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132章 大清休假回家 教育帮助大可

一号首长题写\"华夏第一村\"的消息像一阵飓风席卷京城上层。何大清从县委办公室接到电话时,手中的茶杯差点跌落——那位他崇拜已久的领袖,竟然就在他管辖的昌平县待了两天一夜,而他竟错过了当面汇报的机会。

“何县长,您是没看见,首长对咱们县的发展赞不绝口啊!”电话那头,县委办公室的小张声音激动得发颤,“特别是秦家村的集体经济模式,首长说要'总结经验,全国推广'!”

挂掉电话,何大清站在窗前,望着县委大院里的老槐树出神。他懊恼地搓了搓脸,错过这次机会,恐怕这辈子都难再见到那位改变华夏命运的伟人了。但转念一想,首长对昌平的肯定,不正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认可吗?

两个月没日没夜的忙碌后,何大清终于能喘口气。推开四合院大门的瞬间,几个孩子像小鸟一样扑过来。

“爸!您可算回来了!”小当和槐花一左一右挽住他的胳膊。两个丫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秦淮茹笑着走出来:\"孩子们都念叨好久了,尤其是小当槐花要给你弹她们学的曲子……”

何大清瘫坐在太师椅上,前段时间真的是太累了。任由何雨梁、何雨亭,何明曦、何明晨为他揉肩捶腿。王昊然和王瑾萱吊在他腿上晃悠。悠扬的《东方红》旋律在院里回荡时,他闭上眼睛,两个月来的疲惫似乎都随着音乐飘散了。

“怎么样,爸?”曲终,小当眨着大眼睛期待地问。

“好,真好!”何大清睁开眼,表扬着,“比文工团还专业!”

槐花急冲冲的说:“爸,我还没弹呢,现在该听我弹了……”

秦京茹端着一盘刚出炉的绿豆糕走过来:“爸,尝尝,按你喜欢的口味,少糖多豆。”

何大清拈起一块放入口中,绵密的豆香在舌尖化开。这时傻柱从垂花门钻进来,手里拎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随手递给张师傅,他见到了院外的车,知道何大清回来了,就急忙去了阁楼。

“李主任托我问您啥时候有空,说聚一聚。”傻柱把衣服交给秦京茹,“我说您刚回来得歇歇,他让我带话,不急。”

正说着,秦力杰牵着冉秋叶的手走进院子。年轻人脸上掩不住的喜色:“姐夫,秋叶有喜了!”

“哎哟!”何大清腾地站起来,差点碰翻茶杯,“这可是大喜事!”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票据塞给冉秋叶,“看看缺啥你和力杰就买点啥”

秦淮茹连忙把冉秋叶拉到葡萄架下,小声叮嘱孕期注意事项。傻柱乐呵呵地拍秦力杰肩膀:“今晚必须喝两盅!我去买点卤煮再来个烤鸭!”

何大清和秦淮茹刚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就被三位大爷拦在了穿堂。一大爷易忠海笑得见牙不见眼:“大清啊,二大爷备了桌酒菜,专门等你呢。”

二大爷刘海中家的八仙桌上,罕见地摆了四个荤菜——红烧肉、糖醋鲤鱼、酱牛肉和一只烧鸡,配着花生米、炒青菜和豆腐。更让何大清意外的是,贾张氏居然也在座,穿着崭新的确良衬衫,胸前别着居委会的红袖章。

酒过三巡,刘海中涨红着脸开口:“大清啊,这事儿...咳咳...得请你帮帮忙。”

原来街道最近严抓知识青年下乡,刘家的光天、光福,阎家的解矿、解娣都在名单上。就连何大清的继女何雨燕,要不是还在上学,也逃不过这一劫。

“咱们院儿里统共七个孩子要下乡,”阎埠贵推推眼镜,\"我这教书匠是没门路,只能求到你这儿了。\"

何大清抿了口酒,目光扫过三人期待的脸。他知道,这事得帮忙,否则自己在这四合院多年建立的人社就会打折扣。但眼下各厂都都不太好过,怎么安排他们呢?

