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 第2章 离乱的世道,再见了小和尚

诸葛玄和老和尚、小和尚定居大悟寺的十二年又一个月,大悟寺的香火一下子鼎盛起来。

每天都有十多位百姓上山上香,带来各种供品。

有的百姓甚至隔三差五就会来一趟,往佛前一跪就是好久。

从他们偶尔的交谈中,诸葛玄得知大悟寺所在的桂山县隶属大瑞朝。

而大瑞朝开国至今已有八百年,早已积重难返。

为了抵御北方侵略以及镇压国内各处叛乱,官府又是加大力度征收粮食,又是巧立名目加收税银。

于是乎,哪怕是处于大后方的大悟寺一带,也开始人心惶惶。

一块水豆腐涨到十文钱,不过是局势急转直下的小小表征。

“一叶知秋,老和尚还真是睿智!”诸葛玄想道。

再去看来来往往的香客时,诸葛玄难免有些可怜他们。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面对压迫时往往因为缺乏能力、魄力、情报等因素而彷徨,一天天被动忍受,以至于虚无缥缈的神佛成了他们心中仅剩的希望。

“当这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之后,他们又将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世界的上位者们还真是短视。”

“可以不相信群众的智慧,但千万不要低估群众的力量啊!”

……

时间一晃,又过半年。

来大悟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人甚至每天都会来一趟。

心虽诚,可他们带来的供品质量却一天比一天差。

百姓们逐渐没钱没粮了!

“大师,还请您指点迷津。”这一日,眼看不少同族家里都要断顿,李家镇上最大家族的李家族长郑重拜见了老和尚。

老和尚沉默良久,指了指大山深处:“战乱已不可避免,躲到深山老林或是一条生路。”

“多谢大师指点。”

七日后,李家族长带着愿意跟随自己避居深山的族人们前来跟老和尚道别。

又三日后,李家镇上其它的小门小户也都沿着同一条路上了山。

其中就包括豆腐西施。

“镇上还有人吗?”老和尚问豆腐西施。

“有一些。”豆腐西施答道。

“他们为什么不走?”

“老幼病残走不动,去了山里也难活。再有就是……。”

老和尚若有所思:“每逢这种时候,总有人扯起反旗,妄图登上大宝,另一部分不肯走的人莫非想搏个前程?”

豆腐西施点头:“大师,你们不走吗?”

老和尚道:“我们也会走,但还没到时候。”

“那我先进山了。如果大师看见我儿子,请帮我报个平安,他若是也想进山,也请帮他指个路。”

“好。”

豆腐西施道了声谢,快步追大部队去了。

小和尚念了声‘阿弥陀佛’,心中一阵悲苦。

“徒儿,你要是舍不得豆腐西施,只管去追她。”老和尚玩笑道。

斜坐在紫鼎边沿的诸葛玄看向豆腐西施婀娜的背影:“她就是豆腐西施,虽然长得一般,但身段前凸后翘,小和尚有当曹操的潜质。”

“师父说笑了,我是在为众生不平,非是为豆腐西施一人。”小和尚辩解道。

老和尚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清点一下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是。”

打从这天开始,老和尚经常望着山下,明显是在等什么人。

小和尚对此很好奇。

诸葛玄也很好奇。

就这样等了半个月,山脚下忽然响起马蹄声。

又有人上山来了。

在诸葛玄和小和尚的注视下,一帮县里的达官显贵来到寺庙。

“大师,你们怎么还没去避难?白巾叛军已经席卷周边七个州府了,见人就杀,逢财必抢。”曾经往诸葛玄肚子里插过高香的周主簿问道。

老和尚反问:“周主簿,白巾叛军是?”

“白巾叛军是自临江府兴起的一股叛军,因人人头戴白巾而得名,听说他们的头目自封为皇帝,还封了一千八百个王爷,声势十分浩大。”周主簿答道。

“潜龙在渊,方能飞龙在天,不过才刚起事,就敢称帝封王,这股叛军成不了气候。”

“那也足够让我们这些小官小吏和平民百姓死上十遍。”

老和尚点点头,吩咐小和尚:“去煮些饭菜给周主簿他们吃,再给他们一人发点粮食,深山苦寒,但愿周主簿你们能好好活下去。”

“多谢大师。”周主簿等人只顾逃难,根本没来得及收拾粮食细软,正饿着呢,闻言皆是一怔,随即心悦诚服的双手合十。

毫无吃相的饱餐一顿后,周主簿等人分光了老和尚和小和尚的余粮,道谢离开。

小和尚再也忍不住了:“师父,他们这些人平日里没少贪墨民脂民膏,你干嘛把粮食分给他们?”

老和尚道:“为众生伤心,此为悲。悲谁都会,如何拯救众生才是关键。唯有切中要害,布施仁爱,才不至于白流眼泪。”

“师父,我记得你说过,慈者,爱也,疾之切。”

“不错,二者合而为一,便是慈悲。”

小和尚一脸迷惘:“徒儿还是不懂。”

老和尚叹了口气:“逃往深山的李家镇百姓虽然人多,靠着大山不至于饿死,但他们大多短智,甚至绝大多数不认字。

这战乱也不知道何时能平,兴许几年,兴许几十年,时间久了,他们便再也下不了山。

周主簿这些人虽然不淳朴,但够聪明,有他们加入,李家镇百姓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我懂了师父,可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来这边?”

老和尚解释道:“他们不一定会来,但既然连他们都来了,说明战乱已经十分严重,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消弭,咱们也是时候离开了。”

“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小和尚飞一般的跑开了。

没过一会儿,小和尚又跑了回来:“师父,李家镇的老弱病残也很缺粮吧?”

老和尚流下了眼泪:“就算把粮食给他们,他们还是难逃一死,给周主簿等人则能救更多人。”

“哦哦,师父有大慈悲。”

诸葛玄把书收进空间,走到老和尚身旁看着他,目光中有着毫不掩饰的佩服。

少顷,小和尚收拾好了东西。

背着两个大包裹来到院里,小和尚拍了拍紫鼎:“可惜了这个大鼎。”

老和尚笑道:“出家人何必流连外物。”

说是这么说,关上院门后,老和尚还是回头了,明显有些舍不得大悟寺。

“老和尚今年六十五了,此生也不知能否再见到他。”

诸葛玄叹了口气,朝着老和尚和小和尚挥了挥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