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香惊得都忘记拒绝了,回神儿后才发现自己本能地咬了一大口。
糟子糕个头儿不大,一巴掌能抓三四个。
这一口直接咬下一大半。
“好次好次……厉害厉害啊!”
张梅香咽下去,好奇又震惊,“真是你自己做的?咋那么能耐!”
她家条件不算差,糟子糕两个月能买上半斤,给孩子打打牙祭。
她能肯定,苏锦绣给她的这个,比卖的好吃。
“是我做的,就试了试,没想到就成了。”苏锦绣谦虚道。
“能人,早就知道我张梅香的朋友不是一般人!”张梅香吃完第一个,另外一个放桌上,顺口舔了舔手上的渣渣。
“对了,你说啥忙啊大妹妹?”
苏锦绣没兜圈子,“你当家的爱看报纸,还有多余的没?”
“你来。”张梅香拽着苏锦绣去了她睡觉的房间,打开写字台抽屉,一抽屉整齐码放的报纸映入眼帘。
她把上边一沓全都拿出来,剩下一张垫底的没动。
“那张不干净,上边的都给你。”张梅香递给苏锦绣,“不够我再去我姐姐妹妹家要,他们家那口子也都爱看报纸。”
“不用不用,这些就差不多了。”苏锦绣解释,“不瞒你说,我想去卖糟子糕,不知道行情怎么样,所以先用报纸包着卖卖试试。”
“真要是可以,我再去买油纸,好好包一下。”
开始投入能节约一些就节约一些,不然油纸买回来,卖不出去,就怕砸手里。
张梅香猜到了,所以才想着帮忙搜罗报纸。
听苏锦绣这样说,她给出主意,“大妹妹,你这独一份,保证没问题,不过走街串巷去卖怪麻烦,你到时候去那些厂子家属院转转,看孩子的那些小媳妇老太太保证能买。”
家属院里住着的一般是双职工,月月有工资,能舍得给孩子或者老人买。
苏锦绣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要不就乐意跟你当朋友,你这脑子就是转的比我快,等我还完债,请你吃席。”
张梅香脸一拉,“见外不是?!”
“哈哈,那到时候来你家吃鸡蛋饼子,最少吃三个!”苏锦绣约莫着时间快到了,朝着门口瞅了一眼。
张梅香跟着哈哈笑,“成,没问题,能吃下五个也给你做。”
“快去忙活,别耽误正事儿。”
“欸。”
苏锦绣离开,张梅香走去厨房,看了一眼快要见底的面缸,收拾了一下,拿着家里的粮本儿出了门。
苏锦绣回来的正是时候,第二炉出锅。
她抽出一张报纸,先一分为二撕开,把第一锅已经凉掉的糟子糕放报纸上。
报纸在苏锦绣手里像是开了灵智,她用的四方包法,还特意在纸包侧面留出了透气小褶,包完之后,苏锦绣下意识在纸面上弹了一下。
她没用绳子系牢,但最后的边角折叠,做了固定。
“一包18个,半斤的量,外面卖一块二一斤还要票,咱这个不要票,已包6毛。”
苏锦绣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你说,这样行不?”
江少行点头,“比那些好吃还便宜,送上门还不要票,应该没问题。”
“我也觉得可以,待会儿我就去,这东西及早不及晚。”
苏锦绣忙活着去烤第三炉,第一炉她没把模具全部放满,第三炉赌了一把,上下两层所有模具全都用上。
跟预期的差不多,第三炉也相当成功。
“我大体算了算,十个鸡蛋出两斤,七分钱一个鸡蛋,加上面粉白糖之类,差不多对半赚。”
苏锦绣掰着手指头,乐呵呵的说着。
江少行没打击她积极性,只在心里补了一句,要全都卖完才算对半赚。
当天卖不完,第二天卖不是不行,但口感会变,连续几天卖不完,变质丢掉会造成损耗。
他顿了顿,问:“先去哪个家属院?”
“服装厂吧,之前去送感谢信,那家属院人不少,还有很多在下面看孩子的。”
苏锦绣动作麻利地包装好所有糟子糕。
一整炉,两个半炉,一共出了20斤,留两斤在家里,剩下的全都带上。
为了方便,苏锦绣准备的竹篓,竹篓里用树叶子垫底,成包的糟子糕放进去,上面再盖上一层叶子,干净又卫生。
江少行要跟着一起,被苏锦绣制止。
“中午我不一定回来吃饭,你简单做点,春梅跟老七回来吃。”
“下午你去上班,别耽误着,我这个小打小闹,还不一定怎么样,不用咱俩一块儿费心思。”
苏锦绣说的有道理,江少行也不好反驳。
“行,我都听你的。”
交代完家里的琐事,苏锦绣风风火火的背着竹篓直奔服装厂家属院。
她走路太急,所以并没有听见江卫民在街边喊了一嗓子“妈”。
不到上午10点,温度还不算太过于燥热。
苏锦绣刚到这边,就瞧见了上一次收感谢信的好心人赵凤兰。
赵凤兰也瞧见了她,笑着招手,“锦绣妹子,过来有事儿啊?这边凉快,过来坐坐呀。”
她跟苏锦绣的年纪相仿,家里两个儿子,自己的工作给了小儿子的,如今在家帮着大儿子看孩子。
上次也是她拉着苏锦绣唠嗑,两人越聊越投缘,所以这次又见着,打心里高兴。
苏锦绣走过去,顺手把竹篓放下,拿出一包糟子糕。
她动作麻利打开报纸,抓出两个糟子糕递给那人怀里的女娃娃。
“哎呦,我看看,小孙女长得越来越俊,越来越像凤兰姐你了。”
“锦绣你这可使不得,才吃饱饭,不用不用。”
赵凤兰不好意思收,直接把孩子放身后,一手推搡着苏锦绣。
“别客气,这我自己做的,给孩子尝尝,你也帮我把把关。”
苏锦绣话音儿未落,赵凤兰一讶,“你自己做的?”
她一个愣神儿,苏锦绣顺势把糟子糕塞她手里。
“对,如假包换,快尝尝咋样。”
赵凤兰瞟了一眼地上竹篓,以及苏锦绣腿上敞开了的报纸包。
她没再客气,掰开一个,一半分给小孙女,一半塞自己嘴里。
赵凤兰眼睛瞬间亮了,“哎呀,好吃,香,甜!软乎!比炖鸡蛋还嫩!你这手艺,食品厂老师傅吧?”
上次俩人聊天,苏锦绣只说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大儿子,没说具体在哪个厂子。
这会儿不用说也知道了,食品厂生产车间出来的,百分百!
苏锦绣笑着,没直接回答,“凤兰姐,你别因为跟我认识,故意夸我哈。”
“那不能,我可是实话实说。”赵凤兰拍拍苏锦绣胳膊,“怎么卖的?我给吆喝几个老姐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