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三国解锁人物模板,曹贼精神永存 > 第8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转话题,低声道:

“将军为何突要去长安?那可不是好地方。”

“我曾游历,百姓苦不堪言,易子而食。”

“田地因连年战乱荒废。”

“人烟稀少,十不存一。”

“李傕、郭汜、梁习、马玩等人混战不休。”

“真是个是非之地。”

庞统语调平缓,不急不躁。

却藏不住试探之心。

张绣看着年轻的庞统,微微一笑。

就喜欢调教嫩的,现在不欺负。

难道等他长大秀智商?

他脸上闪过沉痛,认真点头。

庞统见他表情,摸不清头脑。

“士元,你说的正是我北上的理由之一。”

“啊,啊?”

庞统疑听错,疑惑出声。

张绣面色沉重,低声道:

“自黄巾贼乱起,大汉已腐朽不堪。”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这是事实。”

庞统暗暗点头。

心里赞叹,张绣有此见识不简单。

“之后董卓、郭汜,如今曹操。”

“呵呵,不过借天子名号壮大自己罢了。”

“谁正眼瞧过百姓疾苦?”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你说的我都明白,我北上一为自谋生路。”

“刘表暗弱无大志,曹操野心勃勃,我夹缝中。”

“不过工具罢了,长安诸贼并起。”

“我欲平定,给百姓一个安稳。”

庞统听罢,眼睛不由得睁得更大了些。

他对张绣那接连不断的妙言赞叹不已。

“兴时百姓受苦,亡时百姓同样煎熬”,这话真是绝妙。

张绣对刘表与曹操的评判,以及对自己窘境的清醒认知,

让庞统一再感到震撼,实在是出乎意料。

难道此人当真只是个不懂礼节的粗人吗?

恐怕不只是自己,就连几位先生,甚至诸葛亮,

都被这个家伙的表象给糊弄过去了。

庞统惊叹之余,忍不住张口问道:

“将军志向高远,我自愧不如啊。”

“‘兴亡百姓苦’这一句,简直道出了世间真谛。”

张绣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得意得不行。

这算什么,我还能再秀你一脸呢,信不信?

果然,抄几句后世名言就是过瘾。

看着庞统那吃惊的眼神,他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轻咳一声,他慢悠悠地说道:

“可惜啊,那些世家诸侯,又有几个真心为民?”

“不过是借着扶汉的旗号,满足一己私欲罢了。”

“只恨我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

“虽在西凉军中从未作恶,还早早随叔父远离了董卓,

可世人还是误解,给我扣上西凉贼的名号,想摆脱谈何容易。”

见张绣竟开始自嘲,庞统心里不由一沉。

确实如他所言,无论你做过多少好事,

只要跟董卓沾边,就别指望有人说你一句好。

董卓的暴虐行径,真是罪行滔天,

把世家、文人、名士、百姓全都得罪了个遍。

庞统轻叹一声,看来自己之前误判了张绣。

能说出这样妙语的人,必定心系百姓、心怀天下。

他摇摇头,轻声说道:

“将军真是受委屈了……”

见庞统生出怜悯之意,张绣暗自窃喜。

赶紧顺势而上,继续攀爬。

“咳咳,士元啊,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为天地树立正义,为百姓谋求福祉,为乱世带来太平?”

有一句话,他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谁知庞统听了这话,竟直接愣住了。

他被张绣彻底震撼,许久回不过神来。

嘴里还喃喃念着:“为生民立命,为乱世开太平?”

这不正是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吗?

怎么竟从张绣嘴里,如此精准地说了出来?

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表达了。

见庞统呆若木鸡,张绣有些尴尬。

糟了,装得太过火了。

他轻拍庞统肩膀,低声唤道:

“士元?士元?”

“啊……啊?”

庞统猛然回神,看见张绣那真诚的眼神。

心里却有些发虚,生怕自己一时冲动,

做出后悔终生的决定。

他忙拱手,急切说道:

“张将军妙语连珠,让我佩服不已。”

“我有所感悟,需细细思量,先谢过告辞。”

说完,他失魂落魄地离开张绣身边。

看那方向,分明是去找诸葛亮了。

张绣嘴角抽了抽,心中暗道:

这庞统怎么回事,太不给面子了吧。

自己厚着脸皮,抄了不少后世诗句,

他年纪轻轻就这么难骗,长大了还不得成精?

真是不得了啊。

他无奈摇头叹息,若真这么简单,

三两句话就能忽悠来顶尖谋士,

那天下的谋士不都成我的了?

