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135章 拜师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第135章 拜师

作者:不如退而结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7 来源:小说旗

最后尔雅都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谢谢,脸都笑僵了。

最后还有人拉着她非要给卫辞说亲,尔雅好不容易才打发了。

接着来便是鹿鸣宴,鹿鸣宴是地方官员与新科举人的一场交流宴会。

主持者是徽州的巡抚,再加上乡试的主副考官,以及官府请来判卷的各方大儒。

期间新科举人一起唱鹿鸣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传说鹿是一种十分爱分享的动物,它们发现了肥美的青草,就会高声呼唤鹿群一起享用。

古代的士大夫觉得这是一种美德,是君子之风,所以吟唱鹿鸣活跃气氛。

此次乡试的主考官是刑部的另一个侍郎文源清文大人。

文大人本是圣上派到青州查科举舞弊案的钦差。

查清案情后,皇上又命他留下来主持乡试。

按照规矩,他是在场所有新科举人的座师。

卫辞作为解元要带头向他敬酒,感谢他的赏识。

以后若是卫辞入了官场,如果想跟他攀关系也可以喊他文座师。

古人的文官之所以容易结党,就是因为彼此之间太好攀关系了。

同窗,同科,同乡都天然为一党,除此之外,座师,房师也可成一党。

你攀我,我攀他,最后全是自己人。

卫辞起身向文大人敬酒:

“学生卫辞多谢文大人提携之恩,学生铭感五内,誓死以报。”

文源清上下打量卫辞,好一个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解元。

他显然对卫辞的考卷印象很深,笑着对卫辞道:

“卫辞,本官观你的考卷,不仅见识不俗,还精通律法,解元之名,你实至名归。”

卫辞连忙道谢:

“都是座师抬爱,学生感激不尽。”

徽州巡抚王大人看文源清一副十分欣赏卫辞的模样,笑着插话:

“今年的解元竟才貌双全,真是难得,只是不知诗才如何。

你得中解元想必心中感触良多,何不赋诗一首,也让我们看看解元的风采。”

鹿鸣宴上新科举人作诗十分正常,王巡抚这要求也无不妥,卫辞自然不能拒绝。

就算他不想写,底下许多举人还迫不及待等着表现呢。

毕竟今日在上首坐着的,无论是文大人还是王巡抚,亦或各方的大儒,哪怕不是大人物,平时想见一面都难。

若是今日在他们面前出彩了,也是一件扬名长脸的事。

卫辞皱眉一思索,然后便朗声道:

“金乌破晓照轩窗,喜讯传来意激昂。

今朝得意马蹄疾,未敢轻狂意彷徨。

且记初心常砥砺,不负韶华谱新章。

当思社稷多艰状,欲报君恩岁月长。”

卫辞诗写的中规中矩没有多出彩,因为王巡抚是让他当场作诗。

他若写的太过出色,倒显得是提前精心准备好的。

而且他已经是解元,没必要太出风头,以免招人恨。

可没想到文大人很给面,听了卫辞的诗当即笑着夸好:

“好!有志气!”

文大人都说好了,其他人自然不能挑毛病打文大人的脸。

卫辞连忙拱手:

“学生献丑了。”

文大人满脸笑容的看着卫辞,不知怎的突然问他:

“你可有师承?”

卫辞闻言心中一跳,但还是老实回答:

“学生并无师门。”

果不其然,听到卫辞的话文大人脸上的笑意更浓,他询问卫辞:

“我正想收一个学生,你可愿拜我为师?”

