母亲把孩子藏在王宫里,对着使者捶胸顿足,哭着哀求放过孩子,使者将此事如实禀报给司马懿。司马懿也听说过何晏妻子有先见之明的话,心中对她颇为赞赏;再加上看在沛王的面子上,特意赦免了孩子,没有将其杀害。

《魏氏春秋》记载:起初,夏侯玄、何晏等人在当时声名远扬,司马师(司马景王即司马师)也在其中。何晏曾说:“唯有思想深邃,才能通晓天下人的志向,夏侯泰初(夏侯玄字泰初)就是这样的人;唯有见微知着,才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司马子元(司马师字子元)就是这样的人;唯有如神明般,不用急切行事就能迅速达成,不用亲自前往就能到达,我听闻过这样的言论,却还没见过这样的人。”他这话大概是想以神明自比。

当初,司马懿让何晏参与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何晏极力追查曹爽的党羽,希望以此获得赦免。司马懿说:“一共有八族。”何晏便列出丁谧、邓飏等七姓。司马懿说:“还不够。”何晏走投无路,急切之下才说:“难道说的是我吗!”司马懿说:“没错。”于是便下令抓捕何晏。

臣裴松之按:《魏末传》说何晏娶了自己的同母妹妹为妻,这种事是士大夫都不忍心提及的,就算是楚王娶嫂子这种违背伦理的事,也没有这么过分。就算这种说法出自正史,都很难让人相信,更何况是那些低俗的书籍呢!根据各王公的传记记载,沛王是杜夫人所生。何晏的母亲姓尹,如果公主和沛王是同母所生,又怎么能说是和何晏同母呢?

皇甫谧的《列女传》记载:曹爽的堂弟曹文叔,妻子是谯郡夏侯文宁的女儿,名叫令女。曹文叔早早去世,令女守孝期满后,觉得自己年轻又没有孩子,担心家人会逼自己改嫁,便剪掉头发表明决心。后来,家人果然想让她改嫁,令女得知后,又用刀割掉了两只耳朵,日常生活常常依靠曹爽。等到曹爽被诛杀,曹氏家族的人几乎都死光了。

令女的叔父上书与曹氏断绝婚约,强行要把令女接回去。当时夏侯文宁担任梁相,他怜悯令女年轻,又坚守节义,而且曹氏已经没有后人了,希望她能改变心意,于是便暗中派人委婉地劝说她。令女叹息着哭泣道:“我也考虑过,答应改嫁似乎是常理。”家人信以为真,对她的防备也有所松懈。

令女趁机偷偷进入寝室,用刀割掉了自己的鼻子,然后蒙着被子躺在床上。她的母亲叫她,她也不应声,母亲掀开被子一看,只见满床都是鲜血。全家人都惊慌失措,跑过去查看,无不心酸落泪。有人对她说:“人生在世,就像轻尘落在柔弱的草上一样,何必如此自苦呢!况且夫家已经被灭族了,你守着这份贞节又是为了谁呢?”令女说:“我听说,仁人不会因为家族的兴衰而改变自己的气节,义士不会因为生死存亡而改变自己的初心。曹氏以前兴盛的时候,我尚且想要善始善终,何况如今衰败灭亡,我怎么忍心抛弃呢!那种禽兽不如的行为,我怎么能做呢?”

司马懿听说后,对她的气节十分赞赏,准许她领养一个儿子,作为曹氏的后人,令女也因此声名远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