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明远回家 > 第8章 地下工作室

明远回家 第8章 地下工作室

作者:林和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0:27:23 来源:小说旗

三月的第一个周末,许明远终于下定决心整理蓝志远的书房。过去两个月,他一直回避着这个任务,仿佛只要不动那些遗物,父亲就还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活着。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在书房地板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许明远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熟悉的木门。房间里弥漫着陈旧纸张和墨水的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松木香——那是父亲常年使用的砚台墨的气味。

书桌上摊开的图纸和半杯早已干涸的茶,依然保持着蓝志远最后一次离开时的模样。许明远的手指轻轻拂过桌面,指腹沾了一层薄灰。他拉开第一个抽屉,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绘图工具,每一件都擦拭得发亮。

\"爷爷说,铅笔要按软硬顺序排。\"小满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怀里抱着那只未完成的龙风筝。

许明远回头看她:\"爸爸告诉过你?\"

小满摇摇头,光着脚丫走进来,小手准确无误地从抽屉最右侧取出一支hb铅笔:\"星星爷爷在梦里说的。他说这支最适合画风筝骨架。\"

许明远接过铅笔,发现笔杆上确实刻着极小的\"骨架专用\"四个字,字迹细小到他从未注意过。他蹲下身与小满平视:\"星星爷爷还告诉你什么了?\"

\"他说...\"小满歪着头,像是在回忆,\"书柜后面有个秘密,但只有爸爸能找到。\"

许明远站起身,走向那面占据整面墙的书柜。他仔细检查每一寸,直到在角落发现一块略微凸起的木板。轻轻一按,木板弹开,露出一个小型保险箱。

\"需要钥匙。\"小满说,仿佛这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

许明远翻遍所有抽屉,最后在父亲常穿的那件蓝色外套内袋里找到一把铜钥匙。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保险箱里只有一个牛皮纸信封和另一把形状古怪的钥匙。

信封里是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从书房到地下室的路线,以及一行小字:\"明远,当你找到这里时,我应该已经化作春风。别难过,来看看我未完成的梦。——志远\"

许明远的心跳加速。在这栋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里,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个地下室。

按照地图指示,他移开书房角落的地毯,露出一个几乎与地板融为一体的暗门。那把形状古怪的钥匙完美契合锁孔。暗门开启时,一股混合着竹木和浆糊的气味扑面而来。

\"爸爸,有楼梯!\"小满兴奋地就要往下冲,被许明远一把拉住。

\"等等,我先去看看。\"他打开手机照明,小心地沿着狭窄的螺旋楼梯下行。

楼梯尽头是一个约二十平米的地下室,四壁摆满了完成和未完成的风筝。有的形似飞鸟,有的状如游鱼,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工作台上方悬挂的一只巨型凤凰风筝,翼展足有三米,每一片羽毛都绘制得栩栩如生。

许明远呆立在原地。这里不是普通的地下室,而是父亲秘密创作的工作室。工作台上摊开的设计图上标注着日期——正是蓝志远去世前一周。

\"哇!\"小满已经跑下来,在风筝间穿梭,\"这是爷爷的宝藏屋!\"

许明远走近工作台,发现台面下有一排抽屉。第一个抽屉里整齐码放着几十个笔记本,每一本都标有年份。他随手翻开最近的一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风筝设计的灵感和给家人的话:

\"2023年12月10日。今天医生说玉芹的记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我记得就够了。记得她年轻时在农场为我挡下那一棍的背影,记得她抱着刚出生的明远哼唱摇篮曲的侧脸...\"

\"2023年12月24日。给小满设计的生肖风筝还差最后几只。希望这些风筝能代替我陪她长大。明远小时候最喜欢龙风筝,可惜那时我没能给他...\"

许明远的眼眶发热。他从未想过沉默寡言的父亲内心藏着如此丰富的情感。

\"爸爸,你看!\"小满从另一个角落拖出一个大木箱,\"箱子上有你的名字!\"

箱子上确实用毛笔写着\"给明远\",落款日期是二十年前。许明远用工作台上的裁纸刀撬开锁扣,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信件、照片和各种小物件。每一样都标有日期和简短的说明。

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十岁的许明远站在学校舞台上,胸前别着\"朗诵比赛三等奖\"的绶带。背面写着:\"1993年5月20日。明远第一次上台领奖。紧张得忘了词,却坚持到最后一刻。像我,倔强。\"

下面是一个褪色的蓝色信封,封口处画着一个小小的风筝图案。许明远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蓝志远工整的字迹:

\"明远: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找到了我的秘密基地。这里收藏着我认为值得记住的每一个瞬间。从你第一次叫'爸爸'(虽然是对建国兄),到你考上大学的喜讯。作为父亲,我错过了太多,但每一件事我都珍藏在心。

