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 第104章 理想与现实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第104章 理想与现实

作者:文刀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19:25:48 来源:小说旗

下自习时,周卫国本想到操场散步,顺便休息一下自己的大脑,陈梦涵却说道:“周卫国,等等我,我和你出去走走!”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可许多同学还是听见了,他们都惊诧地看向他们,王建军更是怪声怪气地吆喝起来:“两个学霸要去约会咯!”

有几个同学也跟着怪声怪气地笑起来!

周卫国根本不理其他人的起哄和嘲笑,他微微一笑,说道:

“好的,走吧,我们边走边谈!”

两人来到操场上,沿着煤渣跑道往操场西头走,操场上的那几副单双杠,在月光下投出交错的影子,像道永远也解不开的几何题。

陈梦涵问道:“周卫国,我们高中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啊?”

周卫国沉吟了一下,也不隐瞒陈梦涵,说道:“我想报考工业学院的机械专业,最好是到首都北京去上学,我想研究耕种机和收割机,让老百姓种地不要那么辛苦!最好再研究出自动灌溉机,我们国家的农民,挑水浇地太辛苦了!”

陈梦涵惊诧地道:“周卫国,你那么聪明,学习成绩那么好,我还以为你要去研究导弹原子弹这些呢,原来你想研究收割机耕种机之类的农业机械啊!”

周卫国微笑道:“我从小就看我妈妈在地里劳动,她一个拥有一双解放脚的妇女,却像一个男人一样劳动,我心疼她!每天晚上,虽然她从不喊累,我却知道,她浑身都快散架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不让我妈妈再受苦受累。现在,我学到了知识。我想让天下的所有父母都不再受苦受累!”

陈梦涵笑道:“嗯,这个理想也很伟大了!我相信你能行!”

周卫国道:“你呢?你想考哪个大学?”

陈梦涵道:“我喜欢地理,我想考地质学院,去开采石油!”

陈梦涵的白衬衫被夜风鼓起,长长的辫梢扫过她手上一张画报上李四光的照片,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我们都考北京的大学吧,周末有空时,咱们就骑自行车去**看华灯初上,或者去看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

周卫国不说话,只是微笑着,任由初夏的夜风,吹动着他的头发。

看着周卫国那帅气阳光的样子,陈梦涵心里突然觉得无比的美好,不由对将来他们在北京求学的生活,无比的向往!她忽然蹲下来,用粉笔头在篮球架底座写了一行字:\"1966,北京!\",白色的娟秀字体在月色里朦胧可见,仿佛是他们彼此间心中的情愫,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可是,他们都没注意到,那天晚上,教导主任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教导处的几个领导和老师彻夜未眠。

三天后的清晨,学校公告栏前挤满了学生,一张墨汁淋漓的《关于暂停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通知》分外醒目。

周卫国和陈梦涵都惊呆了,他们联袂来到班主任孙振声老师的办公室,询问解决办法!

孙老师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至于今后大学怎么招收学员,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只有等进一步的通知!不过,我觉得你们还是不能放弃学习。要知道,知识在哪里都有用!”

见孙老师这里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陈梦涵还在愤愤不平,周卫国倒坦然起来。

他想:既然考不了大学,那就回家务农吧,等今后有机会了再考!

大学停止招生考试,这一消息在高中毕业生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晚自习上几乎没人看书学习,大家都在讨论,他们这一届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倒是我们的周卫国同学,仿佛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行我素,根本不参与讨论,该看书看书,该吃饭吃饭,波澜不惊,平淡如水。

终于,在草草进行了一个期末考试之后,学校宣布放暑假。

告别了老师和同学,周卫国同学也就背着简单的行李,回了家。

不过,临别前,陈梦涵却塞给他一张纸条,他打开一看,上面是一个地址,还有一句简单的话:记得给我写信!

周卫国把纸条折好,夹在了数学课本中间。

虽然,他也很欣赏陈梦涵,可今后天各一方,还有写信的必要吗?

徒增烦恼而已!

回到家,已经到了半下午。母亲和两个姐姐都出山劳动去了,奶奶刘兰芝驼着背,在家里做着那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煮猪食,喂鸡鸭,洒水扫地……

周卫国放下行李,抢过奶奶手里的活就干,强迫奶奶坐下歇息。

刘兰芝就坐在一边与自己钟爱的孙子唠叨,一会儿问孙子读书累不累,一会儿问孙子在学校能不能吃饱,恨不得把周卫国在学校里的生活都了解透!

