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30章 保民博览会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30章 保民博览会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禹允贞手捧果干纸袋跑过来,给每个厂的干事抓了一小把,硬塞到手里,讨笑道:“求求各位叔伯大哥,年叔拜托我的事,我一个人还没拉到呢,这个就让给我吧。”

说罢,也不待众人回答,拿起黄必昌桌上的毛笔,就在名册做工处那里写上:度支堂。

然后双手合十,笑嘻嘻的对各位拜道:“多谢,多谢!”

魏宗儒三人看的目瞪口呆,干咳了一声:“请教,咱这是做什么的?”

黄必昌笑道:“你们来这里,农会给你们分配宅院,帮你们找工做,我们直接给你分到度支堂,就是管着账房。”

魏宗儒方恍然大悟,闹了半天,这群人就是为了争抢自己去他们那里。

这破世道,还能有这种事?自己就是在汝州找不到生计才举家逃难,这里还真是有点邪门。

黄必昌又道:“魏若钦,你想做什么工?”

魏若钦看了看爹,问道:“难道来这里必须要做工么?”

众人诧异,黄必昌问:“这位少爷,你们可是来逃难的。”

魏宗儒忙道:“诸位,误会了,我儿现在正要准备乡试。我一个人做工便可,难便难些。”

三人也选了宋陵村,领了安家银,随着最后一班车,也被送到宋陵村,安排到村西头的一个小宅院。

房梁有火烧过的痕迹,房屋和院墙都有新泥胚修补过,屋内空荡荡,只有红砖砌好的床,院里打扫的还算干净。

杜丹在打扫庭院,清理房舍。

魏宗儒和儿子站在院门口,心里缓了一口气。

这一路上躲躲藏藏,见了不少倒毙在路边的,一家人总算平安到此,有个安稳落脚地,左右打量着村子内外。

对门也是一户新搬来的人家,一男一女,带着三个孩子也在清扫宅院,两家互视,均微笑点头示意。

这时,宋陵村会长崔政,带着两个分事在附近喊道:“各位新来的乡亲,拿着你们的安家银,到村南的杂货店去购置日用之物,煤炉、煤球、棉被、锅碗瓢盆、盐米。速去,卖完今天晚上可是要挨冻。”

新来的众流民听了,赶忙往村南跑!

魏宗儒手拿日用之物,正好和吕忠一起回家,吕忠笑道:“看先生是个读书人。”

魏宗儒笑道:“老乡,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互相多照应。”

吕忠嘿嘿一笑:“那是自然。”

崔政又聚集众人,教导如何使用煤炉。

魏宗儒看着这个本村农会会长,一通忙活,给新村民解答各种疑问。

心里一边盘算,惊叹这农会真的好魄力,好手段。

三两啊!说给就给!

但这三两银子还没过夜,就在杂货店花出去大半,最让人佩服的是,从没见过这种物资齐全的杂货店。

能把店内物资调配都是安家所需之物。

自己一家人刚到,晚上就能生火做饭。

而且手里还剩一两银子,刚好撑到自己下个月拿到工钱。

下个月自己再缴纳给宋陵村农会三钱,按照现在的粮价,自己的工钱刚好再够三个人吃用一个月。

如果自己不识文断字,没找到度支堂这么高的工钱,那就必须家里两个人一起做工才可以维持生计。

只从今天一路上经历,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农会运转的井井有条,环环相扣。

而自己只是才来半天而已。

次日一早,金鸡破晓。一轮秋日从东方喷薄而出。

众人结伴而行,一路迎着朝阳,向东走到杨家庄,发现这里和昨日又不同。

十字路口处,有农会的人在安装埋设木柱,木柱上有木板村牌,上写:杨家庄。

村与乡路之间,原是大片的打麦场,现在已被陆续清理一空,成为一片大大的空地,有人仍在打扫。

总务堂书办高文珍、参议李登第、商务堂书办杨桂芝,三人在服务站这里翘首以待。

高文珍欢喜道:“昨天在任庄我还想,这次估计赶不上看大戏,没想到昨天晚上告知这两天先停招流民,农会调来这里办事。”

