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明远回家 > 第11章 老店秘密

明远回家 第11章 老店秘密

作者:林和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0:27:23 来源:小说旗

办理赴台手续的过程比许明远想象的要顺利。蓝思远动用了在台北的人脉关系,加急处理了各项文件。当许明远拿到那本贴着通行证的紫色小本子时,手指竟有些发抖——这是父亲蓝志远生前从未能拿到的证件。

出发前夜,许明远在工作室熬到凌晨。他将养父笔记中的纳米纤维配方反复试验了十七次,终于成功织出一块巴掌大的样品。这种材料轻如蝉翼却坚韧异常,对着灯光能看到细密的经纬线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就是养父和父亲梦想的材料...\"许明远对着台灯举起样品,光晕中仿佛看到两位父亲欣慰的笑容。他小心地将样品收入行李箱,旁边是已经完成的\"归鸿\"风筝骨架——按照父亲留下的设计图,结合了传统沙燕与现代滑翔翼的特点,却始终差最后一步未能完美。

七月的台湾湿热难耐。飞机降落在高雄小港机场时,透过舷窗能看到跑道尽头蒸腾的热浪。小满趴在窗边,鼻尖抵着玻璃:\"爸爸,这里的云和家里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许明远想,这里的云更低更厚,像随时会坠落的棉花山。他握紧母亲的手,李玉芹自从登机就异常安静,此刻正盯着窗外某处出神。

蓝思远在接机口等候,身旁站着位穿淡紫色旗袍的优雅女士。\"这是我太太林月珍,\"蓝思远介绍道,\"她在高雄师范大学教中文。\"

前往蓝家的路上,月珍用温柔的台湾腔向小满介绍沿途风景。当车子驶过爱河时,李玉芹突然直起身子:\"志远说过...这里的夕阳最美。\"

许明远和蓝思远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蓝思远轻声解释:\"舅舅从未来过台湾,但他在信里常写想象中的台湾风景。\"

蓝家老店位于盐埕区一条僻静的老街,是栋三层楼的日式建筑。门口挂着\"思远风筝坊\"的木牌,落款是\"蓝雅芬题\"。推门而入时,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满屋的风筝如同被惊动的鸟群,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

\"母亲走后,店里一切都保持原样。\"蓝思远抚过柜台上的刻痕,\"这里每道痕迹都有故事。\"

小满像发现宝藏般在店里穿梭,突然停在角落一个玻璃柜前:\"表伯伯,这个风筝为什么锁起来?\"

柜子里是一只残缺的蝴蝶风筝,只有半边翅膀,绢布已经泛黄,但金线绣出的纹路依然清晰。蓝思远神色变得复杂:\"这是母亲最珍爱的作品,她说另外半边在大陆...\"

\"在星星爷爷那里!\"小满脱口而出,\"爷爷书房抽屉里有一模一样的半边!\"

许明远心头一震。父亲确实有个上锁的抽屉,临终前嘱咐要等他\"回来\"再打开。当时以为是指精神上的归来,现在想来...

\"我想看看楼上的工作间。\"李玉芹突然说,声音异常清晰,\"志远在信里提过,雅芬的工作间朝南,有扇能看到港口的圆窗。\"

二楼工作间确实如李玉芹所说。靠窗的长桌上散落着各种工具和半成品,墙上钉着数十张设计草图。许明远一眼认出其中几张的笔迹——那是父亲的画风!

\"这些是...\"

\"舅舅寄来的设计图。\"蓝思远取下最旧的一张,\"七十年代末开始,母亲就偷偷与舅舅通信交流风筝制作。当时两岸不能直接通邮,都是通过香港转寄。\"

图纸已经泛黄,边缘磨损严重,可见被反复翻看的痕迹。许明远注意到每张图纸角落都有个小小的\"h\"标记——正是养父许建国习惯用的代号。

月珍端来冰镇乌梅汁,小满捧着杯子在工作间里转悠,突然指着天花板:\"那里有东西!\"

众人抬头,只见横梁上隐约有个小木箱。蓝思远搬来梯子,取下一个积满灰尘的檀木匣。打开后,里面是一叠用油纸包着的信件和一本薄册子。

\"是母亲的笔迹...\"蓝思远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突然瞪大眼睛,\"这...这是舅舅和许先生的'归鸿计划'!\"

许明远凑近查看,册子第一页写着:

「归鸿计划记录簿

蓝志远 许建国 共笔

1975年始」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公式和草图,中间夹杂着蓝雅芬的批注。翻到最后一页,许明远看到了令他血液凝固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风筝设计图,标注着\"跨海峡通讯用,载重500g,抗风10级\",署名日期是\"2018.1.3\",正是父亲去世前两个月。

\"原来他们一直在...\"许明远声音哽咽,\"用风筝传递的不只是思念...\"

\"还有这个。\"蓝思远从匣子底层取出一张照片。画面中,年轻的蓝志远和许建国站在荒野中,共同举着一个形状怪异的大型风筝,背景是简陋的砖房。照片背面写着\"甘肃,1976年冬,'鸿雁一号'试飞前\"。

李玉芹颤抖着接过照片:\"那天零下十五度...他们偷偷试飞,风筝线把手都割出血了...\"她的眼神越过照片,看向远方,\"建国说这风筝能飞到台湾,志远就笑,说那得先问问蒋公同不同意...\"

众人沉默。许明远想起养父手上那些奇怪的疤痕,原来那不是劳动留下的。

晚饭后,许明远独自在工作室研究那本记录簿。其中一页引起他的注意——1979年的记录显示,他们曾成功用风筝将一封信送到了海峡中线附近的小岛上。页边有蓝雅芬的批注:「大哥,风筝落在澎湖了!渔夫捡到交给学校老师,那人竟是我中学同学!信已安全转交,勿念。」

许明远计算着距离,心跳加速。如果四十年前就能做到这样,如今结合养父的新材料...

\"爸爸!\"小满突然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个陈旧的铁皮盒子,\"我在阁楼找到的!\"

盒子里是一卷微型胶片和几页密码表。蓝思远闻声赶来,看到内容后倒吸一口气:\"这是...舅舅他们当年用的密码?\"

胶片在灯光下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点和线。许明远想起养父曾教过他的一种基于风筝线纹路的密码,急忙取出密码表对照。随着解码进行,一段隐藏的历史逐渐浮现——原来在文革期间,父亲和养父利用风筝研究为掩护,一直在为航空航天部门秘密提供空气动力学数据。

\"难怪...\"蓝思远恍然大悟,\"母亲总说舅舅的信要'横着读'...\"

夜深了,高雄的灯火在窗外闪烁。许明远将新材料样品铺在父亲最后的设计图上,两者完美契合。他突然明白\"归鸿\"的真正含义——不仅是离散亲人的归来,更是几代人未竟梦想的回归。

\"表弟,\"蓝思远轻声说,\"明天的风筝节,我们要让'归鸿'真正飞起来。\"

许明远望向窗外的夜空,猎户座的三颗星格外明亮。他仿佛听到父亲的声音在风中低语:\"线够长,就能飞到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