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9章 劝农主事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9章 劝农主事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三人进了屋,屋里烧着煤炉,暖和多了

周怀民道:“黄必功,你说有改良农具之法,你详细讲一下你如何改良?”

黄必功道:“现在播种小麦的三脚耧车,每次只能播种三行,我是想着若能再增加多个脚,就可以每次播种更多行。”

这种想法古人当然想到了,但之所以最终采用三脚,是下种均匀的最佳数量。

周怀民质疑道:“现在的三脚,全靠左右摇晃让种子从分种室进入三个脚,再增加则种子不能均匀播种。”

黄必功想了想,犹豫不定的回道:“可以加长斗室,每个斗室都开槽通往耧铧,这样可以保证每个耧铧脚都能顺利下种。”

周怀民细思了一下,说道:“但耧车装上更多的种子就会更重,牛不容易拉动,且耧铧脚的深浅就不好控制。”

黄必功听了周怀民的疑问,也知道这个就是古人为什么不用多脚的原因。说道:“我平时在田地里拉板车,板车有轮子,我发现板车就比耧车更好控制,想着可以为耧车装上车轮,牛就和我一样,会感觉省力许多。”

周怀民眼睛一亮,给他倒了一杯茶水递过去。

感受到了周怀民的暖意,黄必功继续说道:“现在的三脚耧车,是牵绳控制下种板,如果是多脚的话,一根绳实在难以控制多个下种板,我始终想不明白该用什么方法。”

周怀民拍了拍他的肩:“想的已经很周全,这控制之道,不能只放在绳子上,需用别物代替。先不说耧车,你平时有没有想过种地该如何增产呢?”

“种地只要有水,有肥,就能有个好收成,可黄老爷自己的地都是上好的水田,我们的都是山坡的旱田,只能靠天吃饭。若是有了旱年,便要饿肚子。”

“那你们不能往地里挑水么?比起饿死,出点力气也不算什么吧?”

屋里各位主事挺诧异,周怀民怎么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不待黄必功回答,年叔道:“东家,这水也都是黄老爷这些村里豪强所霸占,河水是不让挑的,天旱时,甚至村里唯一的水井都不让挑,都有得力的护院看守。”

周怀民还是后世思维,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人会饿死。

这豪强劣绅都霸占水源和水田,这年代每亩产量就那么可怜的二百斤左右,还要缴纳给黄老爷这种地主五成以上的田租。

这还不算完,官府的亩税和丁税也要出银,那就先卖粮换银。

还需要留着明年的麦种。

若是好收成,全家还要饿肚子省着点用,若是天旱绝收,就会直接破产,没有任何可食之粮,要么饿死,要么抛地逃荒。

天灾的因素是有,但核心还是人为。

“咱保民社这里还缺一个劝农主事,你要不要来做?”周怀民笑道,“主事工食银都是三两起步,有了成果会有额外嘉奖。”

黄必功疑问道:“这劝农主事是干嘛的,东家我不识字能做主事吗?”

“这劝农主事,是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同时负责教各村农会改良农具、打水井、播种等各种农事,这个主事可是忙的很,你要想好。”

黄必功喜道:“这些都是我喜欢做的事。”

周怀民笑道:“欢迎你加入我们,黄主事。”

黄必功搓着双手,忽然想到周怀民说了一句打水井,忙问道:“东家,您刚说这打水井是怎么回事?”

“我是想着为农会打水井,每个农会至少东南西北四个水井,若遇旱时,农会成员可挑水浇地,平时也可日常吃水。”

“这个所有人都可以挑水?”

周怀民对众人笑道,“咱是保民的农会,又不是恶霸。当然村里所有人都可以挑水,但只限农会成员。”

黄必功有些激动:“如果真有这样的水井,那我们这穷苦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周怀民送了二人出门,回来喝了几口茶。在屋里来回踱步,瞥见禹允贞的父亲禹廷璋一直没说话,埋头在写着东西。

禹廷璋只会教书,其他的一概不会,平时洗脚水还是禹允贞帮他打好。可见之前真是个大老爷。

这么个人可不能让他闲着。

所以这几天周怀民写了一篇《学堂论》,名字起的挺唬人,其实就是教学操作手册。

《学堂论》主要针对目前不识字的儿童,进行启蒙教学。

操作手册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如何制定启蒙教科书,开设什么课程。

其二:学堂大院的规划细节、教室的规划细节、课堂礼仪。

其三:教学过程的新思路,如何更有效的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互动识字。

其四:达到哪种程度算是完成蒙学。

周怀民问道:“禹叔,学堂的课本你编的如何?”

禹叔放下毛笔,拿出一本书,递过来。

“这国语一书,早按东家的《学堂论》编好,上次你看过之后已誊抄了四十本。经学一书还在编写。”

国语,其实就是语文书。类似识字本。

先是最常用之字,日、月、星、人、口、手等识字入门。

然后就是认识日用物品的文字书写方法。

每个字的配图,是请禹允贞来绘画。

“国栋,你负责编写的数学呢?”

“有了一半,我越发觉得你画的这些1\/2\/3\/4\/5\/6\/7\/8\/9,用来计数和运算非常方便。”

“以你的算学基础,再用这个符号,想必更厉害了。你看过《几何原本》没?”

“听我爹说过,但没见过。”

“改天有机会了,我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这些对我们挺重要,你平时多研究研究。”

周怀民仔细翻看禹廷璋编制的《国学》一册,和自己在《学堂论》中的要求差不多。

“很好,这国语作为启蒙已足够,数学写的也够,能简单认识一些数字即可。学堂有这些课本。我看可以开课,先让孩子们学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