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入梦繁摘之泽玛利亚大陆英雄志 > 第35章 两个教皇

此番大败,令教会颜面尽失,“壬生寺”威望空前高涨。教皇于总廷闻此讯,怒不可遏,冲着八宝骑士吼道:“泽马里亚诸佛寺,尽焚之,亦难消吾心头之恨!吾予汝等十万大军,定要使‘壬生寺’片甲不留!”

然未待教皇息怒,又一惊人消息传来——瓦伦西亚教区叛矣!此瓦伦西亚,本为泽马里亚大陆经济最繁之地,教会予其经济扶持亦颇高,按理无反由,亦不应叛也。

然众人可记“麸乡”之事乎?瓦伦西亚与麸乡于麸皮一事,联系紧密。此前,斯宾塞平叛途中,尽屠麸乡之人,麸皮产业链遂断,瓦伦西亚教区富人如被粑粑憋死,安能不反乎?

瓦伦西亚教区神父卡马拉,乃狡黠之人,闻“麸乡”被灭,当即向教会递辞呈,逃之夭夭。彼心明,且不论讨伐壬生寺之役胜负,单麸乡被灭一事,己必被推至风口浪尖,麸皮产业链既断,教区民怨必起,教会必令己处理此结,彼知此事无人能解,恐性命难保,遂趁乱遁去,任其自生自灭。

教皇初闻卡马拉辞职,尚不知麸乡之事,未加思索即允之。及此时,教皇方悟,怒而骂曰:“混……”然“蛋”字未出,一口鲜血猛喷而出,竟被当场气死焉。

教皇猝然而逝矣。

死之一事,寻常亦不寻常焉。寻常者,人固有一死,此千古不易之常道也。不寻常者,教皇体魄硬朗,素无痼疾宿病。孰能料其竟为气所激而亡于当场乎?教皇经营多年,欲尽除圣女党,以揽大权,君临天下。今则壮志未酬而身先殒殁,壬生寺之患未弭,瓦伦西亚教区又起波澜,此非其所愿之果也。

然既死矣,未惊天动地、泣鬼神也,甚者,多遭人哂笑焉。此老竟心胸狭隘如此,稍遇挫折,竟自气绝,如此之人,安能成大器乎?纵能成大器,不久亦必有大乱生焉。

乱果至矣,分内外两途。

于教会内而言,至要者乃接班人之事也。盖教皇骤逝,未留遗诏以指人选,而合条件者众矣,大祭司弗利威尔固为其一,枢机主教、红衣主教中亦多有备选之人。遂涉站位之题,有站位则生党派,有党派则必有矛盾,有矛盾则必有流血牺牲之事,此无可免者也。

观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争继嗣之位者不可胜数,或手足相残,或父子相杀,或妻弑夫,或小叔逼嫂改嫁,诸般手段,或奇或常,成后世茶余饭后之谈资,亦为戏剧、影视文学供诸多素材以供演绎焉。

然尚未尽也。教皇之政治遗产,非独权势,亦遗诸多难题。首者,教皇新政当续否?如何续之?今后待圣女党之人若何?彼众尚未尽灭,反之,圣女党之人会否借机反扑?何以保教会统治之稳?如何定教皇新政之性?毕竟其已致诸多问题,目下最大者,壬生寺之乱与瓦伦西亚之乱也,此当何以解之?且为急待解决之事也!再者,各教区之间遗留之区域问题当何以处之?诸多神父于自身教区范围皆有争议、不满之处,是重划教区范围,抑或任命新教父以治之?因政策调整而退位之神父当何以安置?余之问题,不复一一列矣。

且观外部之事。泽马里亚大陆,能人纷出,各方武装势力皆非易与之辈。

其一为耀魄也!此组织于泽马里亚传道多年,颇具影响力,且教会历年欲探其行踪,彼竟若人间蒸发,了无消息。然不欲知其踪、不欲其现身之时,彼却能寻机攻于要害处。

仍言“壬生寺”之事,除却**药、**香不论,其“铁炮”何来?众所周知,泽玛利亚大陆本土所产者为“火铳”,无论制造工艺,抑或威力射程,皆与“铁炮”相去甚远。壬生寺处内陆,距海甚远,欲与海外商人交易此等物事,虽非绝不可为,然实有大难也。壬生寺能大规模装备“铁炮”,人多疑此与耀魄组织大有关联焉。