此言一出,底下学子的目光顿时都变了,一群人满眼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卫辞。

这可是文源清文大人,且不说他自己就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

更重要的是文大人的老师乃是当朝次辅陈阁老。

若是卫辞拜了文大人为师,那就是陈阁老的直系徒孙。

有这么个师祖在,将来卫辞入朝为官,那前途还不如一帆风顺,要啥有啥。

在众目睽睽之下,卫辞自然不会故作清高的说什么不想才是。

他立刻双膝下跪:

“学生拜见老师。”

看卫辞拜师拜得这么干脆,文源清也十分高兴,他当即亲手把卫辞扶了起来。

满眼欢喜道:

“好,以后都不必多礼。”

眼看着文源清就这么认了个徒弟,王巡抚也立刻捧场,冲文源清举杯道:

“恭喜文大人喜得佳徒,这拜师宴就包我身上了。”

古人拜师是很隆重的事,尤其是亲传弟子,师父对弟子拥有很大的控制权。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对儿子享有的权利,师父几乎同等享有。

接下来在场的人也都很有眼色的恭喜文源清与卫辞。

其他的新科举人见状心气也都上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作诗写字。

期盼文大人也能看上自己,他们也能一跃踏上通天坦途。

但文源清显然并不打算收第二个徒弟。

文源清之所以将卫辞收入门下一是看到精通律法,将来可到刑部做官。

二是看他文风成熟,将来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夺魁的可能。

三是偶然得知他曾是小三元,如今又是解元,已经四元在身。

将来若是会试得中会元,那么殿试他只要不答的太离谱,皇上就一定会点他为状元。

那他就会成为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个六元。

历朝历代都不缺状元,更不缺解元,可六元不同。

先不说这个名次足以名留青史,有六元在身,也会成为天下所有学子的榜样。

这样的人才不抓在自己手里岂不可惜,所以在没看到卫辞前,文源清就已经决定收卫辞为徒。

等真正见到卫辞后,文源清看他仪表堂堂,芝兰玉树,顿时更加满意。

当今皇上有些颜控,觉得相由心生,十分偏爱相貌好的官员。

老师就是因为相貌不如温首辅萧疏轩举,风姿隽爽,所以没争过首辅之位。

后来他收几个师弟就特别看相貌,文源清若不是陈阁老早年收的徒弟。

说不定以他的相貌都入不得陈阁老的眼。

如今文源清看到风采出众的卫辞,可不十分满意。

只这相貌老师看了都会点头,起码以后跟温党的比拼中,不会因为容貌再落了下乘。

鹿鸣宴结束后,卫辞回家跟父母说了自己已经拜主考官文大人为师一事。

尔雅与卫岳闻言自然没什么意见,两人都十分欣喜。

他们没什么出身,卫辞却注定是前程远大的人。

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助益是每个父母都非常心痛的事。

如今孩子能拜个对他前程有益的老师,尔雅与卫岳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当即就开始准备拜师礼,又去翻黄历打算挑个好日子,给卫辞举办拜师宴。

尔雅还准备用最快的速度给卫辞的新老师私人订制一款新衣服以示感谢。

卫辞知道尔雅的想法后帮她出主意。

两人讨论一番后,决定用现代汉服中很流行的道袍为设计灵感。

颜色采用灰蓝与白色,上绣白竹与仙鹤。

将衣服在拜师宴前赶制了出来,果然效果十分惊艳。

既有书生的温文儒雅,又带着一丝仙气飘渺。

王巡抚想要交好文源清,所以主动提出帮忙做见证人。

所谓拜师宴其实就是一种仪式,挑个黄道吉日,请见证人。

然后在尔雅和卫岳在场的情况下,卫辞给文源清磕头拜师。

如今卫辞已经算十八岁了,文源清得了个文采出众的徒弟很高兴。

等卫辞给他磕完头后,他满脸笑意的问卫辞:

“可有字?”

卫辞还未弱冠,自然未取字,他摇了摇头:

“弟子还未有字。”

文源清作为卫辞的老师,是最有资格给他取字的人。

他低头略一思索,然后道:

“你如今年纪大了,出去与人交际不能没有字。

今日为师便为你取一字,你名辞,辞,讼也,为师便为你取名讼之如何?”