周卫国也不烦不恼,一边手脚麻利地做着那些家务活,一边和奶奶唠嗑。他知道,奶奶牵挂着他呢!

晚上,母亲和姐姐收工回家时,周卫国早就给一家人做好了晚餐。

饭食很简单,手擀面条加上自留地里的瓜瓜菜菜。

一边吃,一边把大学暂停通过高考招生的政策给母亲和姐姐讲了一遍。

周卫国讲得云淡风轻,刘玉梅、周素英和周素兰也没在意,她们的心中,还没有读大学的概念!农村孩子,读了书,回家务农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刘玉梅道:“卫国,既然念不成书了,你就在家歇息几天吧,把我们家的菜。好好侍弄侍弄!”

周卫国道:“不,妈妈!吃完饭,我就去找云德叔,我明天就下地劳动挣工分,咱家今年争取多分点粮食!”

饭后,周卫国先去找了周云谱,给他说了自己想上山劳动挣工分的想法。

周云谱道:“卫国,你一直在学校读书,农村的活,又苦又累,怕是吃不消!我给我大哥说说,看能不能给你安排一个轻松活路!”

周卫国没说话,他想:周云德因为云谱叔资助自己家里,一直对自己家有意见,怕是不可能给自己安排轻松活路啊!

两人一起来到生产队长周云德家,给周云德讲了周卫国要出山劳动的要求后,周云谱说道:

“大哥,卫国刚从学校回来,还是一个学生娃娃,根本干不了什么重活,你看,能不能给他安排一个轻松活路,当个计分员什么的啊?”

周云德故作为难地道:“计分员已经有了人,卫国一回来,就把人家的位置顶替了,别人肯定有意见,说我假公济私,毕竟,卫国是你大姨姐的儿子,你我又是兄弟,我们必须避嫌啊!”

这一番话,滴水不漏,让人无从反驳。周云谱心中虽然不忿,可他这样一个笨嘴笨舌的老实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周卫国,只好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周云德却又拍着周卫国的肩膀说:“卫国,咱队里的年轻人都在山上出力,你也不能搞特殊。掰玉米棒子是个力气活,但对你也是个锻炼。当然呢,我们都是周家人,该有的照顾还是不能少,这样吧,其他学生娃娃,刚开始下地劳动,每天只记六分工分,你呢,我就给你记八分,云德叔够关照你了吧?”

周卫国心想:其他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比我小两岁呢,当然只能挣六分工分,自己这样接近成年的年纪,换作其他人,都快挣一个整劳动力的工分了,你给我记八分,还说是给了我人情,真是把面子里子都占完了。

口上却说道:“谢谢云德叔,你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劳动的!”

第二天,周卫国就随母亲和两个姐姐一起出山劳动了。

此时,才六月底,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沟里的玉米还没有成熟,因为山上的土地,要贫瘠一些,加之风吹日晒的时间最长,所以,玉米棒子基本都成熟了。

社员们在生产队长周云德的安排下,首先掰这些坡地中的玉米棒子。

妇女、年老体衰的老人以及像周卫国这样的半劳力,负责掰玉米棒子,像周云谱这样的壮劳力,则负责把玉米棒子担到村里的晒谷场上去晾晒。

太阳火辣辣的,玉米地里密不透风,又闷又热,玉米叶子那锯齿一样的边缘,把周卫国的脸上、脖子上、手臂上割出无数的血印子,被汗水一浸,火辣辣的疼!

背后的一个大背篼,装满了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往下坠,周卫国不得不半弓着腰,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还没到晌午,他就感觉到早晨喝的那碗稀粥,早已化作汗水全部排出了体外,肚子饿得难受,身体累的更难受!

他想:原来,我的妈妈和姐姐,每天都是这样生活和劳动的!比起他们来,我的两年学习生涯,简直就是在家享福啊!

他咬紧牙关,加快速度,到中午时,他掰的玉米棒子,居然是所有社员之中最多的。

庄稼人,都喜欢舍得下力气的实诚人,尽管周云德没有说什么,可周围的社员,都纷纷给周卫国竖起了大拇指!

