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142章 蔡琰东归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第142章 蔡琰东归

作者:辛西娅15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01:26 来源:小说旗

伏皇后屈膝坐在一块粗布上,双手捧着陶碗,小口啜饮着米糊。滚烫的汤汁顺着嘴角流下,也顾不上擦拭。

一旁的董贵人更是直接蹲在地上,连发髻散乱了都无暇整理,只顾埋头进食。

这时,王镜走了过来。

“皇后,贵人。”王镜轻声唤道。

听到声音,伏皇后和董贵人同时抬头。

王镜这才看清,原来伏皇后和董贵人都还只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伏寿才十四岁,董琳更小,才十一岁。她们此刻正怯生生地望着王镜,眼中交织着感激与畏惧。

董贵人小声嗫嚅着,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君,君侯…多谢救命之恩……”

伏皇后稍微镇定些,却也掩饰不住眼中的惊惶。“君侯…本宫…不,我…”

王镜放柔了语气,安慰了她们几句。

紧接着,忽听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宫令!”

一道身影已经猛地扑到她面前。

是万年公主刘贞,那个曾经身着华服,端丽明艳的帝女,此刻却形容憔悴,满脸泪痕地站在王镜面前。

她双手紧紧握住王镜的衣袖。

“公主殿下……”王镜喉头一哽,轻轻握住她的手。

刘贞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我…我…”

她哽咽得说不出完整的话,突然扑进王镜怀里。

王镜僵了一瞬,随即温柔地拍抚她的后背。

她想起当年在宫中,自己曾为刘贞画过肖像,煮了奶茶请她品尝,两人相谈甚欢,刘贞甚至拍着胸脯说,以后谁敢欺负王镜,她第一个不答应。

如今想来,恍如隔世。那个扬言要保护自己的公主,如今却成了需要她庇护的落难之人。

王镜轻轻叹了口气,将刘贞搂得更紧了些:“公主别怕。有我在这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贞在她怀中抬起头,泪眼朦胧:“君侯……”

就在这时,刘贞身旁一位身形削瘦的女官默默递来一方素帕。

“擦擦脸吧,殿下。”女官的声音清冷中带着温柔,将帕子轻轻放在刘贞手中。

刘贞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擦脸,这才想起要介绍:“君侯,这是——”

“蔡琰见过君侯。”

女官已经恭敬地行了一礼。

她抬起头时,王镜看清了这张清秀的脸庞,虽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书卷气。只眼下淡淡的青影透露出连日奔波的疲惫。

刘贞拉着蔡琰的衣袖解释道:“文姬就是蔡邕先生的女儿。先前君侯教授陛下学问时,我心中羡慕,也想有位女师。后来听闻文姬博学多识,又加上……”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蔡先生死于狱中后,文姬孤苦无依,我便召她入宫做我的贴身女官。”

王镜心头一震。

原来眼前这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蔡文姬。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蔡琰,注意到她虽然衣着简朴,但举手投足间仍保持着世家女子的风范。那双执笔的手虽然粗糙了些,却依然修长优雅。

这个发现让王镜心中掀起波澜。

在她的记忆中,蔡琰本该在父亲死后流落民间,最终被南匈奴左贤王掳走,在塞外度过十二年,还生下两个孩子。

而如今,因为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蔡琰的命运竟完全改变了,她得以留在宫中,成为公主的伴读,又跟随皇室东归,彻底避开了那段悲惨的遭遇。

王镜压下心头的喜悦,温声道:“久闻蔡中郎之女才学过人。公主能得你相伴,实在是幸事。”

蔡琰微微欠身:“君侯过誉了。能侍奉公主,是琰的福分。”刘贞插话道,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文姬教我读《诗经》,还教我写字。她写的字可漂亮了,比那些太傅们写得都好。”

蔡琰闻言轻轻摇头:“殿下说笑了。不过是闺阁习字,怎敢与诸位大人相比。”

王镜看着这对主仆,心中感慨万千。一个是落难的公主,一个是丧父的才女,在这乱世中互相扶持,倒也是一段难得的缘分。

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蔡小姐可还带着随身之物?”

蔡琰说着,下意识摸了摸怀中,“只带了几卷父亲的手稿。”

王镜柔声道:“等安顿下来,蔡小姐若有需要,尽管来找我。”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郑重行礼:“多谢君侯。”

刘贞看看王镜,又看看蔡琰,突然破涕为笑:“我就知道,文姬这么好,君侯一定会喜欢她的!”

