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 第103章 一骑绝尘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第103章 一骑绝尘

作者:文刀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19:25:48 来源:小说旗

马店区中学采用的是蒸饭制度,寄宿的学生,每顿都要提前把饭盒里装上米,送到食堂去,由食堂的工作人员把饭盒放到一个大箴子里面去蒸,吃饭时,学生自己去端饭盒就可以了。

至于下饭菜,食堂会统一炒一些菜,有需要的学生,花钱去买菜!

周卫国当然不会去买食堂炒的菜。他的母亲,不但给他买了一个铝制的饭盒,让他每顿蒸饭,还让他带了一大陶罐咸菜下饭。

此时的高中,学生白天上课,晚上的晚自习,全班同学都在煤油灯下看书。

周卫国没有煤油灯,陈梦涵的灯最亮,她便邀请他过来和她共用一盏灯。

有了和孙老师这次的交谈,周卫国倒是不抗拒别人的善意帮助,他大方地来到陈梦涵身边,坐下来开始看书。

在所有学科中,陈梦涵最喜欢地理。

今晚,她就正在学习地理。一本地图册在她手下哗啦啦翻动,惊起梁上栖息的几只蝙蝠,扑棱棱扇动翅膀,飞出了教室。

\"你看!\"

陈梦涵突然抓住周卫国的手往地图册上一划,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等高线每圈缩进五毫米,实际就是海拔升高五百米。\"

周卫国的脸上一红,陈梦涵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喷出的气息,使玻璃罩里的火苗忽地蹿高,映得陈梦涵放在课桌边上的铝饭盒明晃晃的。

那盒盖上,刻着\"劳动光荣\"四个字,里头装着一个白面烙的饼子,这是她给周卫国准备的夜宵。

她知道,这个帅气聪明的小伙子,由于舍不得在饭盒里多放米,每顿蒸的饭,几乎都是稀粥,弄得他每天都饥肠辘辘,腹鸣如鼓。

拿陈梦涵的话来说,她母亲是公社养猪场的,趁职务之便,隔三差五总能给家里拿回一把麦麸,所以,她家不缺这么一口吃食。

知道陈梦涵没有恶意,周卫国没有拒绝陈梦涵递过来的白面饼,他大方地接过来,便啃了起来。

碎屑落在等高线上,像撒了一把星子。

\"给。\"

陈梦涵看他狼吞虎咽地吃自己的白面饼,便又递过来一个装满温水的瓶子。

周卫国讪笑着接过来,感觉到了她柔软的手指间带着的余温,似乎比煤油灯发出的光,还要温暖。

他就着那瓶子温水,把手里的饼子啃完,免得肚子又发出雷鸣般的咕噜声,让同学笑话,自己尴尬!

窗外飘起雪粒子,打在瓦片上沙沙响。陈梦涵身上那若有若无的处子体香,混合着地图册上的霉味,让周卫国想起了母亲晾在院里的蓑衣。

开校前,母亲刘玉梅就是披着那领蓑衣,走了十二里山路,卖掉家里的那只生蛋的老母鸡和一些鸡蛋,才换来他书包里的这些笔墨纸砚和那个铝制饭盒。

他感激地看了这个姑娘一眼,然后,又低头啃起书本来。

下了晚自习,周卫国又向数学老师家走去。

数学老师老李头的宿舍在锅炉房后头。

周卫国叩门时,正看见老头把《数论初步》藏进搪瓷脸盆底下。

\"进来!\"

孙老师扯过床单盖住箱子,端起一个泡了几粒枸杞的杯子,看了看那几粒在沸水里浮沉的枸杞,又看了看周卫国,没好气地道:

\"你上次问的极限问题,用这个法子解...\"

周卫国根本不在意老李头的态度,他知道,老李头喜欢着他呢!

