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感激的看她,“那就多谢啦,一包半斤足足的,不要票,六毛。”
“可以,你这比供销社的好吃。”
赵凤兰说完,朝着另外一棵大榕树下的人堆儿喊了一嗓子。
“过来吃好吃的,我家妹妹从省城捎来的糟子糕。”
苏锦绣一愣,赵凤兰不着痕迹的推了她一下。
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去,就见那边五个人抱着孩子过来,顺道儿还吆喝了一嗓子在不远处跑圈儿的孙子孙女们。
苏锦绣顺势把刚刚打开的那一包兜手里,还没开口,就听赵凤兰又道:“小孩儿一个人半个就成哈,吃多了中午吃不下饭。”
“别抢,抢就不给了。”
“咋滴?好吃是不?不好吃我能吆喝你们啊?”
小孩子叽叽喳喳伸手等着赵凤兰分,哪怕只分得半个也没谁嫌弃。
好东西没花钱能白吃一口都是赚!
几个女人也纷纷点头夸,他们兜里都有点儿钱,平日里好东西不能随便吃,但多多少少尝过,分得清好赖。
“这东西咱这边儿还真没有,供销社里的没这个软和。大妹子你啥时候回省城?下次帮我捎点儿。”
“对对,也帮我捎点儿,我也想买。”
“多少钱一斤?万一贵了就帮忙稍一斤,便宜的话要五斤也成,家里亲戚多。”
有人打听,苏锦绣的心一咯噔,心眼儿转的也快,赶紧说:“一块二一斤不要票,因为尝着好吃,就多买了一些,大家想要的现在就有货。”
“先给我留三斤,今晚上我闺女来吃饭,正好儿给她捎着点儿。”赵凤兰忽然开口。
其余几个原本还在犹豫的,也赶忙说话。
“我要一斤。”
“我来两斤。”
“一块二跟糟子糕一个价,不算贵,五斤,算了,我要六斤吧,下午去看我那老娘亲,也让那几个嫂子闻闻味儿。”
“要那么多啊?天热可不经放,你六斤啥时候吃完?”
“仨儿子,八个孙子孙女,给我娘二斤,你算算,三天之内准没。”
……
苏锦绣心里激动坏了,她从竹篓里拿出一包包糟子糕,“半斤一份,保证够称,就是没有网兜儿,姐妹几个不方便拿的话,我可以给送家门口去。”
瞧见是报纸包的,大伙儿并没有嫌弃,尤其那包装的四方形有棱有角,看着就利索。
一斤两斤的,个人就拿了,六斤那个需要苏锦绣给送过去。
刚好那家跟赵凤兰对门儿,赵凤兰带着小孙女跟着一起跟上。
最后一家给了钱,苏锦绣还剩下五斤半,她激动坏了,被赵凤兰喊家去喝水,并没拒绝。
赵凤兰笑着给她端了杯加了白糖的凉白开,“喝点儿,解解暑气。”
“凤兰姐,多亏了你。”
苏锦绣端着杯子,小口小口喝了大半。
就听赵凤兰又道:“天天卖应该没今天这么快,你打算做这个生意,最好再想点儿别的法子。”
从她说出“省城”这两个字的时候,苏锦绣就察觉到了赵凤兰的商业头脑,知道搞噱头。
她虚心求教,“凤兰姐,我才开始张罗,钱投进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本儿。”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凭着一腔热血,这会儿说不紧张是假的。”
“开始我是计划着每个家属院、火车站、学校门口、电影院门口那些人多的地方,都去转转。”
“现在觉得吧,没底,你觉得呢?”
赵凤兰感觉苏锦绣也算有头脑,话赶话说到这儿,她倒还真有个建议。
“刚出炉的好吃,你看你代加工,收个手艺费咋样?到时候谁买就给谁做,不会担心卖不完浪费。”
“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出门转转,多跟人接触,说不定聊着聊着就有生意送手里了。”
似乎为了应景儿,她刚说完,之前买六斤的那位敲门过来,说是刚刚下楼给要好的姐妹送了两块,那家也想买一斤。
“还有没?”那人问。
“有有有,多谢你啊同志。”苏锦绣激动的拿出两包,顿了顿又打开一包新的,多拿了两个出来,一并递过去。
那人一愣,继而看懂了苏锦绣的意思,“大妹子你等会儿,我再帮你问问还有谁买!你剩下多少了?”
苏锦绣象征性的数了数,“八个整包的。”
“知道了,等着哈!”
那人一溜风跑出门儿,赵凤兰笑眯眯的拉着苏锦绣重新坐下,“她是个急性子,也是个热心肠,老伴儿是轧钢厂的八级锻工,不愁吃喝,家庭和睦,老多人羡慕。”
市一中
江春梅跟其他走读生一样,打了中午放学铃声就开始往家赶。
她记得妈妈昨天说过,今天上午要用那个大家伙做糟子糕。
江春梅也不是贪嘴,就是单纯好奇。
“春梅,这边。”
江卫民的声音忽然从她身后传来,引得江春梅愣怔片刻才回头。
“大哥?你怎么来了?”
这时间是下班时间没错,但是机械厂距离他们学校的距离不算太近。
下班那一刻往这边赶的话,也最少得十多分钟。
此时明显时间对不上。
江春梅的小脸绷住,她还记得大哥之前要拿她换高彩礼的事。
家里所有哥哥,她最排斥的就是眼前这个。
江卫民察觉到江春梅眼中的疏离,他也不恼,反而很着急道:“春梅,我是来接你的,咱妈住院了!”
“什么?”江春梅慌了,“怎么回事?是烤箱出问题了吗?妈烫伤了?”
她没见过别人使用烤箱,但之前听一些同学说过,有家长在食品厂上班的,不小心很容易被烫到。
这下换做江卫民愣了,只不过他的情绪压制的很好,没被江春梅看出来。
既然江春梅都替他找好理由了,他顺着说更显真实。
“对对,哎,你说妈也是,怎么好端端的……”
江卫民话说一半,便立即拉住江春梅的胳膊,“春梅,我们快去看看妈,她现在那么疼你,你不能忘恩负义。”
“好好,妈严重吗?我下午请假给妈陪床。”江春梅说着就要往学校里边跑。
江卫民原本怕节外生枝,不希望江春梅返回学校。
但转念一想,又立即放开,“那你点儿。”
江春梅加快速度跑去办公室找老师,好在她班主任还没去食堂打饭。
听说江春梅的妈受伤住院,班主任丝毫没有怀疑好学生江春梅,但还是问了句:“春梅,你妈妈真的受伤了吗?不会是又想让你辍学,所以故意找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