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三国解锁人物模板,曹贼精神永存 > 第9章 公威投效出策,书生自视清高

帐外,黄承彦将这番对话尽收耳中。

他驻足良久,直到帐内寂静无声,才悄然离去,眼底神色复杂难辨。

张绣究竟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宏大志向?

黄承彦摇头苦笑,越发觉得此人深不可测,随即返回营帐沉沉睡去。

一夜无言,直至翌日清晨。

众人草草吃过干粮,准备启程时,孟建昂首阔步走向张绣。

他无视那些学子的目光,张绣则微感好奇,心中泛起一丝喜意。

莫非庞统昨夜替自己说了好话,竟有人主动投靠?

他压住激动,轻咳两声,沉声道:“你有何事?”

孟建淡淡一笑,整了整衣襟,躬身一礼,郑重道:“在下荆州书院孟建,字公威。昨闻士元提及将军片语,心中疑惑未解。”

他顿了顿,问道:“敢请将军为我释疑一二。”

张绣心头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哦?说来听听。”

孟建直视他,沉声发问:“将军如何为生民立命,为乱世开太平?”

此言直指核心,若非张绣本意,立时便会露馅。

“为乱世开太平”若只是空话,孟建要的却是他的态度、决心与方略。

张绣闻言,陷入沉默。

如何平定乱世?他确曾思索过。

以战止战,尽快一统天下,让百姓重归农桑,休养生息,或许是路。

可若直言说出,难免显得空洞,徒露野心。

真他娘的难!这问题有些超出预料了。

孟建目光炽热,静静等待。

他不信能说出此言的雄主会毫无想法。

张绣脑中念头飞转,片刻后长叹一声,抬头看向孟建,语重心长道:“公威,这话可难倒我了。”

他缓缓说道:“乱世之中,百姓苦不堪言,我以为唯有以战止战,速扫**,让农耕复苏,民生安定,方为正道。”

“可如此一来,眼下百姓负担难免加重,虽是为后世谋福,却苦了当下之人。”

“兵役赋税、农桑稼穑,皆是根本难题,我胸怀大义,却难一语道尽。”

他话锋一转:“你可有良策?”

此言巧妙,既似有所说,又未全说,将难题抛回孟建。

孟建果然沉思良久,才道:“乱世之中,当知礼明法、强兵固防。若将军欲北上平长安,须速击强敌。”

“让百姓休养,屯粮积兵,方保一方安宁。长远之计,我略有头绪,尚需细思。”

张绣眼神一亮,心中暗赞:这孟建有点东西!

虽言语笼统,却指明方向。

他悄悄查阅模板,孟建智力78,政治84,倒也算个人才。

张绣连连点头,赞道:“公威所言不俗。”

孟建轻舒一口气,眼底坚定更甚,深深一拜:“在下孟建,若明公不弃,愿投效,为生民立命,为乱世开太平!”

身后学子哗然,面色各异,投来异样目光。

张绣忙扶起他,喜形于色:“公威何须多礼,你我志同道合,携手共进即可。”

他高声道:“来人,给公威备匹好马,这几日辛苦他了。”

孟建含笑点头,表示无妨。

此举却让一些疲惫不堪的学子心动——投靠便有优待,着实诱人。

可也有人暗哼:这也太没骨气了吧?

众人目光不善,更有甚者指指点点,低语议论。

张绣刚欲斥责,孟建却摇头轻声道:“主公,随他们说去,我心坦然,无惧流言。”

张绣只得作罢,点点头。

此后行程,他却让众人吃尽苦头。

军粮有限,只得加速赶往宛城。

期间,孟建以司马徽等人年老为由,向张绣求了几匹战马。

司马徽三人毕竟是孟建师长,张绣不好推辞,也想借此立个榜样。

三人虽乘马而行,却神色不悦,未拒马匹。

张绣暗骂: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帮文人真是欠收拾!

庞统、诸葛亮等人却没这待遇。

孟建不好再开口,张绣也未特例。

他要从身心两方面击破众人防线,至于结果如何,随它去吧。

反正你们不爽,我也让你们过得不舒坦。

此时距宛城仅三四十里,按原速恐难当日抵达。

张绣却加快步伐,学子们苦不堪言,又不敢多言,否则便有凶悍士卒挥鞭警告。

反倒是百姓,平日劳作惯了,体力胜过这些文弱书生,未有怨言。

乱世之中,人口即财富,劫掠人口常见。

张绣手段温和,百姓更易接受。

毕竟他曾胜曹操,或许真能带来长久安定。

更何况,他许诺北上者可分良田,这让饱受剥削的穷苦百姓,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大军在暮色笼罩下,终于平安回到宛城。