只是,他每次问的问题都太过刁钻古怪,很多时候都让这个曾经到燕京大学进修过的老数学老师下不来台,常常要冥思苦想几天,才能给出答案,难怪老李头要给他脸色看。

火炉上的铝锅突然咕嘟冒泡。周卫国盯着翻腾的白气,想起大姐熬猪草的样子。家里的灶台上,总是飘着这种带苦味的雾,二姐常被呛得边咳边往火塘里塞柴草。

\"走神了?\"孙老师敲敲他面前的《高等数学教程》,扉页上,\"燕京大学\"的钢印已模糊成一片泪痕。

周卫国收回心思,一老一少,开始在油灯下钻研。

老李头讲得十分用心,好容易遇到一棵好苗子,他可不想白瞎了。

学完了,老李头打开床头上的一个饭盒,说道:“小子,今天食堂蒸的馒头,硬邦邦的像块石头,我牙口不好,啃不动,只好便宜你小子咯!”

周卫国看着那蓬松软和的白面馒头,不好意思地道:“李老师,你们老师也是吃的定量,你总把口粮让给我吃,身体饿坏了怎么办?”

老李头不屑地道:“切,我一个糟老头子,还在乎这么一口吃食?中午我才吃过红烧肉呢!这个馒头,又冷又硬,我可不稀罕,快点拿上,麻溜滚蛋,我要睡觉了,这两天,被你小子问的问题搞的头昏脑胀,我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周卫国知道老师是心疼他,便不再推辞,接过馒头道了谢。他走出老师宿舍,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周卫国把馒头小心地揣进怀里,加快脚步往宿舍走去。

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已睡熟。他轻手轻脚地爬上床,借着窗外微弱的雪光,打开怀里的馒头。馒头还残留着老师手心的温度,他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周卫国一边吃着馒头,一边想着老师和陈梦涵的善意。

这时,宿舍门突然被推开,一道手电筒的光射了进来。

“谁在吃东西?”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周卫国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反应,那人已经走到了他床边。

原来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他怀疑有学生偷吃东西。

教导主任看到周卫国手中的馒头,皱起了眉头:“哪来的馒头?”

周卫国赶紧解释是老师给的。教导主任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警告他不许违反学校规定,便离开了。

周卫国松了一口气,剩下的馒头他舍不得再吃,小心地包好藏了起来。他知道,在这艰苦的岁月里,这些来自他人的温暖和善意是多么珍贵。

窗外的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周卫国在温暖的被窝里,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渐渐进入了梦乡。

在马店区中学的学习生涯,似乎给周卫国打开了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他如饥似渴,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上课,他听语文老师孙振声讲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讲鲁迅、巴金等进步分子,讲古今中外世界名着,听数学老师老李头讲函数、坐标、抛物线,听物理老师讲动力学、热能、光能,听化学老师讲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逐渐地,在他心中,似乎世间的一切,都有了规律可循,他变成了少有的明白人。

他天资聪颖,悟性奇高,这一努力学习起来,学习成绩顿时一骑绝尘,成了全校学生仰望的存在,成了所有老师的掌上明珠。

虽然,他还是穿着补丁捰补丁的粗蓝布衣服,吃着铝制饭盒蒸出来的稀粥,可是,他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整个人看起来阳光而健康!似乎,吃食和服装,根本对他没有半点影响。

陈梦涵对周卫国佩服极了,他总是那么聪明自信,似乎一切难题,对他都不是事。

这个大男孩,虽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蓝布衣服,可总是面带微笑,阳光得不像这个世界的人!

或许,孔子的论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已经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又或许,孔子的高徒,颜回,才能和他比肩?因为,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周卫国似乎已经做到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地了!

她也学着他的样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外时间也沉浸在书本的海洋里。

虽然,她的成绩还是落后他一大截,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她最喜欢的地理学,她已经啃完了学校图书室关于地理地质的所有藏书。

生活上,她总是默默关心帮助着周卫国,每晚一个白面饼,几乎成了惯例,偶尔还带点红烧肉什么的,算是给周卫国打个牙祭!

