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 第15章 地热发电和自动化生产线

老爷子今年已经60多岁了,原来是邻市国营轧钢厂的老牌八级钳工。因为生产事故,战损了一只手,原来的活儿是没法干了,原单位也待着糟心。

犟老头拿着赔偿款和退休金,经人介绍到这家新成立的精密加工厂做技术指导,兼带着徒弟。

老爷子在新工厂混熟悉以后就把自己的侄子也介绍了进来,自己带着亲自教导,也就是现在在重卡车上当司机的年轻小伙儿。

第一波人员撤离的时候,老爷子岁数大了,又少一只手,觉得去避难所也是给别人添麻烦,还不如呆在工厂,他侄子说不动老爷子,就陪着一起留下来了,然后就碰到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老爷子叫易中海,年轻人叫贾东旭。。

嗯。不好意思,串台了。

老爷子叫梁江,他家大侄子叫梁小军。

方大宝看了一下老爷子空荡荡的右手,暗道可惜。

普通的钳工只要肯学,肯吃苦就能练出来,但传说中的8级钳工,就远不是苦练就够成就的,天赋、悟性甚至运气缺一不可。

最后一次8级工评定是在90年代初,那时候梁江也还不到40岁。这个年纪的8级工,含金量可想而知。

一个钳工没了手,那手艺基本上就是废掉了。不要是说一只手没了,即便一个脚指头没了,稍微影响点发力,对于极端要求精准和感觉的高级钳工来说,影响都是很大的,可能原来能达到的精度,现在无论如何就是差了一点。

这也是高级工的加工精度始终能超过最精密的机床的原因所在,人可以创造出奇迹,而机器只有标准。

幸好,即便自己动手的能力减弱很多,但是眼光和经验还在,即便只是做做指导、教学也还有很大的价值。

而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可不是只了解自己本职工作内的那一点儿事情那么简单。

对于车、铣、磨、焊各个工种,各种设备生产线的组装调整,哪个不是门儿清。

方大宝虽然有天工核心,升级起来不讲道理,但是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天工核心和人工智能的作用。

而且对于他来说,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生产系统LV2的技术中,就有智能工效义肢。

通过脑机接口读取操作意图,使用义肢上集成的微型车床和激光切割头等模块化工具库,一个人就能实现精密零件加工。比生产系统LV1的工业机器人效率和精度都更高。

一个八级钳工,还能成为他陆续展现出一定的工业生产能力的一个幌子。

不然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凭什么可以在天灾后建立起一套生产体系?哪怕是一个初级的生产体系?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你觉醒的能力是不是有很大的价值?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找上自己。

虽然仅是意外捡来的两名员工。而且一个是残废,另一个还没出徒。

但是我说他们是天才,他们就必须是天才,全靠着他们,我们才可以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嗯。

基地的发展情况肯定会渐渐扩散出去,但是可以多立几个似是而非的幌子,分散外界对自己本身的关注。

“对外露面的事情,让付小秋去做,基地发展的技术支持,有老梁同学,后续还可以找点别的专业人才。反正我只是个混吃等死的好脾气、肉盾、胖纸。”

方大宝继续带领着车队往微电子公司驶去。。

在接下来的四天,他们的拾荒小分队又陆续光顾了微电子、机器人、新能源、基因检测等公司,收集了大量的设备。

没办法,谁让作为高新科技基地,玩的就是高科技。就这,还是发展时间比较短,而且这几年形势不好,建设放缓了,不然他们收获还能更大。

在微电子公司获得了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的相关的设备和十几台的初级工业机器人。

虽然设备算不上世界先进,只是普通的工业级芯片技术,只是一条研发性质的试验线,但是也被先收藏了起来。

在机器人公司获得了机器人生产、装配设备和20多组成品工业机械臂和上百架各种型号的工业无人机和警用无人机。其中有两架大型无人机和15架中型无人机。

在新能源和基因检测公司也找到库存的光伏设备和基因检测设备。

除此以外也获得了大量的电脑、服务器、监控系统、气体供应、洁净和废气处理系统,找到了一些车辆和一批各种规格的金属材料。

这些公司规模都不大,有的还在设备调试阶段,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但是众多的设备,也是价值巨大,如果不是现在情况特殊,方大宝连摸都摸不到。

为了运输这些设备,方大宝不得不用在工业园找到的重卡,又升级了两辆大型的履带运输车。

基地的地下室实在放不下,就将一些暂时用不到的设备,放在了周边的住宅地下室,并对所有的出入口进行了封堵,以备将来升级使用。

方大宝也在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线、工业制造机器人、地热发电的升级条件后陆续进行了升级,使基地具备了初步的工业生产能力,并且为将来的继续升级积累了大量的设备和材料。

生产系统LV1:多功能工业制造机器人:集成了多种模块化加工设备的智能机器人,消耗生存点25点。

生产系统LV2:自动化生产线:包含精密加工,装配系统和热处理系统,消耗生存点115点。

生产系统LV2:地热发电:包含地热井,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等,消耗生存点145点。

升级履带运输车消耗84点

生存点剩余145点。

地热发电作为能源核心,被方大宝放在的22栋地下50米的指挥中心旁边,自动生产线被设置在基地内的15、16号楼的地下室,在22栋前面一排。

受限于设备和生存点限制,虽然完成了地热发电系统的升级,但是地热发电系统的功率不能全发挥,只有2mw,日发电量在4.8万度,暂时能满足要求。

后续可以根据需要继续升级,增加发热井深度,提高功率。

单独一条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也不是什么黑箱科技,不可能这头放进去材料,那边想要什么就出什么。但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方大宝的生存点消耗。

而这时候,暴风雪终于渐渐的小了,温度基本稳定在零下70摄氏度上下浮动。

虽然工业园还有一大半的公司,在更靠近市中心的区域,没来的及搜刮。继续往市区前进,在博览园站和地铁中间位置,甚至还有一个还没投入使用的物流园区。

但方大宝还是选择带着老梁、小梁改造了运输车的雪铲,沿着来时的道路,逐步清除了往基地转移物资留下的痕迹,全面退回了岚山城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