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28章 流民安置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28章 流民安置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有一青年听了笑道:“那边还真的有几个‘人牙子’等着你们。”

杨桂芝拉着贺秋菊的三个孩子,一人塞了一个果脯,看着众人被惊吓的表情,啐道:“你们别听他胡扯,开玩笑也不分场合。”

眼前这一群流民有四五十人,她解了棚下的马,一跃上去,前额掉落的散发一甩,骑马道:“大家跟着我走,我带你们过去。”

贺秋菊惊呆,和吕忠道:“当家的,这妇女竟然会骑马!”

杨桂芝带着这群流民走在乡道上,乡道崎岖不平,土路车辙很深,大家都沿着两边走,杨桂芝喊道:“前面就是鲁庄,过了鲁庄,就到了任庄,那里就好走多了!”

吕忠推着车、其他几个村民挑着扁担,紧步跟上她,唯恐掉队。问道:“妹子,你一个人带着我们,我们还拿着柴刀,你不害怕?”

杨桂芝指了指脖子上的瓷哨,笑道:“我一吹哨,你们一个都跑不了,这附近都有我们的社兵。”

众人听了,赶忙四处看,也没看到有什么人。只看到乡道不远处的鲁庄,有纵横交错的壕沟、高大粗实的实木寨堡、矗立的哨塔如林。

姚麟和父亲姚廷跃等人站在最近的哨塔上,盯着乡道上这群流民和杨桂芝。

姚麟是姚廷跃的次子,摇了摇头侧身道:“爹,这是今天的第六批,他们已经忙活两三天,只从我们这里经过的怕是都要有四五百人,周怀民养活得起吗?”

姚廷跃哼了一声:“这周怀民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做生意是有些本事的,但他贪图虚名,想在县尊面前扮红脸,做好他那什么乡防指挥,招揽如此多的流民,无异于引狼入室。”

旁边的长子姚行道:“爹,任庄他们入了农会,都修了路,我去看了,好走的很,他们村里也在练农兵。”

姚麟道:“大哥,流贼土寇多骡马,路修好岂不是来去更方便?那农兵,都是用粮食和脸面换来的,真打起来,农兵恐也不堪大用。我们一门三进士,怎能听一个区区生员的指挥?”

贺秋菊腰里系着麻绳,拴着三个孩子,她紧紧抓着吕忠,心里忐忑,四处张望。

虽然长了二十七八岁,这还是头次出登封县,所见之处皆陌生,身边的流民,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还有些陌生男人的目光不时往自己身上看。

她和队伍中其他妇女、老妇、孩童一样,只是跟着自己男人走,不知道前方的路通往求生之所,还是埋身之处。

忽见视野开阔起来,众人走上了煤渣路,两侧栽植的有小柳。

贺秋菊三个孩子见了,伸手要摸,被她牵着绳子一把拽回来,伸手打头,小声喝骂道:“别乱动!”

路上的人马骤然多了起来。

贺秋菊感受到更多人投来上下打量的目光,把头上包裹的头巾拉了拉,低着头牵着孩子紧跟着自家男人走。

只听前面杨桂芝喊道:“乡亲们,任庄到了!”

贺秋菊抬头,天啊,这里是集市吗?这么多人!

但看着也不太像,因为到处都是哨塔,几十个哨塔上站着兵丁,手持弯弓,看着自己。

远处也和刚路过的鲁庄一样,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壕沟,身边码放着许多麻袋。

见一少女拱手道:“辛苦了桂芝嫂,你再回去一趟,天黑就回来吧。”

杨桂芝调转马头,拍马纵身一跃,疾驰而去。

这少女便是农会总务堂书办高文珍,巩县高业沟人。

贺秋菊见她端坐在桌案前,放下笔等着旁边农会总务堂参议李登第整理好队伍。

李登第喝道:“每个家都聚在一起,间隔五步,站好别动!喊谁谁上前!”

吕忠等男人手里的柴刀,被身边几个端着长枪的社兵收走,心里更是慌张,听话乖乖站好。

高文珍喊道:“下一个,你们五口对吧?过来吧。”

吕忠带着一家赶忙上前。

“叫什么?”

“这位妹子,我叫吕忠,这是俺婆娘贺秋菊,还有三个孩子。”

“年龄?”

