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41章 处置李寇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141章 处置李寇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痴迷武术、导气之法的陈世俊,受到了致命诱惑。

人不图利便求名。

只是自古以来,未听过‘体育’一课,想必是这周怀民自己的想法。

即便如此,能教授乡里,也是个普及武术,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只听周怀民又道:“各位登封好汉,你等老母妻儿仍在山中,如你等不降战死,她们必定会被于大忠、申靖邦等贼寇掳走,你们知道她们将会是何下场!”

被围困的登封县民听了,左看右看,见了不少同乡,手持斧头,冷眼看向自己。

“啪嗒”各人都把武器丢在地下,“我等愿降。”

李际遇见大势已去,喊道:“周会长,我愿降!”

陈世俊此番见闻,对周怀民的印象大为改观,也丢下大刀,“我愿听从周会长安排。”

李际遇此人,有小义而无大节,其实是个软骨头。

历史上他自崇祯八年左右,砸断衙门前狮子腿,啸聚山林,得众几万,趁河南灾乱,官军又忙着征讨农民军,无暇剿他,逐年坐大。

相继攻伐了汜水、荥阳、密县、宜阳、河阴、伊阳等豫中一带。

这几年间,先和河南本地巨寇南阳刘洪起、汝宁沈万登互相征伐,后接受明廷招抚为河南总兵,总兵期间又暗投李自成。

至崇祯十七年,清军杀到河南,他手握二十七万大军,未有一战,直接投降。

清军入关后,兵丁缺乏,一时难以攻伐广大北方,自李际遇投降后,实力大增,兵锋直指江南。

周怀民见众人丢了武器,免了一番搏杀,喝道:“都绑起来!”

社兵、农兵一拥而上,把这七八百人各自捆绑。

此时康廷光部也赶过来,押着李老虎等人,一并带到这里。

“李老弟!”

“老虎哥!”

两人互视,叹了一声。

“周会长,我已降你,为何还把我绑了,还绑这么紧?”

周怀民哈哈大笑:“诸位皆习武之人,缚虎焉能不紧?”

并悄声嘱咐张国栋、周怀庆带了十个哨,推着板车,奔赴至桂花庙谷口,上嵩山玉女峰,深入扫荡。

巩县知县宋文瑞昨日听闻大半个县民都动起来,说是嵩山李际遇五千部众,大举进犯巩县,各农兵都往巩南抵御李贼去了,他在县衙坐立不安。

这年头,当河南的知县都是拿命玩的,被流贼、土寇砍死的知县多的很啊!

只说河南崇祯八年这一年,被破城且杀死的知县就多达九位,如:灵宝、叶县、鲁山、上蔡等等,多不胜数。

一个县城一年死俩知县的都不足为奇。

再派新知县,大多拖着不上任,或寄身府内办公,现在的祥符县知县,都在开封城内猫着呢。

今日一早,衙役早早来报:“县尊!捷报!周指挥派人来告知,任庄大捷!还生擒了李际遇!”

“什么!”宋文瑞大喜,速唤来报之人,仔细问了,便匆忙起轿奔赴任庄。

“县尊!”周怀民拱手迎上。

宋文瑞点头示意,一脸感叹的看着还正在打扫的大营附近,一排排的尸体,正码放着等待焚毁,村民的尸体已辨认出来,运往各家土葬。

两层壕沟火势已灭,仍有缕烟冒出,煤焦油燃烧释放出来的烃味,极其刺鼻。

地上断指、断肢仍在清扫。

众社兵疲惫不堪,均在工棚下喝水歇息,见宋文瑞到此,正要纷纷站立行礼。

宋文瑞连忙摆手:“乡勇们勿动,继续歇息!”

看着周怀民等人一脸疲惫,感叹道:“此番恶战,诸君真乃巩县脊梁,浴血守卫,使县民免受战火荼毒,本次立下大功,我定要为尔等讨个封赏!”

周怀民道:“这是县尊调度有方,任我为乡防指挥,在全县乡民众志成城之下,方擒下这登封巨寇。非是学生托大,请县尊至此,是要商定李际遇等贼处置一事,我们且到堂内细说。”

两人来到赵家大院,赵良栋等人与县尊拜礼,引到一室,一众社兵看守关押着李际遇等人。

宋文瑞隔窗看了,问道:“周指挥之意如何?”

周怀民道:“学生以为,李际遇等匪首,祸害登封、巩县、密县等乡里,致我县民死伤上百,罪不容诛。不死不足以向县民交待。”

宋文瑞抚须颔首:“理当如此,此贼必要枭首。其他土贼部众,我看有千人之多,着实难办。”

周怀民道:“自秦贼流窜起,陛下主张剿抚并行,其他贼众,若是一律斩杀,未免杀伐过重,学生以为,土贼部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遣送至大峪沟煤矿厂,上镣铐入矿做工五年,以示惩戒。还请县尊定夺。”

宋文瑞思索片刻,问道:“你说我该如何向省府禀明?”

周怀民道:“此全赖县尊平日剿抚有方,任人之明,方使乡绅组织有度,众县民齐心御敌,方擒了这李际遇。”

宋文瑞道:“诶~,怀民过谦了,你功劳甚大,我是要为你讨个封赏的。”

周怀民道:“县尊,如今形势,我在乡里之间,还能依赖宗族保全性命,若是我升迁别处,本县难以保全,我亦小命不保。”

两人互视一笑。

宋文瑞道:“就依你,你帮我把一众匪首押解到县衙,我自会和省府秉明处置。其他部众送至煤矿惩戒。”

送走宋文瑞,周怀民行至任庄保民大营平安堂。

对陈世俊笑道:“陈世俊,我今日已与县尊秉明,王修安王老爷和我一同为你担保,让你戴罪立功。望你能传承发扬健民之法,强我汉民体魄,壮我民族之力。”

陈世俊愧道:“往日糊涂,今日方知,为国为民方为大义,我之前也是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这样的格局。”

周怀民道:“咱们农会即日起,设文教堂,你先为文教堂知事,可招募人手,多和张国栋讨论商议,他之前也担任村里学堂的算学先生,知晓办学一事。”

陈世俊现在也大致知晓,整个农会的组织结构,没想到自己既没有功名,又不是儒学大家,竟能如此被重用。

张国栋点头道:“这教学之法,改日我带你到周家沟学堂,可看一下,以此为范本,在全县铺开。我们学堂本有禹先生担任,但禹先生今日得了伤寒,病重不能任事,这办学堂之事,你就要多费心了。”

周怀民选定陈世俊为文教堂知事,是有计划有想法的。

如若选儒学大家,则在教育体制上改革阻力会很大。而用陈世俊此人,以教体切入,非常合适。

如今也只是教授蒙学,为孩童、不识字的村民开蒙,识字算数,此举任何阶级都会赏识赞同。

但若动了科举体制,那就不是一回事了,面临的阻力将会排山倒海。

周怀民时常在想,如若有造反机会,啊不,若有举义机会之时,势力之内的民众能有多少真正附从呢?

这就要从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来分辨了。

敌人和朋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是运动的,矛盾是变化的。

任何力量都是此消彼长。

而最终决定附从率的,只有四个字:意识形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