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 第102章 苦其心志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第102章 苦其心志

作者:文刀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19:25:48 来源:小说旗

见周卫国还是不同意去上学,周素英正待再劝,却见院门口走进来一个人,手里还提着一只野兔。

原来是周云谱来了!

周素英连忙招呼:“云谱叔来啦?快请坐!”

周云谱哈哈笑道:“我在后山安置了几个套子,收工时跑去一看,居然套着两只野兔,卫国不是考上高中了吗?正好送一只过来,算是给他贺喜!”

刘玉梅道:“贺什么喜呀?混小子正在发浑,不愿意去读书呢!”

周云谱的脸沉了下来,他不悦地道:

“卫国,你这孩子,咋这么糊涂啊!考上高中多不容易,你不去读书,以后能有啥出息?”

周卫国低着头,小声说:“云谱叔,家里情况我知道,去马店区读书,要带粮食到学校食堂搭伙,我怕家里供不起我。”

周云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粮食的事你别操心,有我呢。你是读书的好苗子,不能就这么放弃。这机会错过了,你会后悔一辈子。”

周卫国还是犹豫,他知道,云谱叔家里也不容易啊!

云谱叔和二姨刘玉琴生了两个子女,大儿子周援朝九岁了,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了,二女儿周抗美也七岁多了,也已经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此外,他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六张嘴吃饭,就她和二姨刘玉琴两人挣工分,要不是他时不时到山上套点野鸡野兔来补贴家用,只怕日子过得比自己家还不如呢!

看周卫国还在那里犹豫,周云谱接着说:

“卫国啊,你要知道,文化人办法才多啊!当年,我和你爸在战场上,你爸就是因为肯学习,打仗脑子活,办法多,才消灭了那么多的敌人!

我们这些大头兵,除了会打枪,对于怎么打仗,可是一窍不通啊!

现在,你要是能读出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吃公家粮的国家干部,不比当农民强啊?

卫国,不要犟了,你就安心去读书,粮食的问题,叔和你妈妈、姐姐一起想办法。”

看着云谱叔坚定的眼神,周卫国心里有些动摇。这时,刘玉梅也走过来,说:

“卫国,你云谱叔说得对,你就安心去读书吧,家里虽然困难,可咬咬牙也能挺过去。现在再难,难道还能难过你爸刚去参军那会儿吗?那时,你大姐四岁,你二姐两岁,你还在我肚子里,我不是也挺过来了吗?现在,家里好歹有我,有你大姐二姐撑着,何况还有你云谱叔的照顾,无论如何也是能撑下去的呀!”

看云谱叔和母亲都把自己那个英雄的父亲搬出来说事了,周卫国终于点了点头,眼里闪着光,“好,我去读书,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

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周卫国背着行李,踩着露水,走进了马店区中学。

校门口的青砖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标语,已经褪成了灰白色,裂缝里钻出的几株狗尾草,在秋风中摇曳。

报了名,又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寝室和铺位,给自己铺好床,周卫国就背着书包,向自己教室走去。

这个书包,是大姐周素英用裁剪衣服剩下的蓝粗布缝制的,虽然不是很好看,却针脚细密,结实耐用。

他来到教室,看见教室的最后一排还有一个位置,便来到这里,默默坐下。

杉木课桌上,有道寸宽的裂缝,周卫国掏出课本时,书包里一枚掺了许多麦麸和玉米面、看起来黑乎乎的面饼,骨碌碌滚了出来,好巧不巧,正好落进了那条缝隙里。

这是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路上充饥的。

他慌忙伸手去捞,却听见前座发出一声嗤笑:

\"同学,你这黑乎乎的东西,是啥呀?你的吃食吗?这么黑,如果掉到地上,只怕是老鼠都不愿吃吧!\"

教室里腾起一片哄笑,一个穿灯芯绒裤的男生,更是立刻扭过头来打量着周卫国,还故意把铁皮铅笔盒摔得山响。

\"啪!\"

半截粉笔飞来,精准击中那个男生的后脑勺。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教师走进教室,看那个男生嚣张的样子,顿时给他来了一下子!

这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孙振声,他扶了扶鼻子上那缠着胶布的眼镜,拍了拍手,粉笔灰从打着补丁的袖口簌簌落下:

\"我们这节课学习《岳阳楼记》第三段,请王建军同学背诵一遍。\"

那个穿灯芯绒裤子的男生站起来,面红耳赤。

原来,他叫王建军!周卫国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满教室死一般的寂静中,王建军开始结结巴巴背起来:

“若夫……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阴风怒吼,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可不等他背完,孙老师就打断了他,说道:“好了好了,看你背的什么书,还阴风怒吼,你这样不争气,你老爸才要怒吼,来,听一听周卫国同学给你背背!”

说完,转头看着周卫国,说道:“周卫国,来,把《岳阳楼记》背一遍!”

本来,周卫国一直盯着课本封面上洇开的汗渍,听着王建军背书。

不用看,他也知道王建军背错了,那些字句,早就烙进了他的心里。

听到老师点了他的名,周卫国站起来,流利地背出了那篇千古名篇。

当他慷慨激昂地背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时,情不自禁地挥动了一下手臂,补丁摞补丁的衣袖管扫过裂缝里的黑饼子。

哪知,他的肠鸣声却突兀地炸响,在落针可闻的教室里显得异常刺耳。

周卫国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他感觉所有同学看他的目光都充满了异样。

可是,孙老师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看着王建军,严肃地说:

“王建军,你别以为你吃得比周卫国好,穿得比周卫国阔气,你就可以嘲笑他!告诉你,周卫国的父亲,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烈士,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是他的母亲,独自含辛茹苦把他们三姊妹拉扯大!周卫国读小学和初中时,因为要为家里找吃的,上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即使是这样,他的中考成绩,也是这个教室里的所有人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的陈梦涵,高了十五分!”

