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照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朝自己走来。
小女孩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皮肤略微有些黝黑,但眉眼很是清秀。
让人遗憾的是,她右边眉角处有一个拇指长的疤痕,极大地破坏了整张脸的美感。
女孩此时正对着元照笑,笑容极其灿烂明媚,像是沙漠里盛开的仙人掌花,透露着一股子坚韧与顽强。
女孩走到元照的床边,将手里的碗和水壶放到了床头的桌子上。
“姐姐,饿了没?吃点东西吧!”
元照看向桌子上放着的东西,一个托盘上摆着一个水壶、一个水杯和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
面条里还卧着了两块肉,瞧着好似是牛肉。
元照一边撑着胳膊起身,一边询问女孩道:“是你救了我?”
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换掉了,身上也被洗的干干净净。
女孩连忙回答道:“不是我,是我爷爷在镇子外面捡到你的!”
见元照低头打量着她身上松松垮垮的衣服,聪明的女孩立刻解释道:“姐姐的衣服是我换的,身体也是我洗的!不过衣服是爷爷的,我的衣服你穿不上。”
元照点点头:“谢谢!”
女孩很爱笑,笑眯眯地摇头说道:“不用谢!”
说着她捧起那碗面条送到元照跟前。
“姐姐,快吃吧,不然坨了就不好吃了,我爷爷做的面条可好吃了!”
“谢谢!”元照也没矫情,再次道谢后,接过面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她的肚子早就饿的不行。
女孩说的没错,面条确实极其美味,面条劲道弹牙,汤汁浓郁醇香,牛肉更是炖的恰到好处,软烂适中。
这绝不是元照因为肚子极度饥饿饿而产生的幻觉,而是面条确实美味至极。
看着元照吸溜溜地吃着面条,女孩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她蹲在床边,双臂放在床沿上,双手撑着下巴,“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元照一边咀嚼一边回答:“我叫元照。”
女孩高兴地说道:“那我就叫你元照姐姐啦!我叫阿青,姐姐你叫我阿青好了!”
“好,阿青!”元照点点头。
“哎~”阿青笑嘻嘻地应了一声,再度灿烂地笑了。
就这样元照一边吃面,一边和女孩闲聊着。
通过交谈元照得知,她已经昏睡了三天两夜。
并且此时她身处的小镇名叫天门镇,是大梁国和大萧国的交界处。
大梁国和大萧国之间常有边境冲突,因此中间就有了一片缓冲地带,天门镇就是一座依附于于这片缓冲地带而建立的小镇,说不好它到底是属于大梁还是大萧。
两国虽时有冲突,但边境之处却时有贸易往来,天门镇便是两地来往商贾的停靠点之一。
阿青的爷爷名叫赵大贵,土生土长的天门镇人,人们都叫他老赵头,凭借着一手祖传的手艺,在天门镇经营着一家面摊,和阿青过着相依为命日子。
日子虽不富裕,但却平静而幸福。
元照还想询问阿青更多有关大梁国和大萧国的信息,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大梁人还是大萧人。
奈何阿青从来没出过天门镇,对这两国的情况知之甚少,并不能很好地解答元照的疑惑。
一大碗面条很快就被吃的一干二净,就连汤汁都被喝的一滴不剩。
并且吃完之后,元照又倒了满满一杯水灌了下去。
“嗝~”打了个饱嗝之后,元照觉得舒服极了,充足的饱腹感让她真切地感知到自己实实在在地活着。
“咯咯咯~”看着元照一脸满足的表情,阿青忍不住笑出了声。
元照见此嘴角也不禁浮起一抹笑容。
“对了,阿青,你爷爷捡到我时,有没有看到一只老狼?”
阿青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回答:“有啊,就是那只臭臭的狼,爷爷把它拴在院子里了。”
毕竟是狼,虽然年迈,但老赵头依旧担心它会伤人,因此就用绳子把它拴了起来。
元照连忙问道:“它没事吧?”
