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42章 三少帝第一章

白话三国志 第42章 三少帝第一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丁亥朔,洛阳皇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魏明帝曹叡卧于病榻,气息奄奄,他的目光在昏暗的殿内游移,最终落在了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身上。曹芳,字兰卿,自小被明帝收养,宫中秘事重重,无人知晓他究竟出身何处,只偶尔有些流言,说他或许是任城王曹楷之子。

就在这一天,曹芳被匆匆立为皇太子。紧接着,在众人的簇拥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那象征皇权的皇冠戴在他稚嫩的头顶时,曹芳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与懵懂。大赦天下的诏书很快传了出去,新帝登基,万象更新,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这特殊的氛围之中。曹芳尊皇后为皇太后,同时,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被委以辅政重任,朝堂的命运,此刻便系在了这二人与新帝身上。

曹芳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努力挺直小小的身躯,宣读诏书:“朕以幼弱之身,继承这大业,茕茕孤立,心中忧惧。大将军、太尉受先帝遗命,辅佐朕躬;司徒、司空及诸位重臣,也当统领百官,安定社稷。望诸位卿大夫尽心竭力,莫负朕意。先帝所兴宫室之役,劳民伤财,皆依遗诏停止。宫中六十岁以上的官奴婢,皆免为良人,还其自由。”他的声音虽稚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诏书传下,群臣纷纷跪地领命。

二月,西域使者带着奇珍异宝抵达洛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火浣布。这火浣布的来历可不简单,据《异物志》记载,南海中有个斯调国,国内有火州,那野火春夏自燃,秋冬自灭。火州中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树木,四季不毁,秋冬野火熄灭后才会枯瘁。当地人常于冬季采集树皮制成布,颜色青黑,若是沾染污垢,投入火中反而更加鲜亮。《傅子》中还曾记载,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有一件火浣布做的单衣,他在宴客时故意弄脏,佯装发怒让人烧掉,结果布遇火不但未毁,反而垢尽色白,如同用灰水清洗过一般。《搜神记》里也提到,昆仑之墟的炎火山上,鸟兽草木皆生于火中,产出的火浣布,不是山上草木的皮,便是鸟兽的毛所制。只是这火浣布,在汉朝之后便许久未现,魏初时,世人都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连魏文帝都认为火性酷烈,不可能孕育出能制成布的东西,还将此观点写进《典论》,以绝众人之想。明帝继位后,更是将《典论》刊刻于庙门和太学石经旁,想要流传后世。谁能想到,如今西域使者却带着火浣布前来进献,这可让当初坚信火浣布不存在的人大跌眼镜。

曹芳听闻有如此奇物,当即下诏,命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带领百官一同观看火浣布的试验。朝堂之上,众人目光齐聚,当火浣布投入火中,瞬间火光闪烁,却未被烧毁,反而变得更加洁净,群臣一片哗然。有人惊叹不已,有人则面露尴尬,毕竟曾经对火浣布的存在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数。

丁丑日,曹芳又下了一道诏书:“太尉司马懿,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历经三代,忠心耿耿。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战功赫赫,名震海内。昔日周成王设立保傅之官,东汉显宗崇宠邓禹,皆是为了优待贤才,表彰其功绩。朕今特封太尉为太傅,仍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望卿继续辅佐朕,保我大魏江山。”这道诏书一下,司马懿在朝堂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他跪地谢恩,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三月,征东将军满宠被任命为太尉,朝堂人事变动,各方势力悄然开始重新布局。六月,辽东东沓县的吏民渡海迁至齐郡边界,朝廷便将故纵城改为新沓县,安置这些迁徙而来的百姓。七月,曹芳开始亲临朝堂,听公卿奏事。他坐在御座上,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汇报,虽年纪尚小,但已初现帝王的沉稳。八月,大赦天下,百姓们感恩新帝的仁德。十月,镇南将军黄权被封为车骑将军,朝堂之上,新的权力架构正在逐渐形成。