王镜不禁莞尔。

……

随后,王镜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舅舅杨彪与表弟杨修。

杨彪年近六旬,面容枯瘦,身形稍显佝偻,身着褪色破损的官袍,灰白胡须上沾着沙尘。

杨修则身量不高但骨架匀称,一身素白单衣罩着半旧青衫,一双杏仁眼明亮如星。

虽然血脉相连,但这却是他们初次相见。

杨彪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从未谋面的外甥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半晌才缓缓开口:“老夫…早该来见你的。”

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未尽之意。

站在一旁的年轻男子——正是杨修。

他上前一步,恭敬行礼:“修见过从姊。”

杨彪轻轻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叹道:“靖侯年纪轻轻就能统帅三军,护驾勤王,实在难得。”

王镜笑道:“舅舅过誉了。若非您与诸位大臣在朝中周旋,陛下恐怕难以脱身。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说到底,咱们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共襄盛举。”

杨修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话道:“不知阿姊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王镜知道这是试探,斟酌道:“当务之急是护送陛下东归。至于其他……”

杨彪沉吟道:“朝局动荡,董卓余孽未清。手握兵权,既是倚仗,也是祸端,还望君侯懂得进退之道。”

王镜若有所思。

杨修却忽然笑道:“父亲多虑了。以阿姊之能,定能化险为夷。再说,如今我们杨家与阿姊同气连枝,自当共进退。”

乱世中的亲情,绕不开利益的考量。血脉相连,也未必就要同船而行,为争掌权之位,亲戚间你死我活、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

王镜心里明白,因此表面虽对杨氏父子笑容亲昵,实则暗自防备。

她诚恳道:“自是如此。有舅舅与德祖相助,我心里踏实多了。”

……

众人饱餐休整过后,王镜便下令队伍启程,准备护送天子入城。另派一队人马搜寻方圆十里,确保再无伏兵。

不多时,一辆青幔马车被牵到御前。

王镜上前躬身行礼:“请陛下登车。”

刘协却站在原地未动,他有些不安地问:“君侯不与我同乘吗?”

此刻的他像个惊弓之鸟,生怕一转眼王镜就会消失。

按礼制,臣子与天子同乘乃是大不敬。王镜余光瞥见几位老臣已经皱起眉头。

但她不以为意,点头道:“臣遵旨。”

自王镜在乱军之中救驾,刘协的目光就再未离开过她。

即便是此刻同乘一车这样逾矩的事,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出声反对。那些曾经在御前说得上话的近臣,如今都只能远远跟在车队末尾,连天子的衣角都看不见。

马车缓缓前行,刘协终于能卸下连日来的紧张。

王镜从暗格中取出一个鎏金水壶,倒出半杯蜂蜜水:“陛下,请用蜜水。”

温热的甜水滑过喉咙,刘协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心中一暖。原来在这乱世中,还有人一直惦记着他这个徒有虚名的天子。

当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时,弘农城巍峨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

守城士兵见到王字帅旗,立即大开城门。

马车穿过街市,最终停在一座青砖黛瓦的府邸前。

王镜率先跳下车辕,拱手道:“陛下,这是臣的临时行辕。虽比不上皇宫富丽,但胜在安全。臣已命人备好热水和新裁的常服,请陛下先沐浴更衣。”

刘协颔首,带着皇室亲眷走进府门。

王镜转身对文武百官吩咐道:“诸位大人连日劳顿,已在城东安排了下榻之处。”

杨彪站在人群中,暗自不悦。

他原以为进了弘农城就能重掌大权,哪知城中守军见到王镜竟如见真主。更可恨的是那些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门生故吏,如今见到王镜的令旗比见到圣旨还要恭敬。

“好个鸠占鹊巢。”杨彪在心中暗骂。

这哪是什么外甥女啊,分明是来夺权的煞星!

同样都是想利用刘协弄权崛起的士族,凭什么这个晚辈竟能步步占得先机。

……或许,王镜确实棋高一着。她比自己聪明,早就料到会有如今这般局面,所以早早离开长安,暗中积蓄力量。而自己和其他人还傻傻地留在陛下身边,以为忠心就能换来权势。

想到这里,杨彪不禁叹了口气,越发觉得王镜深不可测……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20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