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27章 新作构思,天仙巧配

任何故事的热度都有时限,即使是《白蛇传》这样新奇的话本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关于白娘子和许仙的谈论渐渐少了些。

虽然墨韵斋印制的话本依旧在卖,但销量明显不如最初那般火爆了。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自然是精明的刘掌柜。

这天,赵秀才再次来到陈家,带来的不再是分成,而是刘掌柜的“问候”和催促。

“平安小兄弟啊。”赵秀才搓着手,脸上带着点为难,“刘掌柜托我问问,你那个…《白蛇传》的故事,后面是不是还有啊?要是还有,得赶紧写出来。或者…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

言下之意很明显,老故事热度退了,急需新作品来刺激市场,继续赚钱。

陈平安对此早有预料。

《白蛇传》虽然精彩,但毕竟涉及人妖之恋,甚至水漫金山这种近乎“造反”的情节,在主流价值观看来,多少有些“离经叛道”。

能火爆一时,已属难得。

想要持续吸引读者,尤其是获得更广泛层面(比如士绅阶层)的认可,下一部作品,需要做些调整。

不能再一味追求猎奇和反叛。

需要更贴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比如…忠、孝、节、义。

但又不能完全落入俗套,否则便失去了新奇感,难以复制《白蛇传》的成功。

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

送走了赵秀才,陈平安再次沉入脑海中的图书馆。

这一次,搜索的关键词变成了“爱情”、“孝道”、“神仙”、“民间传说”。

浩如烟海的故事再次涌现。

《牛郎织女》?过于悲情,且有影射阶级对立之嫌。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样是悲剧,而且涉及女子求学,在这个时代也有些敏感。

《孟姜女哭长城》?控诉暴政的意味太浓。

筛选良久,一个熟悉的故事框架跳入了他的视野——董永与七仙女。

这个故事,核心是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上天,七仙女下凡相助,最终成就一段姻缘。

既有浪漫的爱情元素,又有符合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孝道”核心。

神仙下凡的情节,满足了人们对奇幻的想象。

董永的孝行,又能引起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整体基调是温暖、向上的,不像《白蛇传》那样充满了冲突和悲剧色彩。

就它了。

《天仙配》。

确定了故事框架,接下来就是改编和填充细节。

不能完全照搬前世的版本。

必须将其“本土化”,融入大夏王朝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背景。

董永的名字需要改一下,可以叫“董安”或者更符合本地特色的名字。

七仙女的形象也要调整,不能过于缥缈,要更接地气,与董安的互动要更自然、更符合古代的礼教(当然,是在神仙身份的掩护下)。

故事的重点,要放在董安的“孝”行上。

可以增加一些他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为父治丧的情节,突出其孝心感天动地。

与七仙女相遇相爱的过程,也要写得更婉转、更符合逻辑,不能仅仅是天降奇缘。

可以设定为七仙女被董安的孝心感动,先是暗中相助,而后才逐渐显露身份,产生情愫。

甚至可以加入一些配角,比如善良的邻居、刁难的地主(傅员外可以保留或修改),增加故事的戏剧冲突和现实感。

至于那些过于“封建糟粕”的情节,比如三年期满必须分离等,可以进行模糊化处理,或者改编成更符合人情味的结局。

脑海中,一个新的故事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陈平安除了去蒙学,其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天仙配》的构思和创作中。

他将改编后的故事情节,用尽量简洁流畅的语言,再次艰难地用毛笔誊写在黄麻纸上。

这一次,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对文字的掌控力有所提升,书写的速度和质量都比上次好了不少。

但依旧是个极其耗费心神和体力的过程。

期间,柳柔柔依旧会默默地来送些吃食,或者安静地陪在一旁磨墨。

有时看到陈平安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的样子,她会小声问:“平安哥,又遇到难题了吗?”

陈平安会笑着摇摇头:“没事,在想一个新的故事。”

偶尔,他也会将构思好的部分情节,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柳柔柔听。

看着小丫头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欢笑的表情,也算是他创作过程中一种别样的乐趣和…市场调研?

大约又过了十来天,陈平安完成了《天仙配》前几回的初稿。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让赵秀才送去墨韵斋。

吃一堑长一智。

他必须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避免再次被刘掌柜轻易拿捏。

他让赵秀才给刘掌柜带话,就说自己最近学业繁忙,先生管得严,暂时没空写新故事。

但…或许可以抽空构思一个大概。

刘掌柜那边果然急了,连连派赵秀才来催促,甚至暗示可以提高分成比例。

陈平安依旧不为所动,只说“尽力而为”。

如此吊了几天胃口。

感觉时机差不多了,陈平安才让赵秀才将《天仙配》开头的一小部分内容(比如董永卖身葬父、偶遇仙女初显神迹等最吸引人的片段)透露给刘掌柜。

不出所料,刘掌柜看到这新故事,眼睛都直了。

《天仙配》的故事内核比《白蛇传》更“正”,更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潜在的市场无疑更大。

而且,这故事同样新奇有趣,充满了吸引力。

刘掌柜立刻让赵秀才转告陈平安,只要他愿意写出来,条件好商量,分成比例可以再提高半成。

陈平安对此只是淡淡一笑。

提高半成?太没诚意了。

他回复赵秀才,说自己学业实在太忙,这个故事构思不易,若要写出来,耗费心神巨大,恐怕…得加一成。

并且,结算方式也要调整,不能再任由刘掌柜做手脚,需要有更透明的账目(虽然知道很难完全透明,但姿态要做出来)。

刘掌柜那边虽然肉疼,但权衡利弊之后,想到《天仙配》可能带来的巨大利润,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

新的口头协议达成。

陈平安这才将已经写好的前几回稿子,交给赵秀才送去。

这一次的交锋,他明显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权。

利用信息差,拿捏对方的期待,成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有利的条件。

当然,他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刘掌柜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一旦有更大的利益,或者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可能翻脸。

口头协议和简单的契约,约束力都有限。

必须寻找后路。

在构思《天仙配》的同时,陈平安也在暗中留意着镇上其他书坊的情况。

有没有可能,绕开墨韵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或者,更长远地看,有没有可能,自己掌握印刷和发行的渠道?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心底悄然埋下。

虽然目前看来遥不可及,但未来的路,谁又能说得准呢?

《天仙配》的故事已经启程。

这个更符合主流价值观,却又不失奇幻色彩的故事,能否复制甚至超越《白蛇传》的成功?

寻找新合作者的尝试,又是否会顺利?

新的挑战,已经摆在了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