十二月,曹芳再次下诏:“烈祖明皇帝于正月驾崩,朕与臣子们每至忌日,心中哀伤。如今朕决定复用夏正,虽违背了先帝通三统之义,但礼制本就可因时而变。且夏正与天时相符,朕便将建寅之月定为正始元年正月,建丑月为后十二月。”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的春天二月乙丑日,宫中传出诏令,加侍中中书监刘放、侍中中书令孙资为左右光禄大夫。这一任命,让朝堂上的众人心中暗自揣测,这两位近臣的地位陡然提升,是否意味着朝堂格局将有新的变动。

丙戌日,又一则消息传来,辽东汶、北丰县的百姓因种种缘由,背井离乡渡海迁徙而来。朝廷见状,赶忙规划齐郡的西安、临菑、昌国县边界之地,设立新汶、南丰县,安置这些流民。只是,从去年冬天十二月开始,一直到今年二月,天空像是被锁住了一般,滴雨未下。大地干裂,百姓们望着干涸的农田,满心忧虑。丙寅日,年幼的皇帝曹芳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赶忙下诏给狱官,要求他们迅速清查冤案,从轻发落罪行轻微的犯人,期望以此来祈求上天降雨。同时,他还号召群公卿士们畅所欲言,献出良策,共同度过这艰难时刻。

时间匆匆,转眼间到了四月,车骑将军黄权突然病逝。黄权一生历经沙场,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他的离去,让不少人为之悲痛。七月,曹芳看着国库中堆积如山的金银杂物,又想到百姓们困苦的生活,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下诏说道:“《易经》有云,损上益下,要以制度为准则,既不能浪费钱财,也不能伤害百姓。如今百姓生活窘迫,可御府中却有这么多金银杂物,留着又有何用?”于是,他下令拿出一百五十种、共一千八百多斤的金银器物,熔化后充作军用。八月,曹芳亲自乘车巡视洛阳周边的秋庄稼。他看着田间劳作的百姓,心中满是关切,下令赏赐那些年高且勤劳耕种的百姓,以此来鼓励大家好好务农。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的春天,曹芳的学业有了新进展,他刚刚通习《论语》。为了表示对先圣的敬重,他命太常带着太牢之礼,在辟雍祭祀孔子,还让颜渊配享。这场庄重的祭祀仪式,让天下人看到了新帝对儒家文化的尊崇。

然而,魏国的边境却并不安宁。夏天五月,吴国大将朱然等人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襄阳的樊城。消息传到洛阳,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太傅司马懿主动请缨,率领大军前去抵御。出征那天,六月辛丑日,曹芳亲自来到津阳城门外,为大军送行。望着司马懿离去的背影,曹芳心中满是期待,希望他能击退敌军,保边境安宁。

司马懿率领大军抵达前线后,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他没有贸然进攻。当时,吴军将领全琮攻打芍陂,朱然、孙伦率五万人围困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扰柤中,局势十分危急。司马懿深知,若不能及时解樊城之围,后果不堪设想。有人建议按兵不动,认为敌军久攻樊城不下,必然会自行溃败。但司马懿却严肃地说:“军中有这样的说法,将领有能力却被束缚,这是束缚军队;将领无能力却被任用,这是让军队覆灭。如今边境动荡,民心不安,这是国家的大忧患。”于是,他根据南方暑湿的气候特点,制定了巧妙的战术。他先派轻骑前去挑衅,朱然却坚守不出。司马懿见状,便让大军休息沐浴,挑选精锐士兵,招募先锋,同时严明号令,摆出一副必定攻城的架势。朱然等人得知后,心中大惊,担心被司马懿反制,只好趁着夜色偷偷撤军。司马懿怎会轻易放过,他率军一路追击至三州口,斩杀、俘获众多敌军,大获全胜。

六月己卯日,司马懿凯旋而归的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欢腾。为了表彰有功之臣,曹芳下诏封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只是,这一年的冬天也不太平,十二月,南安郡突然发生地震,百姓们的生活再次受到冲击。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春天,噩耗接连传来。正月,东平王曹徽病逝。三月,太尉满宠也离开了人世。满宠一生为魏国镇守边疆,他的离去,让魏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秋天七月甲申日,南安郡再次发生地震,紧接着乙酉日,领军将军蒋济被任命为太尉,挑起了新的重担。可到了冬天十二月,魏郡又遭受地震侵袭,一时间,魏国上下人心惶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