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28章 张范、凉茂传

白话三国志 第128章 张范、凉茂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张范,字公仪,是河内修武人。他的祖父张歆,曾在汉朝官至司徒;父亲张延,官居太尉。当年,太傅袁隗看中了张范,想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张范却婉言谢绝了这门婚事。他生性恬静,乐于追求圣贤之道,对荣华名利看得很淡,面对朝廷的征召任命,一概没有接受。

张范的弟弟张承,字公先,同样声名远扬。他凭借着端方正直的品行被征召,被授予议郎一职,后来又升迁为伊阙都尉。董卓祸乱朝政之时,张承一心想着召集众人,联合天下力量共同讨伐董卓。当时,张承的弟弟张昭担任议郎,恰好从长安赶来,他对张承说:“如今想要讨伐董卓,我们的力量与他悬殊太大,而且仓促之间谋划此事,要率领那些未经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平日里没有安抚好士兵,军队也缺乏训练,这样很难取得成功。董卓倚仗武力,行事又毫无道义,他注定无法长久。我们不如先选择一个可以归附的势力,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志向。”张承觉得弟弟说得很有道理,便解下印绶,悄悄踏上归家之路,随后和张范一起前往扬州避难。

袁术听闻张范兄弟的贤名,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以隆重的礼节邀请他们。张范称病推辞,没有前往,袁术也没有强行逼迫他。袁术又派人请张承前去相见,见面后,袁术问道:“从前周王室衰微,于是就有了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崛起;秦朝政治**,汉朝取而代之并得以兴盛。如今我凭借广阔的土地、众多的百姓,想要像齐桓公那样谋求福祉,效仿汉高祖成就帝业,你觉得怎么样?”张承回答道:“成就大业的关键在于德行,而不是势力的强弱。如果能够凭借德行去顺应天下人的愿望,即便出身平凡,要兴起称霸称王的大业,也并非难事。但要是随意僭越、不合时宜地行动,必然会被众人抛弃,又有谁能帮助您成就大业呢?”袁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

这时,曹操准备征讨冀州,袁术又问张承:“如今曹操想用几千疲惫之兵,去对抗我十万大军,这可真是不自量力!你怎么看这件事?”张承回应道:“汉朝虽然衰落了,但天命并未改变。现在曹操挟持天子,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就算面对百万大军,他也有一战之力。”袁术听后,脸色骤变,很是生气,张承见状便告辞离开了。

曹操平定冀州后,派使者去迎接张范。张范因病留在彭城,便让张承前往拜见曹操。曹操上表举荐张承为谏议大夫。后来,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的贼寇掳走。张范得知后,直接前往贼寇营地,请求归还两个孩子。贼寇被他的勇气打动,把张陵送还给了张范。张范感激地说道:“各位把我的儿子送还,这份情谊我铭记在心。人之常情,固然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我心疼张戬年纪还小,希望能用张陵来交换他。”贼寇被张范这番重情重义的话所感动,将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曹操从荆州返回后,在陈地与张范相见,任命他为议郎,并让他参与丞相府的军事事务,对他十分敬重。曹操外出征战时,常常让张范和邴原留下来,与世子曹丕一同镇守后方。曹操还特意叮嘱曹丕:“遇到事情一定要向这两位请教。”曹丕对他们执子孙之礼,恭敬有加。

张范平日里救济抚恤穷困之人,以至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无论是家族内部还是外面的孤寡之人,都来投奔他寻求帮助。对于别人赠送的财物,他从不拒绝,但也始终不会使用,等到离开的时候,都会一一归还。建安十七年,张范去世。魏国建立初期,张承以丞相参军祭酒的身份兼任赵郡太守,他在任期间,政治教化得以广泛推行。后来,曹操准备西征,征召张承参与军事事务。张承赶到长安后,却因病去世。据《魏书》记载: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张范的儿子张参为郎中。张承的孙子张邵,在晋朝担任中护军,后来与舅舅杨骏一同被诛杀,此事在《晋书》中有详细记载。

凉茂,字伯方,是山阳昌邑人。他年少时便勤奋好学,与人谈论、评议事情时,常常依据经典来判断是非对错。曹操听闻他的才学,征召他为司空掾。在考核中,凉茂成绩优异,随后被补任为侍御史。

当时,泰山地区盗贼横行,社会秩序混乱。曹操任命凉茂为泰山太守,希望他能整治当地的治安。凉茂到任后,展现出非凡的治理才能,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一千多家百姓背着孩子前来归附。(据《博物记》记载:襁,是用丝线织成的,宽八寸,长一尺二,用来把小孩绑在背上,背着行走。)后来,凉茂转任乐浪太守。

公孙度割据辽东,他擅自将凉茂留在当地,不让他前去乐浪赴任。然而,凉茂坚守自己的气节,始终没有向公孙度屈服。有一次,公孙度召集诸将,对凉茂及众人说:“听说曹操远征在外,邺城守备空虚。如今我打算率领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接攻打邺城,你们觉得谁能抵挡得住?”众将纷纷附和道:“确实如此,肯定能轻易拿下!”(臣裴松之按:此传中说公孙度听闻曹操远征,邺城无守备,这应该是曹操平定邺城之后的事。查阅《公孙度传》,公孙度在建安九年去世,曹操也在这一年平定邺城。此后曹操的远征,只有北征柳城。但北征柳城那年,公孙度已经不在人世了。 )公孙度说完,又转头看着凉茂,问道:“你觉得怎么样?”凉茂毫不畏惧,正色回答道:“近些年来,天下大乱,国家社稷摇摇欲坠。将军您坐拥十万大军,却安稳地坐在这里,冷眼旁观天下的成败,作为臣子,难道能这样做吗?曹操担忧国家面临的危亡局势,怜悯百姓遭受的苦难,他率领正义之师,为天下人讨伐那些残暴的贼寇,功劳卓着,德行广布,堪称举世无双。如今天下刚刚平定,百姓才开始安定下来,所以曹操暂时没有追究将军您的罪责。可将军您却想着兴兵西进,那么生死存亡的结果,很快就会见分晓。希望将军您好好考虑!”众将听了凉茂的这番话,都大为震惊,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过了许久,公孙度缓缓说道:“凉先生说得有道理。”

后来,凉茂被朝廷征召,先后担任魏郡太守、甘陵相。他所到之处,都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时,凉茂凭借自身的才能被选拔为长史,之后又升迁为左军师。魏国建立初期,凉茂升任尚书仆射,后来又担任中尉奉常。曹丕被立为太子后,凉茂再次任职,成为太子太傅,备受曹丕的敬重与礼遇。最终,凉茂在任上去世。(据《英雄记》记载:凉茂的声名位列“八友”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