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41章 迎奉天子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41章 迎奉天子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是夜,夜色如墨,长安城内火光冲天。

李傕和郭汜再次率领众人展开混战,整个长安城内陷入一片混乱。

早已决定东逃的刘协,匆忙脱下龙袍,换上普通士兵的装束。

在董承和数十名亲卫的严密保护下,他悄悄从偏门离开了皇宫。皇室女眷则扮作民妇,混在宫女队伍之中,神色紧张又忐忑。

众人借着夜色的掩护,穿过一条条残破的街道。终于,他们抵达了北门。

城门处,杨奉早已率军等候多时,见到刘协,他单膝跪地,高声喊道:“陛下!”

随后急切地说道,“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无暇顾及我们,这是我们唯一离开的机会。”

刘协翻身上马,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寥寥无几的随从。

“传朕旨意,能跟上者随朕东行,其余……各自逃命去吧。”

此言一出,百官中顿时哭声一片,有人痛哭失声,有人跪地叩首。最终,只有不到百人决定跟随献帝东迁。

马蹄声在黑夜中格外清晰,众人星夜兼程。终于,他们来到了渭水河畔。

然而,就在渡河之际,后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杨奉脸色瞬间大变,大喊道:“不好!追兵来了!”

刘协回头望去,只见远处火把如长龙般迅速逼近,心中一紧。

“加快速度!”董承也大声呼喊着。

渡船刚刚离岸,箭矢便如雨点般射来。

侍中邓渊毫不犹豫地挡在刘协身前,不幸中箭落水。

刘协下意识地想要伸手去拉,却被董承死死按住。

“陛下不可!船会翻的!”

刘协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悲痛与无奈,却无能为力。

渡过渭水后,队伍不敢停歇,连夜向东疾行。

天亮时分,他们已远离长安数十里。

短暂休整片刻后,又继续踏上东行之路。

沿途所见,皆是战乱留下的疮痍。村庄被焚毁,只剩下残垣断壁;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饿殍遍野,一片死寂。

刘协每看到一处惨状,便命人停下,亲自为死难者掩埋。

“陛下,这样会耽误行程。”杨奉焦急地劝道。

刘协却坚持己见:“朕为天子,不能救民于水火,已是罪过。若连为他们收殓都做不到,还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杨奉无言以对,只得命士兵协助。

五日后,队伍抵达潼关。

刘协勒住马缰,望着这座扼守关中的雄关,眉头紧锁。

“陛下,潼关守将乃李傕部将段煨。”杨奉驱马靠近,低声道,“此人贪财好利,或可用钱财疏通。”

刘协转头看向负责掌管财物的少府耿纪:“府库还有多少金银?”

耿纪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说道:“自长安出奔时,臣只带出了宫中部分细软。沿途赈济灾民、犒赏将士,如今……”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只剩金二十斤,银三百两了。”

最终,队伍交出了全部金银才得以过关。

刘协笑不出来,他望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心中清楚,更艰难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此后,队伍风餐露宿,衣食无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日。到第四天,队伍彻底断粮了,众人只能依靠吃野果度日,不断有人因饥饿和疲惫倒下。

快到弘农的时候,一行人所剩无几,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变得像流民乞丐一样。

刘协望着不远处的弘农城,心中满是期待——靖侯王镜答应会在弘农接应,马上就要到了!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捉弄。

就在距离弘农还有二十里的地方,他们遭遇了一伙流寇。

“保护陛下!”杨奉大喊一声,率领残兵冲向流寇。

刘协被董承拉到一棵大树后躲避。他眼睁睁看着又一批忠勇之士倒下,心中如刀绞般疼痛。

忽然,一支流箭朝他射来。

刘协看着那支越来越近的箭矢,心想自己就要命丧在此了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一支白羽箭破空而来。

刘协只觉耳畔掠过一道凌厉的风声,随即“铮”的一声脆响,那支直取他咽喉的箭矢竟在半空中断为两截。

他愕然抬头,只见那支白羽箭深深钉入身后的树干,尾羽仍在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一支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

为首之人身披玄甲,手持长弓,显然方才那救命一箭正是出自其手——正是靖侯王镜。

刘协的视线仿佛被定格,一切都变成了慢动作:王镜身后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长矛如林,刀光似雪,瞬间就将那群流寇冲得七零八落。这些将士个个骁勇异常,刀光剑影间,流寇纷纷倒地哀嚎。

那股凌厉的气势,连被救的刘协一行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为这支铁血之师让开道路。