“容我想想。”他放下酒杯,“都是院里的孩子,能帮肯定帮。”

离开时,刘海中硬塞给他一网兜苹果,说是亲戚从山东捎来的。何大清明白,这是怕自己不上心。

第二天一早,何大清决定带秦淮茹去城郊机修厂散心,顺便看看徒弟崔大可。这个曾经精明的食堂主任,如今已是厂革委会一把手。

机修厂的大门上方,“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已经褪色。厂区内,三五成群的工人蹲在树荫下打牌,车间的机器大半停着,地上散落着锈迹斑斑的零件。

“师傅!师娘!”崔大可老远就挥手,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五枚像章。他身后跟着南易和几个干部模样的人。

参观途中,何大清眉头越皱越紧。装配车间里,几个女工围在一起织毛衣;锻造车间干脆大门紧锁,门口贴着“政治学习,暂停生产”的通知。

午饭时,食堂提供的只有糙米饭、咸菜和飘着几片菜叶的清汤。工人们沉默地排队,眼神麻木。何大清注意到一个老师傅的手——那本该灵活操作精密仪器的手指,现在颤抖得几乎拿不稳筷子。

“咱们换个地方吃。”何大清对崔大可使个眼色。

南易家的小院里,梁拉娣摆出一桌好菜:红烧排骨、葱爆羊肉、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盆紫菜蛋花汤。崔大可的妻子丁秋楠特意开了瓶汾酒。

“大可啊,”酒过三巡,何大清放下筷子,“厂里现在月产多少台设备?”

崔大可正吹嘘上周批斗会如何精彩,闻言一愣:“这个...最近主要抓阶级斗争...”

“胡闹!”何大清突然拍桌,震得碗碟叮当响,“没有生产,工人吃什么?国家要设备怎么办?”

崔大可额头渗出冷汗。丁秋楠连忙递上手帕,却被丈夫推开。

\"“师傅,现在形势就是这样...”崔大可小声辩解。

“形势?”何大清冷笑,“等你们厂交不出任务,上面追责时,你看形势保不保你!”

他一条条分析利害:工人长期饥饿可能引发事故;设备闲置会加速老化;完不成生产指标,他这个革委会主任第一个挨处分...

崔大可的酒全醒了。南易和梁拉娣交换了个佩服的眼神——还是师傅看得透。

“明天我让昌平调一万斤粮食、三吨猪肉过来。”何大清写下整改方案,“恢复三班生产,把政治学习集中到一个车间。上面来检查,就带他们去看那个'模范学习车间'。”

崔大可如获至宝地收好纸条。这时何大清话锋一转:“厂里缺人手吧?我给你送七个踏实肯干的青年。”

回程的吉普车上,秦淮茹靠在丈夫肩头:“你真要把院里孩子们安排到那种厂子?”

“院里的邻居,总要帮忙的。”何大清望着窗外飞驰的田野,“先过渡,等风头过去再说吧。”

当晚,四合院召开全院大会。当何大清宣布机修厂招工消息时,七户人家喜极而泣。刘海中当场要给何大清鞠躬,被一把扶住。

“都是邻里,应该的。”何大清摆摆手,“不过丑话说前头,进了厂就得守规矩,谁要惹事,我第一个收拾他!”

夜深人静时,秦淮茹躺在丈夫臂弯里,突然问:“雨燕呢?你打算...”

“工农兵大学有个名额。”何大清轻抚妻子秀发,“她成绩好,够资格。”

秦淮茹就感何大清的大手摸到腰际,就嗔怪的说现在不累了。何大清嘿嘿一笑,淮茹啊你就是我的解乏良方,说着手己从腰际睡衣下襟伸入上向,摸到一对凶器。

只见此时的秦淮茹朝何大清邪魅一笑,男人,哼,你终于落我手了,她突然翻身压住丈夫,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这两个月欠我的,今晚连本带利还回来...”

月光透过窗棂,将纠缠的身影投在墙上,如同这纷乱年代中紧紧相依的两颗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