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43章 另辟蹊径?书坊暗访

与墨韵斋的合作虽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刘掌柜那贪婪的本性和账目上的猫腻,始终像一根刺扎在陈平安心里。

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样一个人身上,显然是不明智的。

必须寻找后路,或者说,至少要了解清楚其他的选择。

青溪镇虽然不大,但除了墨韵斋,也还有另外几家规模不一的书坊或兼营书籍的铺子。

趁着去镇上给墨韵斋送《天仙配》后续稿件,或者借口购买笔墨纸张的机会,陈平安开始了他的“市场调研”。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不能让刘掌柜察觉。

第一家去的是镇上规模最大、门面最气派的“文渊阁”。

文渊阁的位置在镇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三层楼阁,雕梁画栋,一看就不是普通商家能有的手笔。

走进店内,更是感觉不同。

书架用的是上好的楠木,书籍摆放整齐,不仅有常见的经史子集,还有不少装帧精美的字画、拓片,甚至是一些看起来颇为古老的善本。

伙计穿着统一的青布长衫,态度虽然恭敬,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疏离和傲慢。

柜台后的掌柜,则是一位穿着锦缎袍子、面容清癯、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闭目养神,对进来的客人似乎视而不见。

陈平安随意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籍,暗中观察。

这里的书,价格明显比墨韵斋要高出一截。

来往的客人,也大多是些穿着体面的读书人或乡绅模样。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阳春白雪”的味道。

他试探性地向一位伙计询问:“请问小哥,你们这里…可有卖那种…嗯…讲故事的话本?”

那伙计抬了抬眼皮,打量了一下陈平安(虽然穿着新做的布鞋,但依旧是农家孩子的打扮),嘴角撇了撇,语气带着几分轻蔑:“话本?咱们文渊阁卖的都是圣贤经典、名家字画,不卖那些市井流传的玩意儿。”

态度极其傲慢。

陈平安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却有了数。

这家文渊阁,走的显然是高端路线,目标客户是士绅阶层和真正的读书人。

后台可能很硬(否则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和地段),但他们恐怕根本看不上自己写的那种“通俗话本”。

就算自己找上门去,也多半会被拒之门外。

这条路,暂时走不通。

离开了文渊阁,又去了镇子另一头一家名为“翰墨轩”的小书铺。

这家铺子门面很小,夹在一排杂货店中间,毫不起眼。

店内光线昏暗,只有一个须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板,正埋头修补着一本旧书。

书架上的书也不多,大多是些蒙学读物和一些常见的历书、农书,还有几本看起来很陈旧的话本小说。

“老伯,您这儿有新出的《天仙配》话本吗?”陈平安上前问道。

那老伯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了看他,动作慢悠悠地:“《天仙配》?哦,你说的是墨韵斋印的那个吧?卖得倒是挺火,不过我这小本经营,进不起他们家的货。”

语气倒是和善,但话里透着无奈。

陈平安又和他闲聊了几句,了解到这家翰墨轩主要是做些旧书修补、代抄文书的生意,兼卖一些最基本的书籍文具,勉强维持。

老板人看起来老实本分,但显然缺乏资金和渠道,就算自己把稿子给他,他也未必有能力印制和发行。

看来,这家也不是合适的选择。

之后又去了镇上另外一两家可能兼营书籍的铺子,情况大抵类似。

要么是像文渊阁那样“格调太高”,看不上通俗话本。

要么就是像翰墨轩这样实力不足,难以承担印制和发行的风险。

转了一圈下来,陈平安得出一个结论:

在目前的青溪镇,墨韵斋几乎是垄断了通俗话本这一块的市场。

刘掌柜虽然贪婪狡猾,但他确实有眼光(最早看中《白蛇传》),也有一定的实力和渠道(能快速印制并铺货)。

现阶段,想要将自己的故事快速变现并扩大影响,与墨韵斋合作,似乎仍然是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结果让他有些无奈,但也更加清醒。

既然暂时无法摆脱对墨韵斋的依赖,那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在这段合作关系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如何增加话语权?

自身的价值,就是最大的话语权。

只要自己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受市场欢迎的好故事,刘掌柜就不敢轻易得罪自己,甚至会主动让利。

《白蛇传》是第一步,《天仙配》是第二步。

接下来,还可以有《西游记》、《封神榜》…

脑海中的图书馆,就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想到这里,陈平安心里又安定了不少。

除了提升自身价值,还需要制造外部压力。

那个文渊阁,虽然看不上话本,但其背后的势力和影响不容小觑。

还有那个对自己示好的外地行商…

这些,或许都可以成为未来敲打刘掌柜的筹码。

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委婉地向刘掌柜透露自己与其他书坊或商人的“接触”,让他产生危机感,不敢做得太过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的作品必须持续火爆,拥有足够的市场号召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归根结底,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将图书馆知识转化为符合时代的作品的能力)和影响力。

这次暗访虽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替代者,但也让他对市场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下一步的策略。

离开镇子的时候,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小小的身影,背负着秘密和野心,一步步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不久。

墨韵斋的刘掌柜,从一个相熟的伙计那里,听到了今天有个“穿着体面的农家娃”去文渊阁打听话本的消息。

刘掌柜眯了眯眼,端起茶杯,若有所思。

这小子…开始不老实了吗?

看来,得想个法子,把他拴得更紧一点才行。

平静的水面之下,新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