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71章 苏则传

白话三国志 第171章 苏则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苏则,字文师,是扶风武功人。他年轻时就因学问好、品行端正而闻名,被举荐为孝廉和茂才,还被公府征召,但他都没有去就任。他最初担任酒泉太守,后来又转任安定、武都太守。苏则性格刚直,非常痛恨邪恶,他一直仰慕西汉汲黯的为人。东汉末年,三辅地区(指长安附近的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大乱,苏则因饥荒逃到北地,投靠安定的富户师亮。但师亮对他的待遇不太好,苏则感慨地说:“天下终会安定,不会太久,我一定会回来当这个郡的太守,让那些平庸的人见识见识。”后来,苏则与冯翊人吉茂等人在郡南的太白山隐居,以读书为乐。等到苏则担任安定太守时,师亮等人想逃走。苏则听说后,提前派人去劝解,用礼节回报他们。

苏则在各地任职时都有威望和名声。曹操征讨张鲁时,路过苏则的郡,见到他后很喜欢他,让他担任军队的向导。张鲁被打败后,苏则安抚了下辩地区的氐族人,打通了河西的通道,后来他又被调任为金城太守。当时正值战乱之后,官吏和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人口锐减。苏则非常谨慎地安抚他们,对外招抚羌胡部落,得到了他们的牛羊,用来赡养贫困和年老的人。他还和百姓分粮食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流亡的百姓都回来了,有好几千户。于是,苏则明确颁布禁令,对违反的人立即处死,对听从教导的人一定给予奖赏。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因此归附的人越来越多。李越在陇西造反,苏则率领羌胡部落包围了李越,李越马上请求投降。曹操去世后,西平的麹演反叛,自称护羌校尉。苏则率兵讨伐他,麹演害怕了,请求投降。曹丕因为苏则的功劳,加封他为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来,麹演又联合其他郡县叛乱,张掖的张进抓住了太守杜通,酒泉的黄华不接受太守辛机的任命,张进和黄华都自称太守来响应麹演。此外,武威的三种胡人也一起抢劫,道路都被切断了。武威太守毋丘兴向苏则告急。当时,雍州和凉州的许多豪强都驱赶羌胡部落来跟随张进等人,郡里的人都认为张进无法抵挡。而且将军郝昭、魏平此前分别驻守金城,也接到命令不得向西进军。

于是,苏则召集郡中的主要官员、郝昭等人以及羌族的首领们商量说:“现在叛贼虽然势力强大,但都是新联合起来的,有的是被胁迫的,不一定齐心。我们趁他们有矛盾时进攻,好人和坏人一定会分开,分开后好人就会归附我们,我们就增加了力量,而他们就削弱了。我们既得到了增加兵力的实际好处,又有气势上的优势,率领军队进攻,一定能打败他们。如果等待大军到来,就会旷日持久,好人无处可去,就一定会和坏人联合起来,好人和坏人联合起来后,就很难快速分开。虽然有皇帝的命令,但我们违反命令也是为了抓住时机,专断一些也是可以的。”

于是,郝昭等人同意了他的意见,苏则就发兵救援武威,使三种胡人投降,又和毋丘兴在张掖进攻张进。麹演听说后,率领三千名步兵和骑兵来迎接苏则,说要帮助他作战,但实际上想发动叛变。苏则引诱他来见面,趁机把他杀了,在军中示众,他的党羽都四散逃跑。于是,苏则和各军包围了张掖,打败了叛军,杀了张进及其同党,众人都投降了。麹演的军队失败后,黄华害怕了,放了他抓住的人来请求投降,河西地区于是平定。苏则回到金城,被晋升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

苏则后来被朝廷征召,任命为侍中,和董昭成了同僚。有一次,董昭枕着苏则的膝盖睡觉,苏则把他推下去,说:“我的膝盖可不是阿谀奉承之人的枕头。”当初,苏则和临淄侯曹植听说魏氏取代了汉朝,都穿了丧服痛哭。曹丕听说曹植这样,但没听说苏则也这样。曹丕在洛阳时,曾随口说道:“我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却听说有人哭,这是为什么?”苏则以为曹丕是在问自己,顿时胡须都竖了起来,想要正面回答。侍中傅巽掐了苏则一下(“掐”在这里读音为“kě qià”),说:“不是说你。”于是苏则才没有说话。

《魏略》记载:按照旧的礼仪,侍中要亲自侍奉皇帝的起居,所以民间俗称为“执虎子”。当初,苏则的同郡人吉茂,当时刚当过县令,后来被闲置起来。吉茂见到苏则,嘲笑他说:“当官做到头也不过是‘执虎子’。”苏则笑着说:“我实在不能像你那样辛苦地赶着小车奔跑。”当初,苏则在金城时,听到汉献帝禅让帝位,以为他驾崩了,于是举行了丧礼;后来听说汉献帝还在,苏则自认为消息不准确,心里有些郁闷。临淄侯曹植因为自伤失去了先帝的欢心,也悲愤地痛哭起来。

后来曹丕外出游玩,追悔对临淄侯的不满,回头对左右的人说:“人心不同,当我登上皇位的时候,天下还有人哭。”当时随从的大臣们知道曹丕这话是有感而发,但苏则以为曹丕是在说自己。他想下马谢罪,侍中傅巽使了个眼色,苏则才明白过来。孙盛说:士人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也不批评自己该做的事,一个人的去留和出处,难道是随便的吗?苏则既然已经在新朝任职,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了新的朝代,却还心怀二意,心生怨恨,想要慷慨陈词,这难道是正人君子的进退准则吗?《诗经》上说:“士人反复无常,三心二意。”士人的三心二意,就像失去了配偶一样可悲,更何况是臣子呢?

曹丕问苏则:“以前打败酒泉、张掖的时候,西域派来了使者,敦煌献上了直径一寸的大珠子,还能再求购一些吗?”苏则回答说:“如果陛下能让中原地区得到教化,让恩德流传到沙漠地区,那么珠子不用求就会自己送上门来;如果求购才能得到,那就没有什么珍贵的了。”曹丕沉默不语。后来苏则跟随曹丕外出打猎,围猎的栅栏被撞坏了,鹿逃跑了,曹丕大怒,坐在马鞍上拔出刀来,把所有的督吏都抓起来,准备杀了他们。苏则跪下叩头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不会因为禽兽而伤害人,现在陛下正要发扬唐尧的教化,却因为打猎的事杀掉许多官吏,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我冒死请求陛下不要这样做!”

曹丕说:“你是正直的臣子。”于是把那些人都赦免了。然而,苏则也因此被曹丕忌惮。黄初四年,苏则被降职为东平相。他还没到任,在路上就病死了,被追封谥号为刚侯。他的儿子苏怡继承了爵位。苏怡死后,没有儿子,他的弟弟苏愉继承了封号。苏愉在咸熙年间担任尚书。苏愉,字休豫,历任太常、光禄大夫,见于《晋百官名》。山涛在奏事中称赞苏愉忠诚厚道,有智慧。臣松之考察得知,苏愉的儿子叫苏绍,字世嗣,担任吴王的老师。石崇的妻子是苏绍的姐姐。苏绍有诗作收录在《金谷集》中。苏绍的弟弟叫苏慎,担任左卫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