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 第61章 不咸不淡

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第61章 不咸不淡

作者:欣星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02:07:06 来源:小说旗

杨老太知道杨北回来的消息后态度不咸不淡,像是听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二房和三房夫妻听到人回来还是挺开心的,他们都是为人父母的,能理解孩子生病时的着急,加上每个月能从四房手里赚到二百五十文,所以对于杨北缺席几天农活意见不是很大。

杨培林慢悠悠的往家里走着,想着能偷一会儿懒是一会儿。

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堂弟杨濯正在吃一个橙黄色的东西,外边还裹着一层白霜,踱着小步凑到他身边,眼睛看着他手里的吃食,问:“小濯,你吃的是什么?好吃吗?”

杨濯也不小气,掰下一半给他:“三哥,这是柿子饼,甜甜的,很好吃,你尝尝。”

杨培林道谢后才接过去瞧,原来柿子也能做成饼呀。

他们村的后山里也有野柿子树,以前他们摘过吃,一点都不好吃,不是小堂弟说的甜甜的,而是涩涩的。

现在那野柿子树长果子出来都没人想摘,因为不好吃。

小口咬一口柿饼吃起来,果然像堂弟说的那样,甜甜的,不仅甜,还很软糯。

里边归置东西的林歆也看到柿饼,想起它软糯香甜的口感,很适合上了年纪的老人吃,于是用油纸包了几个,招呼院子里的杨濯进来,让他去大爷爷家给太奶奶送过去。

之前她二姐托人带给自己的奶豆腐没吃多少,还剩下不少,也让杨濯给杨奶奶送一点儿尝尝鲜。

杨濯接到命令就带着东西上杨大伯家的门了。

杨培林眼珠子一转,也跟着杨濯一起。

杨大伯家的人也是都去地里干活了,就剩杨奶奶在家看着两个才堪堪能站起来的娃娃。

看到杨濯和杨培林上门,杨奶奶高兴招呼:“小濯和小林来了,快进来坐。”

杨濯问好后,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杨奶奶:“太奶奶,这是我外祖母和姨母托人带给我们的,我娘说吃这个对身体好,让我给你送点儿过来。”

杨培林也和杨奶奶问好,杨奶奶慈祥笑笑,家里小辈多,意味着子孙兴旺,这是好事啊。

拉过两个重孙坐到自己身边后,杨奶奶才接过杨濯手里的油纸包,一边打开一边问:“这是什么呀?你们有好东西留着自己吃就行,还惦记我这个老东西干什么?”

杨濯坐在椅子上,晃荡着小脚,乖巧回答:“太奶奶,是柿子饼和奶豆腐,奶豆腐是用很多牛乳做的。”

“那这可是好东西。”杨奶奶点点头肯定,这柿子她知道,但是这里的人都一心忙活地里,没有多余的心思弄这些吃食,山上的也柿子又甘又涩,村里大人都不会去摘,有些嘴馋的小孩可能会摘来吃,但吃过后不好吃就不会再去摘。

看重孙带来的柿饼,软糯金黄,光是看外表就比山上的野柿子好了不知道多少,这颜色看起来也让人不禁口齿生津。

她没有先吃,而是拿出来给杨濯和杨培林一人一个,让他们吃。

杨濯摇头拒绝:“太奶奶,我家里还有,这是给您的,您自己吃。”

杨濯不要,加上知道她那孙儿不是会委屈自个儿孩子的人们,也就没有再勉强。

杨培林倒是想吃,但是这是小叔小婶孝敬给太奶奶的,他不能吃,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太奶奶,我也不吃,你留着自己吃。”

杨奶奶笑了,都是懂得孝顺的好孩子:“小濯不吃是因为家里还有,你家里又没有,太奶奶给你你就拿着,你懂得孝顺长辈,太奶奶就心满意足了。”

“再说了,就算太奶奶给了你一点,太奶奶这里还有呢,不会亏着自己。”

听太奶奶这么说,杨培林也有点心动了。

吞咽一下口水,迟疑着一下:“那我不要一个,要一半就行了。”

杨奶奶就笑,按着他的意思给他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又掰下一小块塞到两个坐在她腿边的小娃娃嘴里。

看几个孩子吃的开心,她也高兴。

将柿饼分好后,她才打开另外一个油纸包,这个听小濯说,是奶豆腐,她长了这么几十岁,要不是托林歆这个孙媳的福,恐怕到去了也不知道这世间还有东西叫奶豆腐,更不知道它是什么味。

这个可是稀罕东西,头一次听说,是孙媳孝敬自己的,就不给底下的孩子分了。

要是孙子孙媳知道自己孝敬的东西没进她的肚子,可不得寒心啊!

