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56章 播州军情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156章 播州军情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粮草没有问题吧?”

重庆知府李栋楼快步上前,递上账册:\"萧督,各部均已到齐。下官备下粮草二十万石,可供大军半年之用。\"

“药物呢?如今天气虽然不热,不过也应该早做准备为好!”

“已经备好了!接到兵部的命令时,下官就开始筹备了,。”

“好!粮草辎重那就拜托李大人了!”

“定不负公爷所托!”

萧如薰微微颔首,走到沙盘前。

沙盘上,播州地形栩栩如生,娄山关、海龙囤、白石口等要隘皆以木牌标注。他拿起一根细木棍,点在娄山关位置:\"杨应龙在此驻兵两万,据险而守。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根据锦衣卫和夜不收所提供的情报来看,杨应龙所率领的部队,再加上那些尚未开化的苗人,总兵人数竟然超过了二十万之多!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杨应龙的兵力部署情况也终于被弄清楚了。他的兵力主要分布在三个关键的地方。

首先,娄山关是重中之重。这座关隘不仅是川黔之间的交通要道,更是黔北地区的咽喉所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应龙深知其重要性,因此在此处“排栅挖坑”,充分利用险要的地势,构筑起坚固的防线,据险固守。

其次,周边的一些关隘要塞也是他的布防重点。杨应龙大规模地对这些关隘进行修缮,使其防御能力更上一层楼。不仅如此,他还联合了九股未开化的苗族部落以及红黑脚等部苗人,共同利用险要地势建立起武装力量,作为辅助防御的手段。

最后,綦江一带同样不容忽视。这里地势复杂,河流纵横,杨应龙在这里也部署了相当一部分兵力,以确保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最后也就是杨应龙的海龙屯,也是其最后大本营。他调集十万役夫工匠,用五年时间在祖先修建的龙崖囤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十二关,在五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上围筑坚壁巨垒。海龙屯山顶开阔,三面是三百米米落差悬崖峭壁,仅一边有狭窄通道连接其他山体,且通道设有重重关卡,如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等。山顶东有朝天关和飞凤关扼守,西面入城道路有后关、西关和万安关及高大城墙形成望城防守体系。

这不仅是杨应龙敢于造反的最后资本,更是他孤注一掷的赌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他最终失败了,只要能躲进海龙屯,凭借着这里充足的储备,他依然能够坚守个三年五载。而以目前明军的火力和装备水平,想要攻破这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几乎是不可能的。

………………

就在明军在重庆会师,积极备战时,很多贵州的其他的土司有些慌了。

贵州这个地方,共有四家土司,分别是田氏,安氏,宋氏和杨氏。

对于,对于这些土司来说,很不理解杨应龙为什么造反!

这些土司原本就是土皇帝,造反成功了也是土皇帝,根本没有造反的必要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