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131章 秦淮茹的日常 琐碎真实幸福

清晨五点半,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何家,第一缕阳光刚刚爬上阁楼的灰瓦屋檐。秦淮茹已经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她披上白色衬衫,系好扣子,来到浴室打水洗脸。

\"小妈,您起这么早啊?楼下\"秦京茹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刚到楼梯口,怀里抱着刚何明曦,小家伙挣着,要下地。

秦淮茹擦了擦手,快步走下楼梯接过孩子:\"明曦今天醒得早?来,让奶奶抱抱。\"她熟练地把孩子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后背,\"京茹,你去看看明晨醒了没,我去叫雨粱和雨亭她们四个起床。\"

正说着,侧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何雨燕扎着两条麻花辫,背着书包走出来:\"妈,我去学校早读,不用准备我的早饭了。\"

\"这孩子,天还没大亮呢。\"秦淮茹心疼地看着女儿,\"等等,把这个鸡蛋带上。\"她从兜里掏出个还温热的煮鸡蛋,塞进何雨燕手里。

何雨燕笑着接过,在母亲脸上亲了一下:\"谢谢妈!我放学回来帮您带弟弟妹妹。\"说完,像只轻盈的燕子般跑出了院门。

秦淮茹望着女儿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转身走向北屋,轻轻推开门,两张并排的小床上,何雨粱和何雨亭睡得正香。雨粱四仰八叉地躺着,被子早被踢到了脚边;雨亭则蜷缩成一团,像只小猫似的。

\"宝贝们,起床了。\"秦淮茹柔声唤道,先给雨粱盖好被子,又轻轻摇晃雨亭的肩膀。

雨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妈妈\",而雨粱则翻了个身,嘟囔着:\"再睡五分钟...\"

\"不行哦,天已经亮了,你们得先吃早饭,然后得去托儿所呢。\"秦淮茹把雨粱拉起来,给他套上毛衣。这时,院子里传来王昊然和王瑾萱的嬉闹声,显然小当已经帮两个外孙穿戴整齐了。

\"姥姥!\"王瑾萱蹦蹦跳跳地跑进来,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今天要学新歌!\"

秦淮茹蹲下身,帮外孙女整理歪了的蝴蝶结:\"真棒,姥姥等着听你弹。\"她转头对刚进门的小当说,\"小当,带两个弟弟去洗脸,毛巾都挂盆 架上。\"

小当利落地应了声,一手牵着雨亭,雨梁,她又带昊然和瑾萱往一楼的浴室走去。这几个孩子总能让她泛起爱意。

厨房里,秦京茹正在把张师傅熬好的粥一一端出来。一大妈也在旁帮忙。

\"干妈,您别忙活了,我来吧。\"秦京茹接过一大妈手中的碗。

一大妈拍拍手,笑道:\"我这身体都好,平时多动动,一会还要给老太太送饭?\"

\"秦淮茹搅动着锅里的粥,舀到碗里凉着,又把鸡蛋扒了皮,\"京茹,少给孩子们咸菜,太咸了,吃多不好。\"

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小当帮四个小的洗完脸,又给他们梳头。槐花虽小,已经能自己梳头洗脸了。

早餐桌上,八个孩子分坐两排,叽叽喳喳像一窝小麻雀。何雨粱正跟王昊然争论谁吃的糖油饼多,槐花在一旁劝解;何雨燕不在,她的座位空着,但碗筷照例摆好——这是何家的规矩,人不到场也要留位置。

\"慢点吃,别噎着。\"秦淮茹给每个孩子碗里添粥,又夹了些咸菜。她注意到雨亭没什么胃口,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怎么了?不舒服?\"

雨亭摇摇头,小声说:\"妈妈,托儿所我比哥哥少了两朵小红花...\"

\"没事的,哥哥比雨亭大,等雨亭再大些,就能赶上哥哥了\"秦淮茹柔声问。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清脆的车铃声。钢琴老师李女士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车把手上挂着她那标志性的黑色琴谱包。

\"李老师来啦!\"小当第一个迎上去,接过老师的包。槐花则赶紧去堂屋准备钢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四合院里回荡着时断时续的钢琴声。秦淮茹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听着孩子们的练习。有时是流畅的《小星星》,有时是磕磕绊绊的音阶练习。每当琴声停下,就会传来李老师耐心的指导声。

\"秦师傅,我去买菜了。\"张师傅收拾好餐车,向秦淮茹打招呼。

\"等等,张师傅。\"秦淮茹从兜里掏出几张粮票和钱,\"今天买条鱼吧,再买点豆腐。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得补补。\"

张师傅点点头记下,推着车走了。秦淮茹站在院中,望着堂屋方向,听着里面传来的琴声,忽然感到一阵满足。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充实而有盼头。