杨濯和杨培林又陪了杨奶奶一会儿,才告辞离开。

孙子孙媳对自己好,杨奶奶领情,所以在两人离开的时候,一人塞了一个煮好的鸡蛋,鸡蛋对于她来说,已经是能补身体的好东西了。

也是她能力范围内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

杨濯和杨培林回家的时候,在门口碰到了杨南。

“二伯。”这是杨濯。

“爹。”这是杨培林。

杨南点头,很公平的一人揉一下头。

原来是杨老头看杨培林这么久都没将他小叔带到地里来干活,心里着急的同时觉得孩子不懂事,事情都分不清轻重缓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地开垦好,到了清明前后,就能将作物种植下去。

所以只能重新派一个人回来喊,首选的肯定是杨老太,因为她的身份足够,不会喊不动人,但是她说什么都不愿意。

无奈退而求其次吩咐杨南回去喊人。

杨濯回家就将太奶奶给的鸡蛋给自个儿娘瞧:“娘,这是太奶奶给的。”

林歆:“你太奶奶给了,你留着自个儿吃。”

杨濯点头:“好。”

杨培林也将鸡蛋给杨南瞧:“爹,我的也是太奶奶给的。”

杨南点头:“嗯,你藏起来,留着今晚我们一家人分着吃。”

“好吧。”杨培林虽然不是很乐意,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平时爹娘和姐姐有吃的也会留一些给他,现在他有了鸡蛋,一家人分着吃也是应该的。

和儿子说完话,杨南还记得自己回家的目的,看向坐在四房屋门口的林歆,问:“四弟妹,四弟呢?爹知道你们回来了,让四弟去地里干活。”

林歆就将杨北离开前说的话大差不大表达出来:“二哥,他刚回来就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抓到野鸡或者野兔,他说自己这么多天没帮上家里,实在是不应该,所以就想着抓点肉给你们补补。”

杨南点头,没说什么,就回地里去了。

虽然没将人带到地里来,但是知道对方的去处,也算是有个交代。

杨老头知道人没来后,虽然有些失望,但知道没来是想抓肉给一家人补身体,心里那点不满也消失得一干二净,还算这孩子有良心。

“小林呢,不是让他喊人的吗?这么久了,人没喊回来就算了,他怎么没回来干活?”杨老头问。

杨南笑嘻嘻:“爹,小林累了,我让他在家歇会儿。”

王芳听到这话,看向和杨培林一样大的杨培宇,此刻他正在卖力的干着活,就像他爹一样老实,不会说话,也不会偷懒。

“爹。”王芳犹豫片刻还是开口:“小宇也干挺久了,要不让他也歇歇?”

杨老头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她,这是看小林不干活,而小宇还在干,觉得吃亏了啊!

没听见三儿子出来阻止,就知道他也是这个意思了。

几个孩子没成家前,关系也还算和谐,自从成了家有了孩子,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了。

被杨老头认为有心思的杨西确实也心疼自己的儿子,所以没有阻止自己媳妇提出让孩子去休息的话。

他是老实肯干,但心里也不是没有成算,大哥拿了家里那么大一笔银子去镇上买房子,家里的男娃今年也都要送去学堂读书,不知道后面家里还剩多少银子。

家里具体有多少积蓄他不知道,但上回给大哥置办宅子加上给他们几兄弟的就已经拿了三十五两出来,过两天送家里的男娃去学堂,一个要二两,五个就是十两,加上要买书和笔墨纸砚那些零零散散的,不知道要花多少,加上家里的吃喝零用……