面对这些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善意帮助,周卫国总是面带微笑,真诚道谢,然后就坦然接受。

当然,背后说他坏话的同学也不是没有,其中,王建军和许国庆就是典型。

王建军的父亲,是马店区粮站站长,他的母亲,在区供销社工作,他本来差两分才考的上马店中学的高中班,也不知道他父母找了哪里的关系,居然被破格录取了。

王建军穿得光鲜亮丽,吃的是大米白面红烧肉,各方面都比周卫国强,在班上圈粉无数,男女同学都有,甚至有好几个老师,都非常尊重他。即使他偶尔捣点小乱,这些老师也不会声色俱厉地呵斥他!

可惜,他学习成绩差周卫国十万八千里。班上也有不少爱学习的同学不鸟他,其中就有他最在意的陈梦涵!

陈梦涵的父亲,也在马店区粮站工作,是粮站的副站长。母亲却在区饲养场当饲养员,每天和猪打交道。

从哪方面看,陈梦涵的家庭,都不如王建军的家庭。

可是,陈梦涵长得漂亮不说,还十分聪明,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压王建军一头。所以,陈梦涵在王建军面前,高傲得很,从不拿正眼瞧他!

偏偏,王建军就吃她这一套,对陈梦涵是又爱又怕,总想引起她的关注。

初中毕业时,陈梦涵考上马店区中学高中班,王建军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强迫他老爸老妈厚着脸皮找关系,把他也送进来了!

本以为从此可以和陈梦涵同班学习,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周卫国,凭着一身破衣烂衫就成功吸引了陈梦涵的全部注意力。

现在看陈梦涵这个小妮子吧,说起周卫国来,那是满脸的崇拜,满眼的小星星,恨不得立刻就以身相许!

王建军恨哪!

他也想把成绩弄起来,和周卫国一决高下,无奈他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一看那些计算方程式,他的头就变得两个那么大,一看那些满篇之乎者也的文章,他就心乱如麻……

他也曾经对周卫国冷嘲热讽,可人家根本不鸟他,微笑着缓步离开。

似乎,他这个人,只是一团空气,周卫国根本就视而不见;似乎他说的话,只是放了一个屁,还是不臭的那种,周卫国可以充耳不闻!

许国庆的父亲,是马店区区政府的文书。和王建军不一样,这个小伙子倒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

他头脑不笨,学习也十分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屈居于周卫国和陈梦涵之后,坐第三把交椅。

无奈许国庆心高气傲,自视极高,怎肯甘居人后?

开始,他还拼命努力,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来赶超陈梦涵和周卫国,而且,有那么几次,他也以微弱优势超过了陈梦涵,可比起周卫国那个怪胎来,他们之间的差距,还不是可以以道里记的!

于是,他对周卫国的心思,由开始的“羡慕”变成了后来的“嫉妒”,进而又转变成现在的“恨”来,他常常发出感叹:上天既生我许国庆,为何又要生出一个周卫国?

于是,他也开始在背后说起周卫国的坏话来,说周卫国不过是得到了老师的特殊关照,才有那么好的成绩,要不然,他为啥老往数学老师老李头的寝室里跑呢?李老师给他开小灶呢!大家是没有看见,那个数学老师李老头,连自己都馒头,都给周卫国吃呢!

这些话,当然传到周卫国的耳朵里来了,可他一笑置之,既不着急,也不辩解,依然我行我素,该看书看书,该往老李头寝室跑,就往他的寝室跑,出来时,还旁若无人地啃着白面馒头……

转眼间,周卫国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涯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来到了一九六六年五月。

晚自习,周卫国一如既往坐在陈梦涵旁边,就着她的煤油灯看书。

下课铃声响了,周卫国伸了一个懒腰,正准备出去走走,清醒清醒大脑,陈梦涵却大声道:“周卫国,等等我,我和你出去走走!”

同学们都惊诧地看向他们,王建军更是怪声怪气地吆喝起来:“两个学霸要去约会咯!”

有几个同学也跟着怪声怪气地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