“我三十有二,婆娘二十八。”

“孩子年龄?”

“大儿有十岁,二妞八岁,三儿五岁。”

“哪里人呢?”

“俺们是登封花楼村的。”

“你们识字不?”

“我俩都不认不得字。”

“孩子呢?可上过学堂?”

“没有。”

贺秋菊听到这位年轻妹子轻轻叹了口气。

“你们爹娘呢?没跟来?”

吕忠回道:“我娘自我十岁就没了,我爹前些天给镇上老爷做短工,替老爷磨面,被山贼杀了。”

“你们会打铁、射弓、干啥手艺活不?”

“我婆娘会织布,我在村里会一些泥瓦活。”

高文珍点头,执笔一一登记。

吕忠夫妻两人,互视一下,四目茫然,不知道她在写什么,不是什么卖身契吧。

只见高文珍把登记好的一页纸,和一个写着奇怪符号的木牌一并交给吕忠:“你拿着这个名册和身牌,顺着这条麻线,往那边走,走到头,交给他们,给你们安排吃饭做工。”

两人听了大喜,还真是有饭吃,有工做。连连鞠躬拱手:“谢了妹子,谢了妹子。”

“去吧,下一个!”

吕忠两人推着车,顺着两条麻绳,一直往前走,走到头,有一群男人在那里大声争论。

两人带着孩子,一脸畏惧。

一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端坐桌旁说道:“把名册拿来。”

吕忠赶忙交上名册,见此男人周围一群人不住打量自己五口。

这男人便是农会总务堂知事黄必昌,黄必昌拿着名册向众人笑道:“又是登封的,一个三十二,一个二十八,不识字,会泥瓦、织布。”

一群人闻听,立刻乱喊。

“我建筑厂要了!”

“你刚都要走了一个,这个该我板车厂要!”

“登封的都会练武,这个还拖家带口,都别和我保民营抢,我保民营优先!”

“凭什么你保民营优先,我们保户堂现在急缺人!周会长打过招呼的。”

“你来我煤铁厂吧,正是锻炼力气的好地方。”

“你煤铁厂工钱那么低,他去我们砖厂正适合,会泥瓦活啊!”

“那我建筑厂岂不是更适合,吕忠你说,你想去哪个?”

吕忠夫妻见这群人大喊大吵,自己甚至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意思懂了,都想抢着要自己去他那里干活。

他心里纳闷了,在老家找个活干,为了一个七八钱的活,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想想自己八竿子的亲戚能不能说上话,到这里自己竟然成了香饽饽?

见众人看向自己,就像一群饿狼看着一头绵羊,他咽了一口唾沫,强装镇定,问道:“各位老爷,我不懂咱这是啥回事?”

黄必昌笑道:“来这里,就是吃饭、做工、挣钱、花钱。”把各个厂坊大概介绍了一下。

吕忠想了想,道:“那我去建筑厂吧,我也就会泥瓦活。”

旁边建筑厂负责招工的人哈哈大笑:“吕忠,你做了一个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

众人皆汗。

吕忠又问:“那俺婆娘呢?”

一群人又开始争吵起来。

贺秋菊见自家男人有挣钱的着落,心里燃起希望,又看到众人争抢自己,便道:“我也去建筑厂吧,和俺当家的在一块,也有个照应。”

建筑厂负责招工的人越看越喜:“你们放心,我给你们找个好住处。”他转头问几个村的分事:“一家五口,谁要?”

“我宋陵村要!你们来我们村,我们距建筑厂最近!”

“来我们范兴村,安家银补贴一两!”

“范兴村的,你们违反规定啊,你们来我石河沟,我们有马车送你们上工。”

各村派来的分事又在争抢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村子经过杜二的劫掠,不少户已绝户或逃散,房屋空了不少,外来流民被安排到这些缺丁绝户的村子。

各村农会负责招工的分事,都汇聚到此,争抢户丁。

为什么要争抢,当然是有利可图。

每个户丁,在各村入驻后,使用村里空闲的房屋,每个月要给农会缴纳房租三钱。这是总务堂的规定,每个村不得私自改价。

两人最终选了距离最近的宋陵村。

黄必昌在名册上填好分配的村子,要去做工的厂名,盖上自己的印章。

交给吕忠,言道:“你们顺着麻线继续往前走,去下一站领取安家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