阿青歪着脑袋面露疑惑道:“应该没事吧……能吃能喝……”
元照昏迷的这段时间里,老狼就安安静静地待在院子里,老赵头给它送食物,它老老实实地吃的一干二净,其他大部分时间都闭着眼睛在睡觉。
阿青有点害怕它,所以从来不敢靠近。
得知老狼平安无事,元照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她和老狼这也算是有着过命的交情了。
和元照聊了一会儿之后,阿青说道:“姐姐,你伤的很重,好好休息吧,有事就叫我!”
说完她便端着空碗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口中还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到了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元照终于见到了老赵头。
这位元照的救命恩人面庞黝黑,头发几乎全部花白,瞧着得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身上穿着和阿青同款的粗布衣裳。
不过老赵头虽然看着年迈,但身子骨非常硬朗,说话也中气十足。
要是身子骨不行,他也没法将元照和老狼从镇外给带回来。
看到老赵头进门,元照立马就要起身向他道谢,老赵头见此连忙按着她的肩膀道:“丫头,别!你这伤势还是别乱动比较好!”
元照感激地说道:“老先生,多谢您将我捡回来,还收留我,给我看病。”
她的伤是老赵头请了镇上的老大夫给瞧的,据老大夫说,幸亏就医及时,再晚一点点,就是神仙也难救。
就这还得多亏元照身体素质足够强。
“你这丫头说话还文绉绉的,什么老先生,直接叫我老赵头就行,你要是不介意,叫我一声赵爷爷也行。”老赵头满脸笑呵呵地说道,“救你不过顺手的事,总不能让老头子我见死不救吧?”
“赵爷爷,不管怎样,您救了我一命,这份恩情,元照没齿难忘。”元照一脸郑重地说道。
老赵头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接着问道:“丫头,你是打哪儿来的,今后有什么打算没?”
天门镇被无尽的沙漠所包围,时常有迷路的旅人奄奄一息地倒在镇子外面,运气好被人捡到就能活命,运气不好直接死在外面也是常有的事儿。
所以老赵头并未多问元照是怎么受的伤,又为何会和一只狼一起倒在镇外。
元照闻言陷入了沉默,双眼中透露着一丝迷茫,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之前一直在沙漠中垂死挣扎,她根本顾不上思考这个问题。
是啊,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她要何去何从呢?
见元照沉默不语,老赵头连忙拍拍嘴巴说道:“瞧我这嘴,总是问些不该问的,丫头你就当我没问。”
元照略一沉思后说道:“赵爷爷,您误会了,不瞒您老人家,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老赵头道:“那你就暂时在老头子我这儿住下,什么时候想走都行。”
元照再次感激地说道:“那我就厚颜叨扰您一段时间。”
就这样,元照暂时在老赵头家里暂住了下来。
时间一晃过去了一个月。
因为伤势太过严重,所以这一个月大部分的时间里,元照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因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所以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太玄经》、《阴阳赋》、《天拂手》和《狱门刀》上。
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尝试,都始终无法参悟《太玄经》,倒是《阴阳赋》让她研究出了一些门道。
《阴阳赋》不愧是能让白衣客成为顶级强者的上乘功法,仅仅只是入门,元照就感到自己体内的内力浑厚了一些,也精纯了一些。
同时,这一个月里,元照也彻底和阿青及老赵头熟络了起来。
阿青是个乐观活泼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没事就会跑过来陪元照说话,叽叽喳喳地和元照说着每天镇上发生的琐事。
因为从前没有一起玩耍的同伴,所以阿青非常亲近元照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大姐姐。
阿青今年11岁,而元照通过内力观察自己的骨龄,猜测自己这副身体大概在14岁左右。
她才刚刚接触武学,所以并不确信自己估摸的准不准。
