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31章 田畴坚辞封赏

白话三国志 第131章 田畴坚辞封赏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辽东方面斩杀袁尚,并将其首级送了过来。曹操下令:“三军之中,有谁敢为袁尚哭泣的,一律斩首!”田畴曾受袁尚征召,念及这份知遇之情,毅然前往吊祭。曹操得知后,并未加以责问。(臣裴松之认为,田畴之前不接受袁绍父子的任命,是因为他觉得袁绍父子行事不正。后来他全力为曹操出谋划策,献上经卢龙奇袭乌丸的计策,使得袁尚兵败逃亡,最终在辽东被斩,这一切都和田畴的计策有关。既然他已经认定袁尚是乱臣贼子,为何还要去吊祭其首级呢?如果说是因为曾经被袁尚征召,从道义上应该如此,那他就不应该为曹操出谋划策,把袁尚逼到如此境地。田畴的这个举动,实在是进退失据,和王修哭祭袁谭看似相似,实则内心的想法大不相同。)

田畴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属以及宗族三百多人迁居到邺城。曹操赏赐给他车马、谷物、布帛等财物,田畴转手就把这些都分发给了宗族里的亲友和旧相识。

曹操征讨荆州归来后,回想起田畴之前立下的赫赫战功,心中懊悔当初听从了他的辞让,不禁感叹道:“当时那样做,成全了他个人的志向,却破坏了国家的法令制度啊。”于是,曹操决定再次封田畴之前推辞掉的爵位。(《先贤行状》记载曹操的命令说:“蓚县县令田畴,气节高尚至极。当时正逢他所在的州郡胡汉交相战乱,他便隐居深山,潜心钻研学问,感悟道理。百姓们纷纷追随他,逐渐形成了城邑。袁绍势力强盛之时,多次征召他,他都坚决不屈从。他心怀壮志,坚守忠义,只为等待真正的明主。等到我奉诏出征,平定河北,收服幽州,即将平定胡寇的时候,以礼征召他。田畴欣然接受任命,还为我谋划攻打胡人的路线,率领山中百姓归服,为大军开辟道路、提供帮助,使得行军路线既近又便利,让敌人毫无防备。我们在白狼山斩杀蹋顿,一路长驱直入柳城,田畴功不可没。大军凯旋回朝后,本要论功行赏,我上表封他为亭侯,食邑五百户,可田畴言辞恳切,前后多次推辞赏赐。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一直未能对他进行封赏。这样做虽然成全了他个人的高洁之名,却严重违背了国家的典章制度,实在是一大失误。应当按照之前的表奏封他爵位,不要再让我错下去了。”)

田畴得知此事后,连忙上疏向曹操表明自己的心意,甚至以死起誓,坚决不肯接受封赏。曹操没有理会他的请求,多次想要亲自授予他爵位,可田畴始终坚决不受。有关部门见状,弹劾田畴过于耿介,违背常理,故意树立小节,应当免去他的官职并加以处罚。曹操对此事十分重视,犹豫了很久。最后,他下令让世子曹丕以及大臣们广泛商议此事。

世子曹丕认为,田畴的行为就如同子文辞让俸禄、申胥逃避赏赐一样,应该尊重他的气节,不要强行改变他的想法。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也都认为应该听从田畴的意愿。(《魏书》记载世子曹丕的议论说:“从前薳敖逃避俸禄,史书都记载了他的美德,他的行为能够激励世风,让贪婪的人感到羞愧,远比那些空占职位、无所作为的人高尚。这样的人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诋毁。田畴的做法,和他很相似。对田畴免官加刑,从法律上来说处罚过重。”《魏略》记载曹操的指令说:“从前伯夷、叔齐放弃爵位,还讥讽周武王,这可以说是愚昧不明事理,但孔子依然认为他们是‘求仁得仁’。田畴所坚守的,虽然不符合常规的道义,但他只是想保持自己的清高罢了。如果天下人都像田畴这样,那就成了墨子倡导的兼爱尚同,或者是老子主张的使民结绳而治的社会了。虽然外面的议论都有道理,但还是让司隶校尉来裁决此事吧。”《魏书》记载荀彧的议论,认为“君子处世的方式,有的选择出仕,有的选择隐居,关键在于一心为善。所以普通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圣人也会顺应他们的选择,成全他们。”钟繇则认为,“原思推辞粮食,孔子不赞同;子路拒绝接受别人答谢的牛,孔子说这会阻止人们行善。虽然这些行为能够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但并不值得大力提倡。田畴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大义,但却有助于推崇谦让的风气,应该按照世子的建议处理。”臣裴松之查阅《吕氏春秋》发现:“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如果在诸侯那里做奴仆或婢妾,有人能把他们赎回来,可以从官府领取酬金。子贡赎回了人却推辞不领取酬金,孔子说:‘子贡做错了。从今往后,鲁国人不会再去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牛来答谢他,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溺水者了。’”这里记载的话和钟繇所引用的并不相符,不知道是钟繇记错了,还是另有出处。)

曹操仍然希望能封田畴为侯。田畴平日里和夏侯惇关系很好,曹操便对夏侯惇说:“你去用感情打动他,就照你自己的想法说,别透露是我的意思。”夏侯惇于是前往田畴家中,留宿一晚,按照曹操的叮嘱去劝说田畴。田畴心里明白夏侯惇的来意,始终没有说话。夏侯惇临走时,拍着田畴的后背说:“田君,主公的心意十分诚恳,你就不能考虑一下吗?”田畴回答道:“您这话说得太重了!我田畴不过是个背井离乡、逃避战乱的人,承蒙主公的大恩才得以保全性命,这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怎么能把献出卢龙塞的功劳,当作换取赏赐和俸禄的筹码呢?就算国家偏爱我,我自己难道不会心中有愧吗?将军您一向了解我,还说出这样的话。如果实在迫不得已,我宁愿死在您面前!”话还没说完,田畴已经涕泪横流。

夏侯惇回去后,把田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曹操。曹操听后,感慨万千,深知无法改变田畴的心意,只好任命他为议郎。

田畴四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也早早离世。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十分推崇田畴的品德和忠义,赏赐田畴的从孙田续关内侯的爵位,让他来继承田畴的香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