或有人问余,前非言“碧凝阁”之“司阁使”在研枪支乎?岂不能为“碧凝阁”助“壬生寺”乎?盖教会对碧凝阁之重视,远不及对耀魄组织,于教会而言,碧凝阁与洛克乃同等规模之势力,且碧凝阁亦明言不欲与教会正面冲突,不然亦不会宁舍一圣徒,以换碧凝阁免被教会“剿灭”之果也。此外,碧凝阁与壬生寺素无交集,先前往来多与吸血鬼洛克发生,彼亦未料教皇会猝然薨逝也。又论及武器之事,作为太虚之外“不速之客”,其所欲研之枪支,乃现代化之热兵器。铁炮于圣提亚洛为稀罕物,然于碧凝阁观之,早为过时之物,不值耗大力使人研之也。而“护教神狄之牙”此势力,今尚处艰难自保之境,更无暇折腾海外武器以供壬生寺,纵真能得之,亦先留自用矣。故有此等能力之势力,恐非耀魄莫属也。

其二当言炼金术士。炼金术为教会所禁,典籍遭焚,人员被戮,然尚有幸存者。而幸存之人,于教会唯怀“复仇”二字耳!且炼金术士实力颇强,如多次搭救左丘雪之老炼金术士萨拉诺者是也。炼金术之可怖,前文已述,巨大之炼成阵可瞬间使百余人化为石矣。

大祭司弗利威尔辞任新一任教皇之位,众人皆惊。弗利威尔陈其所见,言己素司祭祀、法事,佐教皇理教务,为教皇之秘书,且惩戒违教之高阶神职人员,乃勒弗利之首也。然自知其能,虽于圣提亚洛教威望颇高,实非教皇之适选。

圣提亚洛审议会闻其言,遂从其愿,乃举数人为候选人。其一为枢机主教米歇尔·马库斯,乃前任教皇之得意门生,尝负责泽马里亚大陆东部地区之教堂检修及传教士、神父之教义培训,于地方信仰与圣提亚洛教会之沟通亦有微功。其二为枢机主教波尔·汉密尔顿,乃前任教皇剿灭圣女派之骨干,于西部地区剿灭、流放、收买圣女派高阶神职人员达二万五千之众,于教皇新政功不可没。其三为红衣主教肯特·巴赫,乃荒古十二骑士之教义指导教员。其四为红衣主教马丁·昆西,乃总廷传教士之培训导师。后二者虽履历稍简,然亦为前任教皇所提携之红衣主教,故审议会经评估商讨,亦举为候选人。

复言圣提亚洛审议会之组成。有投票权者,乃大陆各地之神父,然因泽马里亚多地问题突出,至总廷参会者仅半数左右。会议审察团,由前任勒弗利元老二十四位组成,职在审察候选人之资料,呈提名报告,察投票之主观性。大祭司弃权后,编入审察团为首席审察官。主持团、唱票团则由幽罗使前任元老组成。

大祭司弗利威尔曰:“既已审察四人之资料,无需费时,可直对四人投票。”遂启投票环节,果如所料,前二人之票数远超后二人,然二人票数持平,一环节内难选出新任教皇。勒弗利元老速察主观性,发现米歇尔·马库斯之票多来自东部地区,波尔·汉密尔顿之票则各地皆有,相对均衡。元老们呈结果于大祭司弗利威尔,弗利威尔见之,未觉意外,以其合二人之实情,无主观大问题。

然按审议会原定规则,票数持平需新一轮投票,大祭司弗利威尔反对,言:“既已客观反映支持之基础问题,再投票结果亦无异,若有别,反失客观。”勒弗利元老们互商,从大祭司之言,乃询大祭司会议当如何推进。大祭司弗利威尔曰:“可令二候选人各述执掌教皇权力后之布道之策,泽马里亚大陆今问题繁多复杂,谁之布道策更利解决问题,经审议后,即推举为新任教皇。”

首登台发言者为波尔·汉密尔顿,曰:“吾乃‘教皇新政’之坚定支持者!今泽马里亚之种种问题,皆为‘新政’实施之‘阵痛’,终会过去,不可因遇问题而止,否则前功尽弃!吾亦肯定圣女执政时期之功,吾圣提亚洛教乃在初代目圣女引领下,结束泽马里亚之战乱,走向稳定统一。然岁月更迭,时代发展,昔日之制度今已不适,且因过于绥靖软弱,致地方不法势力滋生。若‘教皇新政’早推行,今之困难当不至此。前任教皇过于手软,太顾圣女制度之情。若吾今后执掌圣提亚洛教,必以更大力度镇压反对及叛逆势力!无你死我活之觉悟,‘教皇新政’难成真!如‘壬生寺’之叛乱,若初遣荒古十二骑士率领之总廷军讨伐,而非仅三千人讨伐队,当无今日之问题。因讨伐失败,致‘瓦伦西亚’教区之资本家敢在教会前叫嚣,终亦举反旗!”简言之,波尔·汉密尔顿之政策,乃以更大力度之铁血手腕平叛、布道、推行“教皇新政”。审议会亦明其核心观点。