家里的银子少了,以后分家可能没多少银子到手里,不过现在媳妇每个月能从四弟妹手里挣二百五十文,半年多的时间,能将儿子一年的束修挣下来。

以后分家即便不能得多少银子。

也能让孩子多去上几年学堂,多读点书,识多几个字。

杨老头和杨老太可不知道杨西心里想的这些。

杨老头顾虑着要尽量一碗水端平,不然兄弟几个的情分总有一天会被嚯嚯没,于是思索片刻,就同意了王芳的提议:“就让小宇也回家歇歇吧!你带他回去,将午饭做了拿到地里来。”

王芳喜出望外,她刚刚还以为杨老头不会同意呢。

毕竟以往春耕和秋收的时候,家里的孩子除了四房的杨濯和大房的两个男娃,都必须去地里干活,能偷懒的可能少之又少。

杨老太以往不是没试过让杨濯也到地里干活,因为她实在是看不下去杨濯一个乡下孩子养得白嫩胖乎,老大的孩子有时候都要下地,他老爹杨北不受她待见,就更要让他也下地了。

谁知道让杨濯去地里干活的那个月,林歆绣的帕子少了一半,问她原因,就说是孩子才三岁就要下地干活,她不放心,心里担忧就没心思绣帕子了。

速度自然而然就慢下来了。

杨老太自然不会惯着林歆,杨濯还是一样要下地,吩咐林歆如果再不绣够足量的帕子,就必须下地干活。

她以为她这样肯定能威胁到她,让她妥协,毕竟她生长在县城,估计都没下过地,让她下地干活肯定是不乐意的。

谁知道林歆犹豫片刻就答应去地里干活了。

这让杨老太既遗憾又有些自得。

遗憾的是家里每个月没了五百文的收入,自得的是林歆即便是县城人又怎么样,嫁到了杨家最后还不是要下地干活。

要怪就怪她自己眼瞎,看上了杨北这个在家里不受待见的乡下汉子。

但杨老太的自得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让林歆锄地,她将锄头往自己脚下挥,那时候二月的天气,愣是让自己冷汗冒了下来。

后面杨老头就让她拿着种子在后面播种,这活轻松也不用什么技术含量,杨老头觉得她能干好。

最后林歆干是干得挺好,但是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后面填土的都追上来了。

让她速度快些,她就一脸无措的说这是她最快的速度了。

不仅如此,还安慰杨老头杨老太,说她多干几年熟练了,到时候肯定不会这样。

杨老头:……

杨老太骂骂咧咧,村里人虽然看不惯林歆干活的速度,但想着她是县城人,也理解,但杨老太这么骂人就不好了,人家干活的态度可是很好的。

于是不用林歆开口,村里的婶子就帮林歆骂回去了,特别是和杨老太不对付的王大花,态度特积极。

村里人那时候都不知道林歆一个月能给家里交五百文钱,林歆和王大花的儿媳也是差不多时间嫁进村里的,林歆不能干,而她王大花的儿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就凭这个儿媳,王大花就能压杨老太一头。

所以杨老太越骂林歆,她就让杨老太不要对儿媳这么苛刻,毕竟人不是天生就会种地的。

教训儿媳不成,反倒是被王大花这死婆娘气了一个倒仰,杨老太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小声和她透露林歆虽然不会干农活,但是她能挣银子啊,也不比种地差的事,才在王大花面前扳回一局。

最后是杨老头觉得让林歆下地不值,才让发话她将孩子带回去,在家安心绣帕子补贴家用,以后地里的活就不用她了。

王芳听到公爹让自己做饭,没拒绝,相比下地干活,做饭简直就是她的舒适区,没啥难度。

让杨老太给厨房的钥匙,杨老太掏出一大把钥匙,就给了两把,一把是厨房的,一把是柜子的:“今天要吃的粮食就在柜子里,做好了赶紧带来,可不能偷吃。”

王芳老实点头,拿着钥匙,带着儿子回去,至于女儿,跟着她爹继续在地里忙活。

林歆在家看到王芳回来做饭,很惊讶:“三嫂,现在都下午了,你们还没吃午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