一个字而已,卫辞自然没什么意见,他冲文源清行礼:

“多谢老师赐字。”

文源清抚着胡须轻笑,又接着道:

“讼,又为争也,大争之世,不争便是平庸。”

论语说君子无所争,现在老师却说,大争之世,不争便是平庸。

看来他这位老师不是死读书,完全认可圣人之道的酸儒。

两人三观也颇为相似,因此卫辞拱手:

“学生受教。”

王巡抚在一旁做见证人,见仪式结束立刻起身恭喜文源清喜得佳徒,又对卫辞:

“讼之,你以后可要用功读书,继续力争上游,不要辜负你老师的期望。”

卫辞拱手应是,王巡抚是个八面玲珑之人。

并没有因尔雅与卫岳出身不显而对她们刻意忽视,反而热情对两人道:

“二位得子如此,以后有福了。”

尔雅卫岳行礼道谢,仪式结束后文源清赶着回京。

他如今还在朝中任职,本来鹿鸣宴一结束便该回京的。

为了拜师宴才多耽搁了两天,现在一切结束他不好再逗留。

临走前他叮嘱卫辞:

“你的文风已经成熟,后年的会试你若想榜上有名不难。

可你若想取中头名会元,恐怕还要再努力一些。

你若是对会元势在必得,在家过完年后,可到京城寻为师。

为师亲自指导一年半载,你夺会元之位也多些把握。”

卫辞闻言有些心动,他本想在在会试前的这近一年时光就在家中苦读。

可闭门造车到底不如名师指导进步快,要能跟在老师身边进修一年,后年会试他也有更多信心。

卫辞当即点头:

“学生之前去江南求学,已有三年未见祖父,待陪祖父过完年,便上京到老师身边侍奉学习。”

文源清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离开。

他回京走的是水路,一路搭官船回去,安全舒适还便宜。

上船后两个贴身伺候的小厮去本想直接将尔雅送的衣裳收起来。

他家大人穿衣讲究,从来不穿府外的人做的衣裳。

考虑到大人对新收的徒弟十分满意,这才多嘴问了一句:

“大人,卫公子的拜师礼中有一件衣服,要收起来吗?”

文源清之前调查过卫辞的身世,自然也知道她母亲是青州云衣阁的幕后掌柜。

有些好奇她会送什么样的衣服给自己,文源清命下来将衣服包裹打开。

待看到衣服的款式后,文源清眼前一亮。

云衣阁还真是名不虚传,他将衣服穿上身试了下。

发现此衣一上身,竟硬是衬得自己也有了几分英俊潇洒的感觉。

文源清惊喜之后,立刻让小厮在下个渡口下船,并交代他:

“你马上回青州找卫辞,将老师的身高体型及相貌告知他。”

小厮能贴身跟在文源清身边自然也不傻。

他马上反应过来,主子这是在教卫公子讨好陈阁老。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朝堂大臣发现皇上偏爱相貌出众的臣子后,个个都比女子还爱美。

一个个戴花抹粉,连女子都自愧不如。

主子这是发现卫公子的母亲衣服做的好看别致。

所以让卫公子明年入京,给陈阁老做几身好看的衣裳讨他老人家欢心。

其实小厮有些不明白,既然朝中的大臣是为了入皇上的眼才爱美起来。

那他们只需在皇上面前打扮即可,为何私下也不放松呢?

就像这衣裳,常服再好看,那也穿不到皇上面前去,因为臣子见皇上都穿官服。

既然这样,他们还爱美个什么劲儿呢?

不过这都是心中所想,小厮自然不会说出来反驳主子的话。

到了下一个渡口,文源清身边的小厮立刻下了船,马不停蹄的又回青州去了。

他要赶在卫公子回老家前将信息带到,否则要找到卫辞就更费功夫了。

此时的卫辞正在跟父母一起收拾东西回章阳县下河村。

收拾好东西后他去跟程佑安告别,程佑安成了举人按理说该回京的。

但他考虑到现在回京也赶不上过年,像文大人就是坐官船也不耽误他要在路上过年。

所以就打算在青州过完年再回家,反正那个家中也没人欢迎他。

他回京城最想见的只有外祖父和外祖母。

至于他那个爹,这辈子不见他都不会想他。

听到卫辞说过完年他也打算去京中到文大人身边学习,程佑安高兴极了。

他拍着卫辞的肩膀道:

“太好了,本来一想到要离开青州我还挺舍不得你。

现在好了,咱们刚好一起去京城,以后在京中见面也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