周卫国正准备回家,却看见一个小伙子走到大姐周素英身边,悄悄递给她一个山梨,大姐红着脸接过山梨,藏进了背篓里。

看来,自己的大姐有了心上人了啊!

周卫国不由认真打量起那个小伙子来。

这个小伙子,周卫国打小就认识,他的名字叫刘志强,长得倒也五官端正,精壮结实,且为人老实本分,勤劳善良,是一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

大姐找这样一个人,这一辈子倒也不会吃亏!周卫国便假装没看见,背着背篼,去找二姐周素兰去了!

下午,大家又到另外一块地里去掰玉米棒子。

下午的天气更热,在地里劳动起来,更加辛苦,不少社员开始磨起了洋工,不是到树荫下喝水,就是借口解手跑到犄角旮旯里去歇凉。周卫国看在眼里,却不放在心里,仍然老老实实劳动,一背篼一背篼把掰好的玉米棒子往地头送。

那个叫刘志强的小伙子也不偷懒,每一担都担了满满两大筐玉米棒子!

干活不惜力气,不偷奸耍滑,这样的人品让人放心!刘志强在周卫国眼里,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姐夫哥了!

喝了一大口奶奶给他准备的酸萝卜汤,周卫国继续劳动……

一连三天,周卫国都随着社员们出工劳动,虽然很累,可也为自己能为家里挣工分而感到自豪!

见周卫国逐渐适应了农村劳动的艰辛,刘玉梅放下心来。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周卫国随着社员们掰玉米棒子,打谷子,好好体验了一把秋收的快乐和劳动的艰辛!

时令到了九月,大春农作物早已收割完毕,小春作物还没到播种时间,生产队长周云德安排社员们做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活路,不少社员开始请假赶集,享受这段难得的农闲时间。

这天,广播里却发出通知,说是元坝子公社修水库,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抽一个壮劳力去修水库。

既然是全公社统一行动,周云德倒也不含糊,当天就在生产队的高音喇叭上做动员,要求每家每户出一个壮劳力去参加修水库,当然,这一个劳动力,生产队要给记工分,并且每天给一斤细粮的伙食补助。

条件这么优厚,家家户户都选出了劳动力。

刘玉梅家却犯难了。

修水库是重活,她家除了周卫国,都是妇女,有谁能吃得消?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时,都愁眉苦脸,想不出办法!

周素英道:“妈,还是我去吧!”

刘玉梅道:“修水库的,都是男人,你一个姑娘家去,不方便啊!再说,修水库,不是担泥巴就是抬石头,你吃得消吗?”

周素英红着脸小声说:“志强也要去呢,他会照顾我的!”

周素英和刘志强彼此有情,刘玉梅早就看出来了,她皱眉道:“那也不行!素英,在刘志强托人来说亲之前,你要注意到点,不要让村里人说闲话!大姑娘家家的,要懂得自重,不要让人给耍了!”

周素英红着脸说道:“妈!志强不是那样的人!”

刘玉梅道:“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否则我会容忍你们眉来眼去的?给志强说,他如果有心,早点托人来说亲,都老大不小的了,也该成家了!”

周素英不再说话。

周卫国道:“妈。还是我去吧,我是家里的唯一男子汉,以前一直躲在你们身后享福,现在我长大了,也该我为家里做点贡献了!”

刘玉梅道:“你刚从学校毕业,修水库那么辛苦,你怕是吃不消啊!”

周卫国道:“我能吃苦!这几个月,我不是掰玉米棒子,就是割谷子,那一样活路,不是所有农活中最辛苦辛苦的?你看我怕过累没有嘛?再说,不是还有云谱叔和志强哥吗?他们会照顾我的!”

刘玉梅有点动摇了,周素英也点头道:“是啊,妈!这两个月,卫国干活真的不错呢,掰的玉米棒子,比我们这些老社员都多,割谷子也比我们都快,他干活比我们都有力气,要不,就让他去试试?”

刘玉梅点了点头,看儿子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和欣慰!

于是,第二天,周卫国收拾了一点简单的行李,便随同村里各家各户选出来的壮劳力,去参加元坝子水库的修建工作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