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 第49章 饥饿的底色(二)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第49章 饥饿的底色(二)

作者:阿珍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13:21:19 来源:小说旗

到了年底,几乎所有人都过了一个情况惨淡的春节。

尽管街头没有饿殍和倒卧,也没有乞丐,但是大家都在挨饿。

两年过去了,挣的饷都花到了吃上面,今年又是多省旱灾,粮食歉收,即便是京城人民,也过得非常艰难。

以往的高价点心和糖果一经放出就被抢空,糠萝卜烂菜叶子也没人嫌弃了,干巴巴的泥藕不好吃,柜台里也没有了。

金财财买了三两瓜子,领了二两白糖,回家炖了锅白菜,直接放到了空间里。

街上没人逛街,冷冷清清的,冬天本来就冷,肚子里没东西,谁乐意出去挨冻?

因为大炼钢铁的事情,木柴都不好买了,所以煤炭都涨价了,冬天可长着呢,没有煤不行,隔壁家家都搭了煤棚子,或者关系好的搭伙把煤放到一起,因为一块煤的事情,不少人家都吵过架。

天气冷了,金财财也不再总是开着门,今年放假时间延长了,她每天出门溜达着去钓鱼,看似是一冻冻半天,实际上是在空间做饭吃。

今年的鱼没什么可钓的,因为早早就拉网了,剩下的就是巴掌大的鲫瓜子啥的。

如今的鱼都学精了,饵料没有以前那么好使,张天明和牛宝山的收获也没有那么多了。

有时候在外面蹲一天,整个人冻透了,也不过钓个两三条小鱼,划不来,慢慢的也就不咋去了。

金财财做了一批饵料就收手了。这年头上哪来鸡蛋去,人都不够吃。

但最后一批饵料也没少换东西,常去钓鱼的人都眼熟牛、张两人,早就有人想要买他们的鱼竿或者饵料了。

张天明做主换了布票和棉花票。三家都用得着。

他谈了对象,正是心热的时候。

新年大部分人都没有做衣服,因为每人全年只有四尺五寸布票,大概够打几个补丁?

人口多的家庭,也就是合全家之力,大致才能给一个人做一身新衣。

金财财一向是三个颜色穿衣服,灰、军绿、蓝。头发就是两根麻花辫子。

平时不讲究吃穿,但就是一点,穿鞋子费。

确切的说,是大家都这样,棉布定量减少了,很多人从原来自己做鞋子,不得不买鞋子穿,而且因为物资短缺,鞋子的质量也下降了。

光上半年她就买了四五双鞋子,因为大家都一窝蜂的东奔西走挖野菜摘榆钱,给家里省一点主食。

金财财也去了,不过她是去人迹罕至的地方薅的大自然馈赠,自然收获也多。

吃了两顿榆钱饭,还给吴家送去了一点。

吴家夫妻非常喜欢,明姨擅长做这种山野饭,带着新鲜植物气息榆钱干吃都好吃,加点玉米白面后更别提多香了。

吴砚自己也喜欢。

大院儿也有榆树,但是早早就有小孩去摘了,吴父早就眼馋这一口新鲜的了,又不愿意跟小孩子抢,这下吃的好,就说吴砚,“问问小金还去不去摘榆钱?”

去外面搞一点来再吃一顿。

金财财摇头,“榆钱都没了。”来不及老就被摘的差不多了。

京城几百万人,榆树才有多少,哪能供得起这么多人食用?