这下,教室里的四十五双眼睛,看周卫国的目光变了。

尤其是那个叫陈梦涵的女生,目光里还带上了崇拜……

下课时,周卫国被孙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他本以为自己要被孙老师骂一顿,哪知道孙老师却说道:

“周卫国同学,请背诵一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周卫国很是熟悉,它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于是,周卫国又流利地背诵起来。

待他背完,孙老师和蔼地问道:“周卫国同学,请解释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的经典名句,周卫国又岂会不明白它的含义?

于是,他低声说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天若要赋予一个人重大使命,定会先从精神、身体等多个层面给予磨练。历经这些艰难困苦后,人在思想上会受到触动,性格会变得坚韧,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孙老师又道:“对头!那么,你现在还会为自己比其他同学穿得破烂、吃得比其他同学差而羞愧吗?”

周卫国豁然开朗,他微笑着说道:“孙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在意自己吃得差穿得差了,只要食物能裹腹,只要衣物能蔽体,我就会努力学习。”

看周卫国一点就透,孙老师十分高兴,他哈哈笑道:“嗯,孺子可教!不但要自己不在意,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班有四十五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有人肯定会嘲笑你,但也有人会给予你同情和善意的帮助!别人的嘲笑,你置若罔闻,别人的善意帮助,你要坦然接受,不要在意身外之物,要把所有心思都花到学习上,我相信,你将来定能学有所成,并以之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周卫国本来想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可看着孙振声老师那真诚的目光,便把到口的话吞回了肚子里,而是低头思索起来:

是呀,自己家里很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造成自家贫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家人懒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母亲刘玉梅作为一个女人,干起农活来,比不少男人都还卖力。

大姐周素英八岁就辍学照顾自己和二姐,帮助母亲照顾这个家。

二姐周素兰从小就和自己下河摸鱼捞虾,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她活成了一个男孩子的模样,而且,初中一毕业,她就下地劳动挣工分,从来没有偷过懒!

奶奶刘兰芝,虽然是小脚女人,腰还被摔断了,成了一个驼子,可她和蔼善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她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口粮让给三个孙子吃,自己差一点被饿死!这样的奶奶,难道不是天下最好的奶奶吗?

自己家里的人,都勤劳而善良,那么,造成自己家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要怪父亲周云峰去参军,抛下一家老幼不管吗?

云谱叔说过,当年他不同意随父亲周云峰去参军,奶奶也坚决反对父亲去参军,妈妈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是不愿意让父亲去参军的!

自己虽然没有见过父亲的面,家里也没有父亲的照片,自己根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可刘家沟的叔伯婶婶们,提起父亲周云峰时,谁不夸他聪明能干?

父亲那么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当年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去参军呢?

云谱叔说,父亲参军,最初是为了打土匪,后来才出国去抗美援朝的!

在朝鲜战场上,父亲立功无数,他带领一个二十多人的特战小分队,炸飞机场,袭击炮兵阵地,甚至连敌人的巡洋舰,都被他们炸沉了……

一支这样的小队伍,居然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美军不得不出动最厉害的部队,来对付父亲带领的特战小分队,这足以说明父亲的厉害之处啊!

母亲枕头下的那封信,自己偷偷看过!

父亲在信上说过,战争一胜利,他就要退伍回家,照顾这个家,补偿母亲为这个家的辛勤付出。

那么,父亲参军,肯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父亲的那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自己一家人的牵挂,满满的都是对母亲的柔情蜜意!

这说明,父亲是爱着这一家人的,是爱母亲的!

那么,父亲参军的目的,难道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为了全天下的劳苦大众?

他在朝鲜战场上,那么拼命,难道也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舍小家为大家?

难怪他给我取名周卫国!据妈妈说,如果我是个女孩,名字就叫做周宝嘉!

难道那时候,父亲就知道他要出国作战,去保家卫国?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也太聪明了吧?

孙振声老师一直观察着周卫国,见他脸上神色不定,一会儿骄傲自豪,一会儿迷茫不解。

他也不去打扰他,任由他在那里沉思。

终于,周卫国抬起头来,说道:“孙老师,谢谢你给我讲这些道理,你放心,我不会在意自己的吃穿以及同学们的眼光,我肯定也会努力读书!但我还有一事不解,那就是我父亲为啥要去参军?”

孙振声老师沉吟道:“你家的情况,我了解过,当时,你的两个姐姐还小,你还没出世,你奶奶是小脚女人,你妈妈怀有身孕,按理说,你父亲是完全符合不去参军的条件的,可他为什么参军,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为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舍小家顾大家!我希望你向你父亲学习,也成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努力贡献的人!”

见孙老师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周卫国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孙老师又道:“周卫国,我知道你的自尊心强,可是,我还是要说,如果有困难,一定给我说,我工资虽然微薄,可还是能给你一些帮助的!我相信,其他的许多老师和同学,也会帮助你的!”

周卫国笑了笑,,没有说话,给孙老师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