这个箱子是我留给你的'时间胶囊'。希望有一天,你也会为小满准备一个。生命会结束,但记忆可以传承。

地下室的钥匙在——\"

信的后半截被撕掉了。许明远翻遍箱子也没找到缺失的部分。

\"爸爸,爷爷说钥匙在凤凰的眼泪里。\"小满突然说,她正踮着脚抚摸那只巨型凤凰风筝。

\"什么?\"许明远走过去,仔细检查风筝。在凤凰眼睛的位置,他发现了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凸起。轻轻一按,一颗木制的小珠子弹出来,里面藏着一把银色钥匙。

\"小满,爷爷真的在梦里告诉你这些?\"许明远声音发紧。

小满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星星爷爷说,这是他和我的秘密。他还说,风筝断了线才能飞得更高。\"

银色钥匙打开了工作台最后一个上锁的抽屉。里面是一个未完成的微型风筝模型和一本装订好的手册,封面写着《风筝与人生》。

许明远翻开第一页,上面是蓝志远潇洒的笔迹:

\"断线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飞翔的开始。这只微型风筝设计用于高空释放,当它飞到极限高度时会自动解体,将内置的种子撒向四方。希望这些种子能在某处生根发芽,就像我们的爱和记忆,终将在时空中找到归宿。\"

许明远的手微微发抖。他拿起那个精巧的模型,发现骨架可以拆解重组,每一段竹条上都刻着极小的字。对着灯光细看,那些字连成句子:\"明远,替我照顾好玉芹和小满。但不要忘记,你也需要被照顾。\"

一滴泪水砸在竹条上,许明远才意识到自己哭了。小满安静地靠过来,小手握住他的手指:\"爸爸不哭,星星爷爷说他会变成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云,冬天的雪,一直都在。\"

楼上突然传来李玉芹的呼唤:\"明远?小满?你们在哪?\"

许明远擦干眼泪,牵着小满上楼。李玉芹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一本相册:\"我找到了志远在西北农场时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她的眼神清明,声音沉稳,与几个月前判若两人。许明远惊讶地发现,母亲甚至换上了那件许久未穿的淡蓝色旗袍——蓝志远最喜欢的一件。

\"妈,您记得地下室吗?\"许明远试探着问。

李玉芹微微一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当然记得。那是志远偷偷挖的。79年平反回来后,他总说要有自己的'避风港'。\"她翻开相册,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看,这是他刚挖好时的样子。\"

照片上的蓝志远年轻挺拔,站在一个土坑前笑容灿烂。许明远从未见过父亲这样的笑容——毫无阴霾,充满希望。

\"他那时候就爱鼓捣风筝?\"许明远问。

李玉芹摇摇头:\"不,那是后来的事。最开始他在地下室写申诉材料,后来...\"她的手指轻抚照片,\"后来你养父来信说你要高考了,志远就开始做风筝。他说风筝能飞到我们到不了的地方。\"

小满挤到两人中间,指着照片一角:\"那是爸爸吗?\"

许明远这才注意到,照片边缘确实有个模糊的小身影,看上去十来岁的样子。他的心猛地一跳——那应该是他被养父带去西北探亲的时候。

\"是啊,\"李玉芹的声音温柔下来,\"那是明远第一次见到生父。虽然建国兄说不要相认,但血缘这东西...\"她突然哼起一段旋律,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许明远记得这首歌。十五岁那年,在西北的星空下,确实有个穿蓝布衫的男人哼着这首歌,远远地看着他。

傍晚,许明远独自回到地下室。在凤凰风筝下方的暗格里,他找到了更多信件。其中一封特别厚,信封上写着\"给明远——关于你的两个父亲\"。

信里,蓝志远详细讲述了与许建国相识相知的经过,以及那个改变他们命运的航空项目。最让许明远震惊的是,两位父亲年轻时曾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设计一种能够飞越海峡的风筝,将两岸亲人的思念传递给对岸的同胞。

\"...建国兄负责材料研发,我负责结构设计。我们约定,等成功了,就带着风筝去厦门海边放飞。可惜76年那场变故让一切成了泡影。但去年,建国兄托人捎来一封信,说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关键材料...\"

信的末尾附着几张崭新的设计图,日期显示是蓝志远去世前一个月。图纸上的风筝结合了两位父亲的设计理念,命名为\"归鸿\"。

许明远将图纸紧紧贴在胸前,仿佛这样能感受到两位父亲的温度。窗外,暮色四合,第一颗星星悄然出现在天际。

\"爸,我看到了。\"他轻声说,\"你们的风筝一定会飞过去的。\"

上楼时,许明远听见客厅传来笑声。小满和李玉芹正坐在地毯上,一起给龙风筝贴最后一片金鳞。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将那一幕镀成了金色。

许明远突然知道该怎么完成那个\"归鸿\"风筝了。他悄悄退回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崭新的设计纸,开始勾画起来。这一次,风筝上将承载三个人的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