硝烟散去,战场重归平静。

王镜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刘协面前,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刘协怔怔地望着眼前的人。

王镜比几年前更加沉稳了,但那双明亮如星的眼睛依然如故。她身着戎装的样子与刘协记忆中那个在宫中教导他读书习字的宫令判若两人,却又奇妙地重合在一起。

“宫令……”刘协的声音哽咽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他急忙用袖子擦拭,却怎么也止不住。这是自逃离长安以来,他第一次如此失态。

王镜同样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刘协。

他的身形比记忆中更加单薄,那身粗布衣衫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袖口和衣摆处磨出了毛边,草鞋磨穿露出渗血的脚底。

他瘦得颧骨凸起,干裂的嘴唇渗着血丝,双手布满伤口与泥垢。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盛满惊惶,睫毛上还挂着未落的泪珠。

看到少年天子狼狈的样子,王镜轻声道:“陛下受苦了。”

这一声关怀彻底击溃了刘协的防线。

他想起这几日来的艰辛,渭水边的生死一线,潼关前的屈辱贿赂,沿途饿殍遍野的惨状……所有的委屈、恐惧和无力感在这一刻决堤而出。

刘协像个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亲人一般,语无伦次地说道:“朕……朕差点就见不到宫令了……邓爱卿死了,为了救朕掉进渭水……那么多忠臣都……”

王镜轻轻抬手,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陛下节哀。邓侍中忠烈,天下人都会记住他的死节。如今乱世未平,陛下更要保重龙体,才能不负这些忠臣的牺牲。”

刘协深吸一口气,勉强擦干泪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环顾四周,见董承、杨奉等人都默默注视着王镜,眼中既有感激,也有几分审视。

于是,他郑重地对众人说道:“靖侯大义,救我等于危难,朕当以长辈之礼相待。”

此言一出,董承、杨奉等人神色微动。

刘协如今公开表明要以长辈之礼待王镜,既是表达感激,也是在向众人宣告——王镜的地位,非同寻常。

众人纷纷向王镜行礼,杨奉更是上前一步,抱拳道:“君侯救命之恩,杨某铭记于心!”

王镜微微摇头,神色肃然:“诸位不必如此。护驾勤王,本就是臣子本分。”

她顿了顿,目光逐渐扫过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

杨奉和董承护在最前方,两人甲胄残破,饱经风霜;中间是伏皇后和董贵人等皇室女眷,她们衣衫褴褛,发髻散乱,早已看不出往日的尊贵模样;而在队伍后方,杨彪、赵温等文官更是狼狈不堪,有的甚至需要相互搀扶才能勉强站立。

当众人齐齐向王镜行礼时,她注意到他们干裂的嘴唇和凹陷的面颊,显然已经多日未曾饱食。

王镜抬手示意:“诸位请起。我已命人备好食物,稍候片刻。”

只见她的随从迅速取出一个个小巧的油纸包,倒入碗中,再注入热水。

神奇的是,那粉末遇水后竟在众人眼前膨胀起来,转眼间化作一碗碗浓稠喷香的米糊。热气腾腾中,米香四溢,引得饥肠辘辘的众人不住地吞咽口水。

王镜亲自将第一碗递给刘协:“陛下请用。”

“这…这是仙术吗?”刘协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碗。

王镜淡然一笑:“此乃仙浆,诸位久饿之人,肠胃虚弱。此物温和,最宜调养。”

考虑到他们饿了太长时间,直接食用太过丰盛的食物反而会损伤身体,王镜便选择了易消化、温和的食物。速食米糊携带方便,足以让一行人迅速吃上热腾腾的食物。

刘协小心翼翼地接过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低头看着碗中浓稠洁白的米糊,升腾的热气中带着淡淡的米香,让他空荡的胃部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刘协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

温润的米糊在舌尖化开,久违的粮食滋味让他眼眶发热。这简单的食物,此刻却胜过任何山珍海味。一碗下肚,他苍白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血色。

王镜转向侍从:“给每个人都分一碗,确保无人遗漏。”

侍从们立刻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为众人分发食物。人们一拿到碗,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天呐!这竟比刚煮的米糊还要香!”

“靖侯真乃神人也!”

“有此仙法,何愁粮草不济?”

“仙…仙浆!老臣有生之年竟得见仙家手段!”

夕阳西沉,暮色四合。旷野之上,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得以喘息。

往日的尊卑礼制在此刻荡然无存。皇室贵胄与文武百官,将军士兵与宫女太监,全都毫无形象地席地而坐,捧着热气腾腾的米糊狼吞虎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