十点半,钢琴课结束了。李老师临走时对秦淮茹说:\"槐花今天进步很大,她真的很有天赋。\"

秦淮茹感激地送走老师,转身看见小当和槐花已经带着四小只在院子里玩耍。雨粱和昊然在玩弹珠,雨亭和瑾萱则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小妈,该送孩子们去托儿所了。\"秦京茹抱着明曦走过来,\"我一会儿带明晨去打针。\"

秦淮茹点点头,招呼四个孩子:\"宝贝们,收拾一下,我们去冉老师那儿。\"

冉秋叶的托儿所几经改造已经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有秋千、滑梯,屋里摆满了图书和玩具。

\"冉老师!\"一进门,王瑾萱就扑向过去。

冉秋叶笑着接住孩子,对秦淮茹说:\"姐,今天气色不错啊……\"

\"托您的福。\"秦淮茹帮孩子们放好书包,\"今天他们学了钢琴,可能有点兴奋。\"

离开托儿所,秦淮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进了附近的合作社。她盘算着要给孩子们增加营养,买些核桃和黑芝麻回去磨粉。

合作社的王婶一见她就热情招呼:\"秦科长来啦!今天有新鲜的黄花鱼,要不要来一条?\"

秦淮茹笑着摇头:\"王婶,您又开玩笑,我哪是什么科长啊。早辞了工作,现在在家带孩子。鱼我让食堂张师傅买了,今天想买点坚果。\"

\"哟,给孩子补脑是吧?\"王婶了然地点点头,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布袋,\"这是我老家捎来的山核桃,可香了。\"

正当秦淮茹挑选时,秦京茹抱着孩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小妈,明晨发烧了!卫生所的大夫说可能是疫苗反应,让多喝水观察。\"

秦淮茹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严重吗?要不要去大医院?\"

\"大夫说不用,开了点退烧药。\"秦京茹脸色焦急,\"就是孩子一直哭闹...\"

\"走,我们赶紧回去。\"秦淮茹匆匆付了钱,连找零都顾不上等,拉着秦京茹就往家跑。

回到院里,一大妈已经抱着哭闹的明晨在哄。孩子的小脸通红,额头上贴着退烧贴。秦淮茹接过孩子,轻轻拍着他的背:\"乖,奶奶在这儿...\"

她熟练地检查孩子的状况,又试了试体温:\"不算太高,先降温吧。\"说着,让槐花去打盆温水来。

整整一个中午,秦淮茹和秦京茹轮流照顾着发烧的明晨。直到下午两点,孩子的体温才逐渐降下来,终于安稳地睡着了。

\"小妈,您歇会儿吧,都忙一上午了。\"秦京茹给秦淮茹倒了杯茶。

秦淮茹接过茶杯,长舒一口气:\"当妈的就是这样,孩子一生病,心都揪着。\"她望向窗外,阳光正好洒在院子中央的石榴树上,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一会还要给大清打个电话,告诉他家里都好,让他别担心。

想起何大清,秦淮茹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眼神变得柔软起来。她想象着丈夫归来时,孩子们欢叫着扑上去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我去看看老太太。\"秦淮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向后院走去。

后院比前院安静许多,老槐树下,老太太正坐在藤椅里晒太阳。听见脚步声,她眼睛都没睁:\"是淮茹吧?\"

\"奶奶,您怎么知道是我?\"秦淮茹惊讶地问。

老太太这才睁开眼,脸上皱纹舒展开来:\"你的脚步声我听了二十年,还能认不出来?\"她指了指旁边的小板凳,\"坐吧,别老站着。\"

秦淮茹顺从地坐下,轻声汇报着家里的情况。老太太静静听着,偶尔点点头。

\"...所以我想着,等大清回来,全家照张相,孩子们都长高了...\"秦淮茹说着自己的打算。

老太太突然打断她:\"淮茹啊,你知道我为什么总赶你们走吗?\"

秦淮茹一愣:\"您...您不是嫌我们吵吗?\"

老太太笑了,露出稀疏的牙齿:\"我是看你们太忙了,想让你们多歇歇。我这老太婆有什么好看的,你们把孩子们照顾好就行。\"

秦淮茹眼眶一热,握住老太太干枯的手:\"奶奶...\"

\"去吧去吧,\"老太太抽出手,轻轻推她,\"去看看孩子们回来没,别在我这儿耗着。\"

秦淮茹知道老太太的脾气,只好起身告辞。走到院门口,她回头望去,只见老太太又闭上了眼睛,阳光透过槐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宁静而安详。

前院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托儿所放学了。秦淮茹加快脚步,迎接新的一轮忙碌。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却从不让她感到厌倦。四合院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琐碎而真实的幸福。

此时昌平常委们正在开会。而常委们不知道的是,上面这时候,秘密走访了昌平县,在秦家村调研时,上面还兴奋地挥毫,书写了“华夏第一村”的题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