李登第看着服务站和村之间好大一片的空地,说道:“这片地方就是用来准备唱社戏的吧。”

杨桂芝笑道:“听我们头说,可不止有大戏,还有杂耍、好吃的,好玩的。”

魏宗儒一行人来到服务站问路,李登第道:“你进村,到村东随便找个人问就知道度支堂在哪。去建筑厂的,沿着这条路往南走,下个村便是。”

魏宗儒、吕忠一行人刚走,从西边的宋陵村、北边的县城,便陆续来了几辆马车,便是前些天商务堂发出邀请,想买纺织机械的老爷们。

几人引着众人进村,来到商务堂。

周怀民、黄必昌、周怀祺及一众会长、报社记实出门迎接。

周怀祺介绍道:“这是咱郑州的代理商邢掌柜。”

邢良宪心里震惊,这周记总号这么多人吗?拱手笑道:“久仰久仰。”

“这是偃师的夏老爷。”

“这是宜阳的何老爷。”

“这是洛阳的丝商吕掌柜。”

这吕掌柜便是吕维琪之子吕兆琳。为供养一家人在洛阳花费,吕家一直在寻可做的生意,只靠老家新安县收的那点歉收的租子,根本不够一家人在洛阳开销。

“这是登封的牛掌柜。”

这牛掌柜,就是之前登封布商梁老爷手下的牙商牛夜生,现在他经过周怀祺,从周记借贷了银子,在登封开起自己的布店。

邢良宪拱手道:“没想到咱总号的周大掌柜如此年轻有为。”

周怀民笑道:“过奖,各位掌柜、老爷,大家也收到保民博览会的请帖,请帖中也说了,今天不仅要开放售卖纺织机械给各位,还要大家来参观我们纺纱厂。”

众掌柜收到请帖都不相信,之前是想偷窥而不得,现在是自己主动把裤子脱了让人看。

现在听到这个周会长如此说,心里既期待又警惕。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接不好也会砸死自己的。

又听他道:“不过在此之前,想让各位全面了解一下我们都有哪些货,根据大家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代理的生意,不一定非要自己做布。”

正说着,周怀祺拿着几本书册,全是商务堂书办手工抄写,用棉线装订而成。

吕兆琳饶有兴趣的翻看,见有两页目录。

第一页目录为招商:分为纺织、纸墨、首饰、厨具、农具、家具、食品。

第二页目录为采买:皮毛、毛硝、棉花、铜、锡、铅、水果、米面、牛、马、猪仔、煤炭、香料、药材。

第三页为纺织品,详细讲解巩县可供应的纺织产品,如棉线、生布、染布、成衣、棉被。

每个纺织品详细注明了特点、和市场同类货物的优点、代理政策等。

第四页为纸墨,货物主要有两个:纸、墨。

让吕兆琳惊叹的是,这墨的代理价低的令人发指,墨可是要燃松木油脂取得墨灰,成本不菲,这周记是靠什么赚钱?

第五页为首饰,有:挎包、琉璃手串。

第六页为厨具,有:煤炉、煤球、饭锅、篦子、铲、漏勺、炒锅、筷子、刮擦等琳琅满目。

第七页为农具,有:锄头、犁、斧头等物,并无不同,只是价格总是比市面上低许多。

第八页为家具,有:桌、椅、木凳、案几等普通的日用家具,并没有奢华家具。

第九页为食品,有:干果、柿饼、果脯等物,不多,均为巩县东的山货初级加工品。

吕兆琳看着每页详细的介绍和分门别类,非常周全和细心,心里充满好感,且不说生意如何,能有如此本事,实在是值得打交道学习的人。

在周怀民看来,目前整个巩县市场的货物,基本都是木、铁、碱、煤、石 五个初级原料的衍生品。

这五个原料中,特别是碱,整个大明市场内,只有巩县才有基于此原料的产品树。

严格来说,碱,也是煤的副产品、石灰石、盐的合成物。

周怀民等各位翻阅完毕,笑道:“诸位,我们商务堂这边还有货物陈列台,一些重要的货物都有实物展示,来这边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