漫长的跋涉折磨得荆州书院的学子们苦不堪言。

张绣挥手命人将这群人一股脑儿送进驿站安顿。

他另外调遣士兵驻扎四周,严密监视。

至于随行的百姓,则被暂时安置在军营外头。

待到大军挥戈北进,他们便可结伴同行。

张绣特意叮嘱,会为这些百姓保障近期的温饱。

此言一出,百姓们心头稍安,这番举措也让孟建频频颔首。

安置妥当后,张绣驱马向前迈去。

他朝司马徽三人抱拳致礼。

“几位前辈,先前多有失礼,请暂在驿馆歇脚。”

“若有任何所需,只管直言。”

“往后咱们相处的日子还长。”

司马徽听他又提此事,气得胡须抖动不已。

几日相处下来,他已学会收敛脾气。

只是冷哼一声,扭头不搭理张绣。

张绣见状只是轻笑,随即高声朝荆州学子喊道:

“诸位若有意归顺,我张某热烈欢迎。”

“不愿为我效力,我也绝不强留。”

众人听后神情各异。

有人怒目而视,有人暗自权衡。

崔州平甩袖上前,义愤填膺地质问:

“将军何时放我等归乡?我等家中皆有亲眷待养。”

“才疏学浅,难助将军大业,何必将我等扣留?”

“这不过是徒添烦扰,何不顺手放行?”

众人纷纷点头,眼带希冀望向张绣。

谁知张绣朗声一笑,手捋短须。

“你是崔州平吧,真是伶牙俐齿。”

“无需多虑,我稍后命人逐一登记。”

“若家中真有老幼需赡,我会派人接来或赠予粮资。”

“让你们心无挂碍,但若有人胡乱开口,我绝不姑息。”

最后一句,他声调骤然转寒。

众人不由后退半步,彼此对视。

诸葛亮与庞统相视一眼,无奈叹气。

这张绣若非失心疯,便是胸有成竹。

若他真能攻占长安一带,

收服郭汜与李傕的残部,势力必将暴涨。

届时,各郡县治理需大量文人襄助。

凭他如今的名声,主动投奔者寥寥。

能来的,多是寒门出身想搏前程的,

或是名声不佳的士子罢了。

如此情势,洗劫荆州书院,

一举擒获南郡才俊,确是捷径中的捷径。

其中至少半数人,恐怕熬不住压力,

最终屈服投靠张绣,彻底与他绑在一起。

诸葛亮暗自摇头,心中主意已定。

纵使才华无处施展,也绝不侍奉张绣这西凉匪类。

远处,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周遭环绕着一队护卫士卒,车至近前停稳。

贾诩掀帘下车,先向张绣恭敬行礼。

随后转向司马徽几人,笑容和煦,轻声道:

“几位气度不凡,必是荆襄名流水镜先生、黄公与庞德公。”

张绣闻言嘴角微抽,气度?

我怎没瞧出气度,倒见庞德公刚吐了口痰。

这几人还未开口,你们文人真会互相抬轿。

司马徽虽厌张绣,但见来人礼貌周全,

还是拱手回礼,低声道:

“在下司马操德,敢问阁下是……”

贾诩笑容温和,站直身躯缓声道:

“在下贾诩,字文和,凉州人氏。”

司马徽闻言脸色骤暗,青筋隐现。

他挥袖冷哼,语气满是不快。

“哼,原来是西凉毒士。”

“老夫真是闻名已久。”

言罢径直转身,朝驿馆迈去。

不顾黄承彦与庞德公,自行离场。

两人尴尬一笑,只朝贾诩略一拱手。

不多客套,便追着司马徽而去。

贾诩只是淡然一笑,未往心里去。

张绣却暗呼妙哉,看来贾诩的名声,

比自己也好不到哪里。

这组合,真是旗鼓相当。

贾诩转头望向张绣,轻笑道:

“主公此举,连我都未曾预料。”

“竟连名满天下的司马徽都掳至此处。”

张绣摇头轻笑,无奈叹道:

“掳来又有何益,他不愿为我所用。”

“他既爱教书,荆州授课也好,长安授课也罢。”

贾诩听后轻笑,眼底掠过一丝冷芒。

他暗自思量,张绣行事如此果决大胆,

却不失几分人性,对兵卒与百姓颇为宽仁。

这性情,未必不能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司马徽转身离去后,学子们不敢久留原地。

他们三三两两结伴,朝驿馆迈步走去。

张绣凝视众人背影,唇角微微上扬。

他转过身望向贾诩,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深思。

自己或许无计可施,但贾诩这狡猾之徒未必束手无策。

此人可是名震天下的毒士,他不禁露出浅笑。

“文和,这些人养着也是白养。”

他拍了拍贾诩肩头,语气沉稳地说道:

“动动脑子,设法让他们为我效力。”

贾诩听罢,脸颊微微抽动。

他虽无法推辞,却一时毫无头绪。

只得轻摇着头,无奈低语:

“主公,这事急不得,需慢慢筹谋。”

“这些文人自恃清高,攻心才是上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