老赵头敦厚朴实,一天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前面的摊位上忙活,起早贪黑的。
这天,觉得自己伤势已经恢复七七八八的元照终于从床上下来了。
足足躺了一个月,她觉得自己的骨头都酥了。
换掉老赵头的衣服,她又穿上了自己那身青色短打。
这身衣服已经被阿青洗的干干净,破损的地方也被缝补好了,就连那条头巾也都还在。
别看阿青年纪小,但却特别能干,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儿都是她在干。
也正是如此,老赵头才能安心的在前面做生意挣钱。
走出屋门,元照看到阿青正蹲在院子的墙角处,拿着一根小木棍在那里戳戳的。
老赵头家的房子是几间土房子,非常的简陋。
天门镇大多数人家的屋子都这样。
不过院子却很大。
在这么贫瘠的地方,土地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能耕不能种的。
“阿青!”元照呼唤了一声。
听到元照的声音,阿青猛然抬头。
同时,原本趴在院子里小憩的老狼也猛然抬起头来,浑浊的双眼之中爆发出惊喜的神色。
这还是它这一个月以来,第一次见到元照,它很想奔向元照,但却因为被绳子拴着而无法前进。
经过一个月的修养,老狼的精神头好了不少。
只是因为太过年迈,它的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以它的情况,恐怕也没多少日子可活。
它浑身的毛发依旧脏兮兮的,倒不是阿青和老赵头不愿意给它洗,而是不能。
水,在天门镇是极其珍贵的资源,全镇就只有一口井,人吃用都不够呢,哪有多余的来给一只狼洗澡。
镇上的人平时都是不怎么洗澡的。
“姐姐,你怎么起来了?”阿青大喊道。
这一个月以来,都是阿青在负责给她上药,虽说不是什么珍贵的药物,但也费了老赵头不少银钱。
元照默默把爷孙俩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期间镇上的老大夫也来给元照复诊了几次,元照也算认识了对方。
老大夫医术不算高超,但治个头疼脑热和跌打损伤是完全没问题的。
见阿青朝着自己跑过来,元照笑着回答道:“我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起来活动活动了,不然身体就要生锈了!”
阿青闻言激动地说道:“太好了,以后姐姐就可以跟我一起玩了!”
元照摸了摸阿青的脑袋,随即走到了老狼的跟前。
见它又脏又臭,元照想了想,决定把它身上的脏毛都给割了。
这样想着,她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
很快老狼一身毛发就被元照割的这里秃一块,那里秃一块。
“哈哈哈~”见此,阿青指着老狼哈哈大笑,“好丑!太丑了!又丑又臭的老狼!”
“呜~”
老狼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被割的乱七八糟的皮毛,生气地瞪了元照一眼,猛的将脑袋缩进颈窝里,不愿意再搭理她。
元照轻笑一声,扭头看向阿青问道:“赵爷爷还在前面摊子上忙活吗?”
“是呀!”阿青重重地点头。
本来阿青也在前面帮忙的,只是爷爷见她累的不轻,就让她回后院休息会儿。
元照又问道:“我能去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说着阿青就牵住了元照的手,蹦蹦跳跳地朝着前面走去。
穿过一片空旷的院子,又穿过一个由土墙围着的木门,元照和阿青来到了天门镇的大街上。
赵爷爷的面摊就支在门前,非常简陋,一顶油毡布架起的棚子,下面摆着几副陈旧的桌椅。
此时摊子的座位上正坐着三五个人在埋头吃面,面条被吸的呲溜溜的,时不时在大口大口地喝上一口汤,吃法非常豪迈。
瞧他们的打扮应该是一伙子走江湖的。
赵爷爷正在热气腾腾的锅灶前忙碌,这时领头那人正好吃完,他大笑着对老赵头说道:
“老赵头,还是你做的面够味儿,我们这走南闯北的,没在别处吃到过这滋味,每次路过天门镇,总是惦念着你这里。”
老赵头笑呵呵道:“喜欢您就常来,老头子这小本生意,平日里全仰仗着各位老捧场了。”
这时其他几个人也吃完了,于是领头那人朝着老赵头拱拱手道:“我们下次再来。”
说着他掏出几枚铜板放到桌子上,随即抓着身边的大刀和同伴们一起离开了。
“慢走啊!”
老赵头走过去把钱收好,一抬头就看到元照和阿青站在门口,于是关切地问道:
“元丫头,你起来了?身体怎么样了?”
元照笑道:“我没什么大碍了,您就放心吧!”
“那就好,那就好!”老赵头笑着点头,随即看向阿青说道,“青啊,正好,水缸里没水了,你给爷爷看着点火,我去挑一担水回来!”
元照觉得自己老在家里白吃白喝不好,于是主动提出帮忙。
“爷爷,还是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