有人早早就盼望着榆钱槐花这两样春日鲜物长出来了,天太旱,树上有稠有疏,早就有人盯着了。

这玩意总比麦秆粉好吃吧?就算干吃不顶饿,但是清甜柔嫩不剌嗓子,多少人恨不得把整棵树冠都拖回自家去呢。

“山里边可能还有,但是去那么远也不值当的,我这里有刚捋的槐花,这个也好吃。”她拿了个提篮,给吴砚装了一点。

吴砚很不好意思,金财财带她去看自己的战利品,足有一个大笸箩。

因为爱吃洋槐花,所以她揪的槐花串比较多,白白的小花朵散发着清香,十分好闻。

吴砚在小院儿玩了一会儿,帮着金财财提水浇菜,才带走了提篮,金财财正好要出门一趟,便顺便送她。

快走到大院的时候,有人跟吴砚打招呼。

“险峰,周哥?”吴砚笑着说,“真是巧了。”

高险峰高兴极了,对着金财财说,“谢谢你救了我!我是高险峰。”

原来他转危为安之后很是养了一阵子伤,一直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次偶然碰见开心不已,说了很多道谢的话。

金财财摆手,“我只是恰好碰到了。”

“你们这是去哪儿?”吴砚说。

“我和周哥刚从新华书店回来,买了两本指南。”

“又见面了。”周寒彻看上去是个寡言的人,没想到会主动跟她说话。

金财财笑笑,“是啊,得有一年半载没见过了。”

“嗯,两年了。”不是他记得清楚,而是正好在这期间他去秘密训练去了,现在刚回来,正好两年。

“既然咱们碰见了,那必须见者有份,你俩爱吃槐花不?”金财财问。

榆钱没有了,但是槐花有啊,她摘的都是最早的,现下还不是很好找呢。

“好,那就谢谢小金同学了。”周寒彻说。

高险峰也想吃点新鲜的,吴砚篮子里的花香味可真好闻啊……

于是他俩就跟着金财财到小院儿一人装了一篮子。

“篮子回头给吴砚就行。”金财财道。

槐花送得起,篮子还是得要回来的。

两人都笑,“一定。”

次日明姨就把篮子还了回来,笑着说,“哎呀今年这槐花可甜呢。”

“还有,这是小周和小高给你的回礼,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你可收好啊。”

金财财打开其中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两个饭盒,一个是牛肉,一个是栗子蛋糕。打开以后香气扑鼻。

不错啊,槐花换肉,值了。

这肯定是老莫的招牌菜了,味道很不错。

回学校上课的时候,高玉兰苍白着脸,说她家邻居自鲨了。

因为丢了四十斤粮票。

那几乎是全家一个月的口粮,他经受不住这种绝望的打击,选择了自尽。

“他们家的孩子这些日子都去饭馆儿舔盘子了。”高玉兰眼里带着泪光。

和在疯四和金拱门捡肉、堡不一样,他们吃的是人家剩下的一粒米,一口菜汤。

年前ZY发布了降低口粮标准,大搞瓜菜代的指示。代就是代食品。据说当时推荐用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杆麦秆粉、橡子面粉、人造肉精、小球藻等东西代食品原料,自做自吃。

还有人发明了增量饭,也就是把米饭蒸两次,多加水,能使每斤米出饭五斤,增加40%以上,其实也就是虚哄肚子,该饿还是一样饿。

很多代食品也一样,哄哄嘴巴,却哄不了肚子,没有什么营养,难以下咽。

高玉兰就说,“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吃那个。”吃的时候痛快,出的时候费劲。

有的吃了上厕所很快,有的则是根本上不了厕所。

肉罐头现在成了稀罕物,甚至林秀娥她们饭店也大多是用鸡鸭鱼肉罐头做菜,还有螃蟹之类的罐头菜,味道腥气又清淡,很少人吃得惯。

金财财看着很多同学都勒紧了裤腰带,物理意义上的那种,把腰带扎高一点,胃勒小了,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吃完再停一停,那种饱腹感就来的迅猛,比一点点慢慢吃,胃里要更觉得满足。

所有人都面有饥色,半夜有人饿的睡不着,甚至会去湖边捞鱼,侥幸有鱼上钩便找隐秘地方偷偷烤了吃。

苗圃里日日都有人转悠,甚至有人饿极了生吃野菜的。

到了年中,甚至已经停止了对居民进行肉食供应,市面上根本见不到肉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