继而,米歇尔·马库斯登台发言,讲一故事。上古之时,洪水泛滥,如大海般几吞灭所有立足之地。百姓无法耕种,无粮可食,无房可住,仅能在船中勉强度日。此时,一称“笤”之人挺身而出,率众修筑堤坝以挡洪水。经十年,洪水被制,然堤坝高于地面数十米,甚至高于人们所建之最高建筑,彼时众人皆信,有此大坝在,再强大之洪水亦无法击溃。然二十年后,新一轮洪水降临,创世纪之大坝亦未能阻挡,且因大坝高于地面数十米,其威力更胜往昔之洪水。

危时,笤复为众推以治水患。笤念往昔之法已不可复用,虽筑堤极厚,水犹存焉,仅治其标而未除其本,且恐后罹更甚之灾也。

思及此,笤决易治水之策。水难消弭,不经岁久蒸腾,弗能离此大地。遂思“与水共舞”之法——造船耳。

造舟当几何大?必可容人与生灵得以休养生息者也。笤既有筑“大坝”之能,若论造船,其成本更寡、效率益高、速度愈捷。

于笤之引领下,众人觅诸可造船之物,有木用木,有铁用铁,有石用石。如是,众齐心合力,一含诸般自然地理之“世纪方舟”乃成,幅员广袤,载沙漠、雨林、山地、平原、草原、沼泽、冰川诸般景致。

众人因庆与水共存,且颂笤之功绩,遂以笤之姓氏名此方舟曰“泽马里亚”。

众皆疑曰:“此非泽马利亚大陆由来之神话乎?家喻户晓者也,于如此重要之选举会言之,何为耶?”

弗利威尔乃起,示意众人勿复议论,曰:“米歇尔,吾知汝意矣。较波尔之理念,汝更愿推行‘与水共舞’之教义,即认同‘壬生寺’等地方信仰,与之共存之‘中庸’之道乎?且非独于寺庙,于他方势力亦秉持共存之道,欲使圣提亚洛教非强加之单一信仰,乃包纳万物之教会,然否?”

米歇尔未置可否。

弗利威尔遂言:“二候选人之布道之法皆已陈矣,吾信众人心中各有见地。吾且先述吾念。波尔乃前任教皇之忠卫,其赤诚之心,众皆可见。而米歇尔之思追本溯源,以重温‘泽马利亚’由来之法,告众人以兼容并蓄之布道途径。

于吾观之,二人皆欲以己法助圣提亚洛教破困局,二人之诚心皆现于所述布道之法中矣。然实践出真知,二人之理念虽皆或可解困局,然孰能真破困局,尚待时日验之。与其因布道理念有异而致教会内或生嫌隙隔阂,不若双管齐下,共行之。”

闻大祭司此言,众皆惊,岂可选出二教皇乎?

弗利威尔摇首,曰:“吾意如此,往昔教会唯设一总廷,何不另辟一副廷或曰‘陪廷’,以为布道之试验区。经试验,若法不可行,吾等即止之,若法得当,再于全大陆推而广之。”

闻弗利威尔言,有人犹豫,有人反对。

反对者以为,此举违教义,乃“修正主义”也。

更有人言,现二“圣廷”,实则分裂之举也!

弗利威尔怒目而视,俄顷,众皆噤声。

弗利威尔敛其威严,告众人曰:“汝等以为吾此大祭司何为者乎?徒食禄而无为乎!但有吾在,教会永为一体,谁敢为分裂之事,吾必先灭之!”

至于“修正主义”之论,弗利威尔亦解之。但有利于教会长远发展之布道,何来“修正主义”!若墨守成规,终致教会败亡,斯乃于教会损害至大者也!顺时改革“教义”,绝非“修正主义”,实乃“教义之新展”也!

闻大祭司言,众皆无异辞矣。

继而,乃议此二人之职事安排。

经审议会终决,波尔选为“总廷”之新教皇,续行“教皇新政”,继革除“圣女制度”,且全权处置“瓦伦西亚”教区之镇压诸事。

而米歇尔,则为沢玛利亚东部“副廷”之总负责者,协调壬生寺诸事。大祭司为之拟一新职名——“东之教督”。全权掌东部事宜,依教义,当效忠于总廷与波尔,然东部为试验区,可自治自理。

弗利威尔续任大祭司,协调二地,辅佐二“教皇”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