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43章 三少帝第二章

白话三国志 第43章 三少帝第二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春天,曹芳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加元服。这意味着他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亲理朝政了。加元服仪式结束后,他高兴地赏赐群臣,与大家一同庆祝。四月乙卯日,曹芳又立甄氏为皇后,还大赦天下,希望能给国家带来新的气象。然而,五月初一,却发生了日食,且是日全食,天空瞬间变得黑暗,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风雨。

到了七月,曹芳为了缅怀那些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先辈们,下诏在太祖庙庭祭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一众功臣。这一年的冬天十二月,远在海外的倭国女王俾弥呼派遣使者前来魏国,献上珍贵的礼物,魏国与倭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的春天,二月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洛阳城,却未能吹散朝堂上的紧张气氛。曹芳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神色凝重地下达诏书:令大将军曹爽率领大军征讨蜀汉。这一决策,让朝堂瞬间陷入议论纷纷之中,有人认为这是开疆拓土的良机,也有人担忧此举会让魏国陷入战争的泥沼。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四月初一,天空突然出现日食,日光渐渐被黑影吞噬,天色变得昏暗起来。在古人眼中,这是不祥之兆,一时间,民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五月癸巳日,曹芳在学业上又有了新的成就,他将《尚书》研读通透。为了表达对先圣的敬重,也为了彰显自己对学问的重视,他效仿之前的祭祀之礼,命太常带着太牢之礼前往辟雍祭祀孔子,让颜渊配享。祭祀结束后,他还兴致勃勃地赏赐了太傅司马懿、大将军曹爽以及为他讲解《尚书》的侍讲们。

然而,前线的战事却并不顺利。五月丙午日,大将军曹爽灰溜溜地率领大军返回。此次征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朝堂之上,对曹爽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秋天八月,又一则噩耗传来,秦王曹询病逝。曹询的离去,让曹芳心中满是悲痛,他失去了一位亲人,也让魏国的宗室力量有所削弱。

九月,鲜卑族主动归附魏国。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为了安置这些鲜卑人,魏国在辽东设立属国,并建立昌黎县,让鲜卑人在此安居乐业。这一举措,加强了魏国与鲜卑族的联系,也为边境的稳定带来了一丝希望。

冬天十一月癸卯日,曹芳下诏,在太祖庙庭祭祀故尚书令荀攸。望着太庙中荀攸的牌位,曹芳陷入沉思,他想起那些为魏国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先辈们,心中满是敬意。只是,对于配享太庙的人选,朝堂上一直存在争议。臣子松之认为,魏国配享太庙的名单中没有荀彧,大概是因为荀彧晚年与曹操意见不合,且严格来说他不算魏臣。至于程昱入选而郭嘉落选,钟繇排位在荀攸之前,其中的缘由却难以知晓。还有许褚,徐他谋逆时许褚心有所感,他的忠诚堪比金日磾,潼关之战时,若不是许褚拼死护主,曹操恐怕性命难保,许褚的功绩超过典韦,可如今太庙祭祀有典韦却没有许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十一月己酉日,魏国将秦国重新改为京兆郡。十二月,司空崔林也因病去世。这一年,魏国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有战争的失利,有亲人的离去,也有朝堂重臣的陨落,一切都让曹芳感到心力交瘁。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的春天,二月丁卯日,南安郡再次发生地震。大地剧烈摇晃,房屋纷纷倒塌,百姓们死伤无数。曹芳得知后,心中十分忧虑,他赶忙下令安抚百姓,组织救灾。

丙子日,朝廷任命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希望他能在这动荡的局势中,稳定朝堂。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到了夏天六月,赵俨便病逝了。朝堂之上,众人还未从赵俨病逝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八月丁卯日,太常高柔被任命为司空。同时,朝廷还封左光禄大夫刘放为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孙资为卫将军,朝堂的权力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冬天十一月,魏国举行祫祭,在太祖庙祭祀之前讨论的二十一位辅佐之臣。这场祭祀仪式十分隆重,曹芳亲自出席,他希望这些先辈们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魏国平安。十二月辛亥日,曹芳下诏,让学者们可以用故司徒王朗所着的《易传》作为考试内容。这一举措,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开始研究《易传》。乙亥日,曹芳又下诏:“明日大会群臣,特许太傅司马懿乘舆上殿。”这一诏令,彰显了司马懿在朝堂上的特殊地位,也让众人看到了曹芳对司马懿的敬重。

正始七年(公元246年)的春天,二月的寒风依旧凛冽,幽州刺史毋丘俭却接到了出征的命令。他率领大军,一路向北,征讨高句丽。在战场上,毋丘俭身先士卒,指挥若定,高句丽军队节节败退。到了夏天五月,毋丘俭乘胜追击,又向濊貊发起进攻,再次大获全胜。这两场胜利,让魏国的军威大振,韩那奚等数十个国家纷纷率领部落前来投降。

秋天八月戊申日,曹芳偶然间来到集市,看到那些被官府售卖的官奴婢。这些奴婢们,有的年已七十,满脸沧桑;有的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曹芳心中一阵刺痛,他感慨道:“这些人都是生活困苦之人,本该安享晚年,却被官府在他们力竭之后售卖,实在是不合理。”于是,他当即下诏:“将这些官奴婢全部释放为良民。若有人无法维持生计,郡县要给予救济。”曹芳记得自己刚即位时,就曾下诏让六十岁以上的官奴婢免为良人,可如今七八年过去了,却又出现售卖七十岁官奴婢的情况,实在让他难以理解。

八月己酉日,曹芳又下达了一道诏书:“我原本打算在十九日亲自祭祀宗庙,昨天外出时看到道路正在修整,可如果下雨又得重新修整,实在是浪费人力物力。我常常想到百姓们劳役繁重,生活困苦,心中十分忧虑。道路只要能通行就好,听闻有人为了修道路,打骂老人小孩,让百姓疲惫不堪、流离失所,我又怎能安心地从这样的道路上经过,去宗庙祭祀呢?从今往后,一定要明令禁止此类事情发生。”

冬天十二月,曹芳完成了《礼记》的学习。他一如既往地命太常带着太牢之礼前往辟雍祭祀孔子,让颜渊配享。这一年,吴国大将朱然再次侵扰柤中,斩杀俘获数千人,柤中一万多户百姓和官吏被迫渡过沔水。司马懿得知后,向曹爽建议:“如果让这些百姓回去,他们肯定会再次遭到侵犯,不如暂时把他们留在这边。”曹爽却不以为然地说:“如今不加强沔南的防守,却把百姓留在沔北,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司马懿耐心解释道:“并非如此,任何事物放在安全的地方就安全,放在危险的地方就危险。兵法上说,成败在于形势,安危在于态势,形势是统领众人的关键,不可不慎重考虑。假如敌军两万人截断沔水,三万人与沔南的魏军对峙,再派一万人在陆地劫掠柤中,你该如何救援呢?”可曹爽固执己见,没有听从司马懿的建议,最终还是让百姓们回去了。结果,朱然再次来袭,大败魏军。袁淮见状,向曹爽进言:“吴楚之地的百姓体质柔弱,才能有限,没有多少杰出的人才,论实力根本无法与我们抗衡。但他们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心头大患,就是因为他们以长江、汉水为屏障,擅长水战,形势有利就上岸劫掠,形势不利就退回水中,我们进攻他们的路途遥远,优势难以发挥。孙权十几年来,在江北频繁打猎练兵,修缮武器,加强防御,还多次侵扰我们。用兵之道,贵在以饱待饥、以逸击劳,军队不宜长期在外作战,行军不宜过于深入。防守的地方少,力量就能集中,就能更加稳固强大。如今我们应该舍弃淮水、汉水以南的地方,向后撤退,避开敌军锋芒。如果敌军敢进入中原腹地,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就能利用他们的短处,发挥我们的长处。如果他们不敢来,边境就能安宁,我们也不用再担心劫掠之苦。只要我们国家富强,军队强大,政治清明,百姓齐心,要征服他们就不是难事。现在襄阳孤立在汉水以南,敌军顺着汉水而上,就能截断襄阳与外界的联系,我们若能一战取胜,襄阳不攻自破。所以,襄阳留着对国家没什么益处,失去了也不可惜。从江夏往东,淮南各郡,因为靠近敌军边境,容易被劫掠,这些年损失了多少?如果把百姓迁徙到淮北,远离敌军,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被侵扰了。”然而,曹爽依旧没有采纳袁淮的建议,魏国的边境危机依旧没有解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