细细回想与庞统这番交心对话,

似乎没啥破绽,他满意地点点头。

总体来看,自己的表演还算不错。

只是要让对方上钩,还得慢慢熬,

一点点来才行。

歇息片刻后,大军再次启程。

队伍朝着宛城方向,缓缓前行。

直到天色渐暗,才寻了块地方扎营。

带着这些累赘,耗时自然更多。

不过如今张绣,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刘表的军粮未到,他难以施展拳脚。

大军出行,只带了些干粮面饼,

食物不多,更何况为防万一,

张绣带了五千人马,每人只携五日口粮。

如今路途才走一半,又多了数百百姓和荆州书院的学子。

粮食顿时不够用了,派人查看一番,

附近人烟稀少,若去城镇买粮,

大批交易难免引人怀疑。

只能先忍着,让士兵猎些野兔果腹。

不过接下来行军,得加快速度了。

不然自己怕是要饿得掉辈分。

夜深时,张绣已沉沉睡去。

唯有守夜的士兵,仍目光炯炯,

不敢丝毫懈怠,怕有人趁夜逃跑。

一顶军帐内,诸葛亮、庞统、崔州平、石韬、孟建几人围坐。

庞统眼神发亮,

将白天从张绣那听来的话尽数复述。

几人听后暗生疑虑。

石韬性子最直,沉思片刻,

一边点头称赞,一边笑着说道:

“士元,你该不会真想投靠张绣了吧?”

“他一个粗人,能说出这般大义之言?我可不信。”

崔州平也点头附和,低笑道:

“估计就是这样,士元你莫不是已投张绣,

此番奉命来劝我们?”

听好友质疑,庞统急得抓耳挠腮。

沉默半晌,才开口道:

“别开玩笑,我有多少文才,你们还不清楚?”

“若论谋略权术,我或许稍有长处,

可要口吐妙语,那是诸葛贤弟的能耐。”

诸葛亮闻言气急,尴尬地摸摸鼻子。

“士元兄别乱说,我心向汉室,

张绣不过西凉余孽,我怎会屈从?”

“况且,这种妙语……

我自知没这等学问,怕是几位先生也……”

说到这,诸葛亮突然停住。

几人无奈叹息,知道他所言不假。

孟建低声自语: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为生民立命,为乱世开太平!”

“好一个张绣,此志向不正是我等所求吗?”

“想不到他一介武夫,竟有如此胸襟,我自愧不如!”

听孟建此言,几人沉默下来。

其中唯有孟建与徐庶出身寒门,

更在意百姓疾苦,而非功名利禄。

这话最能触动他,石韬目光一沉,

知晓好友心思,劝道:

“公威,我们都懂你的志向是为民谋福。

可张绣身份太尴尬,若非西凉出身,

能说出这等豪言,我愿陪你试试,可还是得慎重……”

帐内气氛顿时沉寂。

庞统轻叹一声,心中暗自后怕。

白天他差点没忍住向张绣拜服,

幸好及时克制住了。

诸葛亮年纪最小,不过十七八岁,

却已显得极为老练。

他轻叹道:

“能说出这等壮语,还放走徐元直,

此人确有忠义,可惜要为乱世开太平,

汉室不兴,何谈太平?”

庞统暗摇头,低声道:

“汉室早亡,你还没看透吗?

天子软弱,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傀儡。”

诸葛亮闻言沉默不语,

不愿争辩,只是摇头,眼露深思。

片刻后,孟建微微一笑。

“诸位,张绣虽是董卓旧部,西凉出身,

可谁听说他做过恶事?

据我所知,他与叔父张济治军严明,

因此与西凉军格格不入,被排挤到边远之地。”

崔州平微微皱起眉头,轻摇着头道:“公威,你说的这些我们自然明白,可世人会如何看待我等?”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不过是助纣为虐罢了,清白之身岂能屈从贼人?”

话音刚落,几道惊讶的目光齐齐投来。

崔州平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低声嘀咕:“我,我并非那个意思……”

孟建却摆手止住他,淡笑一声:“我孟建只求独善其身,若张绣真有此志向,我纵死百次也无憾,心意已决,无需多劝。”

他目光一扫众人,又道:“况且我若投奔张绣,还能保你们周全。”

见他如此模样,几人暗自叹息。

孟建孑然一身,可他们却不同。

诸葛氏乃琅琊名门,祖上曾出高官,庞统更不必说,庞德公名震荆襄,声名远扬。

崔州平出身博陵崔氏,家族传承数世纪,虽不逊清河崔氏,但如今族人多隐居避世,不卷入诸侯争斗。

石韬则是颍川石氏嫡子,能在颍川立足的世家,哪个不是祖辈显赫一时?

身份悬殊,他们无法如孟建般洒脱。

看着好友毅然抉择,众人只能